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
2022-02-22何卫仙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何卫仙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一、引言
高校毕业生问题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历来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我国高校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见图1)。学界围绕高校毕业生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梳理中国知网文献,以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毕业生问题的研究现状,为教育决策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丰富有效的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图1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二、高校毕业生问题研究内容
高校毕业生问题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 21 世纪后慢慢发展起来。高校毕业生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主要体现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相关问题。这与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和高校扩招相关。
本文分别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问题和促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三个方面来介绍当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就业基本情况
1.全国性情况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后第一个毕业高峰2003年开始,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每隔一年选取30所左右高校进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截至2019年已持续开展了九次大规模问卷调查。另外,麦可思研究院从2009年开始,连续发布了12次《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两项调查研究是当前我国针对毕业生问题最为连续、全面的研究。
当前全球经济萎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叠加使得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与往届相比,2019年毕业生单位就业比例下降,待就业比例上升,就业难度加大。[1]国内升学比例明显上升,学历提升带来的教育回报随着时间延长而显现;教育行业就业比例最大,民营企业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单位类型。[2]
2.不同区域就业情况
省域范围的整体研究不多,主要是针对具体高校情况的研究。从研究结论来看,各地均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问题,实行多措并举,毕业生就业率总体平稳;毕业生倾向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就业;各地因省情不同本地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不同趋势。
北京毕业生选择留京就业的比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选择赴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总体趋势持续向好;[3]上海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学历越高,基层就业比例越低;[4]江苏经济势头发展迅猛,对本地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5]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高质量就业岗位不足、薪酬不高,对毕业生吸引力不大,人才流失严重;[6]湖南省的人才引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流入明显加速,但也存在着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加大、人才流失尚未根本缓解、政策创新力度有待加强的问题;[7]陕西省有关部门推出许多留才、引才、聚才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陕西六成以上高校毕业生选择本省就业;[8]西藏经济规模总量和各类企业规模较小,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且随着公职岗位的逐年减少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本地人才客观存在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9]
3.不同性别就业情况
全国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调查研究结果均表明: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和工作落实率低于男生,男性毕业生落实工作和获得高收入的比较优势均显著高于女性毕业生,存在劳动力市场歧视。[10]从专业角度来看,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高于其他专业,受产业结构变化影响,经管、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在缩小。[11]从时间作为维度来看,高校毕业生的性别工资差异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2]女性毕业生在就业状况、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水平、人职匹配度、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等就业质量指标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13]
4.不同学历层次就业情况
关于高校毕业生的研究多以所有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为对象,但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我国研究生的毕业落实情况较好,本专科生处于就业困难状态。[14]硕士毕业生、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回报高于本专科毕业生、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15]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职业选择、学术市场、就业地域呈扩散趋势,学用不匹配占比相对较小。[16]
5.不同渠道就业情况
按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可将就业分为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大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学历层次较低、家庭社会资本相对丰富的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比例更高; 高校毕业生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满意度更高,就业起薪和就业匹配情况明显低于正规就业群体。[17]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形势下,有关就业去向的研究以基层就业为主。由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偏差、工作环境简陋、发展空间有限、福利待遇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广大的基层单位,特别是环境艰苦和交通、经济落后的边远地区人才输入较少。选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主要来自县城、乡镇和农村,但毕业返乡就业的比例持续下降;[18]高校毕业生对基层就业项目认同度较高,但最终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较低;学历越高,基层就业比例和满意度越低。[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政府部门的重要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大学生个人的现实选择。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差异,男性、少数民族、独生子女、专科学历、来自非重点高校、毕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的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概率更高;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创业活动都是主动型创业;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满意度评价高于其他就业去向。[20]个体/心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教育内容、时长等)和社会环境因素(起薪、家庭资本、周边榜样等)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21]
