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2-02-22黄文儿
黄文儿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关注在于新授课,而复习课被提及和关注得比较少。新授课教学目标明确,课堂形式多样,活动丰富,经常能看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师生、生生互动场面精彩夺目,复习课没有新授课的精彩和新颖。练习课中学生完成练习题,把练习题做出来甚至做对了,可以收获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获得成功的喜悦,复习课里学生相对练习课稍微少了一些成功感。难道复习课就要被忽略吗?不是,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课型之一,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一课,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要开展复习课。不论是以某一单元所学知识为主要复习任务还是以某一阶段所学知识为主要复习任务的复习课,都要充分考虑复习课的效益性和作用性。通过研究,希望能提出一些有用的教学建议,方便自己和同行们进行复习课教学。
(二)研究的意义
复习课,就是帮助学生把已经学习的零散知识进行整理,然后进行复习、再认知,最后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升华和学生能力得到提高,这就体现了复习课的价值: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贯穿数学思维和提升数学能力。教师根据研究提出的教学建议,把教学建议运用到复习课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发挥复习课的价值。
二、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现状
(一)练习课替代复习课
现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师把复习课上成了练习课,盲目地注重知识的训练。教师生怕错漏任何一个题目,错漏任何一个考试会考到的知识点,于是大量收集练习题、真题、试卷,然后高强度地题目轰炸,学生苦战在题海里,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能完成许多题目,也能做到不同题型,对已学习的知识加深印象,查漏补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得到锻炼。但是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为了题目而做题,为了应付考试而做题,课堂气氛枯燥,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会产生厌倦感。虽然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解决能力提高了,但是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考试趋势是考查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直接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当学生考试遇到综合性题目时就会无从下手。这样的课堂没有体现复习课完善知识结构这一价值。
其实练习课和复习课是两种不同的课型,两者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复习课要综合两者特点开展,既要给学生足够的练习,又要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不能被前者所替代。
(二)知识结构不完善
即使有的教师在复习课的前段时间带领学生回顾了某单元或者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把这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但这样的知识结构并不完整,只局限于建构某单元的内容框架或是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框架,缺少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也缺少对以后学习的知识的拓展,导致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薄弱,做综合性题目时就会遇到困难。例如,三年级下册学习求长方形的面积,教师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到的重点内容。梳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并找出单元内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当学生去完成一些简单的题目: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它的面积,并要求转化单位,是游刃有余的。但是如果遇到这样的题目: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周长,求面积,此时学生没有复习周长这一知识点,缺少了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联的知识建构,学生解决这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问题就比较困难。
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或者单一,不利于学生解决综合性题目,更不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
(三)复习课未能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个别复习课,教师追求训练的题目越难越好,他们认为考试题目比平常做的题目难度加大,难的题目多做多练,学生就能掌握知识点,掌握做题技巧,那么当做简单题目或难度适中的题目时,学生就能轻轻松松地完成,所以在复习课上一味要求学生完成更多的提高题。虽然,这个过程教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但是在一节复习课上,能完成几道提高题的学生还是少数,其他未能很好完成提高题的学生或者没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他们会慢慢地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复习课也就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
(四)单一的复习课模式
很多的复习课,都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接着就去完成该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教师作为主导,学生跟随复习,或者是学生做题,教师一连串讲题,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课堂整体气氛和学生积极性产生了影响。另外,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模式也是比较单一,教师布置题目,全班学生都做这些题目,做题形式单一、乏味、无趣,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坚持40分钟课堂学习时间。这样的复习课模式虽然容易操作,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厌倦,对练习题变得没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建议
复习课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型,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起到关键作用。复习课没有新授课活跃的课堂气氛,没有练习课体验成功感的机会多,因此在开展复习课时,我们教师应当用多种方式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回忆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练习题和适时的评价,在复习的同时渗透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使得复习课更加丰富精彩,也更加受学生欢迎。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节好的复习课呢?根据复习课的现状,提出以下几个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建议,希望这些教学建议能帮助教师设计好复习课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复习课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贯穿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的四个价值。
(一)复习课要把整理与练习相结合
复习课上我们教师要把整理与练习两个环节相结合。缺少知识整理那是单纯做练习题,是练习课;但只有梳理总结,建构知识体系,缺少练习题的巩固和加深,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容易遗忘知识点,只有运用知识,才能对知识记忆深刻,所以整理与练习两个环节缺一不可。
整理环节就是学生在复习课上完善知识结构的价值体现,是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科学学习方法,体现了整体教学的思想。整理即复习课开始要让学生回忆起学过的知识,不管是同一单元的内容还是不同学期相关的知识,这样学生能补充空缺的或者未掌握的知识,并把相关联的知识串联起来,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完善脑海中该知识的结构,并适当安排相应练习,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知识已被唤醒,就更容易在脑海里搜索出相应的知识点和知识链来解决,减少解题时间和解题困难,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要解决“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周长是2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很多学生直接用10×28计算面积。在复习课上不仅要引导学生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还要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周长,让学生把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与长和宽建立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就会知道要求长方形面积,就要先利用周长求出宽。
