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之美
——日本园林置石的9个特点
2022-02-21周明玥
周明玥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0)
置石是一种造景手法,石材或者仿石材被人工地排列组合,营造模仿出自然山石的效果。置石这一手法,普遍存在于园林造景中,配合以水、植物、建筑等要素,形成独特的观景园林。置石除了观赏之用,当然也具备挡土、固坡、承重、铺路等实用性功能。置石是日本园林的一门艺术,它源于中国的园林,受到印度佛教文化、中国道家文化等影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置石之美。日本平安时期集造园技术的大成之作——《作庭记》,以近乎一半的篇幅,要么直接讨论置石之技,要么以池、岛、曲水等多种园林景观依附于此,来陈述立石技巧,如其章节标题:“立石要旨”“立石诸样”“立石口传”“立石紧急”;足以见得置石之技对于园林建造的重要性。日本园林置石用最简单的形式,能体现出隐逸的禅意,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本文研究了日本置石的历史背景,对比了中日置石的区别,归纳整理出日本园林置石的9个特点。
1 历史背景
初期,佛教文化传入朝鲜半岛,再传入日本,对飞鸟时代产生了影响,庭院以池、岛为骨干的形式在日本形成。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园林主要分为贵族宅园和皇室宫苑2种类型,他们参照、模仿唐代中国的园林。到了日本平安时代,日本于894年以“大唐凋敝”,“海陆多阻”等原因,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从模仿中国园林向内化为日本园林过渡,并且把造园技术总结成书,名为《作庭记》。童寯先生评价其“乃东方最早造园文献,书中分论山、石、池、岛、植栽、建筑,杂以阴阳五行、佛教,兼散布迷信之说。”[1](表1)而中国,到了明末时期,由造园家计成编纂了《园冶》,它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论述了宅园营造的原理与实施办法。2本著作,兼备理论总结与实践指导之用;本文以两本著作为始,总结出日本园林置石的九个特点,并且与中国园林置石办法做了比较,总结出异同。
表1 中国朝代与日本时代对照表(表源:自绘)Table 1 Comparison table between Chinese dynasties and Japanese times
2 日本置石的9个特点
2.1 书画影响的美学基础
园林置石的艺术性和美学展现,与书法、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3世纪中期,中国僧人兰溪道隆东渡日本,弘扬禅学,同时传播了中国的水墨画。自此,日本宗教界受其禅学影响,禅宗也间接影响着园林的发展。书法对日本庭院景观的布局产生了影响,出现了“真、行、草”式3种庭院形态。绘画对于日本园林置石的影响尤为明显。日本室町末期孕育了几位禅宗大师,如:梦窗国师、雪舟,他们发展出了枯山水这一形式。枯山水庭院几乎不用开花植物,而常常采用沙、砾石、苔藓等静止的元素,以这些细小的元素象征海洋、山脉等广阔的世界,适用于僧侣冥想[2]。
2.2 多重思想与内化
推动日本园林发展的思想不是绝对单一的,而是由各种不同思想,在不同阶段,互相作用、影响。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文明启蒙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曾说到:“日本文化的原动力,一是儒教,二是佛教。”[3]加上道教和阴阳五行,这四种思想此消彼长,共同影响着日本园林的发展。
儒教方面,中庸思想影响了日本园林的平面构图,使日本寝殿造园的空间结构很多坐北朝南、南北对称。儒家向来强调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这影响了日本置石的排列。在江户时期,日本园林内都会设有君臣石组,以此延续流传至今。
佛教方面,由于日本的寺院庭院较多,佛教思想产生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佛教代表性的须弥山、十六罗汉等,常被造园者运用其中。须弥山是佛教世界中的最小单位,日本造园者常以石组环绕,模仿山的组成,以此形成园林中的须弥山,一休寺的北庭就是保存至今的案例(图1)。
图1 一休寺北庭(图源:http://www.ikkyuji.org/)Figure 1 The North court of Yikyu Temple
