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2022-02-17陈贤武
李华(1912-1988),原名杨雪涛,生于饶平县海山欧石村一个贫苦渔工的家庭。由于家贫,从小母亲就把他卖给潮安县铁铺西陇村农民杨利章为子。少年就读于韩山师范学校,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学校的学生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萌发革命思想并参加家乡的农民运动。因学习成绩优异,乡里的杨氏宗祠以公费供他上学。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祠堂出不起公费,家中也无力再供他读书,养父在是年冬天将他送到泰国的二伯父家学生意。但由于他已决心参加革命,无意学生意,1929 年挣够了生活费和学费之后,就返回家乡投身农民革命运动。1930 年春进入汕头大中中学读书,不久在学生中组织了《春萌社》,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作为大中中学的学生代表,参加在大南山苏区召开的东江反帝大同盟代表大会。历任区团委宣传部长、潮澄澳县特派员。1931 年底,因患严重的伤寒症回家养病,养父再度送他到泰国亲戚家治病疗养。
病愈后任教于泰国新城门哒叻的协益小学,1932 年由校长刘漱石介绍加入中共侨党,历任侨党的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书记、总书记等职。1937 年“七七”事变后,被旅泰华侨各界爱国团体选为泰国华侨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席,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和组织当地华侨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他还与人合办树仁中学,招纳进步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华侨青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毅然回国参加抗战。日寇南进之后,他领导侨党积极促进中泰人民团结抗日,汇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争中。二战结束后,他领导侨党为坚持中泰人民友好,开展华侨爱国民主运动,支援祖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促进华侨大团结和开展海外统一战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做泰国著名爱国侨领蚁光炎等先生的工作,将泰国各界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捐款、汽车、医药用品等通过宋庆龄转交给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党做蚁美厚等先生的工作,邀请他们回国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49 年末,根据党的指示,他主持了侨党的解散和结束工作,使同志们分期分批安全撤回祖国。他也于1953年11月回国后到中联部报到,并要求进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得到组织上的批准。他入读哲学师资班,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哲学课程,因能结合自己的革命实践来学习理论,受到了副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表扬。毕业后被任命为重庆渝江学院副院长。1957 年调任中侨委廖承志办公室主任。1958 年国务院组建外事办公室,他担任日、泰、马、菲组的组长,兼管港澳工作。后来,日本和港、澳地区的工作需要拓展,他向组织建议增设日本和港澳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前身),建议被采纳。曾当选为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年动乱期间,受到冲击,尽管他当时身处逆境,疾病缠身,却仍抓紧时间,撰写了有关侨党的历史资料,为当时同样受到“审查”的同志撰写证明材料。1978 年经中央批准,全国侨联恢复活动,他受命参加全国侨联的恢复组建工作,在12月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侨联第二届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并任全国侨联中共党组成员。1984 年再次当选为全国侨联第三届委员会常委。他对侨联工作的拨乱反正、组织建设、宣传工作的开展和华侨历史研究等尽心尽责,作出了贡献。1984 年,他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提出离休申请,以实际行动支持了干部制度的改革、全国侨联领导班子的更新。
1988 年病逝于北京。他在遗嘱中提出,去世之后,不要开追悼会,遗体送医院解剖,骨灰撒入故乡的大海。1989年,与夫人林慕豪骨灰共同撒入汕头妈屿岛附近的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