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电影:香港电影产业史上的典型个案

2022-02-22李茂叶于忠民

蒲松龄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邵氏聊斋香港电影

李茂叶 于忠民

(江苏师范大学 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题材丰富、类型齐全、产业发达,在亚洲影坛乃至世界影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在香港,有大量电影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故事,其中改编自蒲松龄小说《聊斋志异》的电影经久不息。这些香港聊斋电影(以下简称“聊斋电影”)不但数量颇多、富有创意、独成一类,还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既体现了香港文化的独特风格,又与大陆改编的聊斋电影相映成趣。可以说,聊斋电影几乎贯穿了整个香港电影史,也见证了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与变迁。因而,聊斋电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截至2022年5月30日,在知网搜篇名含关键词“聊斋、改编”的论文共89篇,含“电影、聊斋”的有37篇,两者重合24篇;含“香港、聊斋”的仅4篇,其中2篇也是从改编的角度研究;含“香港电影产业、聊斋”的论文为0篇。专著方面,赵卫防先生的《香港电影史(1897-2006)》从“史”的角度涉及一些聊斋电影的研究[1],其另一部专著《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以产业理论为支点,细致扫描了香港电影产业草创期以来直至2007年香港电影产业史的变迁[2];许乐先生《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以文化的视角简单涉及过香港电影产业[3],二位学者都偶有涉及聊斋电影。总之,目前学界对大陆与香港两地聊斋电影的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大多从改编的角度展开,且研究单部聊斋电影的居多,从文化或产业的视角研究聊斋电影的极少。本文以香港聊斋电影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香港电影产业史上的一个个案,以小见大管窥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变迁,亦将聊斋电影置于香港电影产业的洪流中,探究其独特性和影响力,从而为内地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大厂制下聊斋电影的“批量化”生产

香港电影产业起步较早,最早可追溯到1899年美国电影发行商麦顿来香港从事的商业电影放映活动,这也是香港放映业的开始;而1913年华美影片公司出品的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标志着香港电影制片业的萌芽。此后,香港电影产业在技术与艺术、商业与审美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直至后来的发展、壮大、繁荣,不断显示出它在世界电影产业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其中,庞大的电影总量,众多的大电影制片、发行公司或企业,完整的电影类型,以及大量的经典电影数量都表明了香港电影产业所取得的成就,而聊斋电影则是香港电影产业的一个缩影。

(一)香港聊斋电影的数量与电影产业结构中的影片总量体现了香港电影产业的繁荣

据不完全统计,自1925年香港民新公司拍摄第一部聊斋电影《胭脂》以来,至2011年大陆与香港合拍《倩女幽魂》(2012年后香港未出现聊斋电影),香港至少有54部聊斋电影(包括少数与内地合拍片),占整个中国聊斋电影总量的近2/3,其中20世纪20年代1部、20世纪30年代1部,2000年以来8部,其他44部集中在1954-1999年间,几乎完全见证了香港电影产业的繁荣与变迁。从1954到2010年,香港平均每年出品1部聊斋电影,占香港年度电影总量的近1%-3%①1%-3%的数据是笔者在统计香港聊斋电影各公司数量及总量的基础上,再参考赵卫防《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一章“1956-1966年香港电影产业结构变化年表”(第66页)、“1967-1979年香港电影产业结构变化年表”(第72页)、“第二次繁盛期香港电影产业结构变化年表”(第87页)和“1994-2007年香港电影产业结构变化年表”(第95页)中的年度电影产量总量,以此为依据得出的。。这个数字虽小,但放在香港电影产业结构的总体量中就突出了: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无论香港电影产业如何变化,在众多电影类型、众多电影题材、众多电影公司中,聊斋电影稳占一席之地。下面是每个时期香港聊斋电影的产量(部)②香港电影产业的分期参照上述赵卫防《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版)一书。:

表1 各时期香港聊斋电影的产量(部)表

可以看出,除第一个时期聊斋电影的数量较少外,后面三个时期的数量是稳步增长的,其中有的聊斋电影还是系列性的。电影的产量是衡量电影产业是否发达的一个指标,相对于其他题材,聊斋电影的生产算得上是批量化的。因此,数量相对稳定上升的聊斋电影与香港电影产业结构中大体量的影片数量之比,说明香港电影产业的繁荣和稳步发展,也说明香港电影产业结构的均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电影产业逐渐衰落,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为香港电影产业注入了活力,同时香港电影产业中传统类型的持续、新类型的崛起以及文艺片的良好口碑也预示着香港电影产业可能的复苏。

