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转型发展长效机制研究
2022-02-22李峰
摘 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是山西省在国家战略中的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是山西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型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山西指明的金光大道。探索推进山西转型发展长效机制建设是山西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资源型地区走出“资源瓶颈”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支撑。文章梳理山西转型发展的政策发展历程,分析山西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对下一步更好建立健全转型发展长效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转型发展 山西 长效机制 资源型地区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129-05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期间提出了“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指示要求。构建转型发展长效机制对于山西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梳理山西转型发展政策演进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山西转型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深刻剖析其产生的内在和外在原因,推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长效机制,为新时期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向纵深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一、山西转型发展的政策演进及现状
1.山西转型发展的政策演进。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90年以来,山西着手开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调整,并出台一系列经济转型政策、法规和规划,建立了转型发展有关体制机制,为新时期全省经济转型纵深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转型发展的提出。改革开放之初,山西被国家确立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自此之后,山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全方位融入全國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为满足我国能源需求与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已现雏型,并逐渐形成了畸重的产业结构。山西区域经济发展主线是将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核心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忽略了对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和新兴主导产业的布局。在此阶段,山西全面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同时,轻工业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出口导向型的外资企业蓬勃发展,一度涌现出了太行缝纫机、海棠洗衣机、华杰电子表、春笋牌电视机等一批知名品牌。但因为对轻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使得一大批轻工名品日趋衰落,进一步加剧了全省产业结构单一化和重型化趋势。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以后,我国开始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992年,中共山西省委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意见》,强调山西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要着力克服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开始尝试发展冶金、化学、机械电子、轻纺工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体系,开启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战略的调整和探索。1993年9月,山西省委将上述《意见》概括为“三基四重”,并提出推进“三项建设”。经过几年发展,山西在培植优势支柱产业、培养优势龙头企业、培育优势拳头产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山西展开了以阳城电厂建设、太旧高速公路、万家寨引黄工程等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山西实现了镇镇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机动车的公路建设目标;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汾河二库、浪店引水工程、引沁入汾工程、后河水库扩建等工程开工建设;“三基四重”的战略实施和“三项建设”的务实开展,夯实了山西经济的硬件基础,为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转型之路的艰难探索。1996年,山西省委《关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是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到了更加显著的高度。但本轮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煤独大”的低端化、单一化产业结构并未得以改变,行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仍然不高。在全省煤焦和冶金行业中,中小企业不断成长壮大。1997年,全省各类煤矿高达10971座,达到历史峰值,其中中小型煤矿占比超99%。紧随其后,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宏观调控叠加因素的影响下,市场能源需求萎缩,煤炭行业亏损严重,导致山西地方政府财政困难。至此,山西单一化、粗放型、重型化产业结构的弊端集中显现。1999年,山西GDP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破坏,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的迫切性凸显。1999年10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提出“一增三优”的主攻方向,以此提升山西的综合竞争力。2000年12月,山西省委七届十次全会通过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构建“六大支撑体系”、实施“八大战略工程”。次年9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1311”规划,对具体工作进行了拆分细化,在操作层面对结构调整进行安排和实施。到2002年底,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初见成效,机电、医药、电力、化学等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进展,开始走多元化产业发展道路。
(3)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山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有效成果,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4年8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明确山西定位——“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并提出重点发展能源、冶金、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业、化学医药、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七大优势产业。2005年9月,全省煤炭行业通过淘汰落后矿井、打击非法采矿、组建大型煤炭集团的“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2006年8月,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提出3个“战略取向”,抓好3个“发展重点”,强化3个“软肋”,重点走出4条“路子”,努力实现3个“跨越”。这一阶段,山西争取并推进了一批试点,如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生态建设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为加快经济转型打下基础。在试点工作的带动下,山西大力开展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新型化、区域性主导产业龙头化,在对煤炭巨大需求的市场风口下,煤炭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4)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这一时间后,山西省在转型综改方面形成了一批基层的改革亮点,出台了一批制度性改革成果文件,初步摸索出推进转型发展的工作体系。煤电联营机制、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审批、煤层气审批制度改革、动力煤期货交易试点前期工作、用地管理改革等多项机制、多个领域取得全新突破。山西于2012年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512”工程、现代农业“513”工程、现代服务业“1511”工程,以期培育发展新兴产业。2016年8月,《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重点发展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新兴产业发展基础得以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规模总量大幅攀升、对区域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的发展态势。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山西要加快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2019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开展能源革命改革试点工作,山西在加快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电力外送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五大基地”方面发力,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这标志着山西省能源领域改革由单一传统能源领域拓展到能源全领域。
