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95 号段可疑电话要当心
2022-02-22
很多人都收到过骚扰电话,不少是以95 开头的8 位数号码,95 号段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不法分子特别青睐?
2022 年初,李先生接到一个号码为9548XXXX的电话,对方向其推销贷款。
看到似乎是正规机构来电,缺钱的李先生便立即申请了1 万元的贷款。在对方的指导下,李先生下载一款金融APP,并用自己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号进行了注册。
正当李先生等待放款时,APP 却提示他的银行账号不正确,为了更改账号,李先生按照对方客服要求,又给对方账号转账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手续费。
然而,账号错误、提现需要缴纳保险、需要充值VIP 获取积分,一拨“套路”操作下来,李先生不但没有拿到一分钱贷款,还在对方的“精心指导”下先后多次汇款。
直到汇出总计10 万元之后,李先生才察觉自己可能是被骗了,赶紧报警求助。
根据我国电信网编号计划规划,95 号码是全国范围统一使用的号码,按用途可以分为3 类: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客户服务号码、公益服务号码和其他业务接入号码,就是通常所说的企业客服电话。因此,银行、航空公司、快递公司的来电都有可能显示的是95 开头的号码。也就是说,95 开头的号码本来是按照规定正常开通的。但为何李先生接到的电话又成了诈骗电话?
近年来,部分企业受高额利润的驱使,把申请到的“95”号段非法出租,而一些骗子就盯上了。他们利用“95”号段号码来冒充企业进行诈骗,而受害人接到这种电话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戒备心理,受骗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奉化警方接到报案后,经过2 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 人,捣毁从事犯罪活动通讯技术类公司2 家,查封“95”号段20 个,非法网络电话线路1 万余条,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犯罪嫌疑人交代,2021 年起,该犯罪团伙在天津、陕西两地收购具有“全国呼叫证”“95 码”号证的两家“空壳”网络信息服务公司后,从宁波奉化电信公司租赁了“95 号段中继语音”线路,在明知买家可能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下,仍以高价违规转售或转租给第三方公司或个人,最终导致多名被害人受骗。
目前,7 名犯罪嫌疑人均已移送审查起诉,2 家网络通讯技术类公司已被依法行政处罚。
犯罪团伙利用“95”号段号码拨打电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此类号码多为大型企业使用,实施诈骗时具有较强迷惑性;二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利用网络电话拨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且不受地域限制。
对此,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官方免费的防骚扰电话屏蔽业务,不过这个功能仅限4G 用户,同时还需要开通VoLTE 业务。
另外,为了帮助用户区分“95”号段来电,工信部开放了免注册的号码查询服务。在查询网页首页“号码查询”栏目就可以查询来电号码信息。
如果接到涉及“95”号段的骚扰电话,用户可以向工信部委托的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投诉,投诉方式为12321 官方网站或12321 举报助手APP,相关单位将按规定程序对骚扰电话进行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