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小提琴教学现状及质量提升研究
——评《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
2022-02-19张娟
书名:《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
作者:丁芷诺,胡静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66-0245-2
出版时间:2018 年1 月
定价:28 元
小提琴教育是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点科目。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小提琴教学改革及教学模式构建势在必行。目前,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如教学理念传统及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由丁芷诺和胡静编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一书,基于小提琴启蒙教学的视角,从理论认知、启蒙教育、基础能力培养等层面对小提琴教学内容及方法展开探究,系统阐述初学小提琴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本书结构清晰,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为小提琴专业学习者或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全书共包括四个篇章。第一篇介绍小提琴的构造和历史以及小提琴教学法的历史等。第二篇阐述小提琴启蒙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乐理、小提琴上的乐理、人与乐器的关系和启蒙教育学课例。小提琴基本乐理涉及到识谱及小提琴演奏的影响因素,如速度、节奏、节拍等因素。而启蒙教学课例包括以下几种:初识小提琴导入课、站姿与持琴课程、右手握弓课程、空弦练习。第三篇是基础教学篇,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从姿势、发音、节奏、音准等方面开展基本功教学,并对小提琴演奏技巧及基础教材综述进行研究,而且将教材划分为初级、中级等不同程度。第四篇是实践教学篇,涵盖艺术教育理念、业余教学与专业学习、重奏与合奏的联合教学等,根据小提琴业余教学现状,对其教学模式及考级曲目展开分析与探讨。附录部分则包括各程度小提琴曲目推荐。
笔者在开展山西省文化旅游厅课题“山西农村小学教师艺术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2018D24)研究结合该书内容认为,小提琴演奏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基于现实各种因素,我国高校在开展小提琴教学时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小提琴专业学生具有多样化和多元性等特征,其对小提琴基础认知不同,专业能力和学习态度也存在差异,这给高校小提琴教学质量提升造成阻碍。具体而言,教学对象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种:一是零基础学生。这类学生只是为完成学校的客观教学要求,既缺乏对小提琴的基础认知,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二是小提琴爱好者。此类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表现良好,且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但因授课时间有限,因此其所学知识也很有限。三是小提琴专业学生。此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小提琴演奏能力较高,有十分娴熟的演奏技巧。但根据我国高校现实情况,小提琴专业的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而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多亟需完善的问题和疏漏。
其次,小提琴教学模式落后。基于当下教学现状,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小提琴演奏教学活动时并未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即对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因受传统教育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等相关技能训练,导致学生专业能力难以提升。在实践教学方面,师生沟通效果较差,究其原因是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因此对课堂上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有所忽视。在课程安排上,受课程时间和课时限制,加之必修课和文化课占据学生大量的上课时间,导致小提琴专业的课时安排十分有限,学生练习时间不足。
结合该书及当前教学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构建满足市场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从整体上提高小提琴教学成效和育人质量,实现对高素质应用型小提琴演奏人员的培养,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具体从以下层面对其改革路径探索。
第一,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小提琴演奏对技巧要求比较严格,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小提琴基础,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通过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能力,将其划分为不同教学层次,并给予其相应的科学指导,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高各层次学生在小提琴演奏方面的技巧和能力。
第二,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当前教学现状,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避免因太过看重演奏技巧教学而忽略对学生音乐情感和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创新教学模式时应将小提琴演奏技巧教学和音乐修养提升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快领悟小提琴节奏中的丰富情感和内容,促使其演奏表演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师应尽量完善教学内容并增设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练习的机会,切实提升高校小提琴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