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年寄语:教育如何成就未来?

2022-02-21秦艳琼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者栏目儿童

秦艳琼

对时间的划分,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不管是七天的循环,二十四节气的寒来暑往,还是三百六十五天的周而复始,借助这些节点,我们得以在埋头前行中稍微停顿,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不断叩问中寻找行动的意义。

对于教育行业,2021注定是值得关注并深度思考的一年。这一年出台了很多与儿童相关的政策与文件,有最受关注的“双减”,还有《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22个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这些都释放出一个信号: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任,而且有了对儿童和教育的认识上的反思。更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反思已经到了实践层面:人们发现,成人所展示的内容、组织的活动,一切都应基于对儿童的了解;孩子自身是有学习能力的,成人要考虑的是怎么支持、从哪方面去支持他们的学习。

举社会之力去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而教育?如何去教育?”的问题,这是2021年送给所有孩子最大的礼物。

这三个问题更是教育者必须时时刻刻去面对的,也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而对《保育与教育》来说,每一个栏目、每一篇稿件,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更是一个个教育现场的孩子们和大人们给出的回答。所以,当通过“外面的世界”栏目,看到幼儿园的老师和孩子们对身处的那个城市和社区的一座桥、一条路、一幢楼、一条河、一个图书馆……的关心和热爱时;当有读者告诉我们,“戏剧教育”栏目每期一篇的戏剧游戏让她总是能轻易走进孩子的心灵,成为最受他们喜欢的大人时;当一个个课程故事、一篇篇理论或实践的论文叙说着作者对儿童和教育的理解,分享着他们的演绎和总结时,我们总是收获着发现的惊喜,更在反思教育者的使命。

选择总是代表着一种立场和倡导,那《保育与教育》试图寻找和表达的,又是什么呢?

某个炎热的夏日,编辑部受邀参加一所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在乘车前往的路上,大家开始讨论教育对孩子的期许。我们常常把眼光放在眼前的一个个孩子身上,去观察,去发现,去跟随,在他们身上一遍一遍、幸福地寻找着自己的童年。我们希望他成为教育学和哲学书里描述的一个完整的人该有的样子:他需要有强健的身体,有良好的习惯,有对世界的好奇和热爱,有学习的能力;他应该自信、自洽,虽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总是有能力去解决,或者接受失败;他应该有一些朋友,和家人保持亲密但也有界限的关系,也有自己喜欢的人和事物,并且能够付出自己的热情与精力。除此之外呢?因为目的地就在眼前,讨论就此中断,但仿佛拼圖缺少最重要的那一块,我一直有种未竟之感。

直到秋天在常州举办的“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专题研讨会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我们需要赋予儿童在环境中更大的责任,让他们成为能顶天立地、有所担当的未来接班人。我突然想起几个月前那场没有结束的讨论中尚未谈到的内容——教育或者教化,从来不是只培养个体的人,更应该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需要的人,比如对身边环境的关怀,对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对自身使命的意识与担当。

前所未有地,我感受到“以人为本”四个字的重量。尤其在生育率降低、青少年普遍体能不足且近视率攀升、心理素质有待增强、价值观和精神品质缺失的时代,教育如何回应一个国家和时代的需求,成就有竞争力的未来?而这,就是这本杂志在2022年想要跟你一起讨论的主题。

猜你喜欢

教育者栏目儿童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Baa, Baa, Black Sheep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栏目设置一览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