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成果与不足
2022-02-21孙昆
文/ 孙昆
青岛市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青岛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汽车客、货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地铁及有轨电车投产使用,轨道交通快速进步,道路运输已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止到2019年5月,全市共有客运企业78家,客运车辆2912辆,道路客运线路343条;货运企业9355家,车辆122725辆;公交企业16家,从业人员2.5万人,公交车10603辆,公交线路925条,线路总长2.0万公里;巡游出租企业4874家,出租汽车11641辆,网约出租企业63家,网约车3.4万余辆,驾驶员证6.3万余名;轨道交通运营企业2家(地铁集团运营分公司、公交集团轨道巴士公司),已开通地铁线路6条(1、2、3、8、11、13号线)、运营里程246公里,有轨电车线路1条、运营里程8.77公里;驾校131所(市内三区32所,区市99所),教练车5644辆,教练员7143名,年培训机动车驾驶员约13万人;机动车维修业户2571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业户8家、一类汽车维修业户142家、二类汽车维修业户664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1761家),从业人员约2.3万人。
行业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把握国家实施“互联网+”战略的重大机遇,青岛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贯彻落实《青岛市道路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相关要求,加快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进程,促进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设备等新技术在青岛市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应用,在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山东省道路运政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2002年以来,按照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工作部署,青岛市一直使用山东省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运政系统)办理运政业务(包括经营许可证、营运车辆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三大类证件),并依托该系统进行行业监管。省运政系统作为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系统的核心为道路运输行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了全方位信息化技术支撑,全面实现业户管理、车辆管理、班线管理、从业人员管理等业务操作权限下放,在业务办理流程规范化、提高业务操作人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青岛市行业管理部门结合青岛地区行业管理实际,充分定制个性化功能需求,推进青岛地区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业务统计报表差异化设计,用大数据支撑及移动互联技术逐步实现了运政数据分析,业务办理可追溯和身份信息防伪检测机制,为行业事中、事后监管及移动执法提供了便捷性。
青岛市旅游包车管理系统
大力推进道路客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旅客便捷出行为导向,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机动灵活的比较优势,实现“门到门”“点到点”“随客而行”的客运服务,2018年以省运政系统为依托,研发了青岛市旅游包车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合理预测旅游客运发展需求,整合道路运输供需各类资源,为旅游车辆动态监管提供了载体,为旅行社线上订车提供便利,有效的杜绝了黑车进入我市从事运营,降低了安全风险。旅游包车运行状态的事实监测预警,为重点运输车辆的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查处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青岛公交智能化监管平台
青岛市在2013年成功入选“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并在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厅运字〔2014〕79号)中得到了支持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的许可。2017年11月,青岛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行业监管平台正式建成,平台集成了行业管理、综合运行监测与应急响应、统计决策分析三大行业应用功能。通过将全市公交企业基础数据纳入行业监管平台,实现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规范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年均实现调整优化公交线路469次,调整公交站点302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
青岛巡游出租车监管平台
2019年,青岛市实行巡游出租汽车经营关系改革,“产权、经营权两权合一”和“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模式并存”的方式开始执行,推动了出租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但也给行业监管带来新的巨大挑战。改革后,全市巡游出租汽车企业由29家激增至5000余家。2021年,青岛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学习整合深圳市先进经验,结合青岛实际,升级改造巡游出租汽车监管平台并通过政务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1万余辆巡游出租汽车免费安装车载智能终端,实现了高清视频及车辆运行轨迹实时查看、驾驶员疲劳驾驶、安全辅助驾驶、计价器运价远程动态调整等功能。平台上线以来,不仅能够满足日常监管需要,还能改观面向用户的服务水平,扩展了信息服务的场景,月访问量6.98万余次,为司乘纠纷、失物查找、交通事故取证、公安机关破案等提供了充分依据,为行业服务和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青岛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监管平台
2016年,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出行安全全过程监管,车辆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保障,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促进网约车行业同互联网融合健康发展为目标的青岛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交互平台逐步建成。为行业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助于强化行业监管,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青岛市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系统
以市安委办恢复青岛港2-6类危险货物集装箱进出口作业为契机,建立青岛市危险品运输电子运单系统,积极推动涉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面实施电子运单填报制度。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业务过程数据、卫星定位数据、运政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加强静态与动态的监管,探索企业风险等级和薄弱环节,行业监管方式由“拉网式排查”向“精准监管”转变;建立企业综合量化考评模块,将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车辆年审、安全隐患整改、车辆动态监控等项目量化评分,将评分结果与企业业务申请挂钩,提高行业监管的智能化水平。截至2021年12月,累计填报运单989941车次,实现了危险品货物运输传统管理向现代科技化管理的转变。无车承运方面,坚持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主体思路,以“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为目标,探索货运行业发展的新途径,深入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加速无车承运平台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帮助企业进行购车融资,推动平台营运车辆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青岛市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和从业资格培训系统
青岛市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指纹验证、图像抓拍、电子围栏、车辆定位以及“先培训后付费”系统模块先后上线,全市69所驾校5000余辆教练车安装了新的车载计时设备,6000余名教练员换发了新的教练员IC卡。新功能的启用满足了学员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提升了教练员的服务意识和培训质量。
青岛市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为广大车主和汽车维修企业营造更加透明、诚信、健康、规范、竞争的汽车维修消费环境,青岛市研发了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在服务广大车主的同时,对维修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一是让更多的车主了解熟悉企业,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让企业服务经营更有章可循,三是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效率,企业领导可随时通过系统监督、调度企业生产。
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系统
2018年,国务院将机动车维修经营由经营许可制调整为备案制,为方便业户办理维修备案业务,少跑退,青岛市建设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网上服务系统,系统自建成以来各项业务功能运转正常,为全市维修企业提供备案申请、备案变更、注销申请以及备案证明打印等线上服务,业户可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
当前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对新业态下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
道路运输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出现与传统行业的管理模式、法规制度、监管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理念和认识不到位。二是法律法规明显滞后。三是标准规范不健全。
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及人才储备不足
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配套的新兴设备、技术以及高层次发展人才等资源,产生的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大,但在行业实际发展的进程中来看,道路运输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大多是财政资金,可用的资金额度有限,而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因涉及数据安全等问题,可采用社会化运营方式建设的系统少之又少。在政府体制内,缺少高端层次人才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
信息数据共享面的深度不够
虽然青岛市在政务系统整合及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需要协调上级机关;因为《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因业务数据可能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单位在数据共享面的宽度上犹豫不决,出现数据共享的质量不高等问题;另外数据采集的方式、标准规范等没有统一的规范,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决策的技术运用也是亟待加强。
结语
推动道路运输行业“互联网+”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规、配套的标准规范、充足的资金保障,更需要行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协作,助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形成良好局面。在各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同业务融合取得良好成果的将来,更进一步的推进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破除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孤岛也是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