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医籍中硝石功效考证

2022-02-18迟莉王伽伯陈婷孙超韦良玉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药性功效

迟莉,王伽伯,陈婷,孙超,韦良玉

首都医科大学 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硝石Sal Nitri在古籍中常作消石[1],由矿物硝石(Nitrokalite)经加工炼制而成,以硝酸钾(KNO3)为主要成分[2]2715。因KNO3在特定条件下有爆燃的可能,硝石被列为管制类化学品,在临床应用中日渐减少。然而,硝石在古代的药用范围非常广泛,被应用于多科疾病的治疗。《中药大辞典》记载硝石功效为“破坚散积、利尿泻下、解毒消肿”[2]2715,但根据硝石在古代的实际应用情况,其功效尚有拓展的空间。目前,未见系统总结硝石功效的报道。笔者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数据源,对硝石的功效进行系统总结,并对其药性进行分析,以期扩大硝石的用药范围,为恢复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研究对象

硝石在唐代以前和芒硝[2]1155、朴硝[2]1162[主要成分均为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相混淆,现代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3-4]。田甜[3]提出,宋代以后,硝石药物的名实就基本稳定了下来,一直沿用至今,从古至今道家所言的硝石一直都是KNO3;“及至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对于千年来‘消’的研究作了全面总结”[4]。据此,笔者认为,唐代前后的炼丹家因硝石的易爆性区分了硝石和芒硝,宋代的医药学家亦对2 种硝进行了基本的区分,明清时期医药学家对两者已有明确的区分;在文献中以“焰硝”“火硝”为名称者,应明确视为以KNO3为主要成分的硝石。

1.2 检索方法

《中华医典》第五版是对中医古籍进行系统整理而制成的大型电子丛书,收录医学古籍1156 部,基本涵盖了至民国为止的中医学主要著作。本研究参考《中药大辞典》中的硝石及其异名[2]2715,以“硝石”“火硝”“焰消”“消石”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第五版正文中进行检索,获得医经、诊法、本草等12类文献(不包括医案)中相关条文4000余条;之后,依据硝石和其他药物的鉴别方法[3-4],剔除名实混淆的条文,并补充文献整理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条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形成硝石古籍资料库。因宋代以后对硝石的辨识已基本清晰,故本文以宋代以来,尤以明、清时期的文献为主体,对硝石药性和功效进行总结。

2 功效

硝石功效的记载依据其应用频次由多到少加以排列,具体到每个病症,则以单用、灵活组方、成方为序。

2.1 止痛

2.1.1头痛 硝石单独使用即可止头痛,南北朝《雷公炮炙论》记载:“脑痛欲亡,鼻投硝末;头痛者,以硝石作末,纳鼻中,立止”[5]。这是硝石用于止痛的最早文献记载。明代《益世经验良方》亦以火硝研末搐鼻内,“治一切头痛欲死者”[6]。硝石和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止头痛的文献记载则更多,元代《御药院方》用硝石、细辛组成二圣散[7],宋代《圣济总录》[8]、明代《普济方》[9]71用谷精草、铜绿、硝石配伍,治疗头痛。硝石亦被用于后世治疗头痛的成方,明代《古今医统大全》青火金针和赤火金针中硝石为用量最重者,“青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脑泻耳鸣。火硝(一两)、青黛、薄荷、川芎(各等份)”“赤火金针治同前”[10],后青火金针成为头风治疗的常用方剂[11]177。

2.1.2牙痛 硝石单用即可治疗牙痛,清代日本医著《名家方选》记载“随牙齿疼痛左右,横卧,纳入白焰硝细末少许”[12]。硝石亦可和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牙痛,清代《奇方类编》记载牙疼腮肿用“朝脑尖四分、倾银火硝一钱,共为末,搽患处”[13],清代《外治寿世方》以“火硝、雄黄、元明粉共为末”治疗牙痛[14]71。清太医院治疗牙痛的冰硼散由“冰片(二分)、硼砂(四分)、火硝(三分)”组成[15]73。硝石治疗牙痛,除用于患齿处外,亦可纳于鼻中,哭来笑去散[16]、雄黄定痛散[9]462均如此。

2.1.3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 明代《本草纲目》用硝石和雄黄等份研末,点入眼角,治疗诸心腹痛[17]。清代《良朋汇集经验神方》以硝石和明雄、朱砂、硼砂、枯矾、乳香、没药、儿茶、冰片、麝香配伍,制成“人马平安行军散”点大眼角,用于止身体多部位疼痛,“一点绞肠痧,二点气腰疼……七点走风痛,八点急心痛,九点急头痛”[18]。

