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型西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
2022-02-17刘金菊孙继芳杜庆福徐建军徐明华张枫
刘金菊 孙继芳 杜庆福 徐建军 徐明华 张枫
导读:以地理标志产品“方城西瓜”为研究对象,从产地包装、配送包装、冷链物流、采收与分级、预冷与储存、销售与质量追溯等方面总结了礼品型西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为临沂市西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et Nakai],是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藤本作物。其果肉营养丰富、多汁味甜、清爽可口,能降温祛暑,并且栽培周期短、技术门槛低、经济效益显著,不仅成为农民增收的种植选择,也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成为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主要农产品之一[1]。我国四季分明,适合栽培的区域广阔,西瓜栽培的品种也很多,但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西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对西瓜要求已经提升至礼品级别。根据市场调查,礼品型西瓜需具备果皮薄、瓤色靓、口感爽、糖度高等特点[2]。2017-2020年,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兰山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有关技术人员,以地理标志产品“方城西瓜”为研究对象,研究总结出一套礼品型西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供广大礼品型西瓜生产者、销售者参考。
1 采收与分级
1.1 采收标准
西瓜质量应具有本品种应有的形状、颜色、瓤色等特性,发育正常,不得有畸形瓜,无生瓜和过熟瓜,无外伤。果皮厚度小于1 cm,中心糖、边糖平均含量10%。瓜瓤口感好,汁液多,食之脆沙。
1.2 时间
西瓜采收根据品种成熟特性和上市销售情况,按照果实的成熟度分批采收[3]。
1.3 方法
采收前7~10天应停止浇水,停止施肥。采收时应保留瓜柄,保留3~5 cm瓜蔓,防止日晒、雨淋,应轻拿轻放,装车后及时运送出售。
2 分级基本要求
用于分级的西瓜要求具体见表1[4]。
表1 西瓜等级划分
3 质量检测
3.1 取样方法
应符合《新鲜水果和蔬菜取样方法》(GB/T 8855-2008)的规定。
3.2 质量标准
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GB 2763-2019)的有关规定。
对达到品质标准要求的西瓜签发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西瓜同行。
4 产地包装
4.1 材料要求
塑料周转箱应符合GB/T 5737-1995的规定,纸箱应符合GB/T 6543-2008的规定。
4.2 包装要求
采收分级后将同一等级的放置在同一包装箱内,并在包装箱上标注生产者及产品信息,保证西瓜质量一致,满足不同市场需要。
5 运输
①提倡冷链物流 期限2~3天。装卸货时应轻拿轻放,由于礼品型西瓜皮薄不耐压,为避免在运输中损伤不要层层堆高。
②配送包装 西瓜进行商品包装后,每个包装应标明品牌或商标,提高优质西瓜的价值,以取得更高的效益,获得更大的市场知名度。
6 销售
常温销售柜台应少摆放产品,随时从冷库取货补充[5]。不能及时出售的西瓜,应做好储藏措施,延长保鲜期。低温销售温度应控制在12~13℃。不能及时出售的西瓜,应放置在温度11~13℃,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储藏库内[6]。
7 质量追溯
建立生产管理档案,详细记录种植管理、采后处理、物流及终端销售等环节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全程唯一编码,进行条形码、二维码等标示,构建追溯信息平台。开具农产品合格证,印刷在包装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