(二)大厂制下聊斋电影几乎成为所有香港电影企业的共同项目

香港聊斋电影的制作与发行并不是小制片厂的个体行为,多数情况下是大厂制的结果,这恰恰是香港电影产业成熟的标志。下面是1954-1999年间香港电影公司部分聊斋电影数量(部)(包括与内地合拍的少数几部):

表2 1954-1999年间香港电影公司聊斋电影数量(部)(含与内地合拍)表

上表中的电影公司,新联成立于1952年,凤凰成立于1953年,电懋成立于1956年,邵氏成立于1958年,国泰成立于1965年,嘉禾成立于1970年,新艺城成立于1980年,银都机构成立于1983年……这些电影公司都是香港老牌或红极一时的电影制片、发行公司,它们塑造了香港电影工业的格局,在香港电影产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香港电影文化及其他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电影公司都制作或发行过聊斋电影,有的甚至出品/发行两部甚至多部聊斋电影,如邵氏、电懋、国泰、嘉禾、金公主、泰吉影业公司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的电影产业史离不开上述大公司的贡献,它们的项目选择、风格定位、制作方式等的各种理念左右着香港的电影发展。例如邵氏,古装片一直是它的主要类型,无论是黄梅调电影还是后来转型后的新武侠电影都属于古装片。邵氏从1954年开始到1979年共制作9部聊斋电影,都属于典型的古装片,符合它一贯的生产方向。当时邵氏在清水湾搭建的超大人工片场作为香港最大的影城,为其拍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邵氏片场几乎任何古装剧都会以流水线的方式迅速、批量地生产出来,这正是大厂制的优势所在,其精致的人工场景拍摄出来的精美画面效果是当时室外取景难以达到的。因此,80年代前除《湖山盟》《精变》外,香港聊斋电影极少到内地取外景。

电懋、国泰同样是大厂制,与邵氏一样都采用制片、发行一体化的垂直模式,这就大大提高了电影生产效率。电懋仅4部聊斋电影,成立当年公映1部,其余3部是公映于1965的系列电影。可以猜测电懋作为当年邵氏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如果不是因1964年空难,老板陆运涛先生及多名高层的离世,说不定电懋也会制作更多聊斋电影。而电懋改组为国泰后,继续生产了9部聊斋电影就说明了问题。邵氏与电懋、国泰的聊斋电影集中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都是大厂制的产物,连左派的凤凰、新联也制作了3部;后起之秀嘉禾有5部,不过嘉禾的“聊斋艳谭”系列是借聊斋小说名头新编全新的鬼故事走了情色的路子;以拍都市喜剧闻名的新艺城出品了经典的87版《倩女幽魂》,成为倩女幽魂系列影响最大的一部;新艺城采用卫星制,尝试好莱坞模式,与小制作公司或工作室合作、自己发行,《倩女幽魂》就是徐克工作室制作、新艺城发行的;后来新艺城的母公司金公主影业续拍《倩女幽魂》第2部和第3部,完成了邵氏以来的倩女幽魂系列。1982年改组长城、凤凰、新联而成的银都机构发行了唯一一部聊斋电影《敦煌夜谭》,可惜票房惨淡,但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与内地少有的几部聊斋合拍片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香港与内地合拍电影已很常见,希望借以开拓内地电影市场,为渐趋衰落的香港电影市场和产业注入活力,此为后话。

总之,从聊斋电影的制片和发行来看,约略见出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历程,也可见出当时香港电影产业巨头在面对观众和香港社会、文化的转型时做出的相应改革。可以说,聊斋电影是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变迁的一面镜子。

二、香港电影产业史上聊斋电影“类型化”的形成

电影的类型化发展是为了适应电影的商业化之路而出现的,电影的类型化生产是电影产业发展到成熟期阶段的制片方式,如好莱坞不同的电影公司各有自己侧重或擅长的电影类型。总体上香港电影的类型比较齐全,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氛围,香港还产生了一些独特的电影类型,如黄梅调电影、粤语片、千术片等。

