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老年照护的国际共识
2022-02-22梁赉
梁赉
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发展迅速。联合国和重要的国际组织以长期照护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应对策略:联合国在1991年便提出了“老年人五项原则”,其中第三项就是“照护”。据此,世卫组织在2000年提出了“老年人长期照护”,2016年又重新阐释“健康老龄化”,目前这些原则和概念都已成为重要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际共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格外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就提出了“建设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号召,把老年服务和长期照护也纳入了社会保障制度之中,并成为这项制度建设中重要的一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中,我们怎么看待传统文化与国际共识之间的关系?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否更加有利于我们设计更具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社会政策?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唐钧研究员。
《领导文萃》:在以往本刊对您的访谈中,您多次谈到老年服务的话题。您对这一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的国际共识问题有着怎样的解读呢?
唐钧: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高层领导非常重视、社会大众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在2020年胜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国社会登上全面小康台阶之后,党中央、国务院立即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2021年重阳节,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祝全国老年人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并指出:要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蕴含着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国际共识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好像中国传统、中国国情是可以完全脱离国际社会独立存在的,有些人甚至将两者看成是对立的,其实不然。
《领导文萃》: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的结果,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是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钧:是的,国际共识的建构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也是在各种不同文明的碰撞中产生的。我们应该明白,中华文明也同样参与了国际共识或国际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顺着历史长河溯流而上,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随后兴于周代,制度化于汉代,不间断地传承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学界考证,认为孝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但是商代的孝,仍然是以氏族为单元的对祖先神灵的崇拜为主。到了周朝,农耕文明的发展,使原始氏族进一步分化,个体化的家庭强势出现。于是孝的含义就逐渐从主要“事鬼”转变为“事人”,即从氏族社会祖先神灵崇拜演变为家庭成员间的长幼位序、亲情伦理。
《领导文萃》:历史上,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家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孝文化也因此就变得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唐鈞:我们可以咬文嚼字地对“孝”字品头评足一番。《尔雅》说:“善父母为孝”;而《说文解字》则说,孝即“善事父母者”,这两个古代经典中的说法,都将“好好侍奉父母”作为孝文化的核心涵义。《说文解字》还指出:孝字“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就是说“孝”是从“老”字脱胎演化而来,将“老”字下半部分省去,换成“子”字,其象形意义就是儿辈继承老辈,所谓“子承老也”。这里说的“承”本意是“承当”“承担”,但后世又将其引申为“承接”“承继”,表示儿辈传承老辈并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由此看来,上述的两层意思:一是承当,二是承继,这才是孝的本意。
《领导文萃》:孝字经过您这一解说,真是太有意思了,孝就是下一辈要扛着上一辈继续向前,家庭才能生生不息,这是天经地义啊。那么,如何看待孝文化的传承?
我们现在讲孝文化,太强调赡养了。孔子的看法恰好与此相反。孔子说,如今说到“孝”,就说能不能养。是狗是马,都可以说是养。如果对老人养而不敬,这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看来孔子对单纯说“养”不感冒,他在乎的是“敬”。
唐钧:中国的文化传统历来重实践,孝文化也是一样。要知道,在公元前700多年春秋时期中华大地就有了相应的国家制度的雏形。诸如此类的文字记载,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600多年春秋时期的《管子》一书,相传为齐国国相管仲所著。《管子》一书,其中有称作“九惠”的国策,九惠中有一“惠”就是“老老”。“老老”中的第一个“老”字是动词,它所表达的意思,既有“恭敬”,又有“赡养”,其实这两个意思合起来就是孝;第二个“老”字是名词,即“老人”。所以,按当今的说法,所谓老老就是对待老年人态度上要恭敬,生活上要赡养。
我们现在讲孝文化,太强调赡养了。孔子的看法恰好与此相反。孔子说,如今说到“孝”,就说能不能养。是狗是马,都可以说是养。如果对老人养而不敬,这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看来孔子对单纯说“养”不感冒,他在乎的是“敬”。所以他的弟子曾子说,养而不尊,其档次只是“下等”而已。由此可见,孔子所说的“孝”最基本的含义是在精神层面关爱父母,使父母愉悦,而非单纯的物质层面。曾子对孝子的解释则是,要“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还要做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我们再回到上面管仲的孝文化理念,他实际上讲的是国家关于老年赡养的政策理念。按管仲的说法,“老老”政策首先是要设置掌管老人事务的职官。同时规定:家中若有年届七十的老人,便有一个儿子可以免征徭役,同时每三个月老人会得到一次馈赠的肉食;若是家中有年届八十的老人,便有两个儿子可以免征徭役,而且老人每个月都会得到一次馈赠的肉食;家中若有年届九十的老人,那就全家都可以免除徭役,而且老人每天都会得到酒和肉的馈赠。
《领导文萃》:根据您的介绍,中国居然在2600多年前,就有了这样完备的“尊老、敬老、爱老”的制度。如何看待这样一种制度?孔子在这方面有哪些学说?
