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2-02-19王金祥徐彬刘爽
王金祥 徐彬 刘爽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学校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正因如此,课程也随之改革,并向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方向前进。素质教育主要就是讲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起来。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中这一阶段,它是学生无论在身体、心灵以及日后发展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转折点。本文从以展开高中体育活动的作用与意义出发,阐述了在进行高中体育活动开展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从小学开始,体育就一直是学校教学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实施,给予许多高中体育教师无尽的动力去创新,去改革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但就目前来说,高中体育教学仍旧有着许多不可无视的问题存在着,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难让高中体育课堂很好的开展,进而阻挡了体育教学的开展。
1 高中体育活动开展的作用
高中的学习时是枯燥无味的,然而其又是学生对于日后发展的转折点。这一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段时期的学生来自于学校、家庭的压力都非常大。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另一种方法来放松心态,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学习。体育课程的开展,无疑是调整心态的重要方法。开展体育活动,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還能够将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出来,进而提升体育素养。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发展自身的体育能力,将自己的社交扩大,还能够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体育方法、行为的养成以及体育知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高中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
2.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我国有句俗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诚然,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即使在优秀,也没有办法实际解决其遇见的问题。正因如此,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其他学习科目没有办法题目的。所以,高中的体育教师应当要仔细并执行国家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仔细认真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并使用灵巧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着重激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帮助学生把握科学有效地锻炼方式,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2.2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目前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对学校培养学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多,而学生所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有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需要着重重视起来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不但能够将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提升,还能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时,应当时刻对学生严格要求。通过良好的纪律,来培养学生一同努力,相互培养,互相理解,团结一致取得良好的成绩。
2.3 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高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还能够锻炼其顽强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意志力总是在学生不断努力制服问题的同时逐渐磨砺出来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个小进步都需要不断制服生理以及心理上所出现的挫折与难题,不但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并在这些困难中成长。
3 高中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观念落后
不管哪一学科,若是不更新教学思想,都会为之落后。然而,在高中体育这一课程教学显得格外突出。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高中的体育教师虽然能够在初中体育课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新的教学项目,并且还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新颖的体育知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体育中的世界。但是就目前来说,多数高中的体育课仍旧是以堂课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不能从本质上考虑到学生所需要的是什么。只着重点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考试与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培养,更有甚者没有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3.2 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学校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并在其中都有着体育方面的教学,但是当他们离开校园之后就和体育没有缘分了。由此可见,这和高中体育教师将学生的体育兴趣忽略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主要以教学为目的,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传授体育中所要教习的知识点,而忽略对学生传授体育健身的知识,更加忽视了学生对健身能力、认知以及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没有任何有效的收获。
3.3 教材没有物尽其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中。目前,我国的高中体育器材也渐渐的丰富起来。但是由于受到以往的“应试教育”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许多学校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分数,从而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正因如此,体育课开展的时间少之又少,并且,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主要是以户外运动为主,所使用的体育教材范围相对很少,这样一来,在极大的程度上就限制了教材的发挥。除此之外,高中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与其他的学科一样,没有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并且师生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主要将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训练的项目上。这样一来,学生就会逐渐对体育课堂产生抵触和反感心理。
3.4 师资力量和体育器材不足
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善,并且目前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全方面发展学生。但是由于受到以往的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影响,大部分学校还是主要以文化课为主,像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并不会受到重视。正因如此,我国高中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非常缺少。除此之外,有的学校由于经费限制,并不会安置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器材,更有甚者将原本要用在体育活动方面的经费改为其他科目的建设,从根本上严重影响了高中体育活动的展开。
4 高中体育活动开展的解决策略
4.1 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命运的关键时期,其不但要注重学生对各个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这一时期开展体育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将健康和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还要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体育精神、顽强的以及合作的心神等。若是想要真正的将高中体育教学的效果从本质上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重视起来,并吻合学生心中所希望的体育教学。高中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适当的安排一些教学内容,但是不要太过注重与实践教学或者理论教学,应当让学生的体育精神激发出来,并养成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改良体育课教学体系中所出现的不足之处。
4.2 优化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观念都是“教师教,学生听”这一教学模式,但在目前看来,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变过去的教育方法,要有以往的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这种教学方法来,要知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只有让学生喜欢并热爱,才能让其主动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发挥,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4.3 充分发挥教材功能,丰富教学模式
若是高中体育课的教材没有充分地将其作用发挥出来,那么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既然准备了与之相对应的教材,那么就应当物尽所能,充分地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出来,而不能让其成为学生为了考试的工具。高中体育教师可以以每节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前提,给学生安排一些上课之前的作业,并让学生自身领悟有关的体育知识,在教学课堂中把理论运用在实际中。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当要有更多的教学手段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与此同时,将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让体育课变成学生真正喜欢的课堂。
4.4 增加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丰富体育设施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领导者,其在学生的心中具有与之对应的地位。高中体育教师一样,只有将其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逐渐提高,才能够将学校的体育教育事业展开的更加完美,从而让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当可以应聘一些专业的体育事业的工作人员、运动员或者退伍军人等进行教学。若是已有体育教师,那么体育教师就应当将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对于学校的体育设施来说,可以专门拥有一个体育设施场地,增加丰富多样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展现出自己发光的地方,并还可以缓解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其他学科所给的压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生存,在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体育教学应当进行更新改革。总而言之,不管是相关教育部门、學校,还是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将高中体育教学重视起来,不断的将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还能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一次一次锻炼自己坚强的心态。
(作者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2.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3.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