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
2022-02-22林姝含
摘 要:明清时期,美洲新作物不断引入中国,新作物引入和扩植的动因主要是:种植新作物能够获得较高收益,种植难度较低且产量高,能够有效缓解生存压力。这些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具有积极影响:使中国的作物明显多样化,增加了可耕地,缓解了中国的粮食危机。也具有消极影响:导致生态出现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率明显增高,人口压力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而提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洲新作物 对中国的影响 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9;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245-03
一、导言
新航路开辟于15世纪末期至16世纪中期,北太平洋出现“大帆船贸易”,这是新航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表面上来看,大帆船贸易与16世纪以来之后200余年间中国的衰落没有太大相关性,实际上,从新作物的引入与扩植来看,这两者的相关性极高。新航路开辟之后,原先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曾不断衰落,这种衰落,源于大帆船贸易带来的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冲击,也源于新作物引入到中国之后大规模扩植催生的生态破坏、人口压力等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使中国的作物明显多样化,增加了可耕地,缓解了中国的粮食危机,[1]但也导致生态出现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率明显增高,人口压力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而提高。[2]对这些情况展开分析能够发现诸多启示。
二、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的动因
(一)利益驱动
对明清这样的封建王朝而言,人口总数及粮食总量等能够直接决定征收到的税收总量大小的因素极为重要,人口总数、粮食总量、税收总量这三者对明清两个王朝的运行乃至存亡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引入和扩植玉米、红薯等新作物之前,明清两朝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与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相比,小麦和水稻这两种传统作物对生长条件的要求较高,因而难以在一些自然条件尤其是种植条件较差的地方种植而且产量相对较低,由此,保障和促进粮食流通成为明清两个王朝的重要任务之一。实例如:明清两朝北方核心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东南(主要指长江下游平原地区)的粮食、财赋。保障和促进粮食流通能够使商人等群体获利,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自然灾害和战乱等情况极有可能危及粮食流通,进而危及明清两朝中央政府的运行乃至整个王朝的稳定。因此,引入和扩植玉米、红薯等新作物成为一种必要举措:与小麦和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对自然条件尤其是种植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产量相对较高,这些新作物在中国北方很多自然条件尤其是种植条件较差的地方得到有效扩植。[3]使这些地方的百姓获得较好的粮食保障,政府保障粮食流通的压力明显变小,人口总数、粮食总量、税收总量这三者随之增加,在这种明显能够有效获益的情况下,明清两朝的政府必然积极引入和扩植新作物。
(二)缓解生存压力
一个王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王朝的生存问题,从根本上來看这一问题是百姓的生存问题,即绝大部分百姓是否能够在每一年之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获得足够的粮食。百姓面临的生存压力,实际上也是王朝面临的生存压力。当这种生存压力大于王朝治理体系的承载力之时,王朝就会面临崩溃风险。为了有效降低这种生存压力,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非常关注粮食的生产和流通问题,即关注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并保障粮食有效流通等过程中的问题。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能够有效降低百姓乃至王朝的生存压力:与小麦和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红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产量高、生长周期较短而且对种植条件的要求不高,因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增加百姓的口粮总量,百姓的生存压力随之降低,进而降低了王朝的生存压力,因此明清统治者对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十分关注。
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一)粮食危机的缓解
