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2022-02-18金新宏
金新宏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绿化占比逐年提高,政府与人民深刻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然而在森林资源的保护过程中,让人最为头疼的便是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处理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病虫害的特征,随后阐述了现阶段在实际森林病虫害预防技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防治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防治技术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22)02-0064-03
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它有效调节了当地的气候与环境。对于森林资源合理的使用,是我国经济能够稳速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对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森林受到破坏。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对于森林病虫害的认知不足,也导致了森林资源流失,破坏了当地生态结构。
1 现阶段森林病虫害的特征分析
由于我国人多地广,生物具有多样性。同时,我国森林区域内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害虫,它们不但生命力旺盛而且种类繁多,生活特点不同,较为复杂。这使得相关部门在防治害虫破坏森林生态与控制其繁衍速度方面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需要进行系统规划的,该工作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在物流业十分发达的今天,在交通便利的当下,也使病虫害出现了跨区域的传播案例。经过被动害虫传播与天然害虫传播后,使传统的防治措施变得不那么有效,出现了害虫管治困难的情况,这使森林害虫预防工作变得越发棘手。因此,地方森林病虫预防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心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详细分析病虫害的特点,对其采用科学化的应对手段。森林产生病虫害的原因很多,比如由于非法砍伐或者过渡使用农药等。
现阶段我国森林的病虫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之前不科学的管理观念,导致现在我国森林病虫害日益扩大,占我国的森林总体面积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第二,对于原本仅存在一片区域的病虫害,因为一些原因而出现了大规模的爆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三,由于外地害虫对于本地的森林入侵,或者病害虫由外国进入我国境内森林,造成生态环境的损害;第四,由于无限制的种植人工经济树林,其中部分树木携带一些病害虫,最终威胁整个森林,阻碍着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第五,害虫的种类繁多,并不是单一的,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增加了治理难度。[1]
2 现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病虫害检测手段薄弱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活动,相关的绿化工作也在顺利地开展,各林业部门也在大力推进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但是当下森林的病虫害检测手段较为落后,不能将病虫害都掐死在摇篮里,往往是病虫繁衍一定规模后,林业的有关部门才进行管控,然而这时已经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部分林业部门的资金过于紧张,这就导致相关的检测仪器无法及时地更新,造成相关的检测手段较为落后。
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应确保整个过程中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如果林业部门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就会使得监管困难,进而造成病虫害在林区快速地繁衍,导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想林业不被病虫害侵害,就需要相关部门下发足够的资金,加大相关的新型农药的研究速度。
2.2 用药不规范,应急保障力度不够
当森林中的树木受到病虫害的危害后,相关的林业工作人员想要快速地消灭森林当中的害虫,就会使用相关的化学药剂,而当下对于相关化学药剂的用量还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地管控。
此外,部分林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不高,存在使用被明令禁止的化学药剂的情况,对土地有一定的危害。在消灭病害虫的同时,也导致喷水农药的地区受到化学药剂的污染,出现不可逆转的伤害。
另外,以往的杀除森林害虫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化学农药,此方法可防止森林害虫的进一步繁殖,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破坏,成为保护森林的有效手段。虽然这种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森林病害虫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滥用化学药剂,也会导致出现以下状况:当第一次使用此类杀虫剂后,绝大多数的害虫被有效杀死,但仍有部分害虫存活下来。第二次森林又发生了病虫害问题,相关工作人员继续使用杀虫剂,此时会发现,存活下来的害虫明显比上次多,只有加大计量才能保证与上次同样的效果,久而久之,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最后再使用这种药剂时就不再有效果了。此外,频繁地使用化学药剂也会导致益虫的消亡,进而导致生物链的断裂,甚至会加速病害虫的繁衍。
2.3 森林病虫害防治队伍的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近几年各地级政府虽然都在全力提倡森林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日常护林工作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密不可分,在森林生态资源的防护进程中,由于没有正确地将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与防治病虫害相结合,没有形成科学化的防治方案,让害虫肆无忌惮地繁衍下去,严重时甚至在病虫害发生时,也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管治,导致森林的资源进一步被破坏。為确保我国经济能够长期稳速增长,也为了确保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生长,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于困难,其发展扩大趋势极快,所以导致已经受到威胁的森林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与控制。有的相关从业人员没有根据国内外成熟的管控经验,只是一味地使用以往的固有思维进行防控,造成大面积的森林资源被破坏,导致当地森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2]。
3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病虫害检测工作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要重点进行检测工作的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应当做到未雨绸缪,要按时地对人类频繁活动区域做好相应的病虫害排查,防止森林外的人携带一些有害病虫进入森林当中,对于鲜有人迹的地方也要做到定期排查,防患于未然。一旦当地森林出现疑似病害的情况,相关从业人员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取样,在明确病虫害的具体种类后,就要使用针对性的防治手段。在森林里建立起固定的森林监测点,防护人员定期在检测点进行取样分析,并观察附近的树木是否有病虫害问题存在,只有严格地遵循检测规定才能达到检查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护林工作人员对于固定监测点的密度应当设定在每个林场四个左右,对于观光的风景生态林也至少要有一个固定监测点。此外,工作人员应当在完成相应的检测点数据采集后,及时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到对应的数据库当中,在需要的情况下,与原有数据进行对比,及时发现森林病虫害,并使用有效的措施加以管控。
3.2 采用机械和生物防治,加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保障力度
