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橄榄耐酸砧木品种及其高成活率嫁接组合筛选

2022-02-20牛二利吴文俊王伟李雪朱申龙

浙江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油橄榄嫁接苗砧木

牛二利,吴文俊,王伟,李雪,朱申龙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2.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油橄榄Olea europaea学名木樨榄,为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常绿小乔木,是世界著名的果、油兼用经济林木,与油茶Camellia oleifera、油棕Elaeis guineensis和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1-2]。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经低温冷榨方式获取的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3-5]。目前,除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等传统栽培国外,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开始推广油橄榄[6-7]。中国于1964年开始大规模引进油橄榄,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云南等地[8-10]。据统计,当前全国橄榄油生产量约为国内橄榄油消费总量的10%,自主产能严重不足[11]。

油橄榄具有喜温、喜光、耐旱、耐瘠和抗风等特性,适宜在我国南方低丘缓坡上推广种植[6,12-13]。然而,我国南方多为酸性红壤,与油橄榄主产区中性偏碱的土壤条件存在差异,多数国际主栽品种对我国的环境呈现一定的不适应性,发根少、叶片寿命短等现象普遍存在,大大阻碍了油橄榄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14]。油橄榄品种共有2 000余个,其中主要栽培种有320个[10-11],但酸性胁迫是其引种我国后遇到的新问题,相关研究甚少,生产上暂采用深施石灰的方法改良土壤酸碱度[12],但鉴于投资成本、生产效益和生态等的可持续问题,筛选耐酸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目前,油橄榄采用的育苗方式有扦插、嫁接和种子繁殖等。其中,扦插繁殖是主要方式[12],对于产量高、品质好但营养生长状况不佳的品种则多采用嫁接繁殖的方式,既可以缩短开花结果周期,又可以解决抗性差的问题[15]。目前,意大利、西班牙和阿根廷等国使用同一品种的实生苗嫁接无性系来繁殖苗木,大大提高了接穗的适应性,使油橄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6]。我国的育种专家们也对油橄榄有效砧木的选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发现,相较于白蜡Fraxinus chinensls、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等,以‘佛奥’O.europaea‘Frantoio’和锈鳞木犀榄O.europaeasubsp.cuspidata为砧木的嫁接方式,其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都较好[17-21]。同时,一些无性系砧木如‘城固31’‘城固32’‘九峰1’‘九峰4’等因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应性好、嫁接成活率高,已成为甘肃、四川等地嫁接砧木的主要品种[12]。进一步研究表明,油橄榄与木犀科非木犀榄属植物间嫁接多数不亲和,与木樨榄属非油橄榄种间嫁接虽成活率高,但常出现砧木、接穗生长速度不一致的现象,而油橄榄品种间嫁接则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2]。由此,本研究对引进的15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了耐酸性筛选,并通过不同嫁接组合比较试验,选择成活率高的嫁接组合进行大田试验,以期为油橄榄在我国南方红壤区的进一步繁育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以15个油橄榄品种为耐酸性试验材料(表1),分别为‘豆果’O.europaea‘Arbequina’、‘城固32’O.europaea‘Chenggu32’、‘科拉蒂’O.europaea‘Coratina’、‘费切罗’O.europaea‘Fecciaro’、‘佛奥’、‘佛选’O.europaea‘Frantoio selezione’、‘I79’O.europaea‘I79’、‘柯基’O.europaea‘Koroneiki’、‘莱星’O.europaea‘Leccino’、‘尼Ⅰ’O.europaea‘Nichiskii Ⅰ’、‘贝•诺切拉’O.europaea‘Nocellara del belice’、‘诺洽兰’O.europaea‘Nociara’、‘塔吉’O.europaea‘Taggiasca’、‘峥云’O.europaea‘Zen’、‘中榄’O.europaea‘Zhonglan’,其中,‘科拉蒂’‘费切罗’‘佛奥’‘佛选’‘I79’‘莱星’‘贝•诺切拉’‘诺洽兰’‘塔吉’和‘峥云’来源于意大利,‘城固32’和‘中榄’来源于中国,‘豆果’‘柯基’和‘尼Ⅰ’分别来源于西班牙、希腊和阿塞拜疆。所试材料均保存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橄榄种质资源圃(杭州)内,树龄为5~ 6年,营养状况良好。