(一)香港电影的类型

20世纪30年代之前,香港经济单一,以贸易和简单的手工业为主,远不如内地大城市发达,电影产业也不如内地。1934年上海天一影片公司在香港设分厂——天一港厂,这就是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前身,简称“邵氏”。除天一港厂外,南粤、大中华、永华、旧长城等都是由有着深厚内地背景的投资人,或来香港、移居香港的内地电影人打下的根基。20世纪50年代初的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长城)、凤凰影业公司(凤凰)、新联影业公司(新联)等都具有内地背景。这些电影公司不但集中了源于内地的电影资金与人才,而且在电影的观念、形态上也深受内地的影响。

以邵氏兄弟为例,1925年其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之初,就定下了制片的基本方针:“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3]10未在香港设厂前,天一影片公司于1926-1927两年拍摄了《女侠李飞飞》《西厢记》《孟姜女》《美人计》等至少十来部古装片,质量上乘之作虽极少,但催生了一股古装片热潮,“促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商业浪潮,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进入商业竞争阶段。……由此开启了类型片的自觉探索”[3]10。内地电影发展之初,便以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与传统故事为主,天一港厂及后来的邵氏对此制片原则并未做出多少改变。可以说,古装剧几乎是香港最早的电影类型,后来邵氏历史上1958-1966年间31部精美的黄梅调电影自然都是古装剧。随着香港社会于1966-1967出现转折,邵氏转型向新武侠电影,同时也制作了一些文艺片。可以说邵氏生产了香港电影中最重要的三个类型:古装片、黄梅调、武侠片,但邵氏在大框架内仍坚持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黄梅调电影衰落后,新武侠片成为邵氏的主要类型。20世纪70年代香港本土文化占据主要地位,本土文化中的现实性、娱乐性、个人主义、市民趣味等加强,香港电影产业转型,香港电影公司在制片上向香港市民生活以及本土文化靠拢,并寻求新的电影类型表现香港市民的梦想与欲望:除原有类型外,功夫片、动作片、喜剧片、警匪片、黑帮片、古惑仔片、千术片、色情片等新的类型都涌现出来,有的新类型是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如功夫片是在新武侠片的基础上演变来的,而动作片又是在功夫片的基础上形成。这样,香港的电影类型变得丰富起来。

(二)聊斋电影“超类型”的形成

再从邵氏说起。在邵氏传统的制片理念之下,邵氏的聊斋电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著主题的宣教性和故事的唯美性,电影风格也古典雅致,类型上则在鬼片(灵异片)中融入爱情与恐怖的因子。如1954年的《人鬼恋》就是“这一时期另类的爱情片”[1]112,1960版《倩女幽魂》具有李翰祥导演黄梅调电影时一贯的古典雅致,并开倩女幽魂系列影视剧的先河。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处于辉煌期的邵氏制作的聊斋电影与其源于内地的传统电影文化一脉相承,其他电影公司无论是处于与邵氏激烈竞争地位的电懋还是1965年因重组电懋而成的国泰都制作了不少聊斋电影,如国泰1965年的《嫦娥奔月》还有适量的黄梅调,偏向于当时流行的黄梅调电影类型。其他如新联、凤凰等公司的聊斋电影整体风格也都偏于古典、优雅、传统,往往是对原著的升华,很好地平衡了电影娱乐功能与艺术本性之间的矛盾。

因香港电影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初转型成功,聊斋电影作为一种传统类型,在其他新型类型的挤压下,数量大大降低,70年代的聊斋电影仅4部,但在美学上开始革新。