机械与生物防治是一种可行的方案,物理和生物防治的要点是通过光线透入的方案,保证林中的空气能够高效流动,与此同时还可无公害地去除树木中的害虫,确保没有接触到害虫的树木不被损害。使用高温处理与遥控技术等,让病虫害的管治效果更加明显,此种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程度上地保护生态环境。在森林当中的把害虫作为食物的益虫与微生物等,应当在不影响现有生态链的情况下,将它们的作用尽可能最大地发挥出来,科学地防治病害虫的繁殖,以此保护森林环境不受到影响,在现实可行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引入外来天敌,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对于相应的林区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不但要对日常的防病虫害进行预警处理,也要对突发的情况有一定的防治能力,对于一些频发复发与突发性的病虫害,要在平时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建立健全的物质调配、储蓄与紧急配送系统。在此前提下,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此外,要确保紧急情况下,其物资也可以顺利到达需要的地点,对不同地区采用应急共享策略,在一个区域出现灾害时,为了确保物资充足,相邻的物资储存点应该第一时间进行物资调控,支援灾害地区。
3.3 加强病虫害防治队伍的建设
病虫害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受相关从业者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队伍的行业素质专业化的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后续工作。在现实病虫害管治进程中,要提高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每年安排特定的时间对森林防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应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碰到的问题。此外,要把病虫害防治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综合监管。在提升防控队伍整体的职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科学的监督管理,如制定奖励与惩罚机制、工作能力与态度的考核机制,确保防控实际工作顺利进行。最后,为提高队伍的工作质量,应展开专项技能培训活动,并在现场进行有效培训,确保防控工作的科学实施。[3]
3.4 选择优良森林苗木
在进行森林苗木种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选取优质的苗木品种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检疫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对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结合立地条件、生长情况等多种因素判断出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并及时做出预防措施,减少病虫害的产生概率。同时,也要大力倡导低毒性、低残留、对环境危害性较小或是无污染的保护剂,最大程度清除苗木中可能携带的危险性虫害。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森林病虫害防控理念的认识,对病虫害防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化学用药对苗木造成的负面影响,可通过弱苗喷涂保护剂的方式保证苗木能够健康地成长,还要结合生态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以及化学防治技术等多样性的管控技术,如自然天敌、粘虫板等手段,增强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真正地保护森林资源。
3.5 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森林资源非常宝贵,对森林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建立宏观的模式才可真正起到病虫害防控的作用。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科学用药、生态管控与农业防治等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新型绿色环保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对树木造成损伤,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树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应大力引进并推广实施。
在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坚持生物防治方法,采取先进的技术利用生物之间生生相克的原理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也可建立树种合作的防御模式,通过树种的有效结合来提高树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进一步稳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生态的建设成果,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病虫害造成的经济资源损失,重视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保证森林资源以及造林的绿化成果[4]。
3.6 树立正确的绿色防控意识
现阶段,部分工作人员对绿色防控技术不甚了解,需提高其对绿色防控理念的认识,让工作人员对绿色防控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也要树立有效的绿色防控观念,将病虫害纺织技术贯穿至整个育林环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用生态的方法保持病虫害治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从而运用多样化手段避免化学用药对树木的危害,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理顺不同机构的病虫害管理职能,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的趋势,提高对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3.7 建立森林养护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植树造林的面积大幅度增加,但对其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却始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导致树木的健康生长受其影响难以得到保障。为此,需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用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检测病虫的各项动态,加强森林系统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可使树木之间的群落关系相互约束、相互促进,形成共同生长发展、科学稳定的植物群落环境,从而抑制害虫的繁殖,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3.8 优化政府资金扶持政策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应建立完善且健全的相关政策,合理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推广的资金投入,详细规划管理体系建设与工作责任制度,明确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具体任务流程与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任务,建立符合当地林业实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进程中,为了保证我国的森林资源健康成长,就要提升森林的防治质量,可应用当前先进的防控技术,通过提高病虫害预测工作、合理使用机械和生物防治、加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保障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队伍的建设工作等来达到预防病虫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茂申.當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林业,2019(12):41.
[2] 同[1].
[3] 桑成达,李生彪,白雪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21.
[4] 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