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路径探究

2022-02-19李傲霜娄淑华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吉林红色德育

李傲霜 娄淑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系统编订思政教材,将思政课程与各学科专业深度融合,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思政课所要实现的是立德树人,这种政策导向与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一项前沿课题,也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战略要求。

一、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大中小德育一体化是指将思想道德要求贯穿于大中小各阶段教育活动中,从纵向上看,一体化德育是大中小学在学段衔接、课程教材、价值目标等方面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连贯性;从横向上看,一体化德育是各学科专业、不同学校类型及大社会资源等的横向协同配合。一体化不是单一化,而是德育理念与思路上的一致性,但具体的内容主题、方法策略和评价机制可以是多样的。新时代德育工作发展是“一体化的多样性”与“多样性的一体化”的统一[2]。既要有机衔接大中小学段课程教材,保证教育核心理念与思路的一致性;又要积极协同校外区域红色资源,形成本土特色的一体化德育品牌。近些年北京、山东、上海、厦门、深圳等省市相继进行了地方一体化德育模式与机制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区域一体化德育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3]。已试点颇有成效的德育方案有烟台的“德融数理”、青岛的“以海明德”、金山的“五育融合”、深圳的“德美树人”等,这些成功范本都是结合本区域资源禀赋创新自身发展的德育模式。一体化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仅抓教材内容编写的有序衔接,还要抓校外红色文化实践体验课程,保持核心情感价值的一脉相承,使红色基因烙在学生的心灵中,引导学生形成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要求。

二、吉林红色资源基本概况

吉林省地处东北腹地,是一片遍及红色遗迹的热土,具有丰富红色资源的优势。2021年6月吉林省列出了百家精品红色旅游旧址,热门线路有鸭绿江铁路大桥、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丰满劳工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塔子山战斗遗址等,为推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吉林省拥有厚实的革命底蕴。抗日战争期间,涌现了杨靖宇、李廷禄、陈翰章、王光宇等一批骁勇善战、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这一个个坚如磐石、宁死不屈的英雄伟绩凝结成了不朽的“抗联精神”。东北解放战争又孕育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战役纪念馆。抗美援朝时,吉林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奔赴前线,誓死卫国,那一幕幕大踏步跨过鸭绿江的壮景汇成了“吉人精神”。习总书记在2020年7月考察吉林工作时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4]充分挖掘并运用吉林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好红色资源的思政育人作用,把道德品质、政治准则和价值理念外化为大中小学生日常具体活动。引导学生感悟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优良美德,为推进新时代一体化德育进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三、吉林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可能性

将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有着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的工程。因为我党历来就高度重视德育工作,要求创新德育一体化模式。吉林红色资源富集,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人们经过红色文化的洗礼,要达到的是“立德树人”。

(一)政策驱动

新时代一体化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一体化德育体系”[5]。“一体化”是未来德育发展的首要课题,政策文件的发布为吉林红色资源融入德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一定可能。目前关于一体化德育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还处于萌芽阶段,为回应现实需求、落实德育政策,广大教育工作者须全身心投入育人实践中。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可成为推动形成一体化德育新格局不错的战略选择。

(二)实践导向

传统德育模式主要是依托校园课堂,学生被动地接收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道德知识,对理论的掌握只停留在识记层面,并未深于心、践于行。传统的德育倾向于知识教学,忽视了道德的实践性,没有很好处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关系。新时代德育模式更加重视德育实践层面的价值导向,紧跟德育创新的发展动向,不断积累一体化德育区域试点经验。红色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参观罪证陈列馆、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德育教育基地,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经验,让其在红色情境体验中主动接纳理论知识。真正的德育应该是思想知识传授与情感价值培育的深度融合,在方式举措和价值导向上的一体化。

(三)目标一致

红色文化资源与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皆指向“立德树人”。红色资源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它记载了党的艰苦历程和老百姓的感人故事,是推进德育一体化建设的鲜活教材。将革命旧址、遗迹文物、红色故事纳入德育教材体系中,还原具体历史情节,呈现有血有肉的革命形象,有利于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党史知识,积极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宗旨就是立德树人,培育各年龄段学生接续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认知、良好的行为规范、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爱国情感等是一体化德育建设的基本评价标准。因此红色资源与一体化德育的根本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吉林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局势异常严峻,不同意识形态与价值理念激烈碰撞,对教育界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如何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解决好横纵向割裂、跳跃,这是当前实现立德树人要求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创设红色文化情境,增强德育实践体验