道教方面,神仙思想对日本园林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日本常年战乱,社会动荡,园林主人希望营造一个脱离世俗烦恼的微型神仙住所。造园师傅常常以白色沙砾铺装,以仙鹤、神龟石组作为点缀,企图搭建蓬莱——这一中国神话中的仙山,在小小的园林之中筑造超脱世俗的神仙居所。
阴阳五行方面,风水理论影响着园林置石的相互关系和色质。由此,日本产生了阴阳师这一职业。园林置石中常有风水石的存在,它们遵循着相生相克的原则(图2),造园者会根据五行配置不同石头的高矮胖瘦,表现出石的不同性别与角色[4]。 (图 3)
图2 相生相克(图源:自绘)Figure 2 Mutually reinforce and neutralize each other
图3 五行配石(图源:来自参考文献[4])Figure 3 Five lines of stone
2.3 禅宗价值与实用价值并存
中国明代的《长物志》中书到:“园中掇山,非士大夫好事者不为也。为者殊有识鉴。”[5]可见中国园林,只能为少数达官贵人所享有,平民百姓不能鉴赏,而日本园林则不然。在日本镰仓时代前,造园主人多为皇室公卿或武士等社会等级地位较高的人。而后,由于宗教传播需要大量的信奉者,随着外来宗教思想与日本文化的逐渐融合,自室町时代开始,造园主人逐渐平民化,从僧侣、茶人过渡到平民,逐渐为普罗大众所享有。
最开始,在平安时代,石组多具有美学特征,多筑山而用,比如以石组模仿须弥山,只有达官贵族等文化层次高的人才能鉴赏。到了室町时代,则大量涌现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石,满足民众观赏休憩之用。比如:石椅、踏石等,被大量安放在园林内。
2.4 以石理水
由于日本岛国的性质,对水、尤其是对海的描绘颇多。想在一小小园林内表现宽广的江河湖海,造园师往往运用理石这一手法,以此呈现出白滨、荒矶、流水这一系列海景特征。《作庭记》中的“落泷诸式”篇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以石理水:用不同大小的石头各司其职,改变水的流向,从而形成小型瀑布,称为“叠石为瀑”。比如其中“重落”这一手法:“水落石呈二重叠立,其形成别无风流,惟依瀑之高度,令其成二重或三重叠落。”
2.5 富有深意的命名
由于日本园林的禅宗属性,园内石头命名多爱引用典故、佛经、神话传说中的名字,颇有敬畏自然的意思。举例来说,受到佛教思想影响,早期日本有一种菩萨园,园内置石多以菩萨的名字命名,置石的顺序也根据佛家思想进行排布,这一园林布局在《筑山庭造传前篇》中被记载[6]。
2.6 取石于海
中国园林的取石,无论是北方园林、江南园林还是岭南园林,多爱取湖石或山石,且以丑、拙、顽、劣等石材的天然特征为美,以透、瘦、皱、漏为审美标准。日本由于其岛国性质,取材于海更为方便,且日本人们对海自有崇拜。由于风力、潮汐等自然因素,海石不似内陆湖石、山石那样常有硕大的石头,它们往往体积较小,更为圆润光滑。海石常被用在园林中的有沙、栗石和卵石,适用于营造枯山水中的海景和枯瀑[7]。(图 5)
图4 菩萨园(图源:来自参考文献[6])Figure 4 The garden bodhisattva
2.7 人工痕迹
在中国造园历史上,向来强调“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强调选用不含人工雕琢的石材。中国造园常把品色兼优、形体高大的石头立为主峰,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以此凸显园主的社会地位,其中以太湖石为最佳。而那些乱石碎石等成色不好的石材则不会摆放在显眼处,通常只用作铺路、筑墙、垫水池等[8],对于石材的加工也较少,只有部分被作为石桌石凳使用。到了日本,则是另外的讲究了。
日本的园林用石,由于资源有限,使用起来常常是形体不论,不同大小的石头各司其职,避免浪费。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说:“中国园林是人工之中见自然,日本园林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天然形状的岩石,日本园林通常不采用极大体量的,也不似中国喜欢放在显眼的地方“招揽”游人。它们通常体积不大,有的或散置、或作为石组出现;有的铺撒开来,与苔藓和绿植一起,在平面上形成二维式的布局。(图5)形态天然好看的岩石,有的会被堆叠起来,模仿须弥山的形式,带有佛教性质;有的会组团,形成仙鹤或者乌龟的图案,祈愿人延年益寿,有着超脱世俗的神仙思想[2]。(图6)部分石头通过加工,被日本的造园师赋予了实际的形态或功能,比如有些石头会被雕琢成典故中的形象,如:石人、石蛤蟆。有些石头会被做成石灯笼、洗手钵、石塔等,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图5 一休寺内的枯山水(图源:http://www.ikkyuji.org/)Figure 5 Japanese rock garden inside the Ikkyu Temple