表1 油橄榄耐酸性试验品种及其来源Table 1 Cultivars and provenance of tested O.europaea

1.2 品种扦插生根率比较和耐酸性鉴定

1.2.1 扦插方法与生根率统计 品种扦插生根率和耐酸性鉴定均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橄榄种质资源圃(杭州)完成。2012年11月下旬,选取各品种母树上径粗为0.2~ 0.4 cm的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度为8~ 10 cm的枝段作为插条,苗床基质为珍珠岩,在扦插前2~ 3 d用0.3%的高锰酸钾消毒,苗床设置在大棚中,单个苗床再用薄膜小拱棚覆盖以提高苗床的温度。各品种总扦插苗数量为500~ 1 000株。3个月后,统计各品种的生根苗数量,并按下式计算生根率:生根率=生根苗数量/总扦插苗数量×100%。

1.2.2 耐酸性水培试验鉴定 次年4月上旬,选择各品种根系长度为2~ 3 cm的扦插苗30株,移至pH为5.0的营养液(表2)中进行水培试验,并加入浓度为50 μmol·L-1铝离子以鉴定不同品种的耐酸性。试验在26°C的恒温光照培养室(16 h光照、8 h黑暗)中进行,每周更换一次营养液,培养1个月后测定各品种的新生根长。其中,水培营养液在霍格兰营养液的基础上稍作修改[22],见表2,并用NaOH或者HCl调节pH值。

表2 营养液组成成分Table 2 Composi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1.2.3 耐酸性盆栽试验鉴定 6月下旬,待扦插苗长出2片新叶后,选择各品种生长一致的扦插苗30株移至营养钵进行盆栽试验。试验在大棚中进行,于每日10:00—15:00进行通风和遮阴,每周浇水1~ 2次。其中,营养钵为塑料材质,高15 cm、口径10 cm,每盆装自然土约400 g,自然土取自浙江省武义县,实测土壤pH=3.9。3个月后,测定各品种的成活率及苗高,按下式计算苗高相对生长量:苗高相对生长量=最终平均苗高-初始平均苗高。

1.3 嫁接试验和性状调查

1.3.1 嫁接亲和力比较 2014年3月,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以‘费切罗’‘佛选’‘塔吉’‘佛奥’‘豆果’和‘尼Ⅰ’6个品种为接穗,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油橄榄种质资源圃(杭州)以嵌芽接方式完成各种组合的嫁接。砧木为2年生扦插苗,扦插前统一截干至高20 cm,接穗剪自各品种母树一年生枝条,长度为2~3 cm,保留2个芽,每个砧木嫁接1个接穗,每个组合嫁接30~ 100株。3个月后,统计嫁接成活率,并测量接穗高。

1.3.2 接穗叶片和光合分析 2016年3月,将嫁接苗移栽至田间,以同龄扦插苗为对照进行不同嫁接组合的比较试验。其中,‘佛选’/‘峥云’、‘佛奥’/‘峥云’、‘佛选’/‘中榄’、‘佛奥’/‘中榄’(接穗/砧木)4个嫁接组合移栽至杭州市淳安县试验基地,该地位于浙江省西部,为中低山脉,紫色土壤,排水良好,肥力中等,酸性强(pH=5.0~ 5.3)。‘豆果’/‘中榄’、‘尼Ⅰ’/‘中榄’2个嫁接组合移栽至丽水市松阳县试验基地,该地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山区,试验地自北向南呈缓坡下降,排水良好,土壤为黄筋泥,肥力差,酸性强(pH=4.3~ 4.5)。

