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能可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2-02-17李晨曦,孟雨晨

国外核新闻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电机组核能核电

【经合组织核能机构网站2022 年5 月12 日报道】经合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2022 年5 月12 日发布名为《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核能的重要性》报告。该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全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的严峻挑战,接着指出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基荷能源,核能可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就此向其成员国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应对气候变化面临严峻挑战

核能机构公布的模型显示,为将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控制在1.5℃以内,全球必须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到本世纪末的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控制在4200亿吨以内。此外,2030年碳排放量应在2010年排放量基础上降低约45%。

然而,随着当前经济复苏,全球2022至2023年碳排放量预计将创历史新高。按照当前各国的减排政策,全球碳排放量到2030 年将较2010年增加16%。因此,为实现脱碳目标、缓解气候变化,各国必须改变现有能源政策,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部署清洁能源。

核能可有效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电力行业当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来源,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0%。核电厂能够持续稳定运行,换料周期长,是一种能够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能源,也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少的能源之一。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核能。

核电是经合组织成员国最大的清洁电力来源,也是仅次于水电的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源。当前全球444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94亿千瓦)的发电量满足了全球约10%的电力需求,每年能够减少约16 亿吨碳排放。全球目前在建商业机组超过50 台,总装机容量约5500 万千瓦;计划建设机组超过100 台。此外,核能的非电力应用——包括热电联产、制氢、合成燃料制造、海水淡化等——对于净零目标的实现同样至关重要。

核能机构指出,为实现本世纪末1.5℃温升目标,核电装机容量到2050 年须达到11.6 亿千瓦。为推进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全球需加快核技术研发和创新速度,延长在运机组运行寿期,同时加快第三代机组的部署和第四代机组的研发。核能机构强调,当前全球已探明的可开采铀资源足以支持实现上述核电发展目标。

政策建议

核能机构强调,在适当政策的指导下,核能这一低碳能源电厂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建设。例如,通过建立完善的政策框架,法国、瑞典和加拿大安大略省在不到20年时间内通过发展核能和水电快速推进其电力结构脱碳;截至今年6月初,阿联酋2012 年启动的巴拉卡核电厂项目建设工作已完成近97%;韩国核电建设周期平均为5 至6 年。因此,核能机构就推进核能发展为其成员国提供一系列政策建议。

•应立即采取行动。政府和相关企业要加大力度推进核能的创新、示范和商业化部署。

•降低项目造价。核电项目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过去十年全球部分核电项目拖期超概问题引发投资者的担忧。通过进行结构性市场改革以及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核能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提升核电机组部署速度。相比于仅需1至2年即可完成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核电项目由于规划和许可流程等问题,极易耗费超过10 年时间。政府应当通过国际合作积极协调相关规范、标准和监管方法,加快推进核电机组部署。

•提升公众信心。政府应当通过核科普和提升项目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等手段,增进民众对技术、安全和环境问题的了解,提升民众对核电的信心。

•解决融资难题。政府、多边开发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可考虑在核电建设项目中直接持股。此外,政府在能源创新、开发和部署的政策方面应坚持技术中立,即采用一致的标准对各种技术进行审查,允许各种技术在平等基础上竞争气候资金,发展资金,环境、社会与治理资金等。

•充分将核电纳入与清洁能源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讨论中。政府应广泛宣传核能已经为碳减排作出的贡献以及未来能够做出的贡献,提升核能形象。

猜你喜欢

核电机组核能核电
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第十四章 地狱之城——核能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例谈计算核能的五种方法
核能对节能减排做出了哪些贡献
设备可靠性指标在秦山核电机组的应用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揭秘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