2.山西转型发展体制机制现状。山西不断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提升、生态环境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科技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方面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方面,一是确立完善项目推进常态化机制。完善并联审批机制、项目化管理机制、协调调度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常态化工作机制,杜绝机制“空置”、工作“空转”问题。二是推动传统行业提质增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围绕煤焦、冶金、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打造智慧矿井、无人车间,推进煤机装备、钢铁冶金、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的智能化产业集群。开展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制定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撬动社会资本向技术改革聚焦。三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组建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启动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设立山西“农谷”人才服务热线,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四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全省旅游公路建设,建设黄河、太行、长城三大“一号”旅游公路示范工程,构建起全域旅游交通一张网新格局。推进改革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推动景点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和股份制改革。五是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印发《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2018—2035年)》,改造或新建灵丘机场、屯留沙家庄机场、芮城通用机场,开展万荣、河曲、阳高等10余个市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太原、大同、长治等通航产业园,加紧建设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面,一是出台试点行动方案及两个清单。二是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晋中南低风速资源开发和晋北风电基地建设。三是攻坚能源关键技术,发展低能耗水系电极制备工艺,攻克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技术实施石墨烯储能超级电容器项目。四是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在国内率先开展现货市场交易试点模拟运行,推动电力现货市场搭建进入可操作阶段。五是开展“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全方位实行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六是全面拓展能源开放合作空间,探索“晋电送浙”“晋电送冀”合作新模式。
生态建设方面,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进入实操阶段,“两山七河”生态修复治理如火如荼,“三线一单”编制持续推进,生态保护红线进行严格划定与管理。开展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治理。二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制度化。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出台《关于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司法确认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推进生态环境污染鉴定评估,启动环境污染溯源分析实验室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起下游补偿上游制度、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所在地区补偿制度、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奖惩和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考核制度;推动省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三是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组织开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建立铁腕治污常态化工作机制,完善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领办重点环保工程与重点环保问题负责制。推进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高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落地,颁布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标准,因地制宜实施清洁供取暖工程。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信息共享制度。
创新发展方面,一是实施人才强省、科教兴省、创新驱动重大战略,构建完善创新主体互通互动、多元要素优化配置、覆盖从研发到应用全过程的生态创新体系。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完成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山西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加大科研人员项目经费管理自主使用权,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三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下发《山西省全面推进知识产權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各地市也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多措并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转化和保护。四是突出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提前两年完成五年“倍增”计划。五是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实施“三晋英才”“1331”“双一流”等人才和科教工程,持续深化与C9高校战略合作,启动中国科学院太原能源材料学院建设。
市场建设方面,一是持续发力改善营商环境。深化推进“放管服效”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全面铺开。数字政府建设初具雏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推广负面清单,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全省推广实施晋城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二是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太重、大地、文旅三家企业开展省属国企集团混改第一批试点工作,汾酒集团资产打包并入上市公司,建投集团引入央企中国中铁混改;全省分三批推出145个混改项目,省属企业已达到75.9%的整体混改率,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大地国际港股上市。三是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山西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办法》,在产权保护、民企融资、财税支持、项目审批等方面出台了精准、高效的政策举措。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助力实力较强的民企牵头创建开发区,支持民企联合设立投资基金,并参与新兴项目建设与国企混改,构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民生改善方面,一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并轨。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户口登记制度。充分促进居民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建立安全发展长效机制。二是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按照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的“五个一批”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措施。三是进一步扩大开放。出台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扩大开放的意见,全方位促进与世界主要产煤地区的务实合作,加强山西省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合作的纵深程度。
