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时代,运营商品牌建设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2022-02-21祝娇

国际公关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少年服务

大船之航,品牌为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建设,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品牌重要性逐步凸显,打造国际一流品牌已经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抓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打造中国品牌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资委陆续发布多项品牌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指导意见,推进央企品牌建设工作的落地。在此背景下,运营商系统性的建设品牌,推进品牌运营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优化品牌管理体系,丰富品牌内涵,统筹品牌战略制定和优化,提升品牌塑造和传播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和协同力度,将品牌与业务/产品、内容、营销等紧密结合,从而构建差异化品牌,提升品牌忠诚度,不仅有利于形成竞争区隔,也是提升品牌形象的有效途径。

运营商品牌发展现状及趋势

从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品牌建设来看,由于电信行业的产品具有无形性,共享同一个基础网络,用户使用的产品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多数电信运营商采用了统一的客户品牌架构,以企业品牌统领,集中优势力量,融合发展,应对竞争。中国电信行业也顺应国际电信市场发展情况,品牌架构均趋向统一。

图1:世界主要电信运营商品牌架构演变

019年6月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发布了5G新品牌,LOGO标识分别是“Hello 5G”、“5G ++”、和“5G”。

中国电信的LOGO大写“5G”由中国电信品牌标准色两色组成,“G”字的右侧放置了“hello”文字。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5G LOGO对比,形式上相对要复杂一些。

中国移动5G+ 推出的LOGO由无限大符号“∞”以及“5G”和“++”三部分组成,其中“∞”体现了中国移动5G改变社会的无限可能,寓意开放、共享的理念。右上角两个“+”号则代表中国移动5G+计划将为行业及个人带来叠加倍增的价值。其中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式表达了中国移动不断开拓向前,引领技术发展,改变社会的坚定信念与积极态度。

中国联通全新5G品牌“5G”将小写字母“n”以角标是形式放置在5G的右上角。“n”的含义是无穷无尽、无限可能、指数生长、你所能想象的一切。“n”的演绎非常丰富:

Unicom:用实力颠覆你的想象,用创新和改变的勇气诠释划时代的质变意义

number:数字记录时代

near:拉近一切距离

need:满足更多需求

new network:全新网络

new dream:全新梦想

more:无际、无界、无限,创造更多可能

now:中国联通5G时代就是现在

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中,青少年逐步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抓住年轻人”几乎是所有品牌的共同认知。

中国电信在3G时代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个人品牌“天翼飞young”,4G时代以天翼4G统一商务主品牌,面向青少年市场推出专属流量套餐,到了5G时代,面对Z世代发布全新青少年品牌“π 青年一派”,迎合客群新需求,调整品牌定位,以二次元作为鲜明的品牌个性特征,精准聚焦年轻人中的二次元及游戏圈层,侧重在B站开展宣传,B站官方账号持续输出,迎合B站用户喜好粉丝持续上涨,但非常单一,其他形式宣传或营销活动影响力极弱。

中国移动一直以“动感地带”品牌深耕青少年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因整体品牌策略调整,经历了辉煌与沉寂,作为青少年市场曾经的领先品牌,还是具备强大的品牌资产,通过品牌焕新,重新定位,唤醒品牌感知,满足当下年轻人需求。焕新后的动感地带品牌,深耕以明星为核心的圈层群体,开发联名卡产品,借势咪咕公司开展泛娱乐布局,以权益营销、赛事活动、跨界合作等多元化方式投入宣传,但光芒难再现。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青少年品牌策略相似,一直在坚持以“沃派”品牌主打青少年市场,在2020年8月进行了品牌焕新,从LOGO标识、品牌形象/个性、品牌Slogan、品牌本质等方面,全方位的开展系列焕新,紧密围绕差异化资源“冬奥及小梦IP”、“明星-王一博”,以持续的营销活动和事件深耕青少年兴趣圈层,赋能青少年品牌,拉近与青少年沟通的距离,并积极利用冬奥权益开展校园营销,同时通过B站抖音等平台传播造势,构建差异化品牌优势,但短期内未见明显优势。

运营商品牌建设发展路径的探索

2020年疫情让全球陷入了大停摆和大变局,疫情的射程也从短期变化延伸到了长期影响,这意味着在疫情的催化下,用户行为在发生重构,市场营销需求在不断升级、变化,从传统的产品价格、品味、便捷,逐渐过渡到更高阶的层次,这些变化就品牌及宣传推广层面来看,有两个维度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一是社会影响力,消费者愈发关注一个品牌所传递的价值内涵和社会观,60%的消费者愿意为更有社会意义的产品支付更高的费用;二是体验,差异化的体验正在成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强有力的情感纽带,76%的消费者表示,如果一个品牌/产品可以为他们带来“独特/优质体验”,那么他们则更有可能进而产生购买行为。

品牌塑造和传播模式也随之逐步趋于“以用户为中心”,无论是占据主流的社交媒介、还是炙手可热的视频媒介,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占据消费者的时间,增强粘性来获取变现能力,随着消费者群体开始圈层化,消费行为细分且愈发多样,面对不同消费群的划分,品牌需要以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以触达用户。

“品牌建设路径全景图”,是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以商业增长为目的,以“大”服务、“广”连接、“强”品牌为核心发展的完整体系,同时以“能力沉淀”、“数据管理”、“评估反馈”等方面为品牌建设路径实施保驾护航,旨在运营商在业务/产品趋于同质化,以提供高质量的差异化服务,构建品牌与消费者直接的“情感”连接,从而促进公司经营长效发展。

