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

2022-02-17马纯灿

关键词:肠套叠介素肠管

马纯灿,罗 勇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肠套叠在婴幼儿急腹症中并不鲜见,通常在5~9个月的婴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患儿会有恶心、阵发性腹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针对该病的治疗,通常不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而是采用灌肠复位等非手术治疗方式,一般可取得超过九成的复位成功率[1].本研究以某院8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小儿套叠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有效性,以期为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在0.5~6岁,平均为1.06±1.25岁,发病时间在4~76 h,平均为16.52±13.24 h.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的对比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医师令患儿保持仰卧位,在患儿肛门处插入尿管,插入深度为5 cm,固定尿管之后,将其和三通管相连,其他两端和灌肠袋口、血压计充气球囊接口连接,向灌肠袋中注入约350 mL的生理盐水,以7.999 32~10.665 76 kPa标准控制血压计压力,注水应当到肠套叠头部,之后退回盲部.复位时应充分利用患儿腹压进行推压,推压时应对准肿物[2-3].

研究组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医师同样令患儿保持仰卧位,在其肛门处插入尿管,插入深度为5 cm,在气囊中冲入30 mL空气,用气囊将肛门堵住,另一端和电脑的全自动灌肠机相连.以7.999 32 kPa为标准调整压力,应用X线观察气体在患儿体内前进状况[4].通过对X线平片进行观察,可以发现肠套叠呈杯口状阴影.后续上调压力至10.665 76 kPa,如果必要,可以适当调整至13.332 2 kPa.肠套叠复位成功的标准,是右侧中上腹肿瘤状阴影消失,气体从右下腹小肠,向左腹、中腹处扩展[5].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便血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不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及便血恢复时间

研究组复位成功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90.7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及便血恢复时间对比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对比

2.3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如表3所示,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

表3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肠套叠是近端或远端肠腔中进入一部分肠管,肠管压力增加之后,很容易令患儿出现腹部包块、便血、腹痛和呕吐等临床表现,发病群体以6个月至3岁儿童为主,临床发病原因复杂性较强,患儿如果肠蠕动痉挛,可能会导致肠套叠发病[6].依照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成原发性肠套叠和继发性肠套叠.其中,原发性肠套叠患者群体以婴幼儿为主,该病与肠动节律异常紧密相关,一般是日常饮食结构异常所导致.继发性肠套叠患者群体通常为成年人,肠壁位置会出现器质性病变[7].当前临床对于肠套叠的发病原因,尚未形成统一意见,分析可能与患者免疫系统、家族遗传因素等有一定关联,此类为特发性肠套叠.此外,有1/4的肠套叠,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在病毒性感染之后,会促进小肠淋巴组织进一步增生,例如血管畸形、肠息肉等疾病,都可成为肠套叠疾病的诱发原因[8].

具体而言,首先是病毒感染.患者被轮状病毒或腺病毒感染之后,回盲部的肠黏膜会突起,状如菜花,同时肠腔厚度会变窄,导致肠蠕动异常,进而诱发肠套叠.其次,相较于成年人,婴幼儿在生理结构上特殊性较强,不仅存在较多淋巴组织,而且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如果发生炎性反应,则会增加肠壁肥厚和水肿的出现概率,蠕动时也会对肠管形成牵引力,进而诱发肠套叠[6].另外,还存在自主神经因素.副交感神经的运动,会促使肠管收缩,而交感神经可以起到舒张肠管的作用.但由于婴幼儿交感神经尚在发育,自主神经功能还在不断建立中,肠管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有效舒张,因此更容易出现肠套叠现象.最后,还有内分泌因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和胃泌素等激素,可以有效调节胃肠运动.如果内分泌紊乱,则会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增加肠套叠风险.

