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内涵解析
2022-02-17叶剑强米帅帅毕华林
叶剑强,米帅帅,毕华林
(1.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2.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3.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理科教育肩负着未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任,而具有良好胜任力的理科教师是影响理科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因素。“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1]教师胜任力则是从教师这一特定职业来探讨教师的优质特征。
“教师胜任力”概念的内涵经历了50-60年代侧重教师的职业基本教学技能与课堂行为表现的行为主义阶段;[2]70-80年代关注教师认同、情感态度、社会认知和性格的人本主义阶段;[3-4]90年代整合知识、技能、动机、社会角色与人格特质的综合胜任力观阶段;[5-7]新世纪至今的“核心素养”以不同职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为教师胜任力概念的界定提供了借鉴与启示,[8]如美国21世纪职前教师“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领导能力、项目设计(课程、教学模型、评价)、学习环境、合作关系以及持续进步。[9]欧盟教师胜任力框架对教师的知识理解、职业技能、职业倾向性(如信念、态度、价值观)等核心技能与必备品格进行了关注。[10]
显然,教师胜任力既不能被简单地还原为孤立的技能和行为,也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机械叠加和整合。新世纪的“核心素养”研究吸收了还原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优点,体现了融贯主义思想,在帮助研究者界定教师胜任力概念和辨析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胜任力作为一个具有多维性的综合性概念,正呈现出“教师核心素养”的核心内涵与价值取向。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理科教师胜任力,是中学理科教师胜任理科教育教学工作所需具备的关键能力、师德品格特质与科学思维,反映了中学理科教师应对日常各种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有效性复杂行为的潜质与能力,是区分卓越理科教师和新手理科教师的个人深层次特征。
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体现新时代要求与理科学科特征的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以期为提高中学理科教师的培养质量、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确立要素,文本分析验证;二是通过德尔菲研究,修正模型;三是基于层次分析,确定要素权重。首先,基于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操作性定义,提出了新时代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的理论构想模型,依据该模型的构成要素对文本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各构成要素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其次,通过德尔菲专家共同体的决策和判断,检验模型要素的内容效度;最后,对专家共同体继续开展层次分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核心要素及其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与排序。
(一)确立要素,文本分析验证
本研究以我国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欧盟和美国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等为文本分析材料。首先,基于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操作性定义,提出了理科教师胜任力的理论构想模型,包括教学实践能力、育人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科学观念与思维四项核心要素。每一核心要素又根据其内涵设立了相应的子要素,如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子要素。这些要素作为内容分析文本编码的主要依据,能够有效避免编码过程中的盲目和主观。然后,依据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将7份文本材料导入ATLAS.ti8,对它们进行关键词编码,根据各要素关键词编码分析的结果,对理论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修正。
(二)模糊德尔菲专家调查
(三)层次分析调查
本阶段主要通过层次分析法来计算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及其子要素的重要性程度(权重系数),其目的在于探析专家共同体对各构成要素重要性程度的认识,以进一步确定理科教师胜任力中各要素的权重。层次分析调查对象的数量一般在5-15人之间。[12]本阶段继续对第一阶段的专家展开问卷调查,共发送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份(参与率为40%)。这12位参与层次分析调查的专家,有4位来自物理教育领域,6位来自化学教育领域,4位来自生物教育领域。其中,中学特级教师(教研员)5人,理科教学论教授7人。本研究使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的计算,具体需要通过层级模型绘制、判断矩阵生成及两两比较矩阵输入、判断矩阵一致性比较,以及权重计算。
三、结果与讨论
(一)文本内容分析结果
1.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高频关键词频次
不同文件中高频关键词百分比分析结果显示: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关注成为国际教师胜任力文件中的一个亮点,如美国卓越科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反思”的出现频次占到了所有高频关键词频次总和的13.3%。从我国2017版普通高中理科课程标准的内容看,“探究教学”“情境创设”以及“课程与教学设计”等关键词比较靠前,表明我国高中理科课程更关注理科教师的教学胜任力。综合比较发现,国外文件除了对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关注之外,还十分重视教师的师德品格特质,如“责任”在欧盟教师胜任力框架中的关键词频次数排在了所有关键词的第一位。
2.编码结果
继续对7份文本材料中体现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高频关键词进行编码分析,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这一关键词频次统计结果,在数量层面反映了现有相关文件对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的关注和重视。其中,教学实践能力维度关键词的频率基数最大,达到了2396次,占所有高频关键词总频次的52.87%,说明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依然是各国教师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从各核心要素的子要素频次占比来看,教学实施能力占到教学实践能力四项构成要素总频次的44.62%,反映了教学实施能力在教学实践能力中的核心地位,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3]又如,绿色生态观念占到科学观念与思维构成要素总频次46.33%,体现了中学理科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表1 文本材料编码统计结果
(二)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效度
表2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收敛性检验
(三)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权重
1.核心要素权重比较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四项核心要素的权重分析结果显示:育人能力(w=0.33)和科学观念与思维(w=0.30)的相对权重值要高于教学实践能力(w=0.25)和教师专业伦理(w=0.12),教学实践能力和育人能力、科学观念与思维三者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比较接近,整体权重值差距不大。育人能力的“首位性”反映了我国理科教育领域专家共同体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的期盼,也说明了本研究所构建的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符合当前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育人能力强调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是中学理科教师通过学科教学来进行德育工作、落实学科德育价值的实践过程。而权重值排位第二的科学观念与思维则体现了理科学科所具有的学科共通特质,符合本研究构建体现学科特色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的要求。
2.子要素权重组内比较
图1展示了各核心要素的子要素权重群策结果。具体来看,教学实践能力的子要素教学设计能力,育人能力的子要素学科德育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维度的子要素个体道德修养和科学观念与思维的子要素理性逻辑思维,其权重值排名分别处于各自核心要素维度的第一位,代表了它们在相应核心要素领域的重要性程度。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德育能力是学科教师育人能力的核心,反映了中学理科的学科德育重要范畴,具有学科特殊性;个体道德修养则是教师职业品格特质的重要表现,教师个体的道德素质、品格直接影响理科教学的质量及其有效性;理性逻辑思维则是理科学科的重要思维品质和习惯,体现了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特征与范式。
图1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子要素组内权重排名
3.子要素权重整体比较