(二)主要研究问题
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1.就业困难
造成就业难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外因两方面:一方面,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高校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与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等因素叠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受高校毕业生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就业能力和观念的影响,造成就业不充分。[22]
在就业困难问题中,女性、少数民族、贫困等重点群体就业弱势突出,成为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象。男性市场性工作比较优势、女性的高雇佣成本(如生育成本、高人力资本折旧率)、部分雇主歧视偏好、历史文化形成的社会分工性别观念等因素使得女性毕业生就业更难。[23]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发展历史等原因,总体呈现出基础教育薄弱、高等教育质量不高、人口素质较低等特点,加之民族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心理特征、语言环境(如西藏、新疆)等,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基础知识、实践技能、适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差距,[24]就业竞争力较弱,区外就业比例较低。家庭背景和找工作时社会关系上的差异会导致大学生就业不平等:[25]家庭收入越高,签约就业的比例和就业后的专业匹配度越高;家庭社会关系越广泛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越高;农村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遭遇到的就业困难更多。[26]
2.就业质量研究
就业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其评价内涵因所处时期及所面对群体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国学界已建立了一些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与层次取向存在差异,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就业主体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利益诉求是评价就业质量的基础,工作满意度是反映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7]吸纳毕业生的主体用人单位是就业质量整体评估的关键,其对学生以及高校的评价和建议最直接,也最具建设性;[28]就业质量能够真实反映高校办学水平高低,可根据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从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标准、构成要素的角度设计评价指标。[29]
众多针对不同主体的就业质量评价,探讨了性别、学历、高教质量、家庭经济资源、就业渠道、就业结构等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同等条件下,女性的就业难度明显高于男性;高等教育分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显著影响,高学历层次、高教育质量,就业质量较高;[30]家庭经济收入正向影响就业收入和就业满意度;[25]求职渠道差异会影响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31]就业结构问题体现在就业的时间、空间、经济结构、专业、学历层次等的匹配上。毕业生就业行业以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为主,就业区域为省域内主要城市,[32]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能够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周期性下行压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同时造成大量就业岗位消失等因素交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给结构与需求的矛盾加剧;[33]专业错配、学历错配对薪酬和工作满意度皆有显著负面影响,[34]专业匹配毕业生有更高的工资起薪和工资满意度。[35]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关键。[36]
由于缺乏一套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权威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对各高校的就业质量进行横向比较。[37]我国当前的就业评价主体是教育行政机构,统一汇总各高校上报就业信息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导致相关质量评价结果认可度不高。[38]因此优化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是促进我国就业质量评价、有效开展就业工作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影响就业的因素
影响就业的因素涉及就业主体和社会两方面,除前文提到的性别、学历、高教质量、家庭经济资源、就业渠道、就业结构等因素之外,还包括就业观念等其他因素。
就业观念引导就业行为,表现为就业选择的价值倾向、地域行业偏好、前景待遇等方面。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就业选择空间变小、机会变少;过高期待会降低就业满意度。[39]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性认识就业环境、客观评价自我,能够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概率,更好适应社会需求。
(三)促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学者们从社会、高校和个人等多个层面寻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社会方面
政府和社会各界要营造公平、公正、良好的就业环境,以培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建立科学的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机制,完善和优化现有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体系。做好信息采集和发布工作,不断重视科技创新力量, 以数字技术为抓手拓展求职渠道;[31]在就业扶持过程中更加关注就业者的个性化特征,通过一系列精准就业服务,提高就业质量。
2.高校方面
高校应调整教育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40]建立多元化的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和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41]
3.毕业生方面
高校毕业生应全面提升理论与实践水平,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树立既适应市场发展态势,又要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就业观念;[4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挖掘各种求职渠道和搜索职位信息。[43]
三、结语
关于中国高校毕业生问题的研究,从数量上看十分可观;从内容上看涵盖就业问题的各个方面;从研究模式上看一般采取问题、成因和解决对策的模式。虽然总体研究成果丰富,但多为内容零散的单篇研究,具有连续性的研究成果缺乏,系统阐述问题的专著少,研究的问题重复性很高,针对特定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因研究者使用的标准、角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不同研究成果的可比性较差。研究者更多的是提出问题,难以给出解决问题的较为明晰具体的对策,政府与研究者的沟通协作仍待加强。以上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