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麟:八十启航,更上层楼
2022-02-18王悦阳
王悦阳
刘兆麟作品《对联》。
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壬寅虎年春节期间,松江知名书法家刘兆麟先生书画艺术精品展在新建成的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展出,一百余件精品佳作为上海市民献上了一份新年文化大餐。除了大量精彩富有書卷气的书画艺术作品外,展厅的内间有一间书房,墙壁上贴着一块写着“大明堂”的牌匾,据策展人介绍,本次的展览除了展出刘兆麟先生的佳作之外,在展厅布置上也花了许多巧思。他们将刘先生的书房“搬”进了展厅,通过笔墨纸砚、竹子、兰花、古琴等古风装饰,营造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氛围,为观者展现一位笔歌墨舞,孜孜以求几十年的老艺术家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令人感动。
历史如烟云,朝代似卷册,揭去时间的笼罩,清晰可辨的是恒久不变的大地及其扎根于斯的创造者。松江乃名流辈出、人文荟萃之地,一批批生于松江、栖于松江的文化创造者以自己的盖世才华和传世经典,丰厚着松江这片土地的底蕴。纵观历史,松江曾有陆机、陆云、董其昌、程十发等书画名家辈出。这些松江历代的书画名家们,在各自的历史时代用书画表述了自己的人文态度,甚至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书画的状态和前程。刘兆麟先生是当代松江书法界的代表人物之一,视松江为地理故乡、艺术故乡、精神故乡,以“艺”为成就事业之本,擅长行书、草书,精通隶书、楷书。从事书画创作四十余年,一直笔耕不辍,多年来创作了大量书画精品,作品先后在“海派书法晋京展”等国内外展览展出,出版了《云间风度——刘兆麟书法作品集》《刘兆麟艺术思考》等多部专辑。本次展览,既是对刘兆麟先生一生艺术精髓的梳理和回顾,又是对其晚年变法的精神激励,恰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书法遣兴,一生爱好,八十再启航,更上层楼。”
“技术提升好才能提升艺术,功利心太强写不好书法。”首凝眸,刘先生满怀着对澄明之境和自由之法的向往,数十年如一日,躬身而行,苦苦跋涉。创作之余不忘理性反思和客观自查的参照。每每在怀疑、否定中,一次次撕碎作品,更撕碎着落后于更高艺术判断与追求的自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当世人为刘兆麟先生越来越优秀的成绩面露惊羡之色时,他却以“否定作品”的方式逼迫自己,并坦然展露自己向更高艺术境界继续攀升的决绝之心。
身为艺术家的刘兆麟先生,更着力追求能“变”、善“变”、灵“变”。他在一次次超越自己的“阵痛”中迎来新的曙光。五十余年的墨池畅游,刘先生的每一幅作品内质谐和而外象老辣,朴拙平实间不掩高贵气象。更为令人惊喜的是,他能以书法入画,所作花卉亦是那样灵动高洁,另有一番情趣。生活中,刘兆麟先生特别喜欢杂技和评弹,他常说:“书法就像杂技,法度中求惊险,惊险中求平稳,平稳中不失气势,线条须斜而不倒。”“画则如同评弹,要熟而不俗,俗中有雅在情,画之雅在墨,尤其是枯笔,要枯而不干有湿度,如此方能气韵生动。”因此,刘兆麟先生能有那样一幅幅合着心灵的节拍所作的艺术佳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今,年过八十的他,依旧坚持每天伏案4小时,回到“二王”,回到楷书甚至更多的书法经典。刘兆麟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时下热衷于时髦,急功近利于效果,盲目追求创新的年轻一代书法家做出了表率,只有守正、传承好了,才有可能发展、创新,这是古老中国文化在新时代永恒的课题与艺术家坚持的使命。
辛丑辞岁,壬寅呈祥。“2022上海中国画院迎春画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在迎来农历新年佳节之际,画院老中青三代画师翰墨颂盛世、丹青诉情怀,展览作品无论花鸟、山水、人物,皆笔墨淋漓、色彩斑斓,无不体现了画家们对于美好明天的真挚情感和真诚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