基于子要素组内权重比较,继续对14项子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整体比较(如图2)。可以看出,子要素学科德育能力(w=0.15)的相对权重值要远高于其余13项子要素,表明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理科教师的育人能力,尤其以学科育德为核心的育人工作内容和范畴,得到了专家共同体的重视和关注。这也符合当下国内教师教育所倡导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向育人能力转变的趋势。如罗滨认为新时代环境下,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从关注个体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关注学科德育能力转变。[14]董奇也强调育人能力的重要性,即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应以育人能力为核心。[15]此外,理性逻辑思维、教学设计能力和个体道德修养这3项子要素分别占总子要素权重的11.5%、9.51%和9.07%。这4项子要素分别属于育人能力、科学观念与思维、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专业伦理四个核心要素,与其核心要素组内权重的排位顺序是一致的。这进一步说明了专家决策群在中间目标层上权重赋值结果的一致性。
图2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子要素整体权重排名
四、研究结论
(一)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
本研究首先基于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操作性定义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子要素。然后通过文本分析、模糊德尔菲调查和层次分析调查对各项构成要素进行验证、修正与比较,最终确定了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育人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科学观念与思维4个核心要素(见图3)。其中,育人能力由班级组织管理、师生互动交往、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科德育能力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根本;教学实践能力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研究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基础;教师专业伦理由个体道德修养和职业行为准则2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而科学观念与思维由绿色生态观念、科学共通概念、理性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个子要素构成,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关键。这一模型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学理科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和理科学科特征,突出了中学理科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师德品格特质。
图3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描绘了理科教师职业“画像”。一方面,作为一种职业“核心素养”,理科教师胜任力是个体从事中学理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将理科教师与其他教师区别开来,如科学观念与思维,要求理科教师在系统掌握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理解学科特质、形成学科思维方式,并能够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理科教师胜任力突出了师德师风的首位性,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和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强调了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与理科教师教书育人相匹配的能力与素质,对职前理科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在职理科教师专业发展与理科教师核心素养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
辨析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的内涵,有助于厘清核心要素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制,也是深入认识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内在结构的逻辑前提。其中,教学实践能力与育人能力同属于教师职业核心能力范畴,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基础和根本。教学实践能力是理科教师从事理科教育教学实践所需要具备的基本教学技能与能力。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各国专业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都非常关注,有关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词词频占总词频比率超过了50%。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教学实践能力作为理科教师胜任力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教学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表现为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协调性、模式化和有意义的互动。[16-17]理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中做了什么,还包括教师如何通过计划、指导来促进科学探究实践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教师评估学生学习和研究具体教学问题的过程。[18-19]
“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指向教学实践层面,“育人”则主要涉及德育范畴。[20]如果说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那么育人能力则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15]基于学科专家共同体的层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育人能力的权重值高达33%,反映了其在理科教师胜任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与首要性,也体现了本研究所构建的理科教师胜任力的时代特征。广义的育人能力主要是指教育能力,包括教学实践能力;狭义的育人能力则与教学实践能力并列,共同从属于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传统的育人能力更侧重思想品德教育/精神道德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基本内涵也得到了扩展和丰富,诸如心育、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学科德育等,正成为当下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21-23]
专业伦理是指专业人员应自觉坚守的伦理规范和认真履行的责任。[24-25]其核心共识都是要规约专业团体成员的行为,保证专业人员实现专业自主,从而维护专业声誉。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师德品格修养及其所应遵循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准则。它属于教师胜任力结构中的隐性要素,但却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实践活动的保障性条件,如教师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等互动过程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教师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决策、管理组织、问题解决过程又深深依赖于教师科学的价值观、深刻的责任意识以及有教无类的师爱特质。
科学观念与思维是在深刻理解理科学科特征的基础上,获得对自然科学的总观性的认识以及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模糊德尔菲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科专家共同体在科学观念与思维上的共识程度最高(Gi=8.30),且其子要素理性逻辑思维的共识程度在所有十四项子要素中也最高(Gi=8.20),体现了科学观念与思维作为理科教师胜任力核心要素的学科共通属性与价值范畴,受到了学科专家共同体的高度一致共识。以绿色生态观念为例,它是指个体在对环境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和条件的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以及安全规范意识。由于理科教育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中学理科教师作为理科课程与教学实施的主体,必须深刻理解理科课程的价值以及充分认识自身在实施理科教学中的责任。
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模糊德尔菲调查和层次分析等实证方法对理科教师胜任力模型展开检验、拟合与比较。模型主要包含四项核心要素:教学实践能力、育人能力、教师专业伦理、科学观念与思维。本研究把理科教师胜任力看成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动态有机系统,强调了中学理科教师胜任力的学科特征和跨学科特征,较好地统整了各构成要素。实证结果表明:这些核心要素不仅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立德树人”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更有力地体现了中学理科(物理、化学和生物)所具有的学科共通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