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探索
2022-02-22杨凯
文| 杨凯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关系更为复杂多变,国际化已深刻融入大学的职能之中。全球人才流动、全球人才竞争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既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9月21日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必须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要致力于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无论是关乎学生个人未来更好的发展,还是中国在未来世界中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与义务,培养符合中国发展所需、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各类国际化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当务之急。
一、全球胜任力的概念与评价维度
全球胜任力简单理解就是个体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所具备的能力。二战结束初期,作为美国教育发展战略之一,全球胜任力培养理念旨在维护美国二战后建立的世界领导地位。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发布《为全球胜任力而教》报告,首次提出全球胜任力概念,指出“美国公民要面对世界格局复杂的变化,必须见多识广且对多种文化高度敏感”。随后,全球胜任力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1993年,美国国家外语中心主任理查德·兰伯特在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年会上提出全球胜任力的概念界定,他认为全球胜任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知识(Knowledge)、共情(Empathy)、认同(Approval)、外语能力(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及任务表现(Task Performance),其中知识指对世界地理与全球事务管理的掌握,共情指跨国跨文化理解世界,认同指在了解不同文化基础上形成文化理解与欣赏。
21世纪以来,“全球胜任力”教育理念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其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实践经验日益丰富,关于全球胜任力研究逐步从全球胜任力包含哪些要素转向构建全球胜任力培养体系。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较为全面的全球胜任力维度:能分析在地区、全球和文化上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和局势;能理解并欣赏不同的看法和世界观;能与不同性别,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宗教、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良性互动;愿意并能够为可持续性发展和人类的集体福祉采取建设性行动。OECD在其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PISA)中,将全球胜任力列为重点评估素养。
中国也将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纳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中。《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选拔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拓展有关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空间,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专门提出了“国际理解”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基于文献,结合当前中国国情与发展需要,本文认为中国高校学生全球胜任力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概括:
一是自我意识与价值观维度,学生乐于参与国际交流,尊重理解多元文化,拥有全球治理的思维与开放态度,同时不忘家国情怀与民族复兴,即具有本民族文化之根的全球胜任意识与理念。
二是知识与视野维度,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等世界知识,能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学习、理解,即具备分析全球性问题所需的全球胜任知识与视野。
三是能力与行动力维度,学生能够在各自学科和行业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合作和竞争,能够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即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全球胜任能力。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紧迫性
后疫情时代,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思潮有所抬头,无论是全球合作战胜疫情,还是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推进,抑或“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性调适、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拓深,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快加强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青年一代。
(一)加强全球胜任力教育有利于人类团结合作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截至2022年1月4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2.9亿,累计死亡病例超过540万,确诊病例数仍在不断增加。面对这种传导联动的全球性风险挑战,世界各国无法独善其身,全球合作是人类战胜疫情这一共同危机的唯一途径。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带来深远影响。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各国以前所未有的团结协作共同应对。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
面对疫情有可能长期化、防疫常态化的态势,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球胜任力教育,培养能立足本土实际,又兼具国际视野,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又可以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专业领域与国际同行进行对话合作的全球胜任力人才,倡导通过各国之间的真诚合作共同应对疫情,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推进世界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加强全球胜任力教育有利于优化后疫情时代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
目前,中国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中国的“抗疫驰援”体现了大国担当,以行动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疑虑和排斥,西方媒体不断针对中国发起“舆论围剿战”,以病毒政治化、污名化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疫情(infodemic)在国际媒体上大肆传播,与“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等交织在一起,使我国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成功抗疫的经验对全球协作抗疫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被遮蔽,中国要应对的不仅是一场疫情战,也是一场外交战、信息战、舆论战。中国在全球公共话语体系中处于劣势,存在着明显的“话语赤字”,国际话语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这一轮新的变局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将使全球权力分配继续向东转移,因为东亚在控制局势方面比欧洲和美国做得更好。在全球政治经济中心向东转移的大趋势下,中国的抗疫行动又在这场全球性抗疫大行动中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给世界树立了榜样,注入了信心,中国国际话语权迎来重要发展机遇。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国际舆情生态面临较大变化,后疫情时代,“泛政治化”国际舆论将成为常态,中国亟需加强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以灵活、协调的方式主动应对国际舆论,应对疫情的政治影响常态化,提高主动设置议题的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努力营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舆论氛围。
(三)加强全球胜任力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浙江师范大学中外学生共同参加机器人设计大赛
美国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认为,无论外部政治环境如何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我国比较教育学者顾明远也认为,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尽管有些国家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的思潮有所抬头,但当今时代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就国际治理而言,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面临气候变化、重大疾病、社会治理等共同治理难题,使得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加明显。当前,中国的疫情防控交出了优异答卷,凸显了制度优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创造了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做好人才储备,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四点要求,在教育对外开放中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教育治理中国方案。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承担更大更多的国际责任,高校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高等教育人才的全球胜任力,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做好人才储备,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
