APP下载

“两征两退”背景下上海高校毕业班学生春季入伍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2-02-23邬孙斌房定斌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期

邬孙斌 房定斌

摘要: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和问卷法,对上海56所高校进行面上调查统计,深入调查访谈了具有代表性的8所高职高专院校,并对1238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高校在毕业生征集难度上存在显著的差距,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征集潜力未完全释放,多方面导致毕业生兵源流失以及学生入伍意愿整体不强烈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两征两退;高校毕业班;春季入伍

2020年,我国征兵工作全面施行“两征两退”改革,在年龄允许的范围内,高校学生拥有6~10次的应征机会。“两征两退”带给有志青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毕业生的征集难度大大增加。上海为破解难题于2021年3月下发《关于做好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班学生毕业证发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给各级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提供政策支持,为毕业班学生以毕业生身份入伍提供路径。2021年上半年,上海大学生征集比例高达97.8%,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为24.7%[1],虽然大学生征集比例创历史新高,但毕业生征集比例与40%的指导比例有较大差距,这意味着《通知》在具体落地上遇到了一些困难。研究上海高校毕业班学生春季入伍的问题及其对策对提高毕业生征集比例、优化兵员结构、提高兵源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访谈法

采用自编《上海高校毕业班学生春季入伍研究访谈提纲》,对上海8所高校的武装部工作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问题共8题,内容涉及近3年毕业生征集情况、提高毕业生征集的学校特色政策、毕业班学生毕业资格认定情况、困难及解决办法等。

1.2 调查法

收集上海市承担大学生征集任务的56所高校近3年的征兵工作完成情况数据,包括任务数、征集数、毕业生走兵人数、毕业生走兵比例等。

采用自编《大学生入伍意愿调查问卷》,以上述高校的学生为样本,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随机抽样,在收集一般人口学变量的同时,对入伍动机(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1表示没有影响,5表示影响深刻)、入伍时间意愿和原因进行调查,共收集1238份问卷,其中男生596人,占48.14%,女生642人,占51.86%。

用SPSS 2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2.1 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征集难度差距显著

按照学生构成情况,将承担征集任务的上海市56所高校划分为32所本科院校和24所高职高专院校,以2020年为例,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走兵人数占征集数的比例分别为34.66%和42.53%,两类高校在毕业生征集上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在“两征两退”改革真正落地之年,毕业生走兵比例的差距更加悬殊。2021年上半年,本科院校毕业生走兵人数占征集数的比例仅为6.03%,其中17个本科院校为0,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走兵人数占征集数的43.84%。这意味着本科院校毕业生征集压力整体转移至下半年,其毕业生走兵指导比例上升至67.18%,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走兵指导比例下降至35.73%,这对本科院校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2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征集潜力未完全释放

2.2.1 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毕业答辩或毕业设计

虽然相对于本科院校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较低,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而多数高校在毕业学年的第一学期末才启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开题,即使高校有心为学生提供毕业答辩的绿色通道,在学生“两手空空”的情况下也无济于事。

2.2.2 学籍管理部门对政策的研究理解不到位

某高校2021年上半年走兵39人,均為毕业班学生,然而根据《通知》的自愿申请原则,仅有4名学生愿意进行毕业资格认定。进一步访谈得知,学籍管理部门将学籍保留的时间解读为学籍保留的时限,认为毕业班学生一旦入伍须马上保留学籍,又鉴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对学生在役期间不得更改学籍状态的规定,学籍管理部门对服役经历视同毕业实习经历的操作表示为难。同时,学籍管理部门又考虑到“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出现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2]的规定,担心在役期间发放毕业证影响学生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的界定,进而影响退役后的专升本,故对《通知》的落实束手束脚。

2.2.3 学生培养模式的限制

本研究发现,高职高专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2+1”,学生在校学习2年,毕业班当学年参加为期1年的校外实习,第一学期为教学性实习和认知性实习,第二学期为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第二类,“2.5+0.5”,学生在校学习至毕业班当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参加为期3个月或半年的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第三类,“2+0.5+0.5”,学生在校学生2年,毕业班当学年第一学期参加为期半年的校外实习,第二学期回校继续学习。而第三类培养模式对毕业班学生春季入伍产生了影响,虽然这类模式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行业业态、检验专业学习情况并在毕业前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但是其未完全取得除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以外的规定学分,无法进行毕业资格认定,同样不能以毕业生身份入伍。