二、山西转型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清醒地看到,在突破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根本矛盾和问题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深层次问题方面,山西还没有形成可供全国资源型地区可借鉴参考和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
1.结构性矛盾突出。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在国家战略和资源丰富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山西以煤炭资源为核心,发展形成煤、焦、冶、电等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资源依赖导致的发展路径依赖,使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资源型产业,发展上尾大不掉,“资源诅咒”不断显现,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一煤独大”产业格局仍未改变。资本长期集中在煤炭及相关领域,长期固化形成的“一煤独大”产业格局仍未根本转变,煤炭行业在全省经济中仍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煤炭工业增加值比重仍然达到45.7%,对比临省内蒙古的30%和陕西的23%仍然偏高;煤炭工业实现利润占规上工业的51.2%,实现税收占规上工业的65.7%。
体制性矛盾突出。山西“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性矛盾背后实质是“一股独大”的体制性矛盾。2018年全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已超60%,但山西这一比重仅为48.5%。2018年全国民企企业500强中,山西仅有五家企业上榜,排名最靠前的仅列第387名,且上榜企业总数落后于同为资源型省份的新疆、陕西、内蒙古。2018年山西百强民营企业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只有7家,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民营企业动辄上千亿的规模相距甚远。
2.经济发展缺乏新动能。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山西长期以来科技创新水平不足是制约经济结构转型的瓶颈。新兴产业发展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短缺是制约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短板。
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较低。新兴产业方面,山西新一代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通讯设备、光伏电池等产业产能增长较快,但产业链条偏短、上游产业较多、产品附加值低是普遍性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育仍然偏弱、滞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全省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和新兴产业附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较为滞后,电子商务、文化旅游、会展经济等服务业基础薄弱。
创新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核心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的带动作用明显不够,与发达省份相比,山西整体研发水平偏低,2018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1.05%)仅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19%)的一半左右,较2.5%的“十三五”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高新技术产业化总指数等指标均居中部六省末位。企业研发投入少,科技型企业总量少。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研发资源无法得以有效利用。中科院直属112个研究所中山西仅占1席,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有5个,山西仅有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山西科技与产业、经济的融合不够紧密,技术发展引领性、原创性不足,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联动性差、融合度低。2018年,全省专利申请仅占全国的0.65%,列全国第24位;专利授权量1.51万件,仅占全国的0.64%,列全国第23位。创新人才质量与素质难以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人才留不住、引不来,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匮乏。截至2019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8%,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密度为25.5人/万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尚未形成。山西经济外向度低,开放型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小,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尚未形成。
对外贸易规模较小。2018年山西进出口完成1369.9亿元,占全国的0.45%,居全国第22位,居中部六省末位,规模不到中部第一河南省的1/4,且中部其余5省进出口总额均在3000亿元以上,是山西的两倍以上。2018年山西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493家,仅占全国的0.3%,远低于中部其他省份。区域发展不平衡,省会太原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对外贸易集中度高。山西外贸主要依托富士康和太钢两家企业,2018年两家企业外贸总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74.2%,且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手机、不锈钢两大产品。
利用外资水平不高。2018年山西实际利用外资11.71亿美元,仅占全国(1349.7亿美元)的0.87%;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7家,占全国的0.08%。2018年山西省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3381户,仅占全国的0.57%。从中部六省看,在山西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仅为湖北省的28.75%。此外,近年来在晋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呈逐年减少态势,从2016年的3699户,减少到2018年的3381户。从投资额方面看,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在晋投资630.11亿美元,仅为全国总规模的0.81%,同样处于中部六省末位。2018年全省仅3个跨省并购项目,仅1家企业以实物投资方式开展境外投资,2018年全省备案核准非金融对外投资企业31家,僅占全国的0.35%。
开放平台建设滞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口岸平台应是外向型产业的主要集聚地,当前太原武宿综保区和大同国际陆港、晋城兰花、临汾侯马方略三个保税物流中心入驻企业偏少、产品业态单一,关联企业整体入驻率不高。口岸平台建设滞后,全省有太原1个正式开放航空口岸,大同、运城、五台山3个临时航空口岸和中鼎物流园1个临时铁路口岸,电子口岸开通的业务类型不够全面。开放平台间互联互通不畅,各平台间缺乏高效串联的专用通道,“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极大制约了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
4.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山西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和长时期的低效利用带来三废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一系列问题,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加大。2017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平均浓度排全国倒数第一。2018年,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中,最差的20个城市中山西占到7个,全省综合指数降幅、PM2.5降幅均低于京津冀平均水平,山西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散煤燃烧是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固体废弃物累积堆存量大,治理难度较大。