我国一体化德育实践探索中十分重视情境因素,关于“情境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颇多。“情境德育”的核心是情境体验,它的发生过程一般为:入境、体验、升华。学生进入精心策划好的场景中,沉浸时萌生了道德情感,这些体验进一步加深固化,而后成为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因此,“情境体验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情境意义扩展与主体心灵丰富的过程”[6]。吉林省红色资源种类繁多,有一定的客观性。在开展一体化德育主题活动中,要充分调动主体意识统筹整合社会大课堂资源,运用好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有意营造出舒心愉悦、无声无痕的育人情境,以浸润式“情境体验”教学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防意识。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情境性、实践性和价值性,因此可以依托丰富多样的革命遗迹创设一定的“红色情境”,引导学生在道德情感体验中,达到一体化德育工作所要实现的“立德树人”,形成正确的历史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德育课堂是一体化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传统德育忽视了道德获得的实践性。吉林省大中小学可根据本地特色资源,开设相应的实践类德育选修课,整合德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资源,将一体化德育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引导各年龄段学生通过实践寻访红色旧址,深入了解吉林革命历史资源,在红色情境体验中层层渐进地培养爱国意识与民族认同感。

(二)整合红色旅游线路,协同横向德育资源

近些年,吉林省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整合及运用,积极探寻革命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融接点。红色景区已成为人们假期出游的打卡圣地。建党百年时吉林省有23处红色资源成功入选“红色旅游百佳精品线路”,形成了富有吉林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体系。红色历史方面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由靖宇陵园、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劳工纪念场馆、四平战役旧址等串联成的“红色吉林 不朽精神”特色线路;一条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为代表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特色线路[8]。集安的鸭绿江国境大桥是推进一体化德育发展的示范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凝望着横亘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铁路大桥,脑海里浮现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壮烈场面,惊叹于先辈敢于赴死的坚定信念,由此接过革命的“接力棒”,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红色热土。一体化德育发展策略主要从横向协同和纵向衔接两个方面着手。横向协同包括德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校内资源与社会大资源、教育内容与方法途径的结合,目的是要形成全方位综合育人体系。当前,一体化德育在横向层面存在着“开发不足、资源割裂、对接不准、难以操作”等问题。这些年吉林省高度重视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各级政府统筹用活红色资源的自觉性愈发强烈,客观上为一体化德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红色资源作为横向社会资源可以嵌入一体化德育实践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需求的红色资源,合理设计德育实施的主题目标、方法策略,注重德育实践维度的价值导向,形成一体化德育发展新格局。

(三)挖掘红色资源价值,培育学生主体意识

吉林红色文化氛围浓厚,各式各样的红色资源不仅具有政治文化价值,还有生态审美价值。红色旧址和遗迹大多隐于较偏僻的古村镇,这里往往草木葱郁、风光旖旎、空气清新,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徜徉在优美静谧的红色圣地中,人们的感官会充分“觉醒”,主体意识无形中被震撼,主动去探寻革命文物背后所记载的感人故事,实现自我教育。充分挖掘吉林红色资源所蕴藏的各种价值,并结合新传播媒介、新话语风格创新红色文化的呈现方式,依托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区域红色资源开展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活动,有针对性地丰富各阶段学生的道德体验。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倾听者,新型一体化德育环境下,教师应转变角色,重新定位,主持和引导学生展示自我,让学生成为实施者[7]。大中小学生于校外参观红色德育实践基地,实地探寻先烈足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由客体向主体的转变。相比课堂灌输讲授,置身于“红色实境”中,学生会自主选材取材,深度探求思想道德内容,更容易活跃思维细胞,引起情感与心灵上的共鸣。教师在嵌入吉林红色资源时,要设定好目标、维护好秩序、把握好力度,确保红色资源的育人铸魂功能。不要压制、扼杀学生的质疑及争辩,其相互间思想观点的碰撞,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增强主体意识。传统的一体化德育建设侧重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取得的成效不够理想。新时代德育工作应借助红色资源实践基地,精心营造热血激昂的红色审美情境,将教材读本和主题教育完美融合,引导学生真正对民族精神产生认同感。

准确把握德育一体化科学内涵、深入挖掘吉林特色红色资源,是将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除了创设红色革命情境、整合红色旅游线路、挖掘红色资源价值外,还有许多创新一体化德育模式的方案,比如建设一体化学校德育示范品牌、夯实德育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分享一体化红色育人故事等。新时代一体化德育建设要求施教者注重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相适宜的德育要义和主题,既培养受众群体形成核心价值素养,又引导其发展自身特色,实现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吉林红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红色是什么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吉林卷
红色在哪里?
吉林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