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害星产链对印度有害无益
2022-02-19陈经
陈经
最近一段时间,印度政府对在印中资企业发起新一轮封禁和干扰。2月14日,印度封禁54款中国企业开发的APP。15日,印度税务部门对包括华为在内的多个中资企业在印场所进行了搜查。此前,印度外贸总局宣布禁止进口外国无人机,实际主要针对的也是中国无人机厂商。
这些以“安全”、“税务”为名义实施的干扰行为,印度政府此前已经搞过好几次,中国企业开发的APP成为重灾区。但同时,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却暴增43%,达1256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额增长46%,对中国出口增长35%。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也从2020年的460亿美元增至694亿美元,成为最大逆差来源。
中印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印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是两国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证明。印度对华贸易逆差扩大受新冠疫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印度经济发展需要及国内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影响。然而,印度有经济部门将之归结为“中国占了便宜”。印度国家银行15日发步报告称,如果利用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将对中国依赖降低50%,印度GDP将增加200亿美元。目前,印度已在多个领域对本土厂商进行“补贴激励”,如2021年3月对IT硬件实施PLI计划,计划五年补贴409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47亿元),同年8月对汽车零部件实行PLI,预算达5700亿卢比;在光伏等领域也有相关计划,但预算较少。
或许出于较为短视的评估,或许出于错误的认知,印度政府将互惠互利的双边经贸行为片面解读为“吃亏”,并以此为依据对外国企业采取歧视性行为,伤害的也是印度自己的经济,有时连印度企业都无法忍受。这种“找补”心理在莫迪政府上台前就已在印度社会滋生,近年来随着印.度民粹主义的'不断发酵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双边贸易额的迅速增长说明,中印经贸基本面的作用仍然是压倒性的力量。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虽然市场潜力大,但企业实力仍然有限,与中国企业合作能有效提升印度的基建水平,丰富市场商品供应,对其经济发展意义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多次重申发展经贸互利互惠的交往原则,印度内部虽有抗拒力量,但最终仍然只能与中国不断扩大贸易。只要印度还想发展经济,国际经贸往来的经济原理就绕不过去,中国的优势就绕不过去。
莫迪政府振兴印度制造、激励本土生产的努力,多年来效果不彰,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16%下滑到13%,早在疫情之前,经济增速就已出现滑坡。虽然通过高额关税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组装环节放在印度,但仍不可避免地从中国大量进口零部件和生产原料,这是国际化大分工的规律在起作用。不认真发展本土制造业,挖空心思人为切割生产链条,对印度的竞争力必将有百害而无一益。▲(作者是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