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2-22刘蕾蕾徐明珂
刘蕾蕾 徐明珂
关键词: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
正值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开局之年,江苏省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科技创新40条”)、《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科技改革30条”)、《关于聚力创新深化改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发展环境的意见》(“人才新政26条”)等力度大、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重大政策,围绕“企业是主体、产业是方向、人才是支撑、环境是保障”作出系列重大部署,创新型省份建设形成广泛共识,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科研项目作为科技计划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各市科技管理部门也已建立与省科技体制相匹配、相互贯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相关科研项目职能部门对省科技计划改革政策的贯彻实施也趋于深入,研究基于从顶层设计到系统闭环的全流程管理,以期实现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管理的高质量发展,做到“科研管理树品牌,保质保量创发展”。
一、江蘇省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江苏省科技计划申报于每年一季度启动,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科技厅等主管部门发布项目指南及申报通知,由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高新园区等申报主体提交项目材料,经专家评审、立项单位研究等环节,进行项目公示与立项,签订项目合同及相关联合合作协议。
江苏省科技厅依托江苏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http://kjjh.jspc.org.cn/)发布项目指南和申报通知,通过平台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立项、合同签订、过程管理、项目验收等一系列环节。每年度项目计划类别分为五个大类,包括基础研究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创新支撑计划、创能能力建设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覆盖自然科学研究、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农业、社会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乡村产业振兴、软科学研究、科技人才等多个领域,有力支撑江苏省科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台,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的关注力度愈发重视。科研项目管理中最基础分布最广泛的机构为每个单位的科研管理处,对单位每年度的纵向项目进行专业化管理,根据国家、省、市等各地的地方主管部门发布项目申请通知、项目指南、申报时间及材料要求;科研管理处需要结合单位自身情况制定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召开项目申报动员会;负责科研项目的全流程管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与跟踪;做好项目验收后管理工作,包括项目结余经费管理,项目科研成果推广、示范和应用等。事业单位以提升自身科技服务能力为导向,历年来承接了很多科研项目,但是同时也存在这样的一个困境:单位每年对项目立项数量过于重视,偏颇地认为立项数量是科研质量的代表,对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过程过于忽视,实则不然。科研项目数量、项目计划类别数量、项目科研成果、成果示范推广等内容共同构成了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
二、事业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工作中的问题
1. 缺乏健全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制度建设作为一切科研管理活动的顶层设计,尤为重要。事业单位科研管理办法一般应规范科研管理的全部流程,包括科研管理机构与职责、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管理、科研项目实施管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使用与管理、项目材料归档与保密管理、科研项目诚信管理等内容。结合国家与省里最新的科研管理政策要求,顺应现行“放管服”的大趋势,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结合单位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执行有依据、流程易上手、过程可控制、源头可追溯的闭环管理模式。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控环节不全面,如何能既高效又规范地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科研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2. 缺乏精细化的科研管理服务。在万众创新、协同攻关的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等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研管理处的职能不再是单一的申报动员、形式审查、递交申报材料等事务性工作,更多地应转向于重大项目的组织策划,立足事业单位本身的科研优势和研发服务模式,内部整合科研精英团队,外部大力宣传并联合高校院所、企业、高新区等,在争取多方资源的同事,推动形成产学研协调创新、科技集成服务创新等模式。科研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主体,关注点一直放在项目立项等关键节点上,科研管理服务一直是跟随式、被动式的管理,随之如何改变传统科研管理部门单一粗放服务模式,是继续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缺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输出。我国科技创新产出的论文、专利数量位居全球前列,高质量原始性创新和引领性的技术、成果较少,国家需要的成果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需求的成果较为缺乏,科技创新供给和成果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低水平重复研究、碎片化研究一度较为常见,评价导向和项目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科技创新还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现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还有较大的二次创新空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承受创新风险意愿较低,更愿意以股权购买科技创新成果或以项目形式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现金购买知识产权的较少,甚至存在形式合作套取政府奖励或配套资金的潜在风险或可能。从长远发展来看,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唯一出路。