基于上述记载,硝石用于止痛,可单用,亦可和清热之芒硝、硼砂,辛香之冰片、麝香、乳没,以及杀虫之雄黄等药物配伍,采用鼻内、眼角等黏膜组织或者疼痛局部给药,有“擦上即止”“神效”“立愈”的效果[10,19-20]。参考现代医学理论,硝石止痛的机制或与KNO3进入体内通过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途径镇痛有关[21],而迅速起效的原因,则和古人通过黏膜给药[10,19-20],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迅速发挥止痛作用有关[22-23]。虽然,硝石及其复方未必能从根本上解除疼痛的病因,但能迅速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这一点对硝石的现代临床应用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2.2 解毒消肿

2.2.1喉痹 硝石多和其他药物组成散粉治疗喉痹。清代太医院吹喉蝎梢散[15]76、吹喉蛾嵋雪方[15]50、治舌大如脬喉风即时不救则死方[15]126采用火硝和硼砂、胆矾、芒硝等矿物类药物配合使用,治疗因咽喉肿痛严重以致呼吸困难的走马痹之类的喉科急症,有急救之效[15]126。在中医喉科基本方玉钥匙[24]、金钥匙[25]中,硝石均为用量最重的一味药物,称得上是喉科要药。

2.2.2口疮 明代《卫生易简方》单用硝石末涂抹治疗小儿鹅口口疮[26];《普济方》[27]、《本草单方》[28]则采用竹沥和焰硝配伍使用治疗鹅口、重舌。元、明、清时期多部医著记载由硼砂、焰硝等份研末组成的“口疮神方”,亦可口含以治疗口疮[29-31]。

2.2.3眼病 硝石可单用点眼治疗赤眼肿痛,这一点在《本草纲目》[17]、清代《本草易读》[32]427中均有记载。硝石亦可和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治疗眼病,明代《鲁府禁方》记载“如圣散,专治蝎螫眼病,片脑、白矾(各四厘)、火硝(三厘)、胆矾(二厘半),上四味为细末,点眼效”[33];《本草纲目》用硝石熔后和黄丹、冰片合用点眼,治疗眼目障翳,“其效如神”[17];《银海精微》则以火硝、炉甘石制成散粉点眼,治疗“流泪风痒”[34]。有些含硝石的眼科制剂亦可采用鼻吸使用,宋代《圣济总录》以硝石、龙脑、青黛合研,“每用一豆许,吹两鼻内”,治疗“目睛疼痛”[35]。清代日本医书《青囊琐探》[36]、清代《本草易读》[32]228、清代《医宗说约》[37]中亦有类似用法的记载。鼻吸硝石制剂治疗眼病或是使药物通过黏膜吸收,而快速发挥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硝石多和硼砂、芒硝、胆矾、青黛、冰片等药物制成散粉,治疗口腔、喉科、眼科等五官科疾病,发挥解毒消肿的作用。硝石治疗五官科疾病起效迅速,所以可用于走马痹之类急症的治疗[15]126。因这些疾病以黏膜炎症居多,故临床应用时亦应考虑到KNO3浓度较高时产生高渗透压而对黏膜的刺激作用,将这些含硝石散粉制成凝胶剂或许是该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2.3 去腐生肌

硝石可以汤剂或散粉形式治疗痈疡类疾病。宋代《太平圣惠方》硝石散“治小儿疮疖初生,热气始结,疼痛妨闷”[38]2883;明代《医镜》“用烟膏一两,硫黄、焰硝各二钱,飞矾四钱,猪牙皂角二钱,共为细末”,治疗“脓泡、疥疮”[39];清代《证治准绳·疡医》三消散治疗肿疡[40]89,大黄汤治疗肠痈[40]157,一上散治风痒裂折燥疮[40]388,俱用硝石;清代日本医书《霉疠新书》附录以焰硝和胆矾投入石灰水上清中制成鍜石汤,“治诸溃”[41]。

硝石在丹药红升丹和白降丹中应用最多。红升丹首见于清代《医宗金鉴》,组方为“朱砂(五钱)、雄黄(五钱)、水银(一两)、火硝(四两)、白矾(一两)、皂矾(六钱)”[42]1334,后清太医院所用红升丹组方简化为水银、火硝、白矾三药,被赞为“外科之圣药”[15]124,清代《外科大成》在太医院方基础上加用朱砂制作红粉[43],北京市中医医院的朱红膏纱条即以红粉为主要药味。白降丹亦首见于清代《医宗金鉴》,组方为“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42]1335,后清代《串雅内外编》简化为“水银、火硝、白矾、皂矾、炒白盐各九钱”[11]42,后世帝金丹组方与此相近[16]。红升丹长于生肌,而白降丹因皂矾而具有较强的去腐之力,主要用于“拔管”[11]42。清太医院赤金锭中“火硝(八两)、漳丹(一两)、黑矾(一两)、朱砂(五分)、黄丹(五分)”,火硝用量亦远超其他药物,用于痧证、喉痹、火眼、受暑、肿毒疾病的治疗[15]60。

