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浅析
2022-02-18田宗轩汪洪清
田宗轩,黄 鹤,汪洪清
(1.巫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重庆巫溪 405899;2.巫溪县溪月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重庆巫溪 405803)
草莓(Fragaria × ananassaDuch.)原产南美,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草莓在全球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草莓生产发展迅猛,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9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2.5 万hm2,总产量达327.6 万t。草莓栽培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得到普及。种植布局趋于优化,国内出现知名产区如北京昌平、山东临沂、四川双流等。主栽品种有果形大、外观美、口感好的“章姖”“红颜”等,大部分主栽品种从国外引进,而国内品种少、竞争力不强。随之而来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开展草莓标准化技术体系研究,建立草莓生产全程标准化技术体系,在生产各个环节引入标准化的质量控制规范,对提升草莓质量与安全水平、确保消费健康安全、促进草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草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也不断改革,其发展历程是:露地栽培→半促成栽培(地膜覆盖+小拱棚)→促成栽培(地膜+温室大棚)→温室立体栽培→物联网或智慧控制栽培。组织培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应用将草莓栽培推向新阶段。草莓产业链标准体系各个环节的标准较其他产业要完善得多,尤其是栽培标准数量多,技术先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1 现行的草莓标准体系
草莓生产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层次。
1.1 现有适用的国家标准
草莓的国家标准有21项(见表1),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11 项、推荐性标准10 项。从功能上讲,GB 2763-2021、GB 2762-2017 和GB 28364-2012是强制安全标准,GB 23200 共8 项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强制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10项,其中病害鉴定方法3项,农药药效试验3 项,农药使用规定1 项,检测方法2项,生产技术规范1项。不涉及包装标准和贮藏标准。
表1 我国已发布的有关草莓的国家标准概览
1.2 现行有效行业标准
草莓的现行有效行业标准共40项(见表2),均属推荐性标准,其中(农业农村部)部颁标准22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17 项,商务标准1 项。农业标准包括种植资源3 项,新品种测试1 项,生产技术规程4项,质量与安全标准4项,土壤消毒规范2项,生物测定试验与病毒检测规范3 项,采收及贮运预冷规程2 项,硬度测试1 项,病虫害防治1 项,肥料使用1项。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标准包括检测方法10项,检疫鉴定方法4 项,冷冻草莓检验规程、常见水果品种的鉴定方法和基因条形码筛查方法各1 项。商务行业标准1项。
表2 草莓现行有效行业标准
1.3 现行有效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包括省级地方标准、地市级标准和县级标准。
现行有效地方标准共23项(见表3),包括:环境标准1项;质量标准2项;种苗质量标准1项;种苗生产技术规程5项(脱毒种苗生产标准4项,容器育苗1项);草莓生产技术规程11 项(含设施栽培4 项);采收贮运及冻藏技术规范1项;病虫害防治2项。
表3 地方发布的草莓现行有效标准
1.4 现行企业标准
现行企业有效标准1 件,即QB/T 4632-2014 草莓罐头。
2 现有草莓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体系结构不完善
1)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主要侧重于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病害鉴定与农药药效试验准则,无国家种苗、产品质量标准,生产环节无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中,农业、进出口检验检疫行政管理机构是主制定部门。农业标准(NY/T)内容功能包括种质资源描述与评价、消毒技术、采收与贮运等规范性标准,脱毒种苗、设施栽培和病虫防治等技术规程性标准,质量与安全标准,肥料使用、生物测定准则等,无品种选育标准和质量标准,无物联网和智慧栽培生产规程,无生物防治方法和物理防治技术通则,缺草莓绿色(有机)生产技术通则。
3)地方标准(DB/T)主要是北方设施草莓栽培标准,促成栽培标准(四川1件),目前无有机生产技术标准,缺草莓加工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仅1件,罐头标准。
总的来讲,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数量多,生产环节企业标准极少,企业还不能完全按标准组织生产和营销,存在盲目生产、乱作为。
2.2 不同标准之间差异明显,生产者难以选择
