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创设的“五可”意识

2022-02-23王德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议题创设

摘      要 议题的创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的开端,旨在整合课程、情境、问题、活动等教学环节过程中发挥议题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生向真而行,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议题的创设应树立“五可”意识,即坚持议题可议、可解、可辩、可悟、可行,使议题更好地为学科教学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课  议题式教学  议题创设

引用格式 王德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创设的“五可”意识[J].教学与管理,2022(04):49-51.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议题创设是思想政治课程转型的关键环节之一[1]。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适当的议题,并在议题的价值引领下进行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建构。可见,如何创设议题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2]。教师在议题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中需要用心創设议题,树立“五可”意识,使设定的议题可议、可解、可辩、可悟、可行,以充分发挥议题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落实。

一、议题的可议性

议题应该是可议之题,这是议题创设成功的先决条件。议题要有“议”的价值、“议”的意义,同时又要能够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议”起来。

1.可议之题必须是课程的

议题要能够精准定位,即要统领起本课的知识要点,使知识系统化、体系化。教师在创设议题之前需要认真研读新的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创设符合新课程理念并契合课程内容的议题。进而在议题的引领下充分调动课程资源和情境资源,以问题为驱动,开展实实在在的探究活动,并从其中获得真情实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创设可议之题就需要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并在课程内容的演绎中创设符合课程逻辑的议题。离开课程内容空谈议题只会偏离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

2.可议之题必须是情境的

课程内容情境化要求创设的议题需要在课程与情境的深度融合中提出。单一课程内容中形成的议题往往是缺乏说服力的。只有课程内容与生活化的情境素材在深度融合中产生的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并在该议题的引领下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思政课教师在议题式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热点、时政热点作为议题创设的背景,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究,有话想说,在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深度融合中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可议之题必须是学生的

议题式教学应该是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不仅是学习任务的执行者、问题的探究者,同时也是知识信息与学科素养的反馈者。因此,议题的设定必须优先考虑学生的情况,以学情为依据。如充分考虑到正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考虑其在面对开放式、辨析式的议题时,如何理性面对不同的声音。在可议之议题的引领下,学生亲历自主辨识、分析并作出判断的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备课标、备课程,还必须坚持“备学生”。

二、议题的可解性

问题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在问题情境的探究中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议题探究的过程就是为议题求解的过程,因此设定的议题一定要有解。

1.议题必须切合实际

议题的设定一定要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必须立足于当前实际。其一,议题必须是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困境,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为垃圾分类建设一个垃圾分类处理站的选址问题所引起的避邻效应。大家都认为建立一个垃圾分类处理站是必要的,但都不希望建在自己家附近,而是希望建在别人家附近。其二,议题必须是尊重客观事实并具有可行性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天赋比勤奋更重要。方向错了,议题也就无解了,再勤奋、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2.议题必须符合规律

设定议题并通过议题式教学开展议题探究活动的目的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议题可以是开放的、宏观的,但方案必须是具体的,必须是可以付诸实施的。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议题创设中需要带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去预设,议题的创设不该有子虚乌有、空穴来风等不切合实际的因素。教师在议题创设过程中不该把一些违背客观发展规律且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设定为议题探究的任务。

3.议题必须没有定论

议题具有未知性就是要求议题能引领学生从已知领域进入未知领域,不能把一些众所周知的知识或者已经有了现成答案、现成结论的知识设定为议题。议题应当在课程内容与问题情境相互碰撞、深度融合中产生,应该是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之“议”,而不是纯知识性的议题,答案在教材中是现成的。比如结合中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比较,提出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分析,相比西方抗疫不理想状况,为何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这个议题兼顾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创设有解议题。

三、议题的可辩性

可“议”的议题,要有思辨性,让学生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通过辨析、判断、推理、评价活动获得思维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思辨的议题不仅要解决思想的冲突和思维的碰撞的问题,还要在求同与求异中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1.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

教学设计中所创设的议题应该有足够的思辨性,让学生在思辨性议题的争议中激发思维。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内容中存在许多思辨性知识,如“市场不是万能的,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具有辨析性、思辨性的课程内容需要在可辩性议题的引领下以成就“动荡”的课堂。如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来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积极应对复杂性与挑战性情境