三、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探索
浙江师范大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重大契机,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民心相通,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中非合作战略布局,并在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破。2021年7月,本科毕业生童馨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部正式录用;2021年9月,在读博士生林晨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坦桑尼亚代表处实习。
近年来,学校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多层次全球合作网络,营造和谐共生的国际化校园环境,结合跨境国际化与在地国际化,构建全球胜任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探索后疫情时代全球胜任力培养模式。
(一)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多层次全球合作网络,营造和谐共生的国际化校园环境。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将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纳入学校“十四五”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全面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布局。在进一步优化多层次的学生海外培养体系基础上,不断加强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聚焦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精品项目。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立由外事、学工、教务、财务等部门组成的学生出国(境)联席会议机制;实行“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和“部门统筹、学院为主”两级管理模式,打通国际留学生与国内学生之间的壁垒,营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环境,培养学生国际交流中平等、包容、尊重等品质,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
二是继续构建高水平多层次全球合作网络,丰富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途径。学校着力提升国际化工作的广度与深度,瞄准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与法国巴黎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堪萨斯大学等世界280多所大学开展合作,设立了20多项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与100多项学生国(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合作与跨文化交流平台。
三是广泛开展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为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平台。学校加入“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拥有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中国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商务部中国基础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举办中非智库论坛、中南青年创新创业论坛、诗路浙江座谈会等中外学者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对全球议题的关注,同时提升了学生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融合中外优势,结合跨境国际化与在地国际化,构建全球胜任力课程与师资。
一是实施国际化专业建设计划,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学校率先以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优势专业为突破口,校内多部门协同建设全英文授课专业。目前已建成12个本科全英文专业、14个硕士全英文学位点、9个博士全英文学位点,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文化包容性的国际化课程,吸引了来自14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国际学生来校就读,中外学生在同一课堂学习讨论,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与协作沟通能力;另外,学校开发中外双学位与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探索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化学+生物科学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探索外语+专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实施学生在线访学计划,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学校推出青年外交官项目(联合国实习生培养计划)、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英国剑桥大学格顿学院研修项目等国际组织实习体验项目。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人员流动受阻的新形势,学校创新课程资源体系,通过与国外院校合作,为学院学科牵线,量身定制线上特色项目,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核心课程,推动在线课程共享与课程共建,共享国外院校外文电子数据库与线上图书馆,拓宽教学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不出国门就能修读世界一流大学课程的学习机会;开展研究生线上工作坊,邀请国外合作院校导师,开展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系列短课程等多种形式的在线交流,在疫情下确保学生与国际同行专业与学术领域对话合作不断线。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已有350多名学生参加线上访学,通过与全球学生合作学习,实现思想的碰撞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有效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三是结合学校非洲研究特色优势与智库建设,不断丰富区域国别教学与研究资源。依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实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非洲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非洲教育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加强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教学研究,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四是外引内育,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面向全球引进优秀外籍教师,创建一流国际化师资队伍,进一步提升学术多元交流氛围;另一方面稳步推进本土教师国际化培养,与全球合作院校联合开发跨国培训项目,组织教师成批到国外院校交流学习,帮助教师进入国际课堂,在跨文化情境中发展教师的全球素养,通过异质文化学习,使教师获得对多元文化等全球性问题的积极体验。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6个月以上出国(境)经历的人数占比达40.5%。
五是加强中外教师的交流协作,提高教师全球素养。学校推出“海外名校合作提升计划”项目,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同行开展合作研究;组织中外教师共同参加新教师始业教育与培训,借助外籍教师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国际视野增进本土教师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开展中外教师集体备课,组织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交流能力与教学技能。
浙江师范大学模拟联合国大会
(三)强化价值引领,拓展第二课堂育人途径,在实践中培养全球胜任力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宽广的全球视角与坚定的中国立场。结合当前世界发展新形势,依托学校“尖峰论坛”,定期邀请国际问题专家作讲座,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后疫情时代国内国际的形势变化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历史逻辑和深层次原因,鼓励学生自觉将学术追求与时代之需相结合,把学问做在坚实的祖国大地上;开辟国情教育第二课堂,举办“国旗下·青年说”等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国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为核心,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中国国情文化的了解和传承,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进行主题发言,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强化学生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当代中国青年使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