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与运行研究
2022-02-17邵文莎
邵文莎,于 倩
(1.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6;2.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多次提出了建设学分银行的任务要求。学分银行模拟和借鉴银行的机理、功能和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现各级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本质上是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管理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1]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实践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试点探索,自2012年全国首家区域学分银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立以来,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先后成立了省级学分银行,区域学分银行建设也逐渐成为主流。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作为学分银行落地运行的关键,是推动学分银行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深入探索学分银行建设的途径、方式和运行机制,还可以为学分银行的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是目前区域学分银行实践探索的重点内容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内涵阐释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是实质性的开展学分银行服务工作、对学分银行进行宣传推广、促进学分银行服务业务与学习者交流融合的体系。[2]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不仅包含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模式等基本要素,而且还包含管理机制、保障机制、运行机制等保障这些要素协调运行的关键机制。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具备多样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公益性等基本特征,以及业务开展功能、服务激励功能、宣传推广功能等主要功能。
(一)基本特征
1.多样性。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强调多元化,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给予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以相应政策支持外,还应当激励和发挥各类机构等多元主体在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学分银行的服务对象包含学习者、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等,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系统性。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可以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以及多层级结构组织两种架构方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其内部结构都是一定的有机体系,都需要覆盖到学分银行所有的服务对象。
3.协同性。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承担着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服务等功能的实际运作,这些功能的实现均离不开各方的相互协作和相互配合。
4.公益性。鉴于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也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应当面向学分银行服务对象免费提供相应的服务。
(二)主要功能
1.业务开展功能。不管是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服务等核心业务,还是学习积分的应用等衍生业务的开展,均离不开广泛的机构和学习者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体系内的各级机构根据职责进行分工合作,不断扩大学分银行的服务面和影响圈,吸引更多机构和学习者进入学分银行,可以推动学分银行业务的有效开展。
2.服务激励功能。学分银行通过对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进行存储,对各类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学习成果进行认定,为各教育机构之间及学习者进行学分转换提供数据支持服务。通过建立遍布各处的学分银行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面向各类机构及学习者提供服务,激励学习者继续学习,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3.宣传推广功能。学分银行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服务体系中的各级机构也均为公益性机构,然而,由于戴上最有盈利性的“银行”面具,加之学分银行建设仍然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整个社会还缺乏了解和认识,学习者面对学分银行时容易产生困惑和不解。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在学分银行业务与功能的宣传推广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构建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实施路径
基于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
(一)以制度建设构建多元参与的协同运行机制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需要建构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体系。政府部门需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学分银行制度集结各利益相关者力量,明确各方权责,划定职能边界,调动协调人社部门、院校等多元主体协同推进。通过建设从省级、市级并逐步扩展到县乡级别的分支机构,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按行业或行业方向建立行业分行,共同进行行业能力等级标准开发。通过组建联盟的方式推动各类颁证机构参与学分银行建设,明确各联盟单位权利和义务。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把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落到实处。
(二)以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建设丰富服务途径和渠道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支持载体。在数字经济时代,信息化平台已成为提升效率的重要工具,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也应符合时代趋势,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强化学分银行信息化支撑平台搭建,采用多层级的设计和规划,建设集宣传门户、对外服务、业务办理、工作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满足不同学习者和机构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需要使用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和各类机构提供个性化、便捷化的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服务,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丰富服务途径和渠道,提升学分银行服务能力。
(三)以专业人员保证学分银行广泛实践和推广
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离不开一批专业化、高素质人员的支持。专业人员是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的执行者,可以解决“谁来做”的问题。鉴于学分银行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属性[3],在学分银行实践探索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担任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员和宣传推广员,一方面,通过开展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推动实践探索的深入。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正确认识学分银行,带动广大社会学习者和机构参与学分银行的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服务,解决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扩大学分银行服务范围,保障学分银行的广泛实践和全面推广。