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大规模煤炭开发导致矿区土地沉陷问题不断凸显。全省因煤炭开发导致的采空区面积高达两万平方公里。全省因煤炭开发造成的森林损失面积达到了6137平方公里,受影响的森林面积达到4.34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投资机制、反应治理成本的收费机制等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尚未理顺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提质增效。
5.社会民生领域短板突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相比较于中东部省份,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制约着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偏低。2018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34.80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0%,居中部六省末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山西是全国的80.39%,也居中部六省末位。在城乡收入差距上,2018年山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1,在中部六省中最大。从居民消费水平看,2018年山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810.12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居中部六省末位。居民耐用消费品数量也是体现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以汽车为例,2018年山西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汽车数量为27.9辆,低于全国33辆的平均水平。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山西各市县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省会城市太原一枝独秀,各地市单核发展态势显著,但经济发展得县域支撑较为薄弱。2018年,太原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31元,而排名末尾的忻州市和吕梁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6896元和16883元。中心城市地域分布不合理,聚集能力不强,功能分布不完善。与其他省市相比,山西交通通道发展相对滞后,交通枢纽综合服务落后,农村公路覆盖率和技术等级都有待于提升。
三、完善山西转型发展长效机制政策建议
转型发展是我国时代发展主题,也是改革发展开启新征程鲜明的特征之一。“十四五”时期,山西应通过培育壮大新动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制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推动完善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约束機制、推进机制和激励机制,持续健全转型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汇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1.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结不断构优化升级。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现代医药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等七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不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集群化、服务化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动力。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实现由原来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转变为设计、研发、服务等管理整体流程的改造,实现由原来的单个企业改造转变为互联网+协同制造、全产业链协同改造。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面向传统产业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培育孵化绿色设计产品。以“双碳”目标为导向,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突出重点行业与重大节能项目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发挥标准倒逼作用,迫使传统行业节能降耗。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立足能源工业雄厚基础及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打造以现代物流和现代金融为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太原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及临汾、大同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政策契机,发挥煤炭物流、汽车物流方面的产业优势,加强与京津冀经济圈及周边省份物流枢纽合作,建设物流产业园、国际陆港、无水港、物流大通道,打造集聚效应更强、辐射区域更广、运行效率更高、服务功能更优的华北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全国能源金融中心。依托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探索组建太原能源商品交易所,开展能源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太原金融大数据中心,将太原都市区打造为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活动活跃区。培育壮大绿色金融。结合资源型经济转型,推动大同建设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设立以碳排放为标的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探索发展碳金融、绿色信贷等创新金融工具,并逐步提升对全省绿色金融服务的辐射能力。
2.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高质量的创新主体。发挥综改示范区创新发展排头兵和领头雁的作用,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高端研发机构和专业化科技创新园区,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完善产业链条,探索实践资源型地区向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新模式。继续强化太原、大同、晋城、晋中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太原、长治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提升对新兴产业集聚能力,切实提高对全省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布局,逐步形成“一县一个省级开发区”格局。引导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逐步向高新园区转型,切实发挥园区促进区城经济提质増效、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专业品质高、产业门类多样的众创空间,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品质化改进升级。结合山西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导向和重点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实现异质化有序发展。
积极推广“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模式和运营方式,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协同联动发展。打造完善创新需求导向、贯穿项目整个周期的科技管理组织闭环,形成由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和承接单位三方协同的管理体系。推进校企联合共建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协同创新载体,开展科技研发活动。设立产学研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推动重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利用市场机制,优化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分工协作。加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主体间利益协调,探索科研经费使用承诺制、包干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改进完善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完善招才引智政策体系,加强与海内外优秀研发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实施“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培养、引进一批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技术经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建立健全高等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智能新兴产业领域优化本省院校重点学科设置,将学科专业体系建设融入山西创新体系建设的系统中。
