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员干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研究
2022-02-22王砚红
摘要:爱国奋斗应该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首要担当。本文讨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必要性,针对党员干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成为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党员干部;先锋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这就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自觉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进拼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强大法宝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应该得到全民族肯定”“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爱国主义历来是团结和鼓舞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争取人民民主和自由,争取国家繁荣和发展的一面伟大旗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社会共识、促进民族团结、形成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途径、重要法宝。只有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才能形成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当前,世界形势风云多变,“港独”“台独”等分裂势力不断作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重视和发挥爱国主义的动员力、感召力、凝聚力,作反分裂促团结的表率,引领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发党员干部实现新时代新目标的动力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实现强国梦想要克服很多艰难险阻,从国际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之间的博弈和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从国内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凸显。我们在这样一个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中谋发展,党员干部更要带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共同把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推进。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的支柱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它始终体现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是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满怀信心、不畏险阻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拼搏奋斗、再创辉煌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本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的引导者,更应该在爱国方面成为先锋、表率。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中华儿女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迈入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矢志不渝,成为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中流砥柱,才能不辱使命,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部分党员干部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认识不到位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又需要理性的认知和行动。爱国主义不仅包括对祖国大好河山、骨肉同胞、悠久历史的热爱,还包括对国家发展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认同,不仅有民族自豪感、尊严感和责任感,也有自觉维护祖国利益,投身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调查显示,有的党员干部富有爱国热情、工作激情和爱国情感,但他们对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时代意义、行动要求、国际视野知之甚少或者了解不够,对祖国的理性认识不足。一些思想单纯、行为激进的年轻党员干部,容易采取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有的感动多于行动,一些党员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本职本分推给别人,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不足,宗旨意识不强,担当劲头不够,仅仅做了爱国的号召者、旁观者。
(二)部分党员干部对爱国主义信念的坚守不到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现在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中,相当一部分人最需要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诸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家治理体系不完善、腐败问题难以彻底根除等,部分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感到前途渺茫,信心不足,从而行动彷徨,信念动摇。加之随着全方位对外开放,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导致有的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产生模糊,弱化了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坚守,极少数党员干部爱国情怀缺乏甚至出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令人警醒。
(三)对党员干部爱国者主义精神的宣传教育不到位
很多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并未产生实际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政治警惕性不高,忧患意识不强,对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不能及时发声,做坚决斗争;有的地方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保护和建设不重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教育缺乏创新意识,教育方式方法形式单一,教育内容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教育频率也难以做到常态化、制度化。随着新媒体爆炸式发展,互联网成为许多人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如果相关培训机构不能与时俱进,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就很难掌握新的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
(一)内因方面
1.积极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习近平指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内在要求。中华民族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和文化血脉。这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民族能够继续发展下去的精神支撑。党员干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不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延续文化基因,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带头学习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对比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练就过硬的爱国报国本领。爱国不能仅仅停留在热情层面,而是要把它内化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作风,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长期的伟大斗争。党员干部的斗争本领和作风直接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进程。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八种本领”,把练就本领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让本领成为爱国的能量。
3.做新时代的爱国奋斗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爱国从来都是具体的,需要用奋斗去书写。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把爱国奋斗精神融入到工作中、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当新时代的奋斗者。首先,爱国就要忠诚担当。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自觉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其次,爱国就要履职尽责。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维护人民利益,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城市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第三,爱国就要争创一流。开拓进取,争创一流,是爱国行为的一种深层升华。要对标先进,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把最赤诚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促进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外因方面
1.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新时代党员干部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笔者对党员干部的一项问卷调查——“您最希望通过什么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在您参加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对您触动最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是“参观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博物馆等”,分别占55%和占45%,排在第二位的是“国庆阅兵等纪念日活动”,分别占20%和30%。排在最后的是“课程讲座或研讨会”,占比相对较低。因此,今后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要更加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一方面要创新教育载体,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有计划地通过参观教育基地、国庆阅兵等重要纪念日活動,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各级组织部门和各个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准确把握干部队伍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政治理论教育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是否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坚持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是否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始终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忠诚实践者,以坚定的信念、真挚的情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2.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监督。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各级党组织都要按照职责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落实进行检查和监督。首先,制度监督管理要“严”。制度保障不严密、查处问责不严格、执行规定搞变通,必然使得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难以落实到位。尤其对涉及国家秘密、可能发生危害国家安全事件的岗位的党员干部更要加强制度防范。其次,党组织监督管理要“实”。有了好的制度就要有相应的执行力度,有的单位党员干部监督制度很健全,但执行不到位,使制度成为了摆设。党组织监督管理围绕“实”字做文章,要多重视、多研究,多近距离接触干部、观察干部,多同干部交流谈心,多关注其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尽早发现苗头性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对出现问题的党员干部,敢较真、敢处理,就会产生较大震慑力,就会教育和挽救大多数。第三,群众监督管理渠道要“畅”。要努力畅通和完善群众监督渠道,多听干部及周边群众的反映,充分发挥网络监督、信函举报等作用,力求全面、真实掌握干部情况,努力促进党员干部养成在阳光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不愧历史选择。
(作者简介:王砚红,中共唐山市委党校高级讲师,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及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