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研究

2022-02-19张博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络安全计算机大数据

张博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大范围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数据呈几何倍数增长,数据的应用也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采用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1.034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对数据的利用手段不断创新,通过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同时,随着数据海量的增长,人们现状已经很难对各类数据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甄别,导致人们在应用数据时,面临着网络信息化数据安全的威胁,对用户的信息安全造成隐患。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1. 计算机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不能只局限于组网的硬件方面以及对网络进行管理控制的软件方面,也要针对共享资源与网络服务等方面进行网络安全管控,所以在进行网络安全定义时,应当考虑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参照ISO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与数据进行保护,计算机不会因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破坏,防止数据被更改或泄露,能够保持网络系统可靠性地正常运行,维护网络服务正常有序。

2.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大数据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用户在利用数据时,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着信息数据损坏或被盗用的风险,甚至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要素进行分析,对保障信息数据真实、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用户缺乏安全意识

现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可以脱离网络,但有许多用户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当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的用户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可能造成隐私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发生,常常让步伐分子找到入侵计算机的机会,让用户自身的合法利益遭到损害。社会正处在信息化的潮流中,社会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表面光鲜艳丽的网站或应用,但是这些网站和应用往往都会要求用户填写一些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或者获取用户一些权限,当这些信息被盗取之后,可能对用户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综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大部分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不会仔细分辨软件是否真实可靠,往往将自己个人信息上传,着不法分子的道,导致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2.2 网络软件安全程度不高

尽管现在计算机具备相关的安全程序,网络安全防范的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是仍需要考虑到网络安全风险也在不断进化,仅通过使用安全程序进行防御实在是难以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

当前正处于网络软件开发行业的技术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人们享用网络带来的便利生活条件的同时,伴随网络而来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首先,计算机的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感染性,在用户使用某些来自网络的软件时,可能出现软件会存在个人用户或企业的携带病毒现象,可能对网络安全照成严重的威胁。其次,部分来自网络的软件可靠程度不高,在下载过程中往往会隐藏捆绑一些其他软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可能损害计算机的硬件,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2.3 网络监管不完善

计算机网络环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改变,而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同时新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但主要还是针对用户隐私信息层面。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存在部分个人与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采用不同渠道获取用户信息并进行收集,并且可能会非法使用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针对用户信息的产业链,使用用户信息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致使計算机网络环境秩序混乱且充满危机。但与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的政策文件或法律法规匮乏,没有结合不断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有关部门更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网络安全规范建设。

3.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因素

大数据技术能够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一种强力的技术支持手段,也奠定了计算机网络安全规范系统的运行基础,是进行网络安全维护的重要手段。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危害网络安全的不利因素,并结合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变动,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相关的技术水平与意识,并完善网络安全问题的相应法律机制,方能有效的对网络安全进行控制,确保网络处于完全的前提下进行稳定发展。

3.1 环境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其外部设备的平稳、高效运行。外部设备存储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例如:高温、潮湿、电磁干扰、雷电和火灾等,都将直接导致外部设备的损坏,影响信息的传递,使用户数据丢失和无法获得。

3.2 软件因素

计算机系统在软件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系统漏洞。倘若人为利用系统漏洞,那么势必会对整个计算机系统造成安全威胁。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漏洞已经被发现并做了加密处理,但这并不是万全的保障,一旦攻击者能够在不被授权条件下对计算机进行访问和操作,那么就会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破坏和泄露。

4. 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大数据背景下技术的不断完善与优化,直接扩大了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规模,交互式的网络使用方式已经融入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之中。网络在沟通方面具有高效快捷的优势,能够为社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提供便利条件,进而创造更大的价值。但网络中存在一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到用户的信息安全与应用安全。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发展,应当结合大数据技术,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确保计算机网络能够在规范下安全有效的进行工作。

4.1 增强用户网络安全意识

增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必须的,用户对于风险评估的能力,将直接决定用户对于网络环境的判断,特别是用户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保持警惕,对于网络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尽量原理,判断所处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远离类似诈骗与虚假的网站与软件。对于个人使用密码的难度进行提高,搞难度的密码能够直接有效的预防不法分子的盗取,对使用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在一些来历不明的网站与软件拒绝登录或填写个人新信息。用户应当不定时的为计算机进行病毒查杀,不断增强计算机的安全性能,进而实现对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

4.2 提高软件安全程度

社会中的相关企业也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可能威胁网络安全的风险及时排查,并对已经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与升级,并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可以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网络防范技术,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系统能更加有效的对网络中存在的风险与漏洞进行防范,可以利用生物识别认证技术,当启动计算机网络系统时,只有完成已经设置好的体征信息时,才能够进行操作,能够让计算机网络从多个方面得到有效的保护,还可以结合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治理,主动预防网络中的安全风险。

4.3 完善计算机网络的法律制度

针对频繁发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只有落实依法规范网络,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违法违规的行为。相关部门应提高维护网络安全与治理网络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视程度,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网络警察的监察作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工作中落实监督、处理及指导的行动,查处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危害的人员,并依法合理地对其进行处理;最后,建立健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与规范机制,结合世界计算机网络应用现状,对纰漏进行完善与优化,如完善个人信息保護法、明晰网络信息隐私权、依法追究恶意滥用他人网络信息的人员等。

4.4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是防范网络安全问题与提高网络安全水平的关键。日常生活中,很多的网络安全事件都是由于网络安全管理员的疏忽大意与专业技术不过关导致的,因此,必须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保证网络安全与稳定,使管理员更高效地管理网络环境。同时,应提高对网络安全管理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安全意识培养,使其专业技能够适应日益进步的网络环境,更高效地分辨出不断更新的虚假钓鱼网站与不安全的软件,保证网络安全。同时,要注意网络安全管理员的心理健康与道德规范,避免其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

4.5 利用防火墙技术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专门针对网络攻击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专用网和公共网之间设置的安全保护屏障。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的防火墙类型众多,根据采用的技术差异可以将其分为代理型防火墙和包过滤型防火墙等多种类型。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防火墙,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4.6 合理使用杀毒软件

计算机网络在使用时,应当安装合适的杀毒软件,并且实时更新病毒库,定期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病毒和木马查杀,保障杀毒软件的正常工作。同时,及时更新系统的漏洞补丁,提升计算机的安全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计算机网络系统领域当中呈现出来的安全问题的种类比较多。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针对网络安全的概念展开研究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在今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性作用,致力于找寻出来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使得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领域当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最终也就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海青.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00(002):160-160,162.

[2]段莉屏.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商(48期):210-210.

猜你喜欢

网络安全计算机大数据
全国多地联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还看新法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