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教育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22李延

经济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方式获得了多向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网络教育模式进入越来越多的教育领域,并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了迅速发展。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络教育方式代表着新的方向并影响了知识受众获得教育资源的宽度和广度,但网络教育模式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优化网络教育模式,如何将课程内容与网络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基于此,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教育 课程建设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F062.5;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232-02

对于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工作来说,需要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学软件和系统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所以网络教学的主导者就应该关注网络教育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受学者所需要的知识内容。从以上层面来说,网络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作,并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还要关注网络教育模式的平台建设工作,并将相关的教学理论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一、网络课程教学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学习特点。网络课程教学是传统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主题仍然是学生,而老师则属于知识的传递者和教学灵魂。因为网络教学不同于现场教学方式,师生之间甚至缺少直接沟通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就是将知识系统进行全面地传递,而不针对任何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当然,一些教育软件可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例如“钉钉”就是一种即时通教育软件,师生之间可通过这一软件平台形成互动。这一过程中,另一个问题就产生了——与教师沟通的学生学习时间的被占用。从以上层面来说,网络课程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学生必须要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而不是依赖于教师的监督。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于受学者起到引导、点播和解惑的作用。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师生之间还需要建立一种沟通渠道。相对来说,这才是学生实现自我学习并获得知识系统升华的关键。

2.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来自于感官刺激。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氛围、课程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会影响到学生们学习的效果。同样,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关联因素的影响。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因为网络存在延迟且学生的学习表现不可能被教师及时获得。更為重要的是,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们学习精神状态很难被及时发现。当学生们出现学习疲倦状态或者是排斥某些知识内容时,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教师就需要加强对学生们的感官刺激。通常情况下,图片、色彩和动漫应用的比例较高。在初始时,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或很容易带动,但长期采用这种方式,学生们就会出现感官疲劳状态。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不断变换感官刺激方式来激励学生,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教师除了要发挥灵魂作用,还需要将学生们的思维进行延伸并鼓励其进入关联知识的思考中。

3.网络教学信息形成交互传递状态。在网络教学中,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交互传递,并由此来推动学生知识系统的构建。当教学信息成为单向传递或者交互传递状态不佳时,网络教学的效果也是要大打折扣的。例如某些网络教育模式采用课程视频回放模式,那么学生基于某些问题而需要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渠道就被破坏了。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知识传递方向与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方向就产生了偏差。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没有信息的交互传递,重要的知识内容也就没有了双方的沟通。对于网络教学的效果来说,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失败。当前,很多网络教学方式不被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缺少了有效的沟通交流。教师在无法获得学生学习信息的条件下,其基于知识独特性构建的课程系统也就失败了。另一方面,网络教学的信息是多层次的,来源点也会基于视角的不同而传递不同的知识信息。基于网络教学信息的交互性特点,教学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就必须要关注这些方面的需求。

二、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过于突出。在网络教育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且需要凸显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过于突出就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方向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完全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例如在网课中,教师会布置一些作业,很多学生会将这些作业的完成要求当成网课的重点,忽视了其他关联知识的学习。还有一些学生极少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而是一直埋头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不存在问题的,存在的问题是完全将自身设定为学习的核心,而忽视了网课教学的关联知识系统构建。当学生自我学习意识过于突出后,其学习方式完全由自己确定且忽视了某些知识的思维层次。当然,这些学生也不可能抓住学习的重点,以至于不能理解知识内容。基于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网络课程建设就需要加强教师的干预作用,并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2.网络课程教学信息复杂,学生辨识程度较低。在网络教学中,课程知识的来源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构架,而是来自于整个网络系统。特别是在没有家长和教师监管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向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仅依靠个人的感官去搜查关联信息。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面临信息陷阱,甚至是浏览违法信息。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信息中不健康的内容非常多,学生自我辨识的能力较差,因此一些刺激性的内容更容易激起他们浏览的兴趣。从教育教学的目的来说,这种现象的出现对网络教学的负面影响设计多层面,也会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环境中,家长不可能时刻在学生身边,而老师授课的闲暇时间就成了学生的自由时间。也就是说,学生们利用这一时间自主学习的内容几乎无法控制。学生在浏览关联知识的过程中,还可能接受到错误知识的干预,因此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打折扣。基于这方面存在的问题,网络课程建设就必须要进行针对性地干预管理。