三、建设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效用
2013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出台《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成立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于2014年1月9日起试行。通过近十年的实践,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建设服务体系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探索出了一套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方法、新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为例,试图为区域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一)组织框架建设
自2014年1月9日开始试运行以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采用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先易后难,逐步推开”的建设原则[4],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分为试点起步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完善调整阶段。
1.试点起步阶段。依托江苏开放大学办学系统,试点建设基于校本学分银行的服务体系,2014年6月,江苏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设置了第一批十家分中心试点建设单位,通过校内学分转换业务工作,梳理业务服务模式和流程。2015年12月,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实施细则(试行)》,文件中明确学分银行下设管理中心,负责学分银行日常业务运行,管理中心设在江苏开放大学,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奠定了基础。
2.全面推进阶段。2016年12月,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由1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合作联盟(以下简称“合作联盟”),共同签署了合作联盟章程。[5]合作联盟是各类颁证机构自愿组建的非营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合作组织,具有颁证权与证书管理权的机构均可自愿申请加入合作联盟。合作联盟章程是各合作联盟单位都应严格执行与遵守的条令,明确各合作联盟单位作为机构用户,负责为本机构学习者在学分银行开户、存储学习成果,推动联盟成员之间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随后,每年均有不少机构通过学分银行合作联盟理事会的审议,成功加入学分银行合作联盟。2020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1+X”证书制度试点与学分银行建设“同步推进,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学分银行管理中心面向省内各“1+X”证书试点学校,组织学生用户和相关成果的存入,83所高职院校加入学分银行合作联盟,随着合作联盟规模日益壮大,扁平化管理模式及合作联盟自身的松散特性,不仅导致了一定的管理难度,也阻碍了业务的进展。
3.完善调整阶段。为了解决服务体系建设的单一化和扁平化问题,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建设开始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方式进行完善调整。2020年10月,启动了基于项目制开展分行试建,按照自愿申报、择优立项的原则,建设地方分行与行业分行,通过分行管理所属区域的合作联盟单位,推动所在地区、所属行业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加入合作联盟,分行还负责推荐各行各业专家与学者,参与认定标准建设等工作。
至此,依托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实体,通过组建合作联盟与试建“地方分行+行业分行”的方式,形成了覆盖全面、横纵联动的学分银行服务体系。通过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学分银行各项业务,增强了学习成果积累、认定和转换服务的系统性、协同性。
(二)支持载体建设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委托江苏开放大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并负责其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16年12月,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作为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开展学习成果认证、存储、转换服务工作的重要抓手,该平台涵盖了学习账户开设、学习成果名录管理、个人学习成果管理三大主要业务功能,以及资源推荐、人才推荐两大衍生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注册开户、实名认证、学习成果存入申请、学分转换申请、认证报告生成、学习积分兑换等操作。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在线进行学习账户批量开设、学习成果批量存入,学习成果认定审核、学分转换审核等操作。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针对学习者使用习惯,陆续开发并上线了相应的APP和小程序,与此同时,还随着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完善网络服务平台的各项功能。
(三)专业队伍建设
目前,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人员,作为学分银行日常运行机构,现有专职工作人员6人。二是分行工作人员,各试建分行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三是合作联盟单位工作人员,各合作联盟单位委派专门工作人员负责与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业务对接(含信息平台业务)。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通过每年开展学分银行建设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对于终身学习和学分银行理念认识的深化,提升服务体系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保障学分银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实践运行效用
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在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了服务体系运行机制。2021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分银行建设的体制机制。文件中明确江苏省教育厅成立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学分银行建设与发展进行宏观指导。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认定标准和转换规则研制以及学习成果认定专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设在江苏开放大学,其职能是负责学分银行网站、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日常运营管理。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可采用组建合作联盟的方式促进机构间的合作,推动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设立分支机构。
目前,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共有四家地区分行和两家行业分行正在试建中,包含各类颁证机构的合作联盟单位已达214家,合作联盟信息系统管理员近400人。累计在学分银行网络服务平台开设学习者账户219余万人次,存入个人学习成果1600余万条。与合作联盟单位之一江苏美发美容协会共同研制的《美甲及手足护理服务规范》于2020年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升级为地方标准发布[6],这也是全国首个基于学习成果框架的职业能力等级标准。
下一步,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将分批分步推进学分银行业务执行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网络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持续凝聚锤炼学分银行业务专业队伍,充分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推动学分银行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