可在社会热点和价值冲突中开发辨析性教学议题。如以特拉斯女车主“车顶维权”行为产生立竿见影的维权效果为情境设定一个辨析性议题——“如何解决在经济纠纷中一闹就灵与店大欺客的悖论”。显然,这个议题涉及消费者应如何依法维权,经营者应如何依法维护消费者及自身合法权益,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如何依法行使法定监管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等多行为主体、多身份与多角度的问题。有人认为一个好的议题必定具有可辩性,强化自主辨析,实现在质疑中建构知识、在思辨中明白事理、在矛盾中澄清价值、在冲突中明晰立场、在取舍中形成智慧的目的。

3.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辩性议题的有效创设是议题式教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议题式教学的关键词是“议”,而“议”必须立于“思”,否则就失去了“议”的价值。如以“面对价值冲突如何选择”为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冲突与价值碰撞等情境为载体组织学生探究生活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尤其在面对“动机论”和“效果论”这种“价值两难”的情形下,鼓勵学生运用结构化的学科课程知识,结合辨析性现实情境,聚焦思维的批判性和价值的澄清与引领,在议题的探究与思辨中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科学精神。

四、议题的可悟性

议题的可悟性亦即可思性,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特色之一。让议题具有可悟性,使可悟性成为议题之“魂”,使议题有“议”的思想价值,才能发挥议题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思想觉悟。

1.体现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课程。议题的可悟性是指在合适的议题的价值引领下,在议题式教学的具体执行活动中,课程内容与真实、具体的情境深度融合可以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思想性是本学科课程的重要特征。作为一门德育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性质上的认定表明了议题式教学应该是思想的教育和心灵的打动,议题的创设需要与正确的思想相结合,必须坚持正方向,释放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彰显核心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施的。议题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生正确价值引领的关键在于创设可悟性议题,让学生在可思可悟中自省与觉悟,不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议题创设的可悟性还需要坚持议题与课程融合,可悟性议题渗透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彰显学科课程的教学主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让学生向真而行,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需要在课程与情境的深度融合中实现。可悟性议题的创设应以家国情怀为背景,在这类议题引领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时时受到学科核心素养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3.反映根本任务

议题设定中的价值引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方向性的作用。议题式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价值担当,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其所有设计最终都要服务于这个育人目标。因此,可悟性的议题必须从课程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切入,选择感动中国的素材、最美的人物和事件等充满正气的情境创设议题,使议题既有课程的深度,也有情感的温度,还有思维的厚度,让学生在对议题内容的探究中感悟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学习的意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激发责任情感、提升责任能力。

五、议题的可行性

活动型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性质,而议题对活动具有价值的引领作用,创设的议题必须具有可行性。议题设定的可行性意味着议题不是空谈,而是要把议题探究的成果付诸于行动。

1.坚持课程内容活动化

议题的设定同样需要依据学科课程内容,议题式教学中的情境、活动均与课程内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在学科内容情境化、课程内容活动化中完成。作为活动型学科课程,“活动”是议题式教学的重头戏。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实质上就是系列活动设计的体系化安排,鼓励学生在可行性议题的引领下开展活动型学习。因此,议题的可行性实质上就是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活动内容与实践价值,在课程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结合中加以实施,从而使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探究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落地落实。

2.坚持情境内容活动化

创设可行性议题需要走进现实的社会生活,借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境,在课程内容情境化中提炼出可行性议题。真实、复杂情境有助于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可行性议题,并在此类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在具体任务执行中借助辨析性情境直面现实生活中各种冲突与矛盾,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所谓情境内容活动化,就是以议题为引领,综合课程内容和现实生活情境,以追求在活动中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内化。具体做法和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明确议题、引入热点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讨论分享中向真而行,让学生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3.坚持活动内容序列化

可行性议题式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和正确价值观的体验型实践活动。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活动型教学方法,需要在议题的创设中兼顾活动化内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需要走进现实生活,坚持议题创设的生活化、活动化是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应有之义。可行性议题的创设要考虑到议题对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要考虑到结构化课程内容与活动设计的关系。在活动设计上要围绕可行性议题及具体任务的执行进行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使活动可以围绕教学任务流程清晰自然地拾级而上,在逻辑严谨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议题式教学的任务。

综上所述,在议题式教学诸环节、诸要素中,议题的内容尤为重要。议题的创设是议题式教学设计的开端,也是主线,教师在议题式教学中创设可议、可解、可辩、可悟、可行的议题,可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议”“题”融合中得以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 朱丽萍.议题创设的四个维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1): 34-36.

[2] 张洁玲.浅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议题的创设策略[J].时代教育:下旬,2021(02):146-147.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议题创设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创设未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