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医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2022-02-18刘雨果梁海荣唐焕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3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仪器实验室

刘雨果,梁海荣,翟 璐,唐焕文

(广东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 东莞 523808)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巩固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实验室为高校开展实验教学、师生的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场所,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支撑平台。因此高校实验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在高等院校经费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长,高校实验室建设飞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有效缓解了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短缺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实验室药品,仪器的增多,进出人员的增加,给实验室管理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如何有效地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又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室管理是实现实验室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化管理有利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其中信息化是实现实验室科学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实验室引入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打破原有单一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有助于解决高校仪器设备繁多、耗材分散范围广等管理难题。

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服务对象,各高校先后建立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范围不同,支持的业务内容也不尽相同。鉴于公共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若要提升实验室服务水平,不能照搬复制现有的管理系统,需要摸索符合该实验室发展和定位的管理框架。此研究以该校预防医学实验室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展开的工作为例,就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实验预约、实验设备和耗材管理等层面进行论述。

1 实验室安全教育管理流程

高校实验室在进行科研和教学实验中,会涉及高温高压高速等特种仪器设备,还有危险化学品、生物、辐射等[1]。

预防医学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实验项目涉及的种类比较多,涵盖了化学类,大型仪器和精密设备及生物类等。在实验教学中会出现关于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生物安全,仪器设备和高压气瓶等安全隐患。表现在:(1)化学类实验会用到相当多的危险化学试剂,涉及危化品的使用和管理。部分实验室存放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设备,如高压灭菌锅、高速离心机、气体钢瓶等。(2)实验室内摆放的实验材料和器具较多。如毒理学实验中,实验材料为实验动物,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隐患[2]。近几年,国内出现诸多有关实验动物获得性病原感染事件引起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报告[3]。然而最大的安全隐患还在于人们对实验室安全的忽视。预防医学的基础实验课程耗时较长,大部分实验相关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成为实验室安全隐患因素之一。有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为原因引起事故的比例达98%[4]。因此推进实验室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规范实验操作,规避实验风险。为此,我们利用实验室安全教育课和网络搭建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以近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尤其是频发的实验室爆炸事件等典型案例作为授课内容,在案例剖析中学习,提高同学们认知度。通过具体案例中触目惊心的图片,惨重的伤害,引起学生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每门实验课开课前,需要同学们抄写“实验室安全承诺书”并签名,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另外,结合实验课的专业特色,我们利用网络搭建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虚拟题库测评平台,该网络平台的内容不仅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的学习和随机测评,还加入了实验室安全习惯养成、实验室制度、安全教育视频短片等几个模块。学生申请进入实验室完成创新实验等项目前,需要在网上预约,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问答,及格后方可获得准许资格。在课堂面对面讲解实验室安全知识,通过在线系统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和考核。实验室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线上和线下同时展开教育的模式,推动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的深入进行。

教育培训既培养了学生树立实验室安全操作的意识,成为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宣传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有安全防范意识,又消除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害怕畏惧心理。老师会告诉学生本科生学习阶段实验室的安全系数较高,只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制度,按照带实习教师的要求、按步骤细心操作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2 实验仪器操作管理流程

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活动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现实验室功能的必备条件[5]。目前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缺乏总体规划和效益化评估,造成了大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引起资源的极大浪费。基于此,我们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来提高其利用率。通过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在用户和设备之间搭起信息共享的桥梁,并且重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人才的培养,让专人负责大型仪器,以此解决实验技术队伍薄弱问题,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提供人员和技术的支撑。

大型仪器设备面临着操作复杂、使用寿命降低等风险。为了规范仪器管理,延长仪器生命周期,发挥实验室服务实验教学的积极支撑作用,我们探索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档案的系统化管理,建立基于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生的档案资料情况。考虑到带教老师有限,学生动手操作仪器设备不可能做到一对一讲解。另外,大型仪器设备往往操作复杂且价格昂贵,稍有操作不当会有降低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的风险。鉴于此,我们利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技术创建完成了仪器设备信息识别系统,具体如下:将仪器操作流程制作成PPT,并生成该仪器特有的使用二维码。学生操作仪器前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仪器的结构、原理、操作步骤、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出现的各种结果分析等。该识别系统有助于快速准确获取仪器操作信息,弥补师资不足、试验场地等带来的限制,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深刻理解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验技术基本功,规范使用仪器。此外,对于大型仪器操作,规定必须经过培训和跟学一定的时长后,学生才能独立操作仪器。

另外,我们将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融入到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线上和线下培训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的学习和开展科研实验。在大型仪器旁边摆放仪器使用登记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习惯和规则意识。

3 实验设备和化学品管理流程

目前我校在校学生总数为1 万余人,实验设备价值3 000 多万元,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实验耗材,学校实验设备与耗材的管理工作日益繁重。学校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管理实验设备,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取代传统的“台账式”管理模式。目前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已经建立了设备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出入库登记等信息管理,这些有利于日常实验室查询和维护工作。设备年久要报废,新进仪器设备都需要登录系统更改,并且每个设备配对专门的领用人对该设备负责。有效防止设备漏登或者主观任意性登记现象出现,使设备使用工作得到很好的统计。任课教师报新的仪器设备前可登陆该系统查看,是否同样的设备已经购买或者正在采购中,有效防止资源浪费。

实验化学品管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尤其危险化学品极易引发爆炸、火灾等事故[6]。关于化学品管理,我校建立了一套从申请、采购、入库、领用、回收的闭环管理,确保任何申请团队和相关单位申报的化学品处在有效管控之中。入库和领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通过纸质台账及时记录更新,在完成入库后,依照化学品的性质,存放于相应的危化品柜。危化品领用和使用严格遵守“五双”制度。真正做到化学品账实相符,来源清晰可追溯,提高了盘点库存的准确性。设备和化学品系统化管理的实现,有效推进学校办公进程,加快查询速度,增强了可视性和可监控性,使实验设备和化学品管理更加高效、科学和规范。

随着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推进,各高校都已经认识到实验中心的发展与管理必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而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就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大平台。本文希望在做好预防医学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更好地为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建设服务,为解决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实际问题服务。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仪器实验室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