相关指标的测定:(1)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测定。2018年9月,选择晴朗天气的10:00—12:00,对各嫁接苗及其对照(接穗苗,下同)叶片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LI6400光合仪(LI-COR,美国)和叶绿素计SPAD-502Plus(柯尼卡美能达,中国)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相关指标和叶绿素含量,每个组合和对照品种固定3株生长正常样株,从每个样株的向阳面中随机选取一年生枝条5个,再从每个选好的枝条中上部选取3片完全功能叶片进行测定。(2)叶面积和叶片鲜质量测定。采用超薄平台式扫描仪LED InDirect Exposure 110(佳能,香港)和电子天平分别测定叶面积和叶片鲜质量,每个组合测定3株样树,从每个样株的向阳面中随机选取一年生枝条2个,再从每个选好的枝条中上部选取10片完全功能叶片进行测定。(3)节间距测定。从每个组合中选取3株样树,从每株样树的向阳面选取当年新枝5个,再从每个枝条的中上部随机选取5个节间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统计及显著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PSS 13.0进行,方差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橄榄耐酸砧木品种筛选

2.1.1 品种扦插生根力评价 由15个油橄榄品种嫩枝扦插3个月后的生根情况表明(图1),15个品种的扦插生根率均介于22.5%~ 95.1%,平均为65.1%。其中,‘中榄’和‘尼Ⅰ’的生根力较强,其生根率分别达95.1%和94.7%,属极易繁殖品种;‘佛奥’‘I79’‘豆果’‘峥云’‘塔吉’‘莱星’和‘贝•诺切拉’的生根率介于60.4%~ 88.7%,为容易繁殖品种;生根力较差的品种为‘诺洽兰’‘柯基’‘费切罗’‘佛选’和‘城固32’,其生根率平均为43.9%,为不易繁殖品种,‘科拉蒂’的生根力差,其生根率仅为22.5%,为极难繁殖品种。

图1 不同油橄榄品种生根率比较Figure 1 Rooting rate of different cultivars

2.1.2 品种耐酸性评价 为了选择适应南方酸性土壤种植的油橄榄砧木品种,对各品种进行耐酸性水培试验。由图2表明,培养1个月后,各参试品种的成活率均为100%,新生根总长介于12.69~ 31.22 cm,平均为19.03 cm。其中,‘中榄’的新生根总长最长,为31.22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P<0.01),显示出对酸铝培养液较强的适应性;其次为‘城固32’‘峥云’‘塔吉’和‘佛奥’,其新生根总长分别为22.07、21.80、21.74和21.24 cm;‘柯基’的新生根总长仅为12.69 cm,居所有参试品种的末位。

图2 不同油橄榄品种酸性营养液培养1个月后新生根比较Figure 2 New roots of different cultivars after 1-month cultivation in acidic nutrient solution

同时,以酸性土壤(pH=3.9)对上述15个品种进行盆栽试验,培育3个月后(图3),发现各品种的成活率为56.7%~ 100%,平均为89.8%。其中,‘中榄’‘峥云’‘莱星’和‘诺洽兰’的成活率均达100%,而‘佛选’‘塔吉’和‘佛奥’的成活率都低于80%,平均为67.5%,其余品种的成活率介于82.1%~ 96.7%。各参试品种的苗高相对生长量平均为7.21 cm(1.97~ 15.38 cm),其中‘中榄’的苗高相对生长量最大,为15.38 cm,‘塔吉’‘佛奥’‘佛选’和‘柯基’的苗高相对生长量较小,介于1.97~ 4.03 cm,其余品种的苗高相对生长量为中等,其苗高相对生长量平均为8.10 cm。

图3 不同油橄榄品种酸土培养3个月后成活率和苗高生长量比较Figure 3 Survival rate and height increment of different cultivars after 3-month cultivation in acidic soil

2.2 不同接穗/砧木组合比较

2.2.1 不同嫁接组合成活率分析 以‘峥云’和‘中榄’两个耐酸性和生根力强的品种为砧木,于2014年3月分别嫁接‘费切罗’‘佛选’‘塔吉’‘佛奥’‘豆果’和‘尼Ⅰ’6个品种的接穗,3个月后统计并比较分析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见表3。以‘峥云’为砧木,其不同组合嫁接成活率介于22.22%~ 82.00%,平均为61.52%,其中,以‘佛奥’/‘峥云’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2.00%),成活率最低的嫁接组合是‘尼Ⅰ’/‘峥云’(22.22%);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介于27.78%~ 84.38%,平均为58.15%,其中,以‘塔吉’/‘中榄’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84.38%,‘尼Ⅰ’/‘中榄’的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27.78%。