从标准内容上看,标准存在参数不合理,如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844-2017)只有12 个农药品种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实际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远不止12 个。GB 18406.2-2001 标准规定农药残留限量22 项、污染物8 项,砷、铅、汞、镉、铬、氟、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限量指标与GB 2762-2017不一致。新出台的GB 2763-2021,农药残留限量指标174 项,66种禁限用农药标注了农药残留限量指标,没有标注“不得检出”或“N.D”字样,如甲胺磷限量值0.05,磷胺0.05,异狄氏剂0.05、氧乐果0.02,克百威0.02,甲基硫环磷0.03(临时限量)等,这些都为禁用农药,应该标注“不得检出”或“未检出”字样,以免与《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矛盾。NY/T 844-2017只有12个参数有农药残留限量指标,还有129个参数无限量值。
2.3 实用性差
从标准体系上看,草莓国家标准是以质量安全标准为主,行业标准以产品标准和检测方法为主,地方则是以生产规程为主。但是标准文本分散,从国家到地方标准一共涉及91 项标准,还有废止的标准文件,种植者如果要生产绿色食品草莓,至少要涉及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12项、地方标准21项,即使是专业的标准研究人员从众多标准中找齐这些标准也不容易,何况是一般生产者说其难,更别说按标生产。标准文件因地区和气候差异,有些内容表述过于笼统,如地理标志、规范性标准等只能在某个地方使用,能发挥指导作用,在另一个地方生产上使用很难,必须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适宜的生产规程、规范标准和指南才能实际采用。
3 对策建议
3.1 厘清标准体系层次,建立草莓全程标准化体系
进一步完善草莓生产标准体系,突出制定质量与安全、检验检测标准、肥料农药、贮运与加工、追溯和产品准入等国家强制标准,修订现行绿色食品、有机草莓标准。行业主管部门在质量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草莓全程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标准,重点关注草莓生产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和影响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点位控制要求。结合各地生产实际,制定主栽品种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通用规程,如在采用物联网技术、智慧控制条件下的设施栽培通用标准,建立产地环境建设、种子种苗、种植、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分级、保鲜、贮运等环节关键技术。
3.2 加强技术研究,完善绿色食品草莓标准
针对《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2020)允许使用的农药品种141 个,开展农药品种筛选、药效、使用浓度、使用次数、使用方法等技术研究,进一步确定适宜的农药品种,尤其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更新完善绿色食品温带水果标准(NY/T 844-2017)。加强农药品种的风险评估研究,确定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和ADI 值,更新的NY/T 844 应优于GB 2763。加大病虫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推广与应用,把选用高效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作为应急措施,保持国内农药残留先进限量指标,采用国际先进限量指标,如二嗪磷GB 2763 是0.1,而EU(欧盟)是0.01,氰戊菊酯GB 2763 是0.2,而EU 是0.02,抑霉唑GB 2763 是2.00,而EU 是0.5。对于禁用农药如艾氏剂、异艾氏剂、异狄氏剂GB 2763 是0.05,EU是0.01,而日本是未检出。另外,常用的辛硫磷GB 2763 是0.05,EU 是0.01,日本是0.02,腐霉利GB 2763是10.00,EU是0.01。
3.3 制定草莓标准推广模式图,加快标准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创新标准推广模式,将复杂的技术规程文本做成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用简洁、通俗、易懂的挂图、手机APP 及小册子,使草莓生产者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突出操作性和实用性,保证标准能落实到田间地头。加快草莓优质品种选育,主栽品种的标准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品牌+企业+农户”组织形式,提高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提高草莓质量与安全水平。
3.4 培育品牌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草莓专业合作社,鼓励推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莓农的组织化程度。调整草莓品种结构,做精草莓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50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草莓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推广优质品种,制订草莓产业各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提高草莓的品质。
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组织,鼓励企业制订草莓产业标准,开展草莓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种植示范研究与产品认证。支持企业应用脱毒种苗、绿色生产技术、物联网技术和发展智慧农业。支持和鼓励企业及各类草莓生产主体创建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