在美洲传入中国的新作物之中,目前种植范围最广的是玉米、土豆和红薯。但在明清时期,与其它两种新作物相比,土豆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玉米和红薯在粮食危机的缓解方面贡献最大。红薯的引入、扩植起始于明代后期,当时的江南地区灾荒频发,一些地方官员大力助推红薯的扩植,有效缓解了这些灾荒,明王朝统治阶级注意到这一情况并着力向中国北方扩植红薯,[4]但在这种新作物获得有效扩植之前,中国北方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粮食危机,这些粮食危机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步伐。玉米的大规模推广是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也就是乾隆中期到嘉庆、道光时期。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之时,中国已经经历约8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康熙平定三番直到乾隆中期),中国国内的农业生产乃至经济都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此相伴的是人口总数明显上升,人口压力随之明显上升,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变大。为了有效降低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清王朝统治阶级开始大力助推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的扩植,从扩植玉米的情况来看,乾隆中期到嘉庆、道光时期,玉米扩植速度明显快于此前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玉米已经扩植到中国大部分地方,这种新作物的有效扩植,明显降低了中国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清王朝面临的生存压力。
(二)作物多样化
明清时期,近30种来自美洲的新作物传入中国,如:玉米、红薯、土豆、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西红柿、菠萝、腰果、可可和烟草等,这些作物的传入使中国的作物显著多样化,对中国粮食风险的降低起了一定作用。作物种类较少的情况下,某次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和台风等)或病虫害都有可能对粮食产量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威胁百姓的生存,甚至有可能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实例如: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明末自然灾害频发,北方地区粮食产量明显下降,大量百姓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且税收等并未减少,这些百姓在失去生存希望的情况下铤而走险参加起义,严重动摇明王朝的统治根基,最终大量农民军在李自成率领下攻占北京城,[5]明王朝灭亡。来自美洲的新作物传入中国并有效扩植,能够有效丰富中国人的餐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显著降低粮食风险,为王朝的稳定运行创造条件。
(三)可耕地的增多
中国主要王朝大多重视增加耕地面积,希冀基于此增加粮食总量、扩充人口以强化王朝实力。在大一统王朝建立之前,通常会有一些战乱导致人口缩减、大量耕地撂荒;大一统王朝建立初期,较快增加耕地的难度相对较小;大一统王朝建立一定时间之后,人口的恢复、撂荒耕地的重新开垦等导致可耕地难以继续较快增加,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大耕地面积主要依赖于新作物的引入与扩植,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的出现有效满足了这种需求,与水稻和小麦等作物相比,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对生长地的要求相对较低,因而可以广泛地种植在平原以及山地等地方,使可耕地明显增多,助力了粮食产量、人口总数等的增加,助推王朝实力的增强。
四、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一)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破坏生态
新作物引入和扩植之后,中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出现“棚民”(指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无家可居之人),这一群体这样依靠种植新作物为生,对生态造成明显破坏,这种破坏在华中地区最为明显,尤其是这一地区之中的陡峭、险峻山区——这些地区住有大量棚民。华中地区常见的锤击般的暴雨,不断把土地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冲出。风化了的土壤无法蓄水,但从玉米和红薯生长的角度来看,这些土地是具有耕种的可能性的。值得注意的是:若不用铁铲撒播大量石灰或大量挥洒其他灰烬来降低土壤酸度,若不借助人畜粪便增加土地中的有机质含量,若不持续施肥来提高有机质含量,就不可能每年在土地上收获两茬或以上的作物。很多地区的大量棚民身处河谷流域,他们从地主那里租种耕地,但租期通常较短,这种情况下,这些棚民通常不愿意在耕地上有效施肥,对他们而言,在短期内耗尽地力然后换一块租种的耕地是最佳选择,当然,即使某些棚民愿意持续施肥,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或并未拥有合适的方法。另一方面,大量棚民尚未获知科学的种植方法,如:并未采用套种方法防止耕地硬化和水土流失,导致玉米和红薯地中的大量耕地暴露在雨水之下,提升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一些棚民在山地种植新作物的过程中,并未有效开垦梯田,而是顺着上坡从上而下种植新作物,明显提升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二)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提升自然灾害发生率
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能够有效增加粮食产量,助推人口总数的上升,但与此相伴的是自然灾害发生率的上升。从具体情况来看,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意味着能够种植作物的地方变多,农民在垦殖(种植新作物)过程中,即使注意保持耕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也会因为垦殖过程中破坏了植被对河流产生负面影响:山坡或河流沿岸的平地上有大量植被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并不严重,河道通常不会被堵塞,而且山地和河流沿岸能够有效吸纳雨水,释放水量的速度相对较慢,这些因素共同降低了出现洪灾的可能性;农民大量垦殖山地或河流沿岸平地之后,大量植被消失,水土流失变得严重,河道逐渐被堵塞,而且山地和河流沿岸有效吸纳雨水的能力下降,释放水量的速度明显变快,这些因素共同提升了出现洪灾的可能性。在某地频繁出现洪灾且耕地肥力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农民通常会选择到新的地方垦殖,由此开始了对新的地方的破坏,呈现出恶性循环状态,自然灾害的发生率随之持续上升,这一情况能够在相关史料中查证:与宋代等王朝相比,清王朝面临的自然灾害明显较多。
