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

2022-02-18易振文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易振文

单元主题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围绕着明确的教学主题或目标,更加科学、系统地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进行协调,从而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1]。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本身与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之间存在较高的契合性,将单元主题教学运用到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但应当如何才能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地将高中历史教学与单元主题教学进行结合,还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深度的思考。

一、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施的基础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和落实,高中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了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关注,期冀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思想、技术和理念等,完成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改进,让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也可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标。单元主题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本身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将之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无疑会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当前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对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分析中可以发现,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施的基础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撰方式与单元主题教学之间具备较高的契合性。为了提升高中学生历史课程学习的效果,教材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类,让学生可以分时间、分类型、分主题、分方向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引入主题单元教学的形式,只是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科学运用的一种方式。

第二,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满足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需求。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习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学习者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完成单元内容的学习和深度探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

第三,新课改支持高中历史教师引入单元主题教学的模式。随着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升,人们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具有更高的要求,期待教师可以将更多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技术、方法和模式等引入教学实践,为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打下基础[2]。而单元主题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已经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和运用,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的引导下,及时引入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打下基础。

二、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施的重点

(一)要关注单元主旨的明确

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高中历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围绕着同一主旨对单元内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进而实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随着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元素逐渐融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给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而言,这种发展趋势可以让教师借助更加科学、合理、先进的教学元素对学生进行引导,但同时也会让高中教师偏离课程教学工作的目标,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且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本身所牵涉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较多,更是给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提升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明确单元主旨,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对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进行规划。

(二)要关注学生启发的工作

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不单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历史学科知识点的学习,同时也是为了更为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从而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为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引入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时,高中历史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单元主题教学工作的价值。以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为例,高中历史教师在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时,要摒弃类似于“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式的提问方式,要以“会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历史意义”等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对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逐步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要关注实践活动的创设

实践活动的创设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的锻炼场所,让学生可以充分应用历史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以及习得的技巧,更为有效地进行学习。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充分地发挥出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地对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探索和学习,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逐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实践活动的创设可以为教师提升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运用效果提供助力,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完成对学生的有效培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中加强对实践活动创设的关注。

三、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优化教学氛围,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

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3]。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地参与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有必要提升对教学氛围优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此,在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实践工作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重新审视师生之间的关系,高中历史教师需要秉持平等、尊重的交流原则与学生进行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可以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第二,融入新的教学元素,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引入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的教学元素,不断优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教学为例,随着各种古装剧热度的不断提升,“辽、宋、夏、金、元”等逐渐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接触到的热词。但是,学生真的对这些朝代有所了解吗?他们知道每一个朝代之间有什么差别吗?影视剧中发生的事件是否与历史一致?这些问题始终值得商榷。在高中历史课程“古代东方”中,教材将整个单元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为“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宋夏金元的统治”“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优化,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考虑以播放相关视频的方式作为单元主题教学的切入点,而后逐渐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层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更深的了解。

(二)突出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当高中历史教师将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势必要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以确保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实施的质量。但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的教学元素有多少,学生始终都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将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为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打下基础[4]。

以高中历史课程“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为例,在该单元课程的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明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和“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当前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明清等朝代等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即使部分学生通过影视作品对明朝和清朝有所了解,但学生所了解的内容与教材中的知识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重合,要想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地完成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为此,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中,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切入点,创设出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个感受“明清中国版图奠定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在对中国版图奠定过程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融入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真正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5]。

(三)创新教学模式,调整课程教学的方向

现代科技和教育理论的发展给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为了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现代科技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将更多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与单元主题教学模式进行结合,逐步提升历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如微课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主要是借助短视频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制作出时长为3—5分钟的教学视频,而后教师再借助短视频本身所具备的时长短、针对性强、灵活度高的特点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对接,以此实现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以高中历史课程“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为例,这些教学内容均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较少的内容,直接采用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教材和网络中搜集相关教学资源,而后将其制作成3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微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之后在其他的教学环节,教师再根据实际教学需求,适当地对其他短视频进行运用,让短视频成为单元主题教学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

(四)丰富教学方法,丰富高中历史课堂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升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实施水平的重要基础,高中历史教师只有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始终抱有较高的期待,确保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始终具备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工作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加强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借助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为科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以高中历史课程“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例,在该章节课程教学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以及中华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为了提升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工作的质量,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考虑引入“项目学习法”,将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视作一个完整的项目,而教师则需要根据单元主题教学的需求,将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划分为“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阶梯型项目任务,而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给的任务要求逐步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学习任务:第一,通读单元内容,厘清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结合史料,分析每个朝代的特征;第三,分析从史前时期到夏、商、西周王朝过渡的主要驱动力。

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本身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将其引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可以帮助高中历史教师实现课程教学工作的改进,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为此,在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模式实施时,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实践中的重点,还需要从优化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革新教学模式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真正有效地提升高中历史单元主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