唐钧:在管仲之后大约200年,孔丘著《礼记》。孔子在《礼记》中贯彻了对老人要“恭敬”的思想,对六十岁及以上各年龄段的老人分别予以尊称,并赋予了相应的权力。孔子说,六十岁以上称作“耆”,此时的老年人就有了随意使唤儿孙后辈的资格和权力;七十岁以上称作“老”,此时的老年人就应该考虑把掌家管事的权力交代给儿孙后辈;八十岁以上、九十岁以上称作“耄”,此时的老年人即使犯罪,也有免除刑罚的特权;一百岁称作“期”,此时的老人唯一要做的就是享受天伦之乐,儿孙后辈们更是要尽心尽力地敬重和赡养好老人。
孔子对这一点专门做了解释:八十、九十的“耄”老人和七岁被称作“悼”的童子同等待遇,“虽有罪,不加刑焉”。以现代理论去解释:应该是太老了和太小了,同样都没有完全行为能力,所以就考虑减轻或免除刑罚。
《领导文萃》:先秦时期距离当代如此遥远,在之后的2000多年中,这些思想和制度延续下来了吗?
唐钧:这是个好问题。其实,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管子、孔子的学说一直被后人奉为经典,为历朝历代所沿用。当然,在对用法律制度支持家庭赡养的路径依赖上,后世也有很多新的创意。譬如西汉时有规定:要优待礼遇长者,凡是家中有九十岁老人的可免去一个儿子的徭役,家中有八十岁老人的可免去两个人的算赋。“算赋”是指专用于军费的人头税。三国时,魏国规定:家里有九十岁及以上的老人需要侍奉供养的,可免去一人的徭役。到南北朝时,北魏规定:老百姓上了八十岁,家里有一个儿子可以不服徭役,后来的类似规定又将年龄减至七十岁。
唐朝对秦汉以来的制度又作了改进,加入了称为“给伺”的制度措施:“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十二人,百岁三人”。“给伺”一词,可以理解为派遣专人伺候。所“给伺”之人,也不限于被伺候老人的家庭,会把范围扩大到亲朋乡邻。同时,被伺候的也并非仅仅是老人,还包括“笃疾者”,即重病之人。给伺老年人的待遇标准是:八十岁给伺一人,九十岁给伺二人,一百岁给伺三人。之后的五代两宋元明清,基本上都延续了唐朝的制度。但在享受待遇的年龄划分上会有所调整和变动。相关的规定遇到太平盛世,就会宽松些;而在战乱灾荒之时,就会紧缩些。
《领导文萃》:原来,中国古代的老年照护思想和制度很丰富啊。以上讲的都类似于如今的居家服务,那中国古代有没有机构服务呢?
唐钧:当然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宗教性或家族性的慈善设施,收养鳏寡孤独残疾老年人的传统。孔子和孟子都憧憬上古时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不过有文字记载的“收养机构”,最早见于南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521)官方兴办的“孤独园”。这一年,梁武帝面向全国颁发了“收养孤独诏”。凡是民间孤独无依的老人或幼儿,难以养活自己,郡县的主官都要加以收养,周济衣食,常保充足,供养终身。
南北朝以后,儒家的“仁政爱民”思想与佛家的“慈悲为怀”和道家的“天人合一”三教合流,铸就了中国古代的慈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直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慈善事业中延续下来。以梁武帝所设的“孤独园”为模板,唐朝有悲田养病坊,宋朝有福田院、居养院,明朝有养济院,清朝有养济院、普济堂。此类设施常常由官府出资,但委托佛教僧侣或地方士绅管理,这样的收养接济模式一直延续下来。从晚清到民國,一方面,以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一部分的官办养老机构,仍然存续;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和基督教进入中国,也“舶来”了西方模式的慈善思想和慈善机构。
《领导文萃》:基于您上述的介绍,你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年照护,有哪些特点?