3.网络课程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足。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学生们获得外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获得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手机这一即时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学生们获得外界信息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了,例如很多知识可以通过搜索来获得答案。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信息如果出现不能理解的状况,这些学生会利用网络来查询答案。因此,在网课环境中,学生为了避免个人窘境或者是“面子问题”就放弃了与教师的沟通。当教师提问某些问题时,这些学生的回答是不存在问题,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影响了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网络延迟、教师关注不及时等原因,学生的注意力层面很难被准确界定。以上问题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且拉远了师生距离。正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足,所以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难以实现。

三、优化网络教育课程的措施

1.由教育部门主导网络课程的开发工作。随着教育产业化的发展,网络教育课程也逐渐推向了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开始进入网课模式。对于这些网络教育课程内容,各个省区没有明显的界定,也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正是因为管理存在空白,且学校网络教育课程的设置基本自主决定。这种情况下,网络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参差不齐的且水平也难以确保。针对这种现状,各省市以及教育部应当加强对网络教育课程的监管,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于网络课程内容的设置,教育部门必须要进行审核并设定层级管理责任者。当然,各地教育部门也可以制定具体的网络教育课程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减少问题课程的存在,保证教育内容的准确性。鉴于学生学习中对于手机等即时通工具的依赖,教育部门可适当增强学生上网的验证工作,即针对学生群体进行上网验证,且只能打开相应年龄段学习的资料网站。

2.建立网络教育课程的验证推广制度。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网络教育课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几乎是无序的。多数情况下,学校、教学机构会制定各自的网络教育课程,且在推广的过程中没有相关的验证工作。也就是说,我国当前的网络教育课程能够得到认证推广的内容不多,甚至不具备教育教学资格。针对这种现状,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就需要建立验证推广体系。当然,这项工作的主导者应当是各地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根据本地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认证,认证以后的网络课程可以进行推广。这就需要相关工作者加强对课程内容的建设工作,将课件与教育理念、网课模式、教学方式等进行多层面的融合。在提高网络教学课程水平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教学效果的实现。与此同时,网络教育课程的使用平台也要对其进行监管,以最大程度减少不健康信息的违法链接。

3.优化网络课程的内容,将师生之间的互动作为重点。网络教育的效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课程内容、学生状态、师生互动等都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内容。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网络教育下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就需要从以下层面展开:首先,优化网络课程内容。将课程的内容进行多样化设置,将知识形成体系,在学生可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其次,寓教于乐。在课程开场之前可是当设置关联知识内容,迅速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可以获得知识,且希望能尽快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第三,加强师生互动。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吸收外界信息并整理成为自身知识系统的一个过程;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修正和激励。因此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中就需要着重发挥教师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来规范学生们的学习。

四、结束语

在APP教育软件的广泛应用下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教育模式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传统教育模式向网络教育模式的演变发展。当前,多媒体技术与APP技术集合的层面越来越高,并解决了传统教育方式受时间、空间影响的问题。与此同时,网络教育模式通过图片、色彩、动漫等方式对教学课程进行了优化。对于学生来说,教学课件内容的感官刺激的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不受時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教育模式获得了更进一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的新冠疫情条件下,网络教育模式使得学习者的安全保障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网络教育模式已经适应了当前教学工作的需要,其要求更丰富的内容体现在教学课程的建设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美林.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实践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2] 许明.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实践思考——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内江科技,2020(01)

[3] 田冬.双“三阶动态循环”责任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与实施[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7)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 陕西延安 716000)

[作者简介:李延(1963—),男,陕西省富县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物理教学、远程教育。](责编:建峰)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