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航拍中国》:俯仰之间的影像建构与文化表达
2022-02-18张雅馨
张雅馨
《航拍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系列人文地理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并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第二十五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纪录片奖”等奖项。《航拍中国》第一季于2017年首播,第二季于2019年3月播出,第三季于2020年5月播出。《航拍中国》系列计划拍摄五季,横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实现对我国地理版图的全覆盖,打造立体多维、真实全面的国家地理图册。在内容方面,该系列以“宏观俯瞰+人文解读”的方式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形式上,不仅革新了自然类纪录片的创作范式,也真实塑造了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内容上,真实再现祖国山川大地,并将地理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融入其中,以地缘情感为链接凝聚家园情怀,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航拍中国》系列不仅在国内好评如潮,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不俗的口碑,是中国影视“走出去”的成功尝试。该系列以宏观俯视的角度展现了中华大地美丽多样的自然景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文明成果与文化底蕴,直观展现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真实塑造了当代美丽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可以说,该系列是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探索,彰显了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趋向。
一、俯瞰航拍的宏大视角
航拍作为一种影像拍摄手法,起始于1958年法国摄影师纳达尔的热气球高空俯拍。航拍经历了热气球、直升飞机、卫星影像与无人机的技术革新,如今已成为影像的主要呈现手段之一。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的不断革新,航拍技术在我国纪录片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诞生了《鸟瞰新重庆》等局域性全俯瞰视角的纪录片作品。纵观全球,随着航拍成为各国纪录片创作新趋势,我国第一部大型全俯瞰纪录片《航拍中国》适时而生。该纪录片通过多元的技术革新与创新的影像表达,不仅塑造出我国自然类纪录片的新范式,也传递了新拍摄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地理,探索了宏大视角下的技术语言与叙事语言。
(一)新奇多元的拍摄手法
美国摄影理论家弗里吉认为,现代航拍技术可为观众提供广阔的认识视角以及动态的观感。在《航拍中国》第一季《陕西篇》中,导演通过直升机的高空拍摄直观地展示泾水的清澈与渭水的浑浊,以影像的方式表征了“泾渭分明”的内在含义。在动态展示方面,第一季第二集《四川篇》则通过一个高空的升格镜头,以动态的视角展示九曲黄河十八弯的壮丽景观。黄河的弯曲绵长与流动波光加深了画面的动态效果,不仅呈现了具有奇观化的视觉图景,也加深了观众“在场”的切身体验感。
在拍摄手法方面,《航拍中国》利用轨道卫星、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设备的航拍技术实现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影像呈现。为了追求奇观化、陌生化的视觉呈现效果,《航拍中国》大量使用了垂直运镜以及贴近地面的超低空水平直推等特殊拍摄手法,实现了创新趣味的艺术效果。如第三季《天津篇》以沿海河低空飞行的画面,配合具有时代感的音乐鼓点,随着拍摄景色的变化,天津近代风雨的历史变迁映入眼帘,呈现出风雨飘摇的中国近代史诗。该系列也大量运用一镜到底、旋转航拍、追踪航拍、俯冲航拍等特殊拍摄手法,塑造了宏观视角下的多元镜头表达。在特效方面,该系列利用VR摄影机、卫星影像辅助后期处理,清晰展示了水系脉络以及河流的走向,使科学的地理数据实现图像化的直观呈现,便于观众理解与接受。种种新奇多元的拍摄手法与特效技术为观众带来紧张刺激的感官体验,同时体现出新技术对于影像语言的革新。这种远离日常的陌生化体验是《航拍中国》最具特色的影像风格与美学表征。
(二)创新奇观的视听展现
“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航拍中国》的系列标语正是航拍摄影带给观众的直接审美体验。这种独特的美学价值与审美感受重塑着观众的期待视野。具体而言,该系列一方面通过构建异于生活日常的“影像奇观”给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这种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异化了日常生活的熟悉景象,重塑了观众的视野,使其产生更深层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依托视觉影像的“奇观”特征对中国的山川河流进行全方位的影像记录,让观众获得多重视角的国家地理认知,实现国家形象的新建构。