4.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統支撑服务。事业单位科研项目数量较多,单纯地依靠科研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的全流程管理,不论是管理质量,亦或是管理效率,都不能达到较好的状态,且事业单位存在重视申报数量而轻视项目管理的普遍现象,科研助力缺失,大量的事务性管理工作落在科研管理人员的身上,缺乏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管理,从项目申报到项目验收,覆盖项目管理的所有环节和流程,同时也不利于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三、科研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常态化项目跟踪机制,站在科研服务的角度,对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防控,保障单位科研项目顺利执行。针对项目实施期限较短的项目,建立项目执行情况台账,及时跟踪项目合同中规定的指标完成情况,提前掌握项目延期、项目变更等信息,及时处理相关问题。针对项目实施期限较长的重大项目应该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年报要求建立常态化管理模式,并在建立项目执行情况台账的基础上,了解并上报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重大项目有效进展。
1.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打基础。科研管理部门应对项目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梳理,包括论证规划、启动立项、质量控制和验收后管理四个阶段。论证规划阶段,从政策规划、客户需求、合同科研等方面,协助各处室深入分析并挖掘潜在科研方向,通过组织遴选、专家辅导、交流研讨等方式,加强科研管理专业性,提高科研项目质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支持。启动立项阶段,做好合同签订、项目建档、经费支出指导、经费审核等相关工作。质量控制阶段,加强对科研项目阶段的指导推动,及时修正研究路线、优化完善研究内容,提高研究成果质量,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转化的科研成果。验收后管理阶段,协助各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加强对科研成果评估分析和推广应用,每年形成科研成果汇编,及时修订单位科研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提高青年人员研发积极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中检验完善成果,不断支撑单位的品牌业务和服务产品建设。
2. 科研管理部门精细化服务做支撑。科研管理精细化能够建立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协同运作体系,能够全面加强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管理能力。项目管理工作“精细化”重在总结以往项目管理中的经验教训,通过不断完善和创新,达到有效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的目的。统筹时间管理,梳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沟通要点等内容,明确各项工作时间节点、紧急程度、完成标准等要求,合理安排相关事务工作,有效节约项目管理时间成本;避免重复信息反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即为沟通协调环节,借助信息化手段,针对现有各级各类项目管理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推动联动联办,加强协调职能,针对项目过程管理中出现的突出、共性问题,及时沟通,服务到位。同时还能够在科研项目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打通不同项目之间的技术隔阂,使科学研究工作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种协同管理系统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融合,从而发挥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对科研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
3.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做示范。科研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成果,并随之进行成果转化、应用,发挥科技成果的带头示范作用。国家改革了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的方式,综合了遴选、赛马等多种形式,平行资助不用技术路线的项目,并且实行科研项目财务助理制度,就是为了把科研人员从科研项目日产管理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志搞科研,加快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同时要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以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依托成果转化机构,加强与高校、企业、高新区等单位的合作交流,
4. 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做保障。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对应项目管理的全部环节,梳理管理流程,包括项目申报、建档登记、经费使用、项目变更、项目验收、档案管理、统计与查询等七大方面的功能,设置不用的用户角色,分为项目申请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审核人员等,区分不同项目阶段,匹配与之适用的管理环节,实现科研项目闭环管理。譬如,在项目申报阶段,项目申请人通过系统提交项目申报意向、项目申报书及附件材料,项目立项后由项目管理人员将用户角色由项目申请人调整为项目负责人,申请材料直接转档为项目立项材料,根据项目合同预算建立经费预算表,关联经费报销流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系统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与跟踪。在建立项目管理系统的同时,可以综合统筹考虑项目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关联与对接,完成科研经费无纸化管理,一方面实现项目经费与财务凭证的一一对应,另一方面极大地减轻了科研管理人员、财务经费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放管服再出发,服务再优化。事业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立项研究,一方面能够通过学术性研究和实践来促进我省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科研过程,更多地结合事业单位的本职工作,从科研管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实现更广范围内的科技服务工作。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与事业单位整体的系统架构建设和国家对科研工作的要求是分不开的。科研项目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耦合系统,贯穿于科学研究全过程,相信随着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方法、手段、平台、系统等逐渐完善和不断的探索实践,能更有效地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单位的综合竞争力,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技术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星,韩婷婷.我国高校科研项目数据高质量管理的挑战与应对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1(10):161-167.
[2]赵慧玲,姜东.新体制下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路径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1(3):122-125.
[3]徐加佳.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学,2021(46):6-8.
[4]顾雅枫,宋靖.“科研管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J].甘肃科技,2020(8):12-13,16.
[5]祝清兰.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9(10):7-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