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国际前沿研究
2022-02-22孙波
孙波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将对未来全球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才培养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亟需按照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培养模式、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教育治理乃至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与一个国家的政策、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密不可分。智能环境下的教育变革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及相关教育领域研究人员和智能技术研发企业共同参与,以实现包容、公平、优质和高效的未来教育愿景。
在人工智能等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转型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未来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未来教育为导向,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技术为支撑,积极研究和探索智能环境下的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并與国际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合作,加强对智能教育所面临的深层问题进行国际交流和联合研究。学院积极开展与剑桥大学、莫纳什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的智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研究,致力于打造未来智能教育的国际合作联盟。一方面,及时把握世界各国在智能教育科技的政策制定、技术应用、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教育理论、技术和教学的创新研究,并通过与国外专家的合作,分享和传播中国经验和成功案例。
尽管智能技术发展不断为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赋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重技术平台和工具,轻教育理论和应用场景”、“以自适应学习为主导的行为主义教学方法的回归”、“数据驱动的决策系统可能带来的教育伦理问题和政府治理问题”等。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汇集专家群体智能,聚焦未来智能教育,我们应《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之邀,从2022年第1期开始,联合策划“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国际前沿研究”专栏,每期特邀1位国际智能教育领域的著名学者,探讨人工智能给未来教育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截至目前,我们已邀请到了剑桥大学鲁珀特·韦格里夫(Rupert Wegerif)教授、莫纳什大学德拉根·加斯维克(Dragan Gasevic)教授、爱丁堡大学杰勒米·诺克斯(Jeremy Knox)教授、斯特灵大学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教授、奥斯陆城市大学托尔·赫尔(Tore Hoel)教授等专家撰稿。本期我们推出鲁珀特·韦格里夫教授等的研究成果。韦格里夫教授是剑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剑桥未来数字教育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国家外专项目特聘专家。他主要研究对话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技术环境下的群体思维教学,公开出版著作11部,发表论文200多篇,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课堂和在线的对话教学创新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在本文中,韦格里夫教授提出要以基于设计的研究来实现群体思维教学与智能技术的结合,这将为中国教育领域加强群体智能教育、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