1970年邵氏的《鬼屋丽人》和国泰的《鬼皮》,两者公映时间相差27天,都强化聊斋电影的恐怖因素,将聊斋电影推向恐怖片的类型,而《鬼皮》则被誉为香港经典恐怖片。1971年邵氏出品的《狐鬼嬉春》采用复合改编法,将四篇聊斋小说复合改编为一部电影,并一改多年来聊斋电影的中正、神秘、严肃的美学倾向,走向轻喜剧的风格,使聊斋电影走向新的喜剧方向,这是一种新的美学追求,同时也是商业化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香港社会本土文化渐成为主流,邵氏作为电影帝国70年代后期其产业方向出现误判,70年代崛起的嘉禾以及后来的新艺城,其影片已明显具有香港本土特色和国际化倾向,而这种轻喜剧的风格与香港当时的都市风情喜剧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70年代李翰祥又回到邵氏导演了《鬼叫春》,邵氏的聊斋电影转向风月。《鬼叫春》根据小说《画皮》改编,被誉为《画皮》的风月版,也开创了聊斋电影色情片的先河。这与香港本土文化中的世俗、现实、重娱乐以及黄赌毒的一面相关,后来嘉禾出品一系列情色聊斋电影就不稀奇了。嘉禾的聊斋电影转向情色,希望为90年代初以来不景气的香港电影市场注入活力,果然《聊斋艳谭1》票房狂入1128万港币,此后7部“聊斋艳谭”系列很快出炉。与70年代的含蓄细腻、注重造型与镜头、讲究叙事、突出人性欲望相比的风月片,90年代的情色聊斋电影赤裸裸地突出男性的偷窥欲望,反而是80年代香港电影产业繁荣时期很少有这种肆无忌惮的情色片。新艺城仅一部聊斋电影——87版《倩女幽魂》,其怀旧又前卫的风格、古典唯美的造型、超出同时期的技术、阴森又凄美的故事,融合鬼片、爱情、武侠、悲剧、惊悚等各种元素,成为一部全新的聊斋电影。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嘉禾出品的动画电影《小倩》,为常规聊斋电影之外增添了新的类型。这样,香港电影产业浪潮中的聊斋电影的美学风格从最初的传统、古典、恐怖到轻松、奇幻、喜剧再到后来的前卫、凄美、现代直至情色、娱乐,既与香港电影的整体风格基本相和又具独特性。

聊斋电影就在美学创新中逐渐成为当时众多电影新类型中的超然存在,它融合了其他几种电影类型的因子,渐渐成为一种新的类型。类型上,聊斋电影是古装片、是鬼片,其中有最典雅最艺术的文艺片也有最艳俗最刺激的情色片以及更多的商业片,有正剧有喜剧也有悲剧,有爱情片也有恐怖片,有粤语片也有国语片,有黄梅调电影也有非黄梅调电影,有动画电影也有常规电影,有单部影片也有系列影片,有武侠片的元素也有动作片的因子。除聊斋电影外没有任何其他题材的影片可以将如此多的类型融合在一起。单部的聊斋电影或许可用类型、风格做出归类,但就整体的聊斋电影而言,它是一个超类型的存在,与整个香港电影产业同步。不同类型的电影革新了香港电影美学的观念、促进了电影市场的多元化,也推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聊斋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类型见证了香港电影的发展和电影产业的变迁。同时,香港电影美学的革新、电影市场的活跃和电影产业的发展也促进电影类型的不断突破、融合与创新,香港的聊斋电影就在与其他电影类型不断融合、技术与艺术的创新中变成一个独特的类型并成为一个超越于一般电影类型的存在,我们仍以“聊斋电影”来命名它。

三、香港电影市场上聊斋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影响力是指一部公映的银幕电影及其传播对受众、社会、文化、艺术等所产生的综合作用力。”[4]它可以表现在多个领域,如经济领域、文化领域、艺术领域、政治领域亦或视觉、心理领域等,但一部电影既作为商品又作为艺术品,其经济效益与艺术成就就成为两个最基本的评价标准,有时二者评价的结果不免矛盾。

(一)聊斋电影影响力的生成

聊斋电影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原著,制片方/发行方,剧组的豪华阵容。在中国各大古典名著中,小说《聊斋志异》是改编为影视剧最多的一部。原著想象力丰富、篇幅短小、情节完整、故事精彩、情感动人、人物鲜明,尤其是人鬼奇缘和各色奇女子非常具有传奇性,编剧们既可以忠于原著也易于发挥。原著的影响使改编后的聊斋电影自带观众流量。

制作、发行聊斋电影的大都是当时的大片厂,除上述提及的大公司外,还有香港华文影片公司、宝禾影业有限公司、新达宝影业公司等较为著名的公司;这些大公司制作的电影本身就是质量的保证,邵氏几乎所有的电影海报都有一句经典“邵氏出品 必属佳片”,这不仅是对观众的保证,更是对影片质量的信心。剧组往往也都是豪华阵容,如老一代著名导演陶秦、李翰祥、李晨风、唐煌、鲍方、薛群等以及后来的程小东、午马、胡金铨等,都导演过聊斋电影,有的还导演过不止一部。徐克作为87版《倩女幽魂》系列的监制,其贡献有目共睹。当时许多著名演员都加盟过聊斋电影,有的因聊斋电影一炮走红,就女主来说,尤敏因《人鬼恋》(1954)而走红,成为香港名噪一时的影星,有“玉女”之称;出演《倩女幽魂》(1960)的乐蒂有“古典美人”之誉;《画皮》(1966)的女主朱虹被誉为“四大美人”之一;《连琐》(1967)中反串的男主李丽华当时早已大红大紫,女主李菁有“亚洲影后”之称;王祖贤因87版《倩女幽魂》而成名,成为最经典的“小倩”,男主中有赵雷、梁醒波、午马、张国荣、刘兆铭等的名演员……所有这些有利因素都使聊斋电影人气爆棚、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大多数聊斋电影不负众望在市场经济效益与艺术成就上表现出较高的影响力。

