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惠金融为抓手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2022-02-17覃凌燕
●覃凌燕
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要求,也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和举措,彰显了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责任担当。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的创新空间和可行路径,为共同富裕目标增量赋能,是金融业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时代使命。
一、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普惠金融是助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抓手,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破除逐渐凸现的“数字鸿沟”、增强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2015年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上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2022年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四次会议提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普惠金融,通过金融力量和手段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普惠金融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这一内涵与共同富裕高度相关、密不可分。发展普惠金融,通过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消除金融排斥,缓解信息不对称,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的丰硕成果和金融创新的雨露甘霖,与实现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高度契合。
(二)发展普惠金融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实践
把“普”做大,把“惠”做实,推动普惠金融不断扩面、赋能、下沉,是坚守人民观点、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利益的根本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惠金融是关系百姓居家生计、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金融,是关注社会贫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就是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设计有温度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活水滋润到经济社会的每个角落,助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发展普惠金融,就是精准对接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让每一个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为各类主体增强发展能力、增加致富手段创造更加公平的条件和发展环境;发展普惠金融,就是重点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增强弱势群体“造血”功能,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三)发展普惠金融是金融业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金融具有调节优化资源配置的强大功能。发展普惠金融,功在当下,利在千秋。金融业应该主动加入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第一方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的根本要求,也是金融机构的时代责任。发展普惠金融,就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努力提升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能力和质效;发展普惠金融,就要建立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金融体制机制,探索金融在促进生产要素重组、技术进步与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发展普惠金融,就要对金融供给要素和均衡适配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发展普惠金融,就要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等重点领域,支持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青海实践
青海省自然环境艰苦、多民族聚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实现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任务非常艰巨。党的十九大以来,青海金融业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高原精神,坚持金融为民、金融利民的理念,扎实推进全国唯一一个以省为单位的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建设,聚焦精准施策、科技赋能、平台建设和金融生态优化,有效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走特色路,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农村牧区是青海普惠金融服务的主战场。青海金融业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金融精准扶贫做法,加大对农村牧区的金融供给,不断做大农村牧区“蛋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5年间,累计发放各类金融精准扶贫贷款1536 亿元,通过精准对接,分类施策,构建“金融导入+劳动生产+产业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六个一”和“双基联动”工作机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带动近50 万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强化“五专三联动”工作机制,金融机构持续增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信贷支持。截至2022年1季度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938 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增速2.7 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同比增长2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
(二)坚持打组合拳,强化助企纾困
青海金融业深入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加大对困难的行业、企业和人群资金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在有效保障客户线上日常基础金融服务不间断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主动跟进和满足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融资需求。疫情期间,启动快速审批通道,发放无接触信用贷款、供应链融资,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接续转换,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措施,支持困难行业、企业和人群渡过难关。截至2022年1季度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6 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同比增长40.6%;全省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5%,同比下降6 个基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10 亿元,办理贷款延期3.5 亿元,办理贷款展期1.7 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5.1 亿元,调整贷款还款计划1.3 亿元。青海省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服务中心平台入驻金融机构40 余家,提供政采贷、税易贷、拉面贷等金融产品330 余项,放款43 亿元,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坚持举生态旗,突出绿色低碳发展
青海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全省面积的90%,经济金融欠发达区域与生态脆弱区域高度重合。青海金融业将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优势、政策产品优势与生态资源禀赋相衔接,聚焦“双碳”目标、产业“四地”建设,积极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创新“江源农牧贷”“牦牛产业贷”“生态旅游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助推青海省清洁能源行业、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高原生态有机畜牧业、高原特色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1 季度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1699 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比居全国前列。
(四)坚持下一盘棋,增进民生福祉
青海金融业积极突破金融服务的空间、时间、成本等障碍,打造“家门口银行”“掌上银行”和“流动银行”,构建“数字网点+惠农服务站点+移动支付+流动服务车”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络,有效解决农牧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开展移动金融乡镇试点,实施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助推数字普惠、移动支付技术与群众就医、出行、购物、农产品购销等多样化美好生活需求深度融合。截至2022年1季度末,全省累计建立惠农金融服务点8240 个,其中,服务站345 个,中心58 个,驿站11 个,完成取现业务2.6 亿元,转账业务13.6亿元。通过落实落细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金融机构为近14.6 万家市场主体共减免支付手续费3352.3万元。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县、乡(镇)、村、户创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通过“谅解+救济”信用修复重建机制,3096 户脱贫户信用得到重建,其中2609 户再次发放贷款1.04 亿元。实现诚信文化教育读本进小、初、高教材,从教育治本上改善民族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全省累计建立250 所少年诚信教育基地,15万学生接受诚信教育。
三、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2022年2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普惠金融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青海金融业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砥砺奋进、久久为功,让普惠金融活水润泽高原大地,让全省各族人民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加快补齐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
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推动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发展。
二是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产业支撑。以产业“四地”建设为发力点,提升普惠金融服务重点产业发展和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加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金融倾斜。
三是畅通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落实落细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增加信贷投放,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优化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稳住经济基本盘。
四是铺就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底色。立足高原资源禀赋优势,发挥金融引擎作用,增强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运输、碳减排技术等领域的“贷”动作用。加大“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上游流域的信贷投放,发挥绿色金融对生态功能区的支撑保障作用。
五是撬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数字动能。以数字新基建为契机,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拓展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建设,推进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提升农牧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加强农牧区居民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增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群众“金融素养+民族团结意识”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