表3 不同嫁接组合油橄榄苗成活率和接穗高度比较Table 3 Survival rates and of scions height of different grafting combinations

同一接穗品种其嫁接成活率因砧木品种不同而异,以‘佛奥’‘费切罗’或‘豆果’为接穗,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苗的嫁接成活率高于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苗的;而当接穗为‘佛选’‘塔吉’或‘尼Ⅰ’时,则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苗的成活率高于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苗的成活率。

2.2.2 不同嫁接组合接穗生长量比较 由表3可知,不同组合嫁接苗的接穗生长量差异显著。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组合,接穗平均高度为30.40 cm,其中,‘佛奥’/‘峥云’组合的接穗高度最高,为39.08 cm,其次是‘费切罗’/‘峥云’和‘豆果’/‘峥云’组合,其接穗高度分别为36.08 cm和34.58 cm,最低的是‘尼Ⅰ’/‘峥云’组合,其接穗高度,为20.00 cm。而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组合,各组合接穗的平均高度为17.26 cm,其中,以‘佛奥’/‘中榄’组合的接穗高度最高,为27.03 cm,其次是‘塔吉’/‘中榄’组合,为20.24 cm,‘佛选’/‘中榄’组合的接穗高度最低,为12.09 cm。总体而言,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苗的接穗高度均显著低于以‘峥云’为砧木的相应组合的(P<0.05),表明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苗生长速度较快。

2.3 嫁接对接穗营养生长的影响

2.3.1 嫁接对接穗叶片生长的影响 为研究嫁接对接穗营养生长的影响,2016年3月,将‘佛选’/‘峥云’、‘佛奥’/‘峥云’、‘佛选’/‘中榄’、‘佛奥’/‘中榄’4个组合的嫁接苗和‘豆果’/‘中榄’、‘尼Ⅰ’/‘中榄’2个组合的嫁接苗分别移栽至土壤pH=5.0~ 5.3和pH=4.3~ 4.5的大田中,定植2年后测定各组合嫁接苗的叶片生长和光合效应等性状。对砧木为‘峥云’和‘中榄’、接穗为‘佛奥’和‘佛选’4个组合嫁接苗的叶片性状调查发现,除叶片鲜质量外,嫁接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节间距大小与其相应接穗品种的扦插苗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图4、表4)。‘佛选’/‘峥云’嫁接苗的平均叶宽为13.90 mm,较接穗品种‘佛选’的叶宽缩小5.70%;叶片长宽比为3.74,较‘佛选’增加6.55%;叶面积为5.15 cm2,较‘佛选’缩小7.04%;节间距为1.85 cm,较‘佛选’缩小29.92%。‘佛选’/‘中榄’的叶长为49.74 mm,较‘佛选’缩小3.88%;叶宽为13.65 mm,较‘佛选’缩小7.21%,叶片长宽比为3.77,较‘佛选’增加7.41%,叶面积为4.83 cm2,较‘佛选’缩小12.82%,节间距为2.06 cm,较‘佛选’缩小21.97%。

图4 不同组合嫁接苗叶片的比较Figure 4 Scion leaves of different grafting combinations

表4 不同嫁接组合对油橄榄叶片生长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different grafting combinations on leaf growth of seedlings

同样,‘佛奥’/‘峥云’嫁接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节间距分别为45.30 cm、12.69 cm、4.53 cm2和2.23 cm,与其接穗品种‘佛奥’相比,分别缩小5.64%、4.66%、4.83%和10.08%,叶片长宽比为3.56,比‘佛奥’增加6.27%。‘佛奥’/‘中榄’嫁接苗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节间距分别为42.33 cm、12.51 cm、4.20 cm2和2.41 cm,较‘佛奥’分别缩小11.83%、6.01%、11.76%和2.82%,叶片长宽比为3.52,较‘佛奥’增加了5.07%。总体来说,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嫁接后,接穗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节间距均趋向变小,且对于同一接穗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组合变化幅度较‘峥云’更为显著。