(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提升人口压力
与小麦和水稻等传统作物相比,玉米、红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助推明清两个王朝(尤其是清王朝)人口总数的增加,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也提升了清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一方面,人类生存范围的扩大、粮食危机的缓解以及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尤其是玉米和红薯等新作物的扩植,为人口剧增创造了条件。从实际数据来看:康熙51年(1712年),清王朝宣布永不加赋,助推了人口增长;康熙61年(1722年),中国人口突破1.5亿;乾隆55年(1790年)时中国人口突破3亿;道光4年(1824年)中国人口突破4亿。这100余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超过25%,而且这些人口因为新作物的广泛种植而通常并未面临粮食危机,人口呈现出指数爆炸式的增长,极大提升了清王朝面临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除玉米、红薯和土豆等粮食作物之外,美洲传入的新作物中还包括一些经济作物,最主要的如烟草,这种新作物引入中国之后,中国的烟民快速增多,烟草价格随之快速上升,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种植经济作物能够获得较高收益,大量农民抓住了这种被他们视为“天赐良机”的机遇。与较高经济收益相比,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种烟草这类经济作物需要耗费更多的肥料和人力,但是在较高经济利益的吸引下,大量农民还是将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田地改为种植烟草,导致耕地肥力在较短时间内明显下降,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烟草等经济作物之后,粮食价格逐渐上升,耕地因种植经济作物而肥力下降,且粮食价格明显上升之后,很多农民会成为棚民,清王朝统治阶级面临的人口压力随之变大。
五、美洲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影响的启示
(一)世界是一个由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的大系统
表面上来看,大帆船贸易与16世纪以来之后200余年间中国的衰落没有太大相关性,实际上,从新作物的引入与扩植来看,这两者的相关性极高,由此可见,世界是一个由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的大系统,某些表面上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的事件,极有可能密切相关。
(二)新航路的开辟对商贸及物种交换等多个领域存在影响
新航路的開辟,使西方在其后数百年间成为世界主导力量,原先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国曾不断衰落,这种衰落,源于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对中国经济形成的冲击,也源于新作物引入到中国之后大规模扩植催生的生态破坏、人口压力等等,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对商贸及物种交换等多个领域存在影响。
(三)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
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使中国的作物明显多样化,增加了可耕地,缓解了中国的粮食危机,但也导致生态出现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率明显提高,人口压力也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而提高。由此可见,新作物的引入和扩植对中国具有正负两方面影响,对新作物引入中国并成功扩植的影响展开分析之时,切不可仅看其中一面。
六、结语
虽然明代后期经东南亚间接地从美洲引入的新作物(玉米和红薯等)助推了中国粮食产量上升,对中国人口的增长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但这些新作物在中国的推广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环保主义者认为新作物引入中国之后,扩植过程中短时的、追求小规模利益的行为,最终导向了长期的、大规模的灾难:频繁的洪水引发了持续性的饥荒和持续性的动荡,应对这些问题明显消耗了国家的资源,由此对清王朝的统治造成明显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昕升.美洲作物与人口增长——兼论“美洲作物决定论”的来龙去脉[J].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03):157-173.
[2]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3] 王保宁,曹树基.清至民国山东东部玉米、番薯的分布——兼论新进作物与原作物的竞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04):37-48+61.
[4] 阎京生.玉米和红薯为何没拯救大明王朝[J].文史博览,2016(12):45.
[5] 杨志.明朝覆亡真相[J].领导文萃,2012(24):123-125.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作者简介:林姝含(2000—),女,汉族,福建周宁人,本科,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中国历史。]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