由于年代较远、资料缺乏,新世纪以前的聊斋电影票房数据已难以统计,其具体的经济效益就难以准确评价,但平均每年1部并持续半个多世纪的聊斋电影足以说明它的票房号召力,从部分资料中仍可见一斑,如新联公司的《湖山盟》,“新联利用左派公司的优势,到苏杭实景摄制《苏小小》和《湖山盟》(1962),……俱叫好叫座,并且滋润复杂的中港关系”[5]。电懋的《聊斋志异》是其公司著名的国语片。许多名导演、名演员的加盟以及流行元素如黄梅调等的加入使当时的聊斋电影颇为吸引观众。

(二)业内认可的聊斋电影艺术成就

在艺术成就上,大部分聊斋电影的艺术创新得到业内认可。就单部影片来说,《人鬼恋》在1954年的“东南亚电影节”(即后来的亚洲影展)中获“最美的电影”奖项[6],1960版《倩女幽魂》获第1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提名奖,1966版《画皮》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恐怖电影,1970年的《鬼皮》被誉为香港经典恐怖片,1971年的《狐鬼嬉春》融入喜剧特色,1979年的《鬼叫春》开聊斋电影风月之先,1983年的《精变》掀起大陆拍聊斋影视剧之风,1987版的《倩女幽魂》成为永远的经典,曾获20多项国内国际大奖。即便是成绩平平的《敦煌夜谭》因敦煌的实景拍摄、精细的画风、稍带无厘头的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的聊斋电影中其艺术成就也算可圈可点。还有,动画电影《小倩》获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动画片奖、第43届亚太影展最佳卡通片奖。

就聊斋系列影片来说,其影响可能更深远。最早的聊斋系列电影是1965年电懋出品的《聊斋志异》,由《狐谐》《婴宁》《花姑》三个故事组成,这也是电懋史上最著名的国语片;第二个系列是国泰1967年出品的《〈聊斋志异〉续集》,也由三个故事组成,1969年国泰又出品粤语片《〈聊斋志异〉三集》。可以说国泰在开发系列电影上具有开创性,而聊斋系列电影又启发了后来的香港电影产业。因此香港电影史上不但有聊斋系列电影,如徐克工作室制作的经典倩女幽魂系列、嘉禾出品的“聊斋艳谭”系列,1980年后其他类型和题材的系列电影不断出现:如邵氏始于1980年的灵异片“邪”系列,1982年开始新艺城出品的最佳拍档系列以及后来的英雄系列,永盛电影公司1989年开始的赌神系列,1991年永盛与三和制作的逃学威龙系列、嘉禾出品的黄飞鸿系列,1996年开始晶艺电影事业公司出品的古惑仔系列、寰亚始于2003年的无间道系列等等①此处系列电影的出品方或发行方以每一个系列电影的第一部为准。。“系列电影的开发其实就是电影工业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7],的确如此。这些系列电影大多诞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恰是香港电影产业的黄金时期,标志着香港电影产业进入发达的工业化阶段,也说明香港电影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创新。

随着香港电影产业繁盛期的结束、多元化时期的到来,香港电影产业走向衰落。小说聊斋作为经典IP资源不断被挖掘、经典聊斋电影被一再翻拍而难以超越,聊斋电影在香港电影产业多元化的格局下题材显得陈旧而难以出新,整体上经济效益与艺术影响力大大降低,除2008版《画皮》、《倩女幽魂》(2011)等之外,少有佳作,即便偶有叫座的影片其艺术成就也难以令人称道。近十年来香港电影产业几乎不再涉足聊斋题材的电影。尽管如此,香港聊斋电影的艺术成就仍不容忽视,其在香港电影史、电影产业史上仍占一席之地,成为研究香港电影及产业的一个典型个案。

猜你喜欢

邵氏聊斋香港电影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灌水取球
论1930年代上海与香港电影的多元互动关系
香港电影:似水年华,如“影”随形
读破聊斋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
香港电影要造本土“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