对以‘中榄’为砧木的另外2个嫁接组合‘豆果’/‘中榄’和‘尼Ⅰ’/‘中榄’的叶片性状分析表明,与接穗品种相比,除叶片鲜质量不变、叶片长宽比有所减小外,其叶长、叶宽、叶面积和节间距与其接穗品种的相应指标相比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小,进一步验证了砧木品种对接穗叶片和节间距等性状的影响(图4、表4)。‘豆果’/‘中榄’嫁接苗的叶长为37.83 mm,较接穗品种‘豆果’缩小9.24%,叶宽为11.38 cm,较‘豆果’缩小12.7%,叶片长宽比为3.46,较‘豆果’缩小11.73%,叶面积为3.38 cm2,较‘豆果’缩小6.11%,节间距为1.58 cm,较‘豆果’缩小11.73%。‘尼Ⅰ’/‘中榄’嫁接苗的叶长、叶宽、叶片长宽比、叶面积和节间距分别为30.48 cm、10.50 cm、2.69、2.65 cm2和1.70 cm,较‘尼Ⅰ’的相应指标分别缩小16.47%、1.04%、6.92%、14.24%和5.03%。

2.3.2 嫁接对接穗光合效应的影响 比较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佛奥’和‘佛选’为接穗的嫁接苗叶片的光合效应显示(表5),除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外,嫁接苗叶片的其他光合作用相关指标与相应的接穗品种苗相比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具体来看,采用同一品种的接穗,分别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嫁接后苗木叶片的光合效应不同。‘佛选’/‘峥云’嫁接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4.518 µmol·m-2·s-1、0.004 mol·m-2·s-1和0.185 mmol·m-2·s-1,均显著低于接穗品种‘佛选’的相应指标(P<0.05),分别降低了15.51%、50.00%和36.64%,水分利用率则由19.127 µmol·mmol-1(‘佛选’)升高至26.294 µmol·mmol-1,提高了37.47%。‘佛选’/‘中榄’嫁接苗叶片的蒸腾速率为0.234 mmol·m-2·s-1,较‘佛选’降低了19.86%;水分利用率为25.358 µmol·mmol-1,较‘佛选’提高了32.58%;其余性状与‘佛选’间没有显著变化。‘佛奥’/‘峥云’嫁接苗叶片的光合效应与接穗品种‘佛奥’相比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佛奥’/‘中榄’嫁接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为4.829 µmol·m-2·s-1、0.010 µmol·mmol-1、0.007 mol·m-2·s-1和0.253 mmol·m-2·s-1,分别较‘佛奥’的相应指标提高了44.54%、42.86%、75.00%和61.15%,而水分利用率则为16.936 µmol·mmol-1,较‘佛奥’下降了20.95%。

表5 嫁接对油橄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Table 5 Effect of different grafting combinations on photosynthesis of seedlings

观测以‘中榄’为砧木的两个嫁接组合‘豆果’/‘中榄’和‘尼Ⅰ’/‘中榄’嫁接苗叶片的光合效应显示,‘豆果’/‘中榄’嫁接苗的蒸腾速率为1.909 mmol·m-2·s-1,较‘豆果’降低了8.53%,其余指标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尼Ⅰ’/‘中榄’嫁接苗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为0.025 mol·m-2·s-1和2.067 mmol·m-2·s-1,较‘尼Ⅰ’分别降低了37.50%和8.70%,水分利用率为0.006 µmol·mmol-1,较‘尼Ⅰ’增加了20%。