当学生在回忆知识时存在遗漏或错误时,教师不能直接展现已学知识,而是要充当引导者角色,给予学生提醒,让学生慢慢回忆起知识,他们会猛然大悟:整理知识是需要充分回忆相关联的所有知识,这样解决题目才能更加容易。
所以复习课上一定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懂得整理已经学过的相关联的所有知识,而且教师和学生的目光不能短浅,不能停留在本单元内容上,要联系不同学期学到的知识,然后学生利用这些知识链、知识网去完成练习,会事半功倍。
(二)合理安排课堂练习题
考试归根到底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目都是把基础知识变形进行考查,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在复习课上要给出难度适中、数量适当的练习题给学生在整理后进行查漏补缺,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题,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进而更好地投入复习课的学习中。
而且教师设计的练习题不能局限于计算题、解决问题等,题型要多样,注重设计贴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合理的题目,也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题目,使学生更愿意去完成题目,并且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问题,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此才能吸引他们去做题,锻炼数学思维,展现复习课价值。
(三)完成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设计的练习题不仅题型和难度都要适合学生,更要吸引学生主动去完成,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练习中,在完成练习时学生能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锻炼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能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吸引学生投入完成练习题环节呢?这就要我们老师认真考虑:一般的复习课都是教师布置练习题,全班每位学生都要完成所有的题目,然后统一评讲,这样的方式单一无趣,久而久之,学生题目做多了,也会厌烦这种方式,自然而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就会慢慢减退,影响了整节复习课的目标达成。为了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练习题,我们老师不仅设计的练习题要合理,而且也要设计多样化的完成练习题方式。多样化的完成练习题方式不是仅局限于全班完成同一道题目,可以是用同一知识点编出两道甚至多道数学题,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几部分,一部分学生完成第几题,另一部分学生完成第几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关系,小孩子们心里肯定会想争夺最优秀的或第一名的,他们就会更积极地去完成。另外,还可以设计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开火车完成,或者教师设计2份练习题甚至多份练习题,让学生抽签决定完成哪份练习题。还有其他类似方式,都可以运用在练习课上。这样的方式,教师把学习权利归还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在复习课中体验到趣味感,学习气氛就会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同样是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但多样化的完成练习题方式更加容易激励学生积极去做练习题,更重要的是形式不单调,学生不会觉得乏味。具体还有哪些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去完成练习题?这些方式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做一位有心人,都能设计出多样化的完成练习题方式。
(四)复习课的教学方式要丰富
根据2022年新课标提出: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所以,复习课中教师应该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整理知识环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总结已学过的相关联知识,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在课堂上与同学相互交流自己整理的知识,共同完善知识结构。练习训练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并与同学分享解题方法和过程,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课堂总结环节,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丰富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等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共同完善知识结构、锻炼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能力。而且生生互动,思维火花激烈碰撞,学习氛围高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五)复习课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渗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合理的解题方法是最重要的,有利于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能力,受用终身。
复习课不是让学生拿到题目就直接做题。解题前,培养学生细心读题的良好习惯,接着让学生寻找题目中重要的数学信息和所求问题,甚至可以圈出关键词,并进一步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的数量关系,稍复杂的题目,要让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步骤。解题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当遇到解题困难时,可以画图帮忙解决,或者设想自己身处此问题情境,也可以大胆去猜测和假设答案,再往前推理,使用逆向思维帮助解决问题。解题后,要求学生把计算结果代入问题情境中,看是否与原题意思一致,或者使用估算的方法进行检验。
对计算题,教师在复习课中必须要求学生在计算完毕后进行验算,验算是一种解题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
现在很多考试题目不是简单地列出条件然后解决问题的。为适应考试的变化,在复习课里,可以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解决问题,教师把解题方法渗透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经历了整个解题过程,加深解题方法的记忆。
复习课要渗透解题方法,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养成解题习惯,有利于学生以后能独立运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迁移能力,这是复习课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价值体现。
(六)复习课要注重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可想而知,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复习课教学。
在复习课上,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表现等做出及时的评价反馈,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复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不只是对学生行为的反馈,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每次复习课后,教师应该安排适当的书面测验,从书面测验的效果了解学生对本次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复习的情况、复习课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以及复习课中教师安排的习题使用情况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我评价,即:在复习课后,自己进行学习小结,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这些评价有利于复习课的开展。
复习课虽然没有新授课的新颖,没有练习课的直接实操,但是复习课是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的重要课型,教师应该重视开展复习课教学。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把整理知识与合理练习相结合,安排多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渗透解题方法,注重评价,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复习课学习中,这样学生既能回忆旧知识,建立知识结构网,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能锻炼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真正实现复习课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