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02-21唐燕萍邓奕辉

科技视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唐燕萍 邓奕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0 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培养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越发重要和紧迫。《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要是面向中西医临床专业本科阶段教学,囊括了中医和西医的知识,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一门临床科学。然而,中、西医知识繁多,教学课时有限,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既能让学生掌握、巩固、强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操作技能,是教学中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2015年,国务院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明确提出鼓励学校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教育信息化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1]。近年来在“互联网+”背景下,各高校不断对“翻转课堂”进行尝试和探索,已经在中西医结合相关专业中得到应用,如神经科[2]、妇科[3]等,且彰显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借助“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开展“翻转课堂”有望成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新的思路。

1 “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最早由美国的两位化学老师贝格曼和山姆率先使用,主要是指将课堂内外时间进行重新分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课堂的主动权由教师转交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4]。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翻转课堂”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前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带着任务、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掌握相应课程知识。在课中,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转变为引导学习,师生彼此合作互动频繁,一起探究解决疑问,学生的参与度比以往更强,学习更加灵活、主动[1]。翻转课堂的诞生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灌输、上课时间限制以及授课模式,对高校教学模式的革新十分重要[4]。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多是以教师讲授的形式为主[5],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归纳整理重难点内容。学生需要自主利用课余时间主动翻阅教学资料,观看慕课教学视频,将教材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再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来传授书本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内化知识[6]。而且翻转课堂不再是老师“想讲什么”,而是学生“想学什么”以及“想怎么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反馈去讲授。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学习后,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学什么,甚至扩展哪些学习内容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

2.2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前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可以将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观看微课视频[8]。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拓展学习内容,而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可以反复学习,重复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还可以将学习中的疑问带到课堂上向老师请教。这使得原有的学习新知识和解决疑问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突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为学生解惑。

2.3 增加了学习中的师生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师生互动,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团队的合作性,改善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局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3 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需解决的问题

3.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习资源不足

学习资源的质量与学生自学的好坏密切相关。翻转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观看教学视频。虽然互联网上有许多《内科学》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视频可供借鉴,但是目前网络上并没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慕课资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梳理课程学习内容在学习资源中呈现的特点,将网络上的优质学习资源进行处理,或自行制作《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慕课学习资源,构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适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学习资源库。同时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每次课前推送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运用学习资源的使用率与学习效果。

3.2 学生的自学能力比较欠缺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哪一个过程当中,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体。尤其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在完成自学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地参与教师的课中教学、学生的互动讨论以及探究学习的环节,否则将会影响翻转课堂的正常实施[9]。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节问题。

3.3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薄弱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同时,更要提高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能力,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优质教学课件,制作慕课视频,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组织管理,对于翻转课堂教学的反思与优化。因此,教师应该定期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以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趋势。

4 翻转课堂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意义

4.1 翻转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思维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涵括中医和西医知识,由于传统教学学时所限,教师只是基于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对难点问题理解不深入,理论与临床实践不能有效结合,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是目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能力为主的个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课堂中进行探究活动或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思维,将所学到的中西医临床知识运用到临床真实病例中,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以前所学的基础和临床课程的知识,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中西医临床基本功,不断提高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思维。

4.2 翻转课堂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创新教师授课方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不仅拥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信息化素养,需要掌握设计制作视频的技术,设计的视频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便于学生自学。而且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授课方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需要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进行课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内化于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3 翻转课堂使教学效果评价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是单纯的以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这种考评模式使很多学生习惯了“死记硬背”。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临床专业课程,课程思辨能力和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够独立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11]。在“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评价运用形成性评价方法。除了理论考试之外,线上作业、课堂中的表现、病例分析汇报等都是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教师还可借助智慧树、雨课堂等网络平台开展师生互评以及学生互评。形成性评价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12]。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中西医临床思维,促进教师发展,创新教师授课方式,提高《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科学拔牙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