图6 金阁寺(1397年修筑)镜湖中的龟鹤两岛(图源:来自参考文献[2])Figure 6 Turtle island and crane island of Gyangho lake in the Golden Pavilion(built in 1397)
2.8 低矮平缓
中国唐宋以后,尤其是宋徽宗时期,尤其喜欢赏石、玩石,追求“透、瘦、漏、皱”之石,置石也逐渐往叠山的方向发展。而日本地震较多,自然灾害较多,这意味着置石高度不易过高,所以历来叠石做山在日本比较少见。即使在早期书院式庭院内,为了凸显园林主的社会地位,也只以敦厚的单一巨石表现,而不似中国喜用多孔、清瘦的太湖石为主峰。《作庭记》“落泷诸式”一章描述了瀑布诸落式,其置石高度也相对为稳重、低矮。
2.9 可观不可游
可看、可游、可居,这是中国园林置石的几大特点。园林石组,如主峰太湖石可供人观赏,由石头堆叠成的假山可供人游览,山洞、石室可供人休憩,避暑,而日本枯山水则迥然异趣[9]。
图7 龙安寺的置石(图源:http://www.serengeseba.com/)Figure 7 Garden Stone in the Dalunan Ryuuanji
日本枯山水常用细碎的沙石铺地,叠放上一些由石组点缀的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绿植,形成一种微缩式的景观。枯山水中并不用水,而是用沙石铺地,再人工刻画出水的波浪。为了维护这种隐逸、静谧之美,枯山水只允许游人在远处驻足坐观,不能踏入。比如具有代表性的龙安寺,1450年建于京都,它一共设立了15块石头,被精妙地排列成组,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只能看到14块石头,且每个石头都有自己的方向性,把最和谐的一面展示给观者,给人以静谧、舒心之感。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同根不同源。铃木大拙说过:“日本艺术家最擅长的妙技之一,就是从不完美甚至是丑陋的形式中寻求美的表现。”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中国朝代更替繁多、战乱、自然灾害等,完整保存的园林多为明清时期。其次,中国史上重要的造园专著《园冶》成书于明朝,晚于日本的《作庭记》约500年[10]。由于这两点原因,推动中国学者研究日本园林。一来,可以窥探到中国唐宋园林的风貌[11],二来,可以比较中日园林发展的不同道路,为推动己身发展提供参考。
日本园林能取得世界的广泛认同,离不开被帝国主义影响的历史因素,但与他的文化战略密不可分。日本文化向来擅长兼收并蓄,物为几用;日本的造园师和掌权者能清醒地认识到园林发展的文化价值,能在政策和技术实践上投入充分的支持,且在日本海内外都设有大量的科研团队和实践项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传承和发展着日本园林特有的隐逸之美。
3.2 结论
日本的置石,在美学基础与思想上来源于中国,但结合自身的情况,逐步发展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在美学基础与思想上,日本的置石思想来源于中国。最早,日本园林受到从朝鲜半岛传入佛教的影响;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园林开始借鉴中国唐代园林,直到唐代日本终止了遣唐使的派遣。在书画方面,日本园林在13世纪中期,受到中国僧人兰溪道隆传播的禅学的影响,由此产生了禅宗;因此,日本景观布局出现了“真、行、草”式三种庭院形态、发展出了枯山水。石头的名字也多源于佛教、神话中。在思想方面,日本园林主要受到中国儒教和佛教影响,由此发展演变的思想成为指导园林布局的禅学宗旨。这种禅宗价值,与实用性并存,石头被制作成具有实用性的石椅、石踏等;但部分石桥、石沙是不供人使用的,远观欣赏便可,不能驻足踏步。在与园林的结合上,置石往往与水一同出现,描绘勾勒出江河湖海;或以石的波纹表现水,独具禅意。在取材方面,日本置石多采用海石,体积较小且光滑圆润,且不论高矮胖瘦,物尽其用,布置在园林中,布石高度较为低矮、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