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2022-02-18饶慧琴周志刚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技术支持高中语文探究

饶慧琴 周志刚

一、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代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网络技术与学科教育正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分享、反思等活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建议”第5点“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中明确提出:“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1]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名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由孤立的学习个体转变为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去参加更加自由开放的、讨论协商式的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

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可行性

(一)学生层面

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学习”持积极态度。笔者设计了“中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调查问卷”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网上小组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高中生。问卷调查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高中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真实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普遍认为网络学习可以增加学习兴趣,喜欢上网学习,但不能自主规划网络学习时间,对网络学习内容的选择缺乏目的性;学生普遍愿意通过网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认同通过网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诸多优点,如时间和地点灵活、互动性强、便于共享资源、随时能答疑解惑、能有效提高自学能力等。调查为有效开展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学习带来信心。

(二)教师层面

学校日益完善的电化教学设施和教师定期的信息技术培训,为有效开展实施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学习提供保障。随着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革,众多学校已经创建了一流的信息化教育环境。目前,江西省依托“赣教云”服务平台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入了课堂教学,同时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教学应用软件被大量使用。这些已具备的条件较好地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网上教研以及信息接收、存储、开发、转换、运用等多种教育教学要求,实现了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共享。教育部门每年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得广大教师相当熟练地掌握了PPT、Flash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知识和技能。教师所具备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已能支持其有效组织与实施网络技术下的各种教学活动。

(三)网络技术支持方面

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搜索相关语文资源网站,筛选出有权威性、影响力、主题性的网站供学生学习使用。同时在已有的语文知识网站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比如,以专题的形式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归纳及整合,形成纵向相互衔接、横向相互联系的语文知识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围绕小组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的资源,广泛搜集、整理、利用资料。

三、网络技术下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提出学习问题。学习小组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形式,利用网络搜集学习资源并交流整合来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效借助网上资源,利用网络空间解难释疑,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等的发展,提高核心素养。

(一)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巧妙合理分组是前提。在分组时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均衡原则进行分组。“组间同质”就是组与组之间,小组成员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相仿,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接近。因为是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学习,语文综合学习水平和能力不仅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应包括信息技术能力、语言交流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组内异质”则是在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构建的小组合作形式,具体来说是指每个小组中成员在性格、语文学习水平、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比如,一个学习小组有6名成员,其中1到2名成员应该是语文综合学习水平和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带动小组学习合作气氛;2到3名成员综合学习水平和各方面能力处于一般水平;1到2名成员综合学习水平和各方面能力较低。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互补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共同进步[2]。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小组学习策略包含有角色扮演、学习讨论、竞争、合作4种策略。以语文学习任务为单位设置2个子区域:讨论区、学习区。讨论区针对语文学习任务中的疑难、重点问题由个人发表观点,本组成员互相讨论,然后形成统一认识。学习区采取角色扮演、竞争和合作的策略,设置3类角色,即小组长、任务员和组员。一般由小组长来分配语文学习任务,组织纪律,引导合作,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任务员具体负责该次学习任务的完成,其他组员之间以竞争或者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最后任务员对本次学习任务的完成进行总结。所有组员在完成整个学习任务时是互相协作的。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例。教师首先设置2个话题,即“你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书”“你最想评点《红楼梦》中哪个人物”,让学生讨论探究。各学习小组接到任务后在小组中先明确责任分工,然后围绕话题在网上搜集整理资料,经自主学习思考形成个人看法,之后在组内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然后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讨论,开展网上小组合作学习。

(三)小组学习活动中力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

小组学习应兼顾各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论学优生还是学困生,在活动中都应有自己的舞台,都应得到进步和发展。但是,平时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很多时候成了学优生的舞台,学困生没有展示的机会。语文学习成绩好、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生活动参与度高,而学习成绩较差或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困生则处于消极被动状态,在小组活动中甚至会有种煎熬的感觉。有时教师也认为学优生的表现就能代表小组的学习状况,小组交流讨论、成果展示,就成了学优生的舞台,而学困生往往被忽视,在活动中丧失了发言和表现的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不成功的。

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趋于公平,力求学生全面发展,必须给学困生话语权。对于每次小组学习之后的发言,教师当然可以要求小组设定任务员,但任务员应不固定。要求小组长视问题的复杂或简单程度来决定是推选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来完成,让小组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四)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角色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倡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意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食其力,非所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网络小组合作学习以自由讨论、问题探究为主要特征,从活动形式上看,是开放、自由、宽松的。但是整个活动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合理有序的安排引导下展开的。教师的适时指导和有效调控是小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并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导”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首先,教师不应过多地参与,教师一般不要对学生发言内容做一一评价,特别是否定性评价,而要多给予学生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自信心。针对这一点,教师不妨学习借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高超的教育艺术。其次,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安抚学生不良情绪,转移学生注意力,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适时适当的启发、引导,带领学生尽快重新回到学习任务中。最后,小组学习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要通过网络即时观察学生学习讨论的进程,适时地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五)小组学习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机制

第一,任务设计。在语文课堂布置和指导小组学习任务时,要遵循“发挥网络优势,易于合作探究”的原则,考虑学习任务的开放性、探究性。比如,对探究型的学习任务,不应给出标准答案或唯一答案,以便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究和创造的心理状态。简单来说,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必须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努力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投入,推动小组学习活动高效开展。例如,在讲解《归去来兮辞》这篇课文时,笔者给学习小组布置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改编课本剧。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一些陶渊明的诗文和相关资料,加深对陶渊明所处时代背景和其艺术风格的感性认识。而且学生在高一、高二阶段通过学习戏剧单元,对剧本背景、台词、情节冲突等戏剧元素也有一定了解。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相信每个班级都“潜伏”着有表演才华的学生。因此,小组活动——表演课本剧的设计在操作上是可行的,易于激发小组成员的参与兴趣,活动易于开展。事实证明,这次教学活动非常成功,各小组都积极踊跃地参与改编课本剧,剧前剧后,小组成员热情高涨。

第二,评价机制。评价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为标准,制定具体评价细则要全面、科学,比如评价应包括网上资料搜集能力、发言积极性、发言内容、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可以根据每小组的各方面综合表现,每星期进行一次评比,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3]。

教师评价需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除了给学习小组一个量化的成绩外,还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活动表现,给出详细的评语,温和地指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总之,用宽容的态度帮助学生扫除技术和心理障碍,用严格的规定保障小组学习活动顺利并有效开展。

四、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结论与建议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高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充分认识网络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师将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主动积极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可以全面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所应具备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得到培养[4]。

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从问题设计、资料准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方面,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同时,要加强学校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适应新时代教学与研究的需要。

猜你喜欢

技术支持高中语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提升技术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精准扶贫需要技术支持
iPad技术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探索*——暨“分式方程”的翻转课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