2.2.4 学生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的冲突

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虽然为青年学生就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但长期看来,作为退役军人还是要面临着回归社会、再就业的过程[3]。某高校武装部反馈,该校护理专业学生若选择在春季入伍,则将面临退役后无法参加专业相关工作的风险,因为医疗机构对护理工作者有严格的实践时间要求,入伍将会中断护理专业的顶岗实习,且服役经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甚至经过2年的时间更加生疏,此外,护理专业的专业技能考试有固定的时间段,而服役期间是无法参加考试的,也就无法取得从业资格证。

2.3 畢业生兵源的流失

2.3.1 学生个人利益的冲突与选择

对643个有入伍意愿的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他们“如果您毕业当年春季征兵体检终于合格,您愿意等到秋季征兵体检以毕业生的身份参军入伍吗?”,有102名学生选择不愿意或比较不愿意,占比15.86%,作出这样解释的原因主要有3种:第一,学生在强烈的入伍意愿的驱动下想尽早入伍,并由于体检的不确定因素抱有对自己无法通过下一次体检的担忧;第二,对专升本的考虑,每年的专升本考试时间在5月份举行,在免试专升本政策未明晰的情况下,学生担心9月份入伍并退伍只能参加次年的专升本,大大增加时间成本;第三,毕业后,升学、工作或入伍等多种选择给自己带来矛盾和冲突,在校生除入伍一个选择外无需考虑更多。

2.3.2 高校和地方的兵源交叉与冲突

征兵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大学生毕业生是主要的征集对象,这造成了高校和地方对兵源对象的征集是交叉的,时常发生地方和高校抢毕业生兵源的情况。虽然地方和高校有着将适龄青年送入军营的共同目标,但也承担任务数和毕业生指导比例的双重压力,抢兵源的现象不仅会对另一方的工作造成麻烦,也会为退伍后免试专升本政策的享受埋下隐患。而体检标准的不统一为抢兵源的现象提供了一个现实基础。

2.4 学生入伍意愿整体上不强烈

调查显示,仅三分之一(35.7%)的学生有强烈的入伍意愿,加上比较愿意的学生合计51.9%,这一结果和胡细根(2016)[4]的研究较为一致,高于林长强(2012)[5]、刘媛(2017)[6]等人对北京、宁夏两地学生入伍意愿的调查。整体上,仍有32.9%的学生在参军入伍上摇摆,他们是可被动员的巨大兵源潜力。

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4个上位层面和15个下位项目研究大学生入伍的动机和态度,从上位的四个层面来看,个人层面(3.64±0.97)的影响最大;从下位的各个项目看,入伍对自身的发展(3.74±1.10)、自身的军人情怀(3.74±1.14)、退伍后的升学优待(3.66±1.07)、国家对入伍的政策支持(3.66±1.09)以及家长的支持态度(3.64±1.11)对学生的影响位列前五。究其原因,高职高专学生注重个人发展,不愿意止步专科学历,“免试专升本”的政策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大。

3.1 鼓励高职高专院校分担本科院校毕业生征集压力

对56所高校下半年的定兵情况进行调查,本科院校毕业生定兵人数为443,高职高专院校定兵人数为330,而两类高校下半年的毕业生征集指导人数分别为501和154,本科院校难以完成毕业生征集指导比例,高职高专院校则远超指导比例2倍以上,本科院校毕业生征集指导人数的缺额需由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补充。针对“两征两退”给不同类别高校带来的毕业生征集难度的差异,结合对两类高校征兵潜力的分析,高职高专院校可适当分担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征集压力。

3.2 全力释放高校毕业生征集潜力

3.2.1 加强校内合作,探索符合学生培养规律和高校特色的答辩绿色通道

学校可在遵循学生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地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专业实践课放至低年级进行教学,将公共基础课和公共必修课后移,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整体进度前移至毕业班当学年第一学期做铺垫,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和实施。而这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学管理部门、专业系部、武装部、学位评审委员会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3.2.2 加强上下沟通,落实推进毕业生征集相关政策通知

就《通知》而言,各个高校在执行的时候适用对象并不统一,部分高校仅限从本校应征的学生,部分高校适用从上海市应征的学生,部分高校扩大至从非上海市应征的学生;在毕业资格审定的程序上,部分高校由教务处进行审定,而部分高校则由武装部具体实施,出现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的现象。上级教育部门和征兵部门应及时对下发的政策通知条目进行解读(毕业证发放期限),限定政策通知的适用对象(应征对象入伍地),对政策通知的详细执行进行指导(如何开放绿色通道),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文件明确职责分工(毕业资格认定由哪个部门负责),以避免职能部门不敢为、不作为的现象。

