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 提升育人品质
2022-02-22张志卿
张志卿
落实“双减”政策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需要。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应注意减法和加法相互协调配合。减法是纠偏,就是纠正教育的一些不良现象;加法是对教育规律的再认识,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西街小学校多措并举,通过减法、加法的协调配合,在努力实现“减负”的同时,力求实现“增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想要真正见效,关键还在于守好学校教育教学这个主阵地,将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因此,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是落实“双减”的根本所在。
学校教科研中心围绕“‘双减’之下,如何既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又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要重构课堂教学,建立大单元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达标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以刷题、知识点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探索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務”教学模式。全校教师围绕教学方法展开了探索和实践,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尝试。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师,“双减”的成败也在教师。守住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校全体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布置作业不仅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还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在义务教育阶段,优秀的作业应该具有趣味性、拓展性和开放性,应该能够持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深入思考,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能力的自主发展。
学校通过专题会议、教科研活动等形式,大力向教师宣讲“作业的价值在于巩固当日所学,在于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我们引导教师分类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坚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布置作业不是为了“刷题”;二是作业不是留给家长的,要由学生来完成。在具体的实施层面,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作业的结构、难度比例,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既要有基础层面的作业,又要有提高层面的作业;既要考虑前置性作业,又要设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同时,在布置作业方面,倡导全校教师先试着做一遍,充分掌握作业完成思路、所需时间、难易程度、容易出错的地方及适应的学生群体,做到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学生每日作业也要列入学校管理之中,为此,学校出台了作业公示制度,并加强监督,控制学生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此外,还规范了作业的批改、讲评方式,要求布置的作业要及时全批全改,订正后的作业也要及时进行二次批改,倡导各学科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要有客观、委婉、恰当的评语。
学校利用周三无作业日时间实施“德行”校本课程。该校本课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人与健康、自然与科学、艺术与人生,共计开设14门课。开展“德行”校本课程,遵循“三个结合”的原则:基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长短课时相结合,走班与不走班相结合。我们鼓励体艺教师和有特长的教师开展体育、美育、科技、益智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有特长、愿意参与学校课程的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开设家长讲堂或参与学校的课程建设。家长的专长成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展的有力补充,既拓宽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又弥补了学校教师某些专业知识的欠缺。
这一系列实践逐步唤醒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宽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必将有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西街小学校将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学校将继续认真落实“双减”政策,激发课程活力,书写教育教学新篇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太原市杏花岭区胜利西街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