基于上述文献,硝石可以汤剂、散粉或丹丸等多种剂型治疗疮疡,不仅使用频率高,在方中用量亦大。然而,硝石在方中主要作用是清热去腐还是活血生肌尚不清楚。

2.4 化痰软坚散结

2.4.1瘰疬 现代医学认为,瘰疬多由结核杆菌引起,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甚至溃破。硝石具有散结的作用,可以治疗痰凝血瘀导致的瘰疬。唐代《药性论》言硝石“主项下瘰疬”[44]。硝石治疗瘰疬多用于丸药中,明代《菉竹堂集验方》记载“内消瘰疬秘传经验方,未溃者内消,已溃者亦愈”[45],后该方被收录于明代《慈幼新书》[46]、清代《回生集》[47]、清代《疡医大全》[48]等书中,并改称内消瘰疬丸。目前,中成药内消瘰疬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乳腺、甲状腺、声带等多个部位的结节[49-51]。

瘰疬的痰核(淋巴结结核)形成之后,现代多以手术取出,而清代医家已用硝石和其他药物配成腐蚀性丹药,局部应用以取痰核,如清代《串雅内外编》记载以“水银、硼砂、火硝、明矾、皂矾、食盐各一钱,朱砂二钱”制成提疬丹,“每用一丸放疮上,棉纸封二三层,一日夜急揭起,则核随纸带出”[11]54。该用法在后世著作中亦有记载[52]。

2.4.2癥瘕 硝石治疗癥瘕亦多用于丸药中。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消石大丸以“硝石六两,朴硝亦得,大黄八两,人参、甘草各二两”制成丸药,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导致的“十二癥瘕,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53]。宋代《太平圣惠方》玉华丸以硝石、硫黄、白矾、硼砂等并用,温中破积,治疗气机不畅引起的腹中癥瘕痞块[38]1520。

痰浊瘀血结聚类疾病病程较长,故硝石治疗此类疾病多以丸药形式,但硝石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和机制尚有待研究。

2.5 开窍辟秽

2.5.1伏暑伤冷 伏暑伤冷以“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54]、“泄泻如水”[55]为主要症状,其病机多为上盛下虚或里寒外热。硝石和硫黄等份配伍所制成的二气丹[17],是治疗伏暑伤冷的基础方剂。二气丹的配伍机制是硝石性温向上、硫黄质重向下,一上一下,调畅气机、疏通下上[17]。来复丹[56-57]、甘露丸[55]均在二气丹的基础上组方而成。

2.5.2神昏窍闭等急症 硝石对于寒热病证之窍闭均有作用。硝石既可用于凉开三宝的紫雪丹中,和石膏、犀角、羚羊角等配伍,口服,治疗热证之神昏窍闭[58];亦可用于人马平安散[59]、行军散[60]、平安散[61]、鼻吸散[18]等散粉方中,和雄黄配伍,并加入冰片、牛黄、麝香、硼砂等,治疗霍乱、暑湿等阴证的神昏窍闭,鼻吸或入眼角使用。

硝石之辟秽涤浊功能,主要用于寒热虚实错杂之证,其机制或和硝酸盐类化合物的抗应激作用有关[62]。

2.6 利湿退黄

2.6.1黄疸 大黄硝石汤[63]66、硝石矾石散[63]67均出自《金匮要略》,分别用于治疗黄疸、女劳黑疸,虽两方中的“硝石”是否应为“芒硝”尚存疑待考[64],但后世用硝石治疗黄疸的记载却颇多[65]。清代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亦用硝石“与皂矾同用,善治内伤黄疸,消胆中结石、膀胱中结石及钩虫病”[66]。

2.6.2淋证 宋代《仁斋直指方》用硝石为主药治疗“血淋、热淋等诸淋”[67],《本草纲目》中透格散亦以硝石为主药治疗多种淋证[17]。

现代研究证实,硝石确有利尿消石之效,当和硝石中钾离子(K+)的作用有关[68-69]。

2.7 温里活血

2.7.1阴寒实证 火硝和硫黄、巴豆制成的火剂汤,温中泻下,治疗“阴寒凝结,二便不通,势甚危急”[70];清代《外治寿世方》亦用“胡椒(一粒捣碎)、黄丹(三分)、火硝(二分)……将药末封马口按住,女……自按其阴”治疗阴证伤寒[14]11。