1、“大”服务,以高质量的服务触达用户。

市场平稳发展,渗透率趋于饱和,价格及业务产品的质量日趋相同,各类服务愈益相似,降价空间减少,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建立差异化服务的竞争优势,才能保证长远的发展优势。

“服务”的概念也不断的延展,从最初的能够满足他人某种需求的特殊礼遇,到现在延伸出的与消费者互动的即为“服务”,形成“大”服务的概念,传播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管理即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无限的触点,围绕“优质服务、便捷服务、创新服务”理念,不断与消费者产生连接,不断强化在消费者心智中出现的频率,提升品牌感知。

“大”服务的发展方式有几种。一是显性化,好的服务需要借助不同的沟通形式或方法,更清晰的展现出来,传递出来,使要传达的内容凸显、易感知。比如运营商的营业厅有很多显性化的展示方法,服务卡片展示、海报、产品单页、LED屏幕等,有形化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二是传播化,好的服务需要系统性的、科学的传播出去。比如中国移动在517世界电信日前夕推出全新的服务形象——“心级服务”,并以“心级服务,让爱连接”的口号传递着服务使命及愿景。中国移动一直坚持为“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理念通过“专心、精心、爱心”的服务,为客户们带来“舒心、贴心、暖心”的感受。三是体验化,服务都是双向的,无论是线上、线下都会产生互动,是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好时机,好的服务体验是能够促进业务转化,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比如中国电信在疫情初期推出10000号远程柜台服务,为客户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视频服务,方便客户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并在逐步扩展5G以及智慧家庭等产品推荐、业务咨询,进一步丰富符合客户需求的业务服务场景,未来中国电信将持续优化客户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广大客户需求。四是协同化,主要是指内部资源的协同,单纯的客服部门已经很难承载“大”服务的概念,需要运营商调动内部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渠道、产品、服务、营销等触点来协同提供高品质“服务”。

2、“广”连接,以人性化的情感链接用户。

“连接”是内外沟通的桥梁,是企业内在理念与消费者沟通的纽带,也是品牌塑造的关键点,我们亟需寻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的方法来开展建设工作。

“多”圈层:客户越来越追求在消费与服务中体现“自我”,兴趣圈层正成为契合碎片化状态下,企业寻找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突破口,并成为企业借助圈层改变客户“认知-行为-忠诚”消费路径从而提升客户体验的突破口。

例如中国联通在去年3月份正式宣传王一博成为中国联通品牌合伙人,深耕圈层文化,王一博身兼演员、舞者、赛车手、歌手等多重身份,具备着多元的圈层影响力,展现了沃派品牌支持每位个体活出精彩的期许不谋而合,以“做我喜欢的”为品牌主张,号召青少年群体依循自己内心的感受,与青少年产生共鸣。

“强”IP:IP是企业引导、用户参与多方协商共建,是魅力人格体,最终达到推动品牌成长。一般企业多采用卡通IP形象、品牌营销IP等方式,连接各种场景,触达用户,与用户形成有效互动。例如抖音,通过打造品牌营销IP,形成独特风格内容矩阵,如旅游季IP「Fun 肆趣旅」、美食类垂直 IP「中国抖有味」、美好生活系列 IP「美好映像志」和「美好研习所」,在不断为品牌提供「美好生活」的流行化表达范式的同时,帮助品牌向短视频营销的深水区行进。独具风格的短视频内容,加上去中心化的算法分发机制,成为短视频营销矩阵中新的中坚力量。

“提”营销:强化营销活动与品牌宣传的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营销活动策划和组织推广为品牌赋予更多的内涵,传递出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重、多效、多向的传播和互动,借助优势媒介资源,结合自身融媒体资源,开展立体化协同一致的传播,实现营销活动与品牌紧密结合,将其更好的转化为企业品牌资产。

3、“强”品牌,以差异化的感知转化用户。

品牌建设应与企业文化相一致,结合企业愿景,通过品牌战略实施,转化为可感知的品牌形象。所以品牌建设应该内宣与外宣相结合,对内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产品、服务、渠道多维度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将产品体验上的优势进一步转化成质量可靠、值得信赖的品牌价值和良好口碑,由内而外擦亮品牌。对外加强传播,充分考虑差异化资源投入,以客户为中心,优化品牌沟通方式,在用户体验流程中做好关键触点的体验提升,让品牌体验被用户所感知。例如中国铁建在地铁品牌建设推广过程中,从强基固本的自身历练和修养做起,以精品工程培育优质品牌,通过媒体宣传和大众传播,不断提高地铁建设品牌的关注度、点击量和社会认同感,提升地铁建造的品牌影响力。

运营商品牌建设路径实施的保障建议

1、能力沉淀

高度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组建数字化专业人才队伍。秉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人才、以更加聚合的资源培养人才的人才资源体系,增强“消费者洞察、数据分析、私域运营、渠道创新、差异化服务……”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品牌专业技能,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

2、数据管理

数据沉淀是非常宝贵的资产,是对实际的工作有着非常实际参考价值的数据,对于未来的策略方向、投入建议等有着非常重大意义,可以考虑从“数据建模、效果分析、洞察分析、品牌资产沉淀……”等方面增强数据方面的沉淀,为品牌塑造掌握和了解市场表现及消费者认知,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3、评估反馈

通过有序的评估规划,能够做到事先了解,事中协同,事后总结,客观的评价出品牌市场反馈,评估方式非常丰富,可以从具体、到宏观,比如“搭建圈子阵地数量、客户忠诚度、品牌价值排行榜……”,综合科学的推断出品牌发展及传播效果,为品牌发展指引发展方向和目标。

图2:品牌建设路径全景图

猜你喜欢

青少年服务
青少年发明家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