3 结论与讨论

3.1 油橄榄耐酸砧木鉴定

从起源地小亚细亚到主产区地中海沿岸,油橄榄经历6 000余年的驯化和自然选择后形成了耐瘠、耐旱、适宜中性至微碱性土壤的生长特性[12]。因此,当引入我国南方红壤区种植时,酸性土壤胁迫致使多数油橄榄品种营养生长弱、落叶严重、只开花不结果[12]。当前,国际上对于油橄榄耐酸种质的评价与应用尚未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油橄榄数据库(http://www.Oleadb.it/)中也没有对品种耐酸性状的鉴定记录,暂无明确的鉴定方法和具体的耐酸品种可作参考。油橄榄属于常绿小乔木,生长周期长,通过大田移栽鉴定耐酸品种不可控因素多且占地面积大、耗时费力。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扦插苗进行酸性营养液胁迫处理,同时借助酸性土壤进行盆栽试验,并分别以胁迫处理1个月后的根系相对生长量及3个月后的苗木成活率和苗高相对生长量为评价指标,明确了15个品种的耐酸性差异,筛选出耐酸优质砧木品种‘峥云’和‘中榄’,并为大规模评价油橄榄耐酸性奠定了技术基础。

3.2 油橄榄优异嫁接组合筛选

嫁接是果树常见的繁殖方法之一,也是果树良种推广应用的重要手段[23-24]。赵丽芳等[24]通过高接换优方法,以‘佛奥’为砧木、10个不同油橄榄品种为接穗进行嫁接试验,发现油橄榄不同品种间的亲和力差异较大。本试验中,以‘峥云’为砧木嫁接‘佛奥’‘费切罗’和‘豆果’3个品种接穗的成活率高于以‘中榄’为砧木、相同接穗的嫁接组合;而以‘中榄’为砧木嫁接‘佛选’‘塔吉’和‘尼Ⅰ’的成活率高于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组合,表明同一砧木品种与不同接穗品种嫁接成活率不一,同一接穗品种与不同砧木品种的嫁接成活率也不同,其内在遗传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此外,本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佛奥’,虽以‘峥云’和‘中榄’为砧木嫁接后成活率有所差异,但分别达到82.00%和73.81%,因此,这两种嫁接组合均可加以利用。

3.3 嫁接对油橄榄接穗营养生长的影响

油橄榄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互作效应已有报道。Nardini等[26]和Gasco等[27]发现‘莱星’有生长旺盛(LW)和矮化(LD)2种砧木类型,以LD为砧木嫁接LW后接穗叶片的叶面积缩小、水势增大。Tous等[28]通过对比不同砧木品种嫁接‘Arbequina IRTA-i•18®’发现,以‘Arbosana’‘Corbella’和‘Limoncillo’为砧木可以有效降低接穗的生长势,且果实性状没有发生变化。本试验比较了‘中榄’和‘峥云’2个砧木品种对不同油橄榄品种接穗的影响,嫁接后接穗高度、节间距和叶片大小均不同程度地变小,但相同接穗以‘中榄’为砧木比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组合变化幅度更大,表明以‘峥云’为砧木的嫁接苗的生长速率较以‘中榄’为砧木的嫁接苗更快。对嫁接苗叶片光合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嫁接对光合作用相关特征的影响则随嫁接组合的不同而异,除‘佛选’/‘峥云’和‘佛奥’/‘中榄’嫁接苗的净光合速率分别较接穗品种变小和变大外,其余组合嫁接苗的净光合作用均无变化。在不影响或提高光合作用的前提下,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减弱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并进一步提升油橄榄的抗旱性。而对于嫁接对接穗生殖生长阶段产量和含油率等的影响,需待苗木进入初果期后进行跟踪调查。

本试验中‘中榄’和‘峥云’2个品种的生根力和耐酸性强,可用作酸性土壤地区的优质砧木;在所试验组合范围内,嫁接组合‘佛奥’/‘峥云’、‘费切罗’/‘峥云’、‘豆果’/‘峥云’、‘塔吉’/‘中榄’、‘佛选’/‘中榄’、‘尼Ⅰ’/‘中榄’、‘佛奥’/‘中榄’适宜在我国南方红壤区推广。

致谢:感谢淳安千岛湖爱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绿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油橄榄栽培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猜你喜欢

油橄榄嫁接苗砧木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油橄榄果实成熟度检测
南瓜砧木嫁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不同砧木对设施葡萄果实硒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研究*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嫁接苗回栽装置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热激处理下不同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多效唑提高西瓜砧木和嫁接苗质量
油橄榄的速生早实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