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分析

2022-02-21许文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能力结构高校教师立德树人

许文康

[摘 要]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核心能力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不是诸能力要素简单的叠加,而是各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梳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组成要素与层次结构,可以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供逻辑框架和路径指引。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教师;能力结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1-0042-0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加強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并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因此,近些年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理论、教学成果的研究文献颇多,但对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及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尚较少见。

能力是复杂的,能力结构多运用于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创造性地提出了能力结构“二因素”理论,这是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最具代表性的能力结构理论,为后来的相关能力结构理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能力结构是指能力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集合,其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顺序以及具体的作用形式。[2]因此,研究相关能力结构的构成对于个体完成或者胜任某项具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则是高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行为中所呈现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前提就是要厘清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具体的、稳定的组成形式,重新界定高校教师的能力内涵,从而精准高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一、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基本能力,特指个体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方面也有学者将此总结为智力因素,张大钧在《教学心理学》中提道:“教师的智力因素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素质,也是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3]结合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来分析,其一般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完成课程育人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一特点也是高校教师职业属性所决定的。本文着眼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一般性特征及课程思政的教学特点,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一般能力概括为四个部分,即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一)认知能力

关于认知能力,学者普遍认为其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张金桥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是高校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也就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意识。”[4]结合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分析,这里的认知能力是指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基于对课程理论性、课程思想性、课程实践性等特点的认知。高校教师要提升自身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能力,需在深度理解把握自身工作属性和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对于课程内容把握越是充分,“课程思政元素”认知越是完善,就越有利于课程育人教学的开展。当然,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学习、积累和沉淀。教师认知能力是一般能力集合中的基础元素,与其他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取知识速度来提升认知能力,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反作用于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组织能力

本文探讨的组织能力隶属于教育组织行为的研究范畴。通过对高校教师组织能力、组织行为的研究与探索,构建高校教师组织能力的具体内容,可为高校教师能力的提升、组织行为的优化提供帮助。通常在高校课堂上往往会看到“特定”现象:一些理论水平高、文化素养高的教师缺乏教学组织能力,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一些青年教师虽然教学经验缺乏,但教学组织能力强,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深受学生爱戴,教学效果显著。从中可以看出,教学效率及效果是教师组织能力的核心体现,良好的组织能力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串联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结合课程思政建设来看,高校教师组织能力就是科学地将专业知识与课程育人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虽然大部分时间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都与学生在同一个空间,但这只是物理层面上的距离。一堂“金课”是由老师与学生共同谱写形成的,二者都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来,有引导、有讨论、有提问、有回答、有结论,这样才能真正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组织能力建设需打造师生共同体。当然,组织能力没有固定的组成形式,其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人而异是指高校教师作为个体有其差异性,每个教师的组织能力各有不同,关键要符合自身的品格特质、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因课而异是指专业课程十分繁杂,不同学科所体现的育人内涵是不同的。教师组织能力虽然各有差异,但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高校教师要科学灵活地组织教学行为,从而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三)分析能力

本文提到的分析能力源于并高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分析能力是指教师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善于分析学生阶段性和长期性诉求以及相关学情信息,并熟练运用分析结果来提高教学效果的能力。高校教师具备随时分析意识,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高校学生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看,其普遍具有巨大的差异性,所以高校教师的分析能力至关重要。高校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都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有善于发现的眼睛,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适合每位同学的教学培养计划。

高校师生是站在时代浪尖的弄潮儿,他们是受社会思潮影响最为深刻的社会群体。当下,高校学生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感到迷茫。因此,高校教师对社会思潮的整理、鉴别、分析、去伪存真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分析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完善课程育人的内容,还可以促使教学目标更为精确,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深刻认知课程思政的本质。

(四)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形表达能力、肢体表达能力等,而本文主要是指口头表达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这也是从事教师职业最基础的能力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言语为媒介,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可以减少与学生沟通的时间成本,还能通过语言魅力吸引学生从而确保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当融入具体课程教学中,教什么学科就应匹配相应的话语体系,既不能假大空,也不能晦涩难懂,总之应当让学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感到接地气。

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关键就在于“特”字,只要读懂和弄通它,就能充分把握课程思政能力的表现形式。“特”,一是体现在自身能力素质上,二是体现在专业课程及方法路径上。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是适应于自身性格特征的一种专门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依据不同专业课程、学科门类性质,其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侧重点应适当发生改变。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是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强有力的表现形式。当下完全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这就需要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发挥其作用,利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协同育人。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应充分将“思政元素”同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使课程教学与育人理念同向同行,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课前“课程思政元素”的高效挖掘能力

“思政元素”的挖掘既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起点,也是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在课程思政教育行为发生前,高校教师应确信自己所教授的专业课程中具有“思政元素”,并且门门课程都具有“思政元素”,这是推进课程思政认识的基础。高校教师若要高效地提炼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就必须在课堂外下功夫。备课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如何将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备课环节中,一方面检验着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考验着专业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所以说,高校教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在备课过程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高校教师在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时绝不是“想当然”抑或是“走过场”,而是有具体可行的阶段性教学目标,甚至可以小到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是一堂课。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剖析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关系。“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其与原有课程体系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教学体系的有益组成部分,彰显课程育人价值,切实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转化为实际教育行动。”[5]因此,专业课教师要熟悉教材,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二)课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能力