弗里吉在《现代摄影学教程》中曾客观揭示航拍技术存在的弊端,认为远景给人的感觉是浑融,而不像特写拍摄那般琐碎。具体而言,以俯瞰视角航拍出的场景只能展示模糊的轮廓效果,而无法展示生活、实现人的个体表达,且场景中的细节往往被点状化而造成客观的视觉省略。对于创作而言,这意味着航拍摄影必须选取最具当地特色的典型场景。《航拍中国》以点带面连接为特殊的空中旅游线路图,不仅真实全面地再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独特风貌,并且将各个区域进行具有主题编排的串联,构建出完整的内容体,并进行概括总结。该系列通过对自然风貌、地形生态、人文景观、历史变迁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实现城市风景与人文的整体表达。
具体而言,《航拍中国》通过丰富的场面调度与运镜手法进行层次塑造,打造具有纵深感的立体图景,实现了雄奇壮美与统一和谐的视觉观感。同时,《航拍中国》配合贴近情景的背景音乐,将丰沛的情感寓于其中。第三季《山西篇》聚焦黄河河灯节这一为纪念故人而放河灯祈福的仪式,运用严肃静穆的配乐与航拍慢镜头,塑造了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画面风格,实现了丰沛的情感表达。
二、平等共享的叙事语言
纪录片不仅具有真实记录、传递情感的作用,还在社会中承担着教育服务与文化育人的重要功能。作为视角宏观、体量庞大的人文地理类纪录片,《航拍中国》系列深入浅出地用平等共享的叙事语言与丰富多元的技巧手段将体量庞大的内容以点连线,构成恢弘壮美的中国自然人文风光图。同时,还将其蕴含的丰沛情感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观众,实现了民族情感的交流互通与集体凝聚。可见,《航拍中国》系列是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佳作。
(一)平视的编排与叙事视角
《航拍中国》并没有被宏大视角的选题所限制,而是在跨越全国的内容规划中采用了平等共享的编排方式与叙事语言。首先是以34个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分别进行展现,并在每一篇中只言自身,以给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写一封“情书”的方式,将观众基于地缘与自身经历的地域情结表达出来,加深观众的心理归属感。在内容展现方面,《航拍中国》大量表现城市或乡村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图景与细节琐事,以“唠家常”的方式实现地理图景与当地人文景观的交融,在生活展示中深入浅出地呈现主题内容。《四川篇》中公园内大爷大妈喝茶、聊天、嗑瓜子,《内蒙古篇》中草原上的那达慕大会热闹纷呈,《浙江篇》中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里人声鼎沸……一幅幅平凡的画面,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共同构造了华夏大地的人文生活图景。
在段落编排上,《航拍中国》系列独辟蹊径,通过以点连线的旅游线路图进行具有内在逻辑的组合设置,以独特的“地图飞行”动画实现景点回顾与预告,以此加深观众的线性观看体验。在线路编排上,为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航拍中国》遵循同质景点分散的原则,力求使其产生新鲜感与期待感,更好地提升了观众接受度。这样精心编排的内容与飞行线路,不仅全面立体地介绍了每个地区场景,还使纪录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影像版的旅行手册。第三季《山西篇》从黄河沿岸出发,到大槐树、石窟古城的人文景观,再转向煤矿电站等能源资源,最后讲述城市的发展进程,通过从历史故事到城市现状,清晰明了地勾勒出了山西的发展脉络与城市图景。
(二)雅俗共赏的贴近性表达
相较于其他影视作品,大众对纪录片的接受度较低。因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认知差距,观众对于纪录片的理解与接受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做到纪录片的雅俗共赏以及大众传播,是媒体融合时代纪录片创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航拍中国》在处理雅与俗的关系上进行了巧妙处理,使得富含文化底蕴的精神内涵做到通俗化、大众化的视听贴近性表达,获得了更多地域、圈层受众的喜爱,并最大程度地拓展了传播范围。
在纪录片的创作与表达中,需要对画面的影像语言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因此,解说词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体量庞大的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解说词更是承担着让宏大叙事落地、实现大众传播的任务。在解说词的创作中,编导巧妙地将简单口语词与多重修辞相结合,用质朴的语言达到以小见大、情感共通的效果。首先是解说词的去景观描述化。《航拍中国》的大篇幅影像主要是风景等空镜头。如果解说词仅是对风景进行直接描述,则易使观众产生被说教的感觉。编导将解说词定位为故事讲述与线路的指引,以深入浅出的手法使观众增强代入感。如在《海南篇》中,“大海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这样有感情导向的话语为单纯的海洋空镜头赋予了拼搏与闯荡的人文精神,更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航拍中国》大量运用具有交流感的互动性解说词,进一步加强了影像“旅游手册”的功能,引导观众以一种放松愉悦的心情跟随画面进行空中旅行,拉近了影像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例如,每集开篇的标语“从现在开始,和我们一起,天际遨游”,以及路线切换时的“飞机继续爬升”“继续飞行”等大量方向词的使用,不仅带给观众更加具象化的位置信息,而且增强了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三、中国智慧的深刻表达