唐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年照护思想与制度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使从殷商时代算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年照护思想至今也已存在3000多年了。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管子学说中的“老老”之说和孔子学说中的“耆、老、髦、期”之说。最后经过百家争鸣的淬炼,由孔子、孟子集其大成,发展成为儒家的“孝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二点,国家干预,创立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鄙视空谈、重视实践。从管仲拜相主政开始,就把“老老”学说当作蓝本,努力创立一项可行的和可操作的制度:主要以免除徭役和馈赠酒肉为手段,一方面通过合理安排劳动力以满足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供养和服伺的需要;另一方面则通过馈赠酒肉等“慰问品”提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诸如此类的国家干预,使以崇敬和供养为核心的“孝文化”落在实处、融入家庭。
第三点,代代承继,延续至今。2600多年前先秦时代创立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甚至可以说,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初。推进孝文化的国家干预制度之所以得到中国社会的普遍响应,并且演变为社会习惯,是因为它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点的传统社会非常契合。农耕经济以体力劳动为基础,家庭没有劳力,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就会崩溃。所以,在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采取了间接的非经济手段进行干预,是十分明智的。
第四点,良莠混杂,菁芜并存。前面我们讲过,孝字的词义有二:一是承当、承担,二是承接、承继。另外,在古代经典中,都将“善事父母”,即“好好侍奉父母”作为孝的核心意义。具体而言,就是恭敬和赡养。但是,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配合统治阶级将孝文化推向了政治。此后,宋朝建立程朱理学,然后到明朝儒术被神化而成为国术。实际上,在这过程中,儒家文化越来越偏离孔子的元思想,蜕变成一种精神上的桎梏。而在民间,以孝的名义,又造成了普遍的家庭压迫、宗族压迫和女性压迫。
《领导文萃》:孝文化的这四个特点对我们今天老龄化社会的社会政策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唐钧:近代以来,被政治化的孝文化受到了三次冲击。第一次冲击是1919年五四运动。有研究表明:五四运动“标志着一场彻底否定运动的开始,其矛头首先直指以家长制家庭权威为化身的儒家思想”。此后,在整个20世纪,孝文化中的糟粕部分逐渐得到清算。但是,另一方面,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社会基本上仍然是一个农业社会,在当时的很多政策中都可以见到历史的影子。譬如独生子女免服兵役和在农村免除义务工,对老年人的年节慰问,五保供养和敬老院……这些政策措施都潜藏着对免除徭役、馈赠酒肉、设立孤独园等历史上的国家干预措施的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后,孝文化迎来了第二次冲击。有学者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农村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劳动力开始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在生产中家庭作用和家长经验的重要性明显减弱,家庭成员的收入也不再由家长掌握和支配。这使得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趋于平等,父权父系的家庭制度被瓦解了。
进入新世纪,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我们常把家庭比喻成社会的细胞或分子,随着以养老、医疗和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中国的社会制度更加趋向“原子化”。这就是说,在民生保障方面,国家越过社区和家庭直接面对个人了。由于许多家庭后辈外出务工经商,动辄离家百里千里,资金方面还好说,但若说要照料家中的老人,还真是鞭长莫及。这就是对孝文化的第三次冲击。
《领导文萃》:经过了三次冲击的洗礼,孝文化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唐钧:总结一下,第一波冲击改变了中国式传统家庭的政治基础,家中的父权和夫权在道德上的正当性被彻底否定;第二波冲击改变了传统家庭的经济基础,使孝文化回到了孔子所倡导的“尊崇”和“赡养”的基本内涵上;第三波冲击改变了历史惯性下的老年照料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新的制度便成为必然。
《领导文萃》:不过,对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意识的巨变,中国社会似乎还没有做好准备,能否这样看?
唐钧:其实,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国际共识从宏观层面总结了遍及全球的相关变化:第一,城镇化、全球化使年轻人向发展机会多的地区迁移,导致留下的老年人失去以往支持他们的传统家庭结构。第二,家庭中不同世代的成员更向往独立生活,老年人独居的比例显著增加。第三,家庭规模减小,意味着以往大家庭中拥有的相互照顾、共享物品的机会减少。第四,生育率显著下降,意味着家庭中年轻人的相对数量远低于从前。第五,性别歧视问题的改善,使女性的发展机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六,年长者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尊敬的传统地位被削弱,或者至少是发生了改变。这些全球性的变化趋势,说明全世界都面临着和中国同样的问题。
长期照护制度是现代老年照护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国际共识中提出:国家和政府必须承担长期照护系统的全部管理责任。在另一个文献中还强调:在21世纪,每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在家中、社区或机构内提供长期照护的综合系统。
《领导文萃》:既然全世界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么老年照护上的国际共识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凸显了。对此,您如何看?
唐钧:长期照护制度是现代老年照护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国际共识提出:国家和政府必须承担长期照护系统的全部管理责任。在另一个文献中还强调:在21世纪,每个国家都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在家中、社区或机构内提供长期照护的综合系统。前面我们已谈到中国有类似的管理和服务系统并使之制度化已经长达3000多年。但是,中国的制度是与传统社会相匹配的。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巨变促使中国的类似制度应该向前走,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制度,这才能满足21世纪的社会需求和老年人群体和个人的需求。
《领导文萃》:您如此看重的长期照护制度又是怎样的一种制度?