2.7.2寒凝血瘀 寒凝则瘀,硝石因其温里作用,可用于治疗妇科血瘀证。宋代《扁鹊心书》记载来复丹能“治伤寒阴证,女人血气刺痛,或攻小腹,或儿枕作痛及诸郁结之气”[71],明代《本草汇言》引陈荩斋方,以琥珀、火硝、硫黄、五灵脂、乳香、没药,炮制后制成丸药,治疗“产后瘀血,凡癥瘕蛊胀,及跌打损伤内有瘀血者”[72]。

基于上述用法,硝石能入血分[17],配伍胡椒、硫黄等温里药,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活血药及陈皮、青皮等行气药,可用于治疗阴寒实证及妇科寒凝血瘀之证。

3 药性

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性理论的核心是寒热[73]。因硝石的寒热药性尚存在争议,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硝石的临床应用。

历代医家对硝石药性的认识经历了从“寒”到“温”再到“寒温并存”的过程。从汉代到宋元时期,绝大部分医著记载硝石的药性为寒。而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据硝石可爆炸燃烧的性质将硝石的寒热药性由“寒”改为“大温”[17]。此后,对硝石寒温药性的认识进入“寒温并存”的阶段。多数医家认为硝石性属温热,如清代《本经逢原》载其“温”[74],清代《本草从新》载其“大热”[75],但仍有部分医家认为硝石性质属寒,如明代《雷公炮制药性解》载其“大寒”[76]。《中药大辞典》[2]2715则沿袭明清及近代多数医家的看法,记载硝石药性为“温”,然现代中医界尚未对其进行详细考证。

中药药性研究工作可以从文献、功效、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77]。单纯根据已有的本草文献,显然无法明晰硝石的寒热药性。根据《素问》中记载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用药法则,基于硝石的功效试分析其药性:解毒消肿、利湿退黄、开窍辟秽的功效或可体现其寒凉之性,温里行血的功能或可体现其辛热之性,而止痛、去腐生肌、化痰散结的功效则无法判断其寒热属性。由于硝石的功效体现出其药性不一致性,甚至截然相反,所以根据药效无法明晰硝石的药性。据此,硝石寒热药性的争议仅通过文献和功效分析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清代汪昂针对硝石药性“后人辨论纷然,究无定指”[78],至今仍是事实。硝石的寒热药性只有通过现代实验研究才有可能得以明确。

4 总结和展望

本文基于对古籍文献的梳理,发现硝石具有止痛、解毒消肿、去腐生肌、化痰散结、开窍辟秽、温中行血、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治疗疼痛、痈肿、疮疡、疔结、淋证、黄疸、暑症、血瘀等多种证,在中国古代应用广泛。硝石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体现出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对疼痛、喉痹等疾病治疗起效快速的作用特点[10,19-20],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中医不是慢郎中”的典型代表。

硝石电离后产生硝酸根阴离子(NO3-)[62]。大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由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硝酸盐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疾病防治作用[21,79-80]。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氧化氮途径是体内经典一氧化氮途径的平行途径和有力补充,摄入外源性硝酸盐可以成为机体一氧化氮的有效储备,在体内发挥保护重要器官(胃肠、心血管、肝脏等)、抗炎、调节糖脂代谢、提高运动能力、止痛、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及延缓衰老等作用。因此,硝石对于脑卒中、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放射损伤、糖尿病、炎症、应激性胃溃疡及衰老等相关疾病具有防治潜能[62]。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并没有发现硝酸盐导致癌症的直接证据[81-82]。

通过对比传统中医对硝石功效的认识和现代医学对硝酸盐作用的研究,推测硝石的某些功效如止痛、解毒消肿、化痰或和硝酸盐的一氧化氮样作用有关。重要的是,对于中医界来讲,硝酸盐广泛的药理作用提示硝石的功效应该还有可以扩展的空间,硝石可能对胸痹、消渴、腹泻、便秘等疾病亦有治疗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1985 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收录硝石,但仅记载“硝石为天然硝酸钾经加工而成的结晶体”[83-85],其他各版《中国药典》均未收录硝石。因在特定条件下有爆燃的可能,硝石目前被列为管制类化学品。这种现况严重滞碍了中医界对硝石的利用,以至硝石在中医临床应用濒于消亡。在当前党和国家不断强调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大环境下,以现代科技手段对硝石药性进行明确,对其毒性、药效、药理进行再评价,证明硝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动硝石重新进入临床常用药物使用范围,是中医人对即将湮没的中医药资源抢救和再发现应做出的努力。

猜你喜欢

药性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四部医典》的跌打损伤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及药性探析
“碧邦”液肥的功效就是这么显著!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基于药物功能的中药药性研究
秋天吃莲藕的七大保健功效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半夏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毒性研究进展
不同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