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思想建党聚伟力
2022-02-17王文
文/王文
1942年,全面抗日战争进入第5年,虽然形势依然严峻,但是随着抗日力量不断增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已经处在胜利的前夜。
一
继1941年中共中央在延安高层领导干部中开展整风学习和充分准备后,1942年,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大规模开展。
在抗日战争紧要关头开展全党整风,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深谋远虑的战略之举。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军民进入自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从党的自身情况看,一方面,党内对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左”倾、右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还没来得及从思想上彻底清算。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等残余还严重束缚着广大党员的思想。另一方面,抗日战争以来,党的队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42年初,全国已有党员80万人,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达50万人。但是,新党员、新干部大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还缺乏深入理解,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亟待提高。
党内外形势任务的变化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开展整风运动,使全党接受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启蒙。毛泽东对整风寄予了厚望,他希望通过整风,“把马列主义搞通,把主观主义反倒”,“延安的干部教育好了,学习好了,现在可以对付黑暗,将来可以迎接光明,创造新世界,这个意义非常之大,这是全国性的”。这段话深入透彻地阐明了整风的重大意义。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会上作了《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报告,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是我们的任务。”他阐明了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把文风提到了党风的高度,使人耳目一新。
毛泽东作的这两个报告,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由准备时期转入普遍整风时期,由少数高级干部的学习发展到延安各级领导机关的干部和党员的学习。
4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作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5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总学习委员会,负责领导整风学习。延安各单位、各系统包括中央机关和陕甘宁边区等都成立了学习委员会,有1万多名干部参加整风学习。各地选出来的党的七大代表,也集中到中央党校学习。一时间,同志之间无处不谈整风学习。
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和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也先后开展了整风学习。
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自我革命的创举。通过整风,全党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水平,统一了认识。实事求是的思想深入人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自此形成,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
战士们正在认真学习讨论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在整风过程中,延安文艺界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的文艺青年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他们满怀革命和救国热情,但对如何掌握革命文化的武器为抗日战争和人民大众服务并不是很清楚。
毛泽东对文艺界的问题十分重视。经过认真调查和充分准备,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召开文艺座谈会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杨家岭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有100多人参会。在5月2日第一次大会上,毛泽东开宗明义地阐明了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为了这个目的,必须解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和学习问题。5月16日,毛泽东出席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与会者对文艺问题发表的各种意见。
5月23日,毛泽东在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中进一步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的问题。他指出,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只有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对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到了有力推进作用。延安文艺界一扫过去那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创作出《白毛女》《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王贵与李香香》等优秀作品。
特别重要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入党”观点:“我们有许多同志还不大清楚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区别。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为要领导革命运动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认真地整顿一番。而为要从组织上整顿,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顿,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
这段话的意义已经不限于文艺界整风,这对指导全党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特别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都有重要意义。
三
为了长期斗争,准备胜利反攻,中共中央在1942年下大力气实行精兵简政。
7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精兵简政问题,如果想不到敌后严重的必然趋势就是缩小,现在不想到几个月后适应环境的主动步骤,就会手忙脚乱,敌后变化会是突然的,所以要主动地定出办法。他还提出了精简的比例是:在全部脱离生产的人员中,军队占百分之七十,党、政、民、学占百分之三十;全部脱离生产人员占老百姓人数的百分之三。要按这个比例,主动地、彻底地、有计划地执行。
此后,中共中央又陆续多次作出关于精兵简政的决定和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关、学校及民众团体迅速行动起来,普遍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
精兵简政达到了毛泽东要求的“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五项目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对巩固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