时代性是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新时代的纪录片不仅传播着知识与文化,而且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展现中国智慧的时代重任。《航拍中国》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册,不仅起到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构建国民身份的作用,而且在对外展现中华悠久文化与哲学底蕴,塑造国家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爱国情怀与家园归属感
地理这个概念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一类人共同居住在一个限定的环境中,相似的成长与生活空间使其自然地产生情感连结与身份认同,并带有相似的身份属性。这类人群的自我身份建构过程不仅是集体归属感的形成过程,也是共同文化、精神以及信仰的凝结过程。所以,《航拍中国》以地理这个概念为切口,天然承载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具有抒发爱国情怀与家园归属感的作用,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形象窗口。同时,纪录片作为记录“真实”的艺术形式,具有直观、直接的影像说服力,使其情感表达具有社会教育的独特功能。
《航拍中国》用影像记录中华大地,展现的是中国壮美多样的自然景观与悠长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画的江山与背后辉煌的文明带给观众无尽的自豪感,使观众产生深刻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认同感。《航拍中国》立足本土,以国人的视角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力求刻画全方位、高质量、多角度的真实壮美山河。深入浅出、自然流露的爱国情怀不是被强加的外在宣教,而是每一个观众自发生成的真实情感。
《航拍中国》以地域为单位的划分方式使得节目内容被细分,让观众主动寻找自己的家乡以及熟悉的城市,并通过共同情感的链接产生浓烈的家园归属感。同时,通过对内容进行引导,将浓烈的情怀汇入家园建设、发展的整体脉络中。《航拍中国》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将观众的个体命运与城市的建设变化合为一体,使观众的内在情感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化虚为实,实现情感指导现实的独特意义。
(二)哲学思考与文化精神
《航拍中国》以影像为画笔,展示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的生态美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图景让人沉醉,其背后蕴藏的更是五千年来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底蕴与文化思考。在宁夏享受黄沙日光浴的奶牛,跑步锻炼的盐池滩羊,在湖南休闲自得的猕猴与麋鹿,都是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精神与道法自然的真实生活图景。在《航拍中国》中,观众的视野跟着无人机的飞行穿梭在田野与城市间,不断交融汇聚的场景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异逐渐被消解。观众在不断变化的场景中实现天人合一的自在遨游和漫步云端的逍遥体悟。遨游于天地之间,追寻更加内在与真实的情感思考,正是《航拍中国》体现的中国哲学精神。
《航拍中国》通过古老与现代的新旧元素融合,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产生渊源与形成过程。纪录片以地理风貌开篇,以中国智慧落脚,在呈现大好河山的过程中穿插着文化传统和中国精神。《湖南篇》的开篇呈现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自然带来的生态美,紧接着是芙蓉镇与凤凰古城蕴含的中华民族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又进一步展现毛泽东故居与红色革命区的革命精神,最后落脚于袁隆平的水稻种植成果。这样的内在逻辑串联故事,进一步展示了中国智慧与其生成的文化根源,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实现了深入浅出的展示与思考。
四、结语
《航拍中国》系列纪录片全景展现了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不仅开拓了相关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表达范式,也在国内外取得良好的口碑。其成功的内在原因给予纪录片创作者诸多启示。首先是宏大题材的贴近化表述,利用新的影像技术与拍摄技巧让宏大叙事与平民视角结合,实现国家形象的深入表达。其次是纪录片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的创新表达,用经典镜头的选择与解说词引申的内涵表达,结合独特的结构编排深入浅出地进行思想表达,便于观众理解与接受。最后是中国影视“走出去”的成功尝试。只有通过跨文化的多元表达手法真实展示新时代的国家形象,才能打造适合国际传播的“中国名片”,彰显新时代的中国声音与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