3.2.3 加强军校合作,打通入伍毕业班学生继续教育通道

针对因学生培养模式导致毕业班学生无法提前认定毕业资格的情况,高校可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中学习经验,为服役毕业班学生开设网络替代课程,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进行自学,而这就需要学校和部队加强沟通,在不影响部队正常训练课目的情况下,为毕业班学生创设自学条件和环境。此外,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的学生,部队可将学生安排在相关的专业岗位上,如将护理专业的学生调度至卫生员的岗位,创设条件让其服役期间考取从业资格证,这样既能节省部队对军事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成本,也能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军校合作共助学生完成学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征集比例,学生也因此可享受义务兵服役结束后转士官的套改政策,增加学生留队可能性,缓解部队军事人才大进大退的现象,实现三赢的局面。

3.2.4 校地双方协同,消除毕业生“夜长梦多”顾虑

未达到毕业证发放条件的学生,急于以在校生的身份入伍,因其有着体检、生涯发展等多方面的顾虑。针对这些顾虑,首先,各地应统一体检标准,避免学生出现畏高就低的体检侥幸心理。此外,现阶段,毕业生的优先体检政策并未落实到实处,仅仅体现在和在校生一起体检时的顺序优先。笔者建议,可从疫情期间“核酸检测定点医院”的设置中学习经验,在各行政区设置1-2所征兵体检定点医院,明确征兵体检“首诊负责制”,常态开设征兵体检站,做到随时报名、随时体检[7]。其次,在毕业班学生体检合格后,为使其安心参加下一次体检,可与学生签订“预征预储”的协议,给予学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征集的协议保证,减少体检对学生额外的心理负担。

3.3 家校社三位一體,提高大学生参军入伍意愿

从研究结果看,拥有坚定的入伍意愿的学生仅占1/3,从应征报名大学生数与在校大学生总数比看,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突破4000万[8],2021年全国应征报名人数突破300万(梅世雄&梅常伟,2020),这意味着大学生报名率远低于1/10,表明高校有巨大的征集潜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共同提高大学生参军入伍任重道远。

从社会层面看,全社会应营造全民国防教育氛围。主流权威媒体积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立体地建构“中国军人”积极正面的媒介形象,侧重宣传大学生参军入伍对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军事爱国影视作品也能激发人民当兵的意愿[9],有关部门应严格军事类、国防类影视制作和传播的标准,防止出现“抗日雷剧”等“低级红,高级黑”的作品,让《战狼》《号手就位》等优秀影视作品遍地开花。此外,国家应继续完善服役军人职业化的体制机制,搭建大学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与社会接轨机制,加强军民融合水平,实现大学生士兵不管是继续留队还是退役都能得到妥善安置,解决后顾之忧。

从学校层面看,大中小学校应构建国防教育一体化。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比对已形成稳定的价值体系的高校学生进行教育更加有效。教育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深刻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0]。对于高校而言,武装部、学工部门等要建立征兵工作“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从入学到毕业,跟踪学生的入伍动态,形成精细化、精准化服务管理,在全校动员的基础上,将有限的精力用到对入伍意愿左右摇摆学生的动员、入伍意愿坚定学生的动机强化上去。

从家庭层面看,家长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入伍动机的重要因素。学校可利用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与家长建立互通有无的联系,消除家长对学生参军入伍的安全和个人职业发展的疑虑,积极宣传征兵的优抚优待政策。部队不是问题青年的改造营,而是黄金钢铁的锻造所,是进入社会的升级器,家长更应转变自身“孩子不听话才送到部队锻炼”的陈旧观念和“为子女制定发展计划和规划人生”的落后思想,放手让学生投入到参军报国的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沈倩.(2021).大学生征集比例97.8%上半年新兵奔赴军营.看看新闻NEWS.

[2]教育部.(2009).国家出台“八大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

[3]江鸿斌.(2018).对大规模大学毕业生入伍现状的思考.农家参谋,No.588(13), 177-178.

[4]胡细根.(2016).地方高校学生入伍意愿调查研究.信息化建设(2).

[5]林长强,林冰洁, &张长政.(2012).北京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向调查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5),123-124.

[6]刘嫒,&李朝军.(2017).宁夏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向情况调查.青年时代(20).

[7]龚正.(2021).“五项责任制”推动征兵工作落实.解放军报(10).

[8]教育部.(2020).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地质教育,29(04), 120-124.

[9]刘婷.(2020).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营销界(理论与实践)(9),3.

[10]刘千琳.(2018).新时代关于大学生应征入伍情况调查研析.教育现代化,5(34), 322-324.

(作者单位: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