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间有效衔接的激活性研究
2022-02-22李翠平
李翠平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英语在教学衔接方面一直都存在弊端,当然实际教学中大多门类都存在此问题,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缺乏连续的语言教学甚至生活环境,是很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的,尤其还是在心智等各状态均不成熟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干燥无味的单一讲授根本无法避免学生接二连三的错误,这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丧失信心,从而降低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的有效度。就小学生而言,在接触英语知识学习伊始,就对英语课上的讲授存在认知缺陷、学习漏洞以及掌握不完全上,失去兴趣也是无可厚非,最后英语学习越变越差,何谈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行为特征分析
建立互动关系,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环境 在如今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大部分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很被动。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跟学生 交流。这样的状况导致学生跟教师之间的沟通出现代沟,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学 生本身的特点和他们所需要的讲解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建立在行为分析上的语感培养
把握教学差异,注重过渡引导 教育的衔接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质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关小学教师应对教育衔接的问题产生重视,尤其是初中教师应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把握,结合小学教育的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程进行学习。就英语教学而言,有关小学院校应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与对口的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就英语教材的选用达成一致,减少学生升学后对英语教材的不适应性。
例如在“Sports and Games”一课的教授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这是一节三年级英语课,要有在情境中创设英语学习语感的概念,教师是先行者,为学生做规划的,必须要有从一开始就培养语感的觉悟,利用动作反应来激发兴趣,小学生好动是普遍现象,便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这一特点来开展英语教学,如果让他们觉得在动来动去中也能够学习到英语,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并还会尝试用同样的方 法去学习英语。谈论体育课上“按指令做动作”为话题,主要围绕Put…on…;Touch… with…等祈使句及其答语的学习,破除不同学习层级之间的壁垒,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学生试着去掌握人体相关部位的单词,如arm,hand,foot,leg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功能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操练、运用。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脚等部位说“head,yourface,mynose,youreye,myleg” 等等。
二、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听说实践提高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不但好动,一般来说还不会抑制自己的本性,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巴,喜爱说话。这个特性完全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顺带学习口语。比如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或事件都可以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有教材与现实的链接能力,课本提到某位歌手,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好歌手的单曲或专辑一类英文音频,甚至是歌手的经历,都编纂成英文,读给他们听。就算是小孩也是天生是有八卦心的,但凡涉及到课外的一些东西都会极大的引发他们积极性。课堂中的听说读写有几分被转化为实践,学生就能有几分进步。
在“What would you like?”一单元中,提到你喜欢什么,提到食物、运动、歌曲、天气等等。孩子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的,利用好它,最重要的就是Lets try。在英语中有许多适于小学生阶段试唱学习的歌曲,那些旋律无不是朗朗上口且优美动听的,教师首先不难準备学习这些歌,学生也不难学,学会了在班级里展示交流,这不仅仅是学习英语锻炼口语的课堂,也是展现个人魅力的好时机,培养在班级同学面前的自信与成功远远胜过于简单学习所带来的意义。歌曲能激发学生在听说方面的兴趣,最简单的莫过于字母歌、JingleBells、TwoLittleBlackBirds等等,在有旋律的乐曲中学习,是能让学生更快乐的掌握也不易忘掉的的好方法。
三、教学"生活化",单元整体教学激活课堂
利用生活化的语言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笑出声来,能够感到内心的快乐。生活化的语言并不是在特定的课堂上才能够使用,而是每一次英语课都可以使用。通过适当的幽默有趣的语言还能够减轻学生犯错时的内疚心理,帮助他们克服因犯错而带 来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英语是非常有趣的,没有什么好怕的。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服务行业。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忘记了“服务”的一切都应针对学生。
在“What can we do?”一单元中,向学生提问What can you do for the party?,让学生自由发言,他们提到,自己可以画画、唱歌、制作水果蛋糕、分享故事……教师便可以借此代入情节,让学生用英文表达如何制作蛋糕,从准备面粉开始,和面等等,即让学生学会一项技能,又能让他们都有效参与到自己擅长的话题中。教师也在交流过程中予以适当提点,把不善交流的学生也带进来,循循善诱,引入话题。
总而言之,更高级的英语教师应在英语教学的初期,对前一阶段教学英语的部分课程进行简单的复习,以减少学生对更高一级英语学习的陌生感。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对拥有不同英语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了解,有效地纠正一些错误的学习习惯,从而多进行语感情景搭建,让学生可以更加顺利地融入到下一阶段的英语语感学习中去。能否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不再有教师学识一级的优越感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只有做到才能更好的去热爱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接触和交流。通过真心换取学生的爱戴,进而让学生将爱转移到学习上。
参考文献:
[1]岳明珠.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47.
[2]林雅婧. 核心素养导向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J]. 黑河教育,2019(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