3.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强化制度约束,加强知识产权严保护政策导向。制定出台符合山西省情实际,有益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转化、保护的鼓励支持政策,构建有益于知识产权良性发育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和社会氛围。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绩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尽快推进市级知识产权局挂牌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保障知识产权工作顺利开展。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尽快恢复对企业知识产权“贯标”资助,并结合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和调整资助范围、资助方式和资助力度。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着力改善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赔偿低”的现状。不断拓宽维权渠道,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大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构建技术调查官、技术咨询专家和技术鉴定专家参与诉讼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全方位促进智慧法院建设,发挥智慧法院大脑的带动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实现共享和实践应用。
4.推进能源革命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行业顶层设计,推动能源体制机制变革。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推动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有效降低用电成本,提升电网安全高效运营能力。统筹拓展电力市场和优化省内电力布局,加快应急调峰储备电源和外送通道能力建设。把电改红利惠及城乡居民用电和新兴产业发展。制定煤层气矿业权登记和区块退出办法。以矿业权为核心,着力深化勘查开采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各类资本和要素活力,促进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制定完善煤层气勘查区块竞争出让和退出机制,规范矿业权流转。强化能源科技创新,解决创新激励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科技与产业不相协同,重大技术储备不足等问题,重点开展包括传统能源、煤成气、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攻关。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在科研项目确定、高端人才引入、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上聚焦发力、改革创新。构建联接“一带一路”大通道,实现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纵深衔接,拓展能源对外合作空间。
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在化解传统能源过剩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两方面同时发力,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和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以5G通信和尖端控制技术为牵引提高煤矿智能化水平,通过实施绿色开采技术、安全保障技术等方式,打造一批标杆示范矿井。推进煤成气增储上产,“三气”共采。促进煤成气产业理顺体制跃升发展,推进形成资源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健全勘查开采退出机制,实施三年滚动发展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增储上产,精准对接京津冀、雄安新区和省内需求。助力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降本增效为核心,把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鼓励分布式新能源发用一体统筹起来,在技术进步、体系建设、模式创新上集中用力,推动风光发电平价上网示范。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支持焦炉煤气制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氢能储运相关装备。推进新型储能设施建设,支持压缩空气、电化学等新型大规模储能装置建设。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控制指标分解落实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出台高耗能行业能耗领跑者制度,引导重点用能单位对标先进。鼓励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压缩省内天然气供应中间环节,降低各环节输配费用,促进天然气消费。
5.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坚持绿色兴农、低碳兴农,抓好农田水利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抓好农畜产品稳产保供。持续推进三大省级战略,推进山西农谷古城院一体化发展,增强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出口示范区建设和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培育。夯实产业振兴基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建立健全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加强农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示范推广,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向乡村转移转化。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及相关平台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提供机制,不断加大对农民扩大再生产和消费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积极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推进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有效衔接,完善优化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推进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工伤保险基金统筹能力,加快工伤保险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伤保险工作的时效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尊老爱老适老的友好型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山西五十年》编委会.山西五十年(第一版)[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31.
[2] 苗长青.山西改革开放38年光辉历程(上)[N].太原日报,2016-7-18.
[3] 苗長青.山西改革开放38年光辉历程(中)[N].太原日报,2016-7-25.
[4] 高春平,杨茂林.建国60年山西若干重大成就与思考(第一版)[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202.
[5] 杨玉堂.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成效[J].党史文汇,2004(5)
[6] 崔新龙,辛义生.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会议召开[N].山西日报,2006-8-29.
[7] 赵峻青.迎接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二):三大战役带来六大变化——我省煤炭工业走出可持续发展道路[N].山西日报,2007-9-27(A1)
[8] 贠娟绸.突出抓好“三大工程”我省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发展[N].山西经济日报,2012-9-27.
[9] 景世民,张文丽.山西经济(第一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0] 景世民.山西经济结构变革与发展(第一版)[M].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
[11] 王勇,张占仓,周立,等.中部蓝皮书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简介:李峰,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