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创新思考

2022-02-21张长河

科技视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网络时代流通

张长河

(济宁学院,山东 济宁 273155)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民众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所能提供的借阅流通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民众的阅读需求,本文从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特点开始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得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创新策略。

1 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行为特点

1.1 转移性

转移性是读者借阅行为的首要特点。具体而言,借阅行为背后的需求驱动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其主要影响作用的被称为主导型需求,起次要影响作用的被称为辅助型需求,转移性质的是辅助型需求与主导型需求的地位互换,变成了介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例如,某读者为了旅游而去图书馆试图借阅一本旅游指导类书籍,但却在借阅途中改变了想法,选择了一本通俗小说打消旅途的寂寞[1]。

1.2 模糊性

即在整个借阅活动完成之前,读者的主导型需求与辅助型需求处在模糊的状态,只有在借阅活动完成之后,这种模糊状态才能够打破,进而真正确定读者借阅行为的需求要素。

1.3 冲突性

从客观上讲,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读者在借阅时,其需求很容易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限性产生矛盾与冲突,此时,读者就只能尽量放弃相应的借阅需求,重新进行选择。

1.4 可诱导性

根据理论研究表明,人的借阅行为能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推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对于借阅书籍的选择。

2 网络环境对于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造成的影响

2.1 改变办馆理念

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图书馆将书籍作为主体对象的理念,从现实角度讲,网络时代下iPad、Kindle等设备都能够轻易完成书籍的阅读,且阅读体验正在逐渐增强,因此,传统图书馆的经营理念只能从网络阅读的弱势着手,即转变成了对资源完整性的追求。在各种网络设备普及之后,各种新的思想与理念被引入图书馆管理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视野与思维,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为,在过去的图书馆经营过程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只需等着读者到来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即可,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地位从被动等待转变成了主动出击,综合性、个性化图书馆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2]。

2.2 影响馆藏发展

馆藏的丰富性是图书馆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的核心条件,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其对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发展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网络时代改变了馆藏发展的资源形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电子文档也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储备对象。(2)拓宽了图书馆资源的收集渠道,与实体书籍相比,网络书籍、文献资源可以通过在网络上进行采购即可获得,同时,网络资源具备可复制性的特点,不同图书馆之间可以实现同一网络资源的共享,这极大地降低了馆藏资源的获取成本。

2.3 提升工作难度

网络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具体而言,人才市图书馆借阅流通活动的实践主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管理的重点逐渐从读者转变成了馆员,在传统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工作内容较为简单,不需要馆员具备较好的文化基础、综合素质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完成,但是在网络时代,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引进以及电子账号、电子借阅等功能的日益丰富,传统馆员的知识素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其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情报学、图书馆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

2.4 推动信息整序

传统图书馆需要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用户提供有序化的资源信息,进而提升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整理活动大多是在机械上进行操作的,或者直接由人工进行,其原始信息内容一般不会暴露出来,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信息整序活动:(1)提升信息整序的总体效率;(2)推动信息整序向数字化方向发展;(3)推动信息整序向自动化方向发展。(4)推动信息整序发展进一步深化。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创新策略

3.1 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

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能够体现出网络背景下图书馆借阅流通创新的读者主体性,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图书馆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应该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将大数据、信息化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图书馆进行革新以及开展服务的主要转变方向。(2)图书馆应该建立独立的网站,并在其中结合图书馆的特点,设置特色性较强的读者专属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数据库中的导引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的搜索引擎,也可以根据读者的地理位置选择是否可以送货上门等服务,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形式的创新,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

3.2 建立综合性服务模式

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借阅流通模式需要以坚持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基础,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从本质上讲,传统图书馆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服务虽然与网络时代背景下的读者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理论研究者不能据此对传统服务方式全盘否决,而是应该在结合传统服务方式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发展。其具体操作方式为:(1)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应该逐渐朝着借书、藏书、阅览综合化的服务模式转变。(2)现代化图书馆的借阅流通服务应当重视工作、学习、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全面发展,将综合性服务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图书馆的借阅流通过程中。

3.3 引进现代化借阅系统

引进现代化借阅系统是推动图书馆在网络时代实现现代化革新的必然举措。其中,Unicom系统是一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较为成熟的图书馆借阅流通信息服务系统,其能够呈现出流通过程中读者所需要的大部分数据。其次,该系统也能够智能化的呈现出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读者的实际节约需求对馆内藏书进行针对性调整,这对于提升新藏品流通效率、借阅服务质量具备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3.4 提升馆内员工的素质

提升馆内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解决网络背景下员工工作难度过高的现状。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1)在人才聘用阶段,图书馆可以适当提升人才招聘的门槛,尽量聘用具备情报学、图书馆学、管理学、计算机、网络工程背景的综合性人才。(2)在人才培训阶段,图书馆管理层应该提升对人才进行培训的频率,使图书馆的基层工作人员能够了解综合性的ERP系统以及Unicom系统的应用方式,并熟悉其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流程。(3)图书馆应当对流通服务的负责人进行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图书馆内现有的咨询服务,这是其着手优化日常借阅流程、优化程序漏洞的重要基础。(4)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讲,其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里,也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多接触实时性的网络信息以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视野。

4 结语

纵观全文,当前我国正处在网络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民众的借阅需求以及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都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具体而言,网络环境改变了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影响馆藏发展、提升工作难度、推动信息整序。面对这种情况,相关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建立综合性服务模式、引进现代化借阅系统、提升馆内员工的素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图书馆的发展才能够满足网络时代背景下民众的新需求,进而促进自身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网络时代流通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商贸流通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