唐钧:国际共识提及“老年生涯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能力强而稳定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能力衰退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严重失能的阶段”。有研究指出:“在许多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个阶段,他们会经历严重的能力丧失。老年人尤其如此。从生物学层面看,分子和细胞逐渐积累的各种各样损伤导致生理储备逐渐减少、疾病风险大大增加以及能力普遍下降。”这种现象叫“照护依赖”,也就是说,“当功能发挥下降到没有别人帮助时,个体就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必要活动,此时便会出现照护依赖”。
长期照护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是指对照护依赖老人的生活照顾——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照”字;第二是指与生活照顾难以划清界限的护理和康复。这些康复护理的目标不是“治愈”,而是延缓机能衰退,维持功能发挥,技术上的要求大多并不高深——这里强调了一个“护”字;第三是指即使是照护依赖老人也要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选择权,要得到人格的尊重,等等,这显然与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重点也是“护”字。
“照护依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长期照护就是针对照护依赖老人设计的,国际共识中的定义是:由非正式提供照护者(家庭、朋友或邻居)和专业人员(卫生、社会和其它)开展的活动系统,以确保缺乏自理能力的人能根据个人的需要选择,保持最高可能的生活质量,并享有最大可能的独立、自主、参与、个人充实和人类尊严。长期照护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是指对照护依赖老人的生活照顾——这里突出的是一个“照”字;第二是指与生活照顾难以划清界限的护理和康复。这些康复护理的目标不是“治愈”,而是延缓机能衰退,维持功能发挥,技术上的要求大多并不高深——这里强调了一个“护”字;第三是指即使是照护依赖老人也要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选择权,要得到人格的尊重,等等,这显然与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重点也是“护”字。综上所述,一“照”(生活照顾)+两“护”(康复护理和权益保护)就构成了“照护”。
《领导文萃》:你多次强调长期照护不是临床护理,两者之间的确有很大的差别。按照您前面提到的观点,具有国际共识的“长期照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否也有渊源?
唐钧:长期照护的思想在中国也是古已有之。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有一些不经意间就脱口而出的“古董级”老生常谈,譬如如今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的“五个老有”,即已經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如若追溯其源头,这些说法恐怕都是由孔子所说的“老有所终”派生演绎而来。孔子的原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孔子在《礼记》所憧憬的“大同社会”的一个理想目标。
查阅各种汉语词典,其中对“老有所终”的“终”的各种解释是有微妙差别的。但是,白居易在《养老》一文中说得很直率:“使生有所养,老有所终,死有所送也。”白居易所说的是有中国特色的“老年生涯三阶段”,中国式的三阶段一直延续到老人百年后的入土为安、年年祭拜。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老有所终”其实指的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善终”,即在自己家中终其天年,安详而逝。
所谓善终,就是希望在人生最后的“照护依赖”阶段能够在自己家中接受悉心照护并得到临终关怀,既了却自己一生中未了的心愿而不留遗憾,又能少痛苦乃至无痛苦地并且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世界。正因为如此,国际共识强调在长期照护中要“改善临终关怀”:长期照护中应该包含由专业团队提供的姑息治疗,这有利于帮助居家照护的老人及其亲属摆脱老人临终时的痛苦和悲伤。说白了,以上所说,也就是当前在媒体上炒得很热的“安宁疗护”。
说到这里,联想到国人常讲“五福临门”,一般人把“五福”理解为福禄寿喜财,其实,这个“五福”不是正宗的,“福禄寿”并称三星,隋唐以后,方有此说。近年来民间又有人添上“喜”和“财”,凑成“五福”。传统文化中正宗的“五福”,见于孔子编著的《尚书》,孔子讲的“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康宁,四是好德,五是善终。古人曰:“老死牖下,得以善终。”牗下,就是窗下,这里用来指代家中。所以这最后的一“福”强调的是:能够在自己家中平和而有尊严地无疾而终,这才是“莫大的福气”。
可以说,中国的这些观念都融入长期照护的思想中了。国际共识指出:在当今世界上,“尊重希望尽量长期在家中生活的老年人的愿望”仍然是“重要的”。因为“这使得他们能继续保持人际关系和与社区网络的联系,促进福祉并可作为应对逆境的资源”。“十四五”规划重提“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怎样理解这句话,并不简单,但我们今天的谈话应该对此有所助益。毫无疑问,中国传统的“老有所终”思想与现代老年照护理念相融合必须有一个准确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