肠套叠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患儿会感受到强烈腹痛,腹痛往往突发情况较多,呈间歇性特点.为了最大程度缓解疼痛,患儿通常会将腿部抬起,或者不自觉蜷缩身体.在腹痛症状渐渐消失之后,患儿会转为安静,皮肤会相对苍白,短时间内不会对正常活动造成严重影响[7].其次,患儿会有呕吐情况,在发病早期,呕吐物通常以食物残渣、乳汁等胃内容物为主,也可能在胃内容物中包含胆汁.随着疾病进展,可能出现粪便样液体,此时应考虑肠梗阻的发病可能.再次,患儿可能会出现套叠的腹部包块,通常集中于右上腹位置,触摸时患儿会有轻微疼痛感,包块相对光滑,可能会有移动现象.在触诊时,右下腹相对空虚,没有实感.如果肠套叠病情严重,也可能在左腹位置感受到包块.当病情发展到晚期,可能会因为腹膜炎或肠坏死,令患儿有压痛感和腹肌紧张感,并存在腹水、腹胀等表现,此时肿块的触摸难度较大.另外,患儿会有粪便异常的临床表现,外观为红色,形似果酱.究其原因是正常肠管处于平直状态,不会出现较大拐弯现象.如果出现肠套叠现象,极有可能挤压肠套叠血管,出现套叠局部水肿现象,进而引发静脉压迫,陷入恶性循环,加速血液的排出,进而使粪便中含有血液,呈现红色外观.最后,肠套叠患儿可能存在全身性不良反应,不仅精神困顿,而且有一定概率出现肠坏死现象.与此同时,也可能出现无法维持电解质平衡,导致脱水或高热等临床表现[8].

临床针对肠套叠的治疗,可分成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当前可通过放射学复位进行治疗,也就是通过X线诊断,将空气或液体注入到肠道中,为肠套叠局部施加压力,通过外部压力冲开.如果常规肠套叠复位无法达到效果,则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果病情相对严重,可将肠管切除,但是不推荐这种方式,避免对患儿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空气灌肠整复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重要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针对可能存在肠套叠症状的患儿,可以用空气灌肠整复术达到诊断目的.若患儿在发病24 h之内接受治疗,且全身没有其他症状,该术通常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另外空气灌肠整复术复位成功指征相对明确,可以精确发现是否存在肠穿孔状况,而且治疗之后,不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其治疗弊端同样不容忽视,患儿暴露在X光线下,会对患儿后续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而水压灌肠则免使患儿暴露在X光线下,可获得更清晰的影像,但是人工注水会使复位时间变长,一旦出现肠穿孔问题,会令腹腔污染问题更加严重.医师操作之后,需要明确以下管理要点,以提高患者预后康复质量[9].首先,医师需要借助透视设备,明确患儿肠套叠复位状况,在复位完好的前提下,应第一时间停止注气操作,并拔除气囊管,患儿会从肛门处排出血便和气体.若无法明确患儿复位情况,可以在排出气体之后,为患儿重新做体检,通过影像学诊断手段,明确患儿腹部包块是否存在.另外,也可以适当给予患儿碳末,观察患儿反应.若患儿之后有黑便排出,则包块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儿病程超过48 h,或者同时伴有中毒现象,例如脱水、休克、高热等,或存在腹膜炎、肠坏死、肠穿孔、出血量较大、出血较早、肠管肿块体积较大、复位难度高等状况,则不适合采用空气灌肠整复术.

在并发症护理方面,空气灌肠通常最容易出现结肠穿孔的并发症,应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空气灌肠中,护理人员应紧密观察患儿是否存在“闪光”现象,如果腹部出现气体弥散的情况,应检查是否出现肠穿孔.此时患儿会加快自身呼吸频率,面色会变得苍白.这时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选择患儿肚脐和剑突之间的连线中点作为刺入点,用医用针向腹腔中刺进去,选择的针头应尽量粗,帮助患儿完成排气,之后将患儿转入手术室接受急救.部分患儿穿孔现象并不严重,此时医师可以观察治疗为主,先稳定患儿病情,若病情有严重趋势,再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备好抢救药品,防止患儿腹压升高,引发心跳骤停[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位时间、住院时间和便血恢复时间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两种方式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空气灌肠整复术仍具有较大应用价值.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儿经空气灌肠整复术治疗,不会有较强应激性.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说明空气灌肠整复术安全性相对理想.

综上所述,空气灌肠整复术能保证小儿肠套叠复位成功率,显著缩短复位时间,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重要治疗方式进行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肠套叠介素肠管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MSCT对成人小肠套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
儿童大肠套叠与小肠套叠的超声影像特点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