“思政元素”的挖掘一般是单向的过程,而课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往往是双向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将学科知识与其体现的思想教育内容相结合,更要将学科背后承载的价值理念与学生的价值塑造相融合。“‘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将思想教育融于课堂知识传授之中的思政教育形式,要想使教育更为有效,关键在教师。要强化课程顶层设计, 整体把握课程内容,提炼‘思政元素’。”[6]如果说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起点,那么其有机融合则是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关键,能否做到“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将体现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特殊能力水平的高低。

专业课程和“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像食盐和食材,食盐和食材单独分开一般起不到吸引人味觉的效果,如果将两者融合到位,往往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高级厨师往往会将食盐的使用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体现着厨师高超的烹饪技巧。要想功夫深,这种融入技巧需要反复地锤炼打磨,直至形成一种本能。教师教学从某方面来说也犹如烹饪,尤其是课程育人。“教师要善于用语言,使学习过程变得愉悦、轻松。将专业课程中负载的思想政治元素变得生动、有趣,使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自然而有效。”[7]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教学手段完美融合,体现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艺术。

“课程思政元素”的高效挖掘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课中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应注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应多与学生交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彭睿结合宗教学谈道:“我们要深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讲好宗教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中国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这是宗教学课程思政的关键内容。”[8]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适度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通过“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方法,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三)课后“课程思政元素”的自我保障能力

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要符合高校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教师课后“课程思政元素”的自我保障能力是指高校教师在运用“思政元素”作用于学生的基础之上,同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元素”作用于两种对象,即外作用于学生、内作用于教师本身。高校教师的课后自我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需求,也是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常态化建设的体现。然而,专业课教师的主要精力多被运用于科研上,不可避免地缺乏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通过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其价值旨归在于补齐思政素养这个短板。自我反思思維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具备这种品质,工作开展将会十分顺利。这种思维方式关键在于对问题进行反复思考,从而做出周密连贯的决定。所以,专业课教师在课后还应及时反思课程育人效果,努力发扬自身的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自身的缺点或不利条件,争取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核心能力

专业课教师的能力与素养高低是关乎课程思政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专业课教师的能力水平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变量。”[9]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特殊能力更多地体现在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以及蕴含的技术性特点上,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核心能力更多的是反映高校教师将意识层面落实到行为层面的能力。

(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能力

高校教师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力军,既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要使命,也肩负着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10]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深刻领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因此,这也对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一切从学生需求出发,课堂教学内容也应围绕着学生开展,同时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高校教师若要具备课程思政能力,不仅要在自身专业上下功夫,更要在个人价值观、品格塑造、理想信念上有追求,不能将“课程思政”功利化,也不能机械化地将教学行为与育人行为割裂。高校教师只有做到思想上认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行为上践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才能真正地掌握育人之道。

(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能力

毛泽东认为:“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11]同样,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制度层面,更要落地落实、落小落细,仅凭理论知识难以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专业课教师只有跳出框框架架、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大部分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课堂上掌握的,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偏于理论化,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清楚地认识课堂并非是教书育人的唯一场所,离开了课堂,教学还将会持续进行。具体来说,专业课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以及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都是育人时机和育人场所,这也是“课程思政”内涵的延伸。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做简单的加法运算,而是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对专业课程进行再创造。促使专业课教师从自身能力提升的角度去看待教学工作,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当下学生对于知识技能及理想信念的追求,而利用专业课将其隐含的“思政元素”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必要,理论知识就像武功秘籍,能否掌握其中奥義,需要靠社会实践。高校教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可以有效地打破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壁垒,从而使二者实现有机融合,发挥理论与实践的协同育人作用。

(三)实现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的能力

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准则,遵从“先立德再树人,育才先育人”的原则要求,若顺序颠倒可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从人才需要的角度看,必须坚持育人为先,否则德才不相匹配,培育的可能是“歪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的品质支配或统治着才能,并且决定着才能的作用方向,如果在人生道路上缺少优秀的引路人,那么很有可能使德与才偏离原有的轨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文明的传播者。高校教师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素质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牢记育人先自育的方法原则,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12]育才与育人并不矛盾,相反二者还会相互促进,关键需要教育者做好引导。所以,高校教师要带着育人的思维去培育学生,不仅有助于课程思政意识的形成,还会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总而言之,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结构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核心能力之间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不是诸能力要素之间简单的叠加,而是各种能力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同时,在能力构成要素层面,各个层面的能力不是独立体现的,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能力水平随着层级的提升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应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着力推动课程思政理念在各地各高校形成广泛共识,促进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13]高校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中应致力于课程思政能力结构的完善,充分运用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能力进行教学。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的优化对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践价值。厘清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组成要素与层次结构,可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促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有效落地落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2]【英】查尔斯·爱德华·斯皮尔曼.人的能力[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4.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99-401.

[4]张金桥.论高校教师的教学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155.

[5]卢黎歌,吴凯丽.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0(5):74-78.

[6]刘清生.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18(12):91-93.

[7]陆道坤.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16-22.

[8]彭睿.宗教学“课程思政”的内容与路径探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2):113-118.

[9]何源.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表现及其培育路径[J].江苏高教,2019(11):80-84.

[10]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3.

[12]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光明日报,2018-05-03.

[13]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教高〔2020〕3号).

(责任编辑: 刘洁)

猜你喜欢

能力结构高校教师立德树人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