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的姑苏年味
2022-02-17向煜
向煜
什么是姑苏年味?以前,每逢放了寒假,就觉得“年味”来了——是新衣服的味道、是手写春联时飘出的墨水味,是各种腌制品的香味、是鞭炮燃烧时的烟火味,还有最期待的红包的“香气”......
后来,不知何時起,“没有年味”变成了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事情,年轻人觉得春节只是一个长假,计划好去哪里度假才是正经事,而新衣服、好吃的对于现在的小朋友来说,早已不是稀罕事儿。
真的没有了年味吗?
春节,是文化的烙印。我们不可否认,年味渐淡的感受,但也从来没有失去这些记忆。门前的年画、除夕夜的年夜饭、新年的爆竹、正月十五的元宵,这些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来智慧与匠心的习俗,始终赋予当下的我们滋养与动力。即便有人将一切简单成七碟八碗,除夕只是找个地方吃个团圆饭,可是,也有人坚守着这份底蕴与文化,希望将这种情怀与珍贵记忆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
忙忙碌碌的身影
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文士顾禄在其著作《清嘉录》中写道:“除夕夜,家家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话,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所以,这顿“团圆饭”也就成了除夕夜的“焦点”。
最能恰如其分描述这顿饭的词,应该是“家宴”,代表着整个家庭在“食”上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的鸡鸭鱼肉统统上桌,而是汇聚着家庭的口味,烹饪水准,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品位等方方面面。
苏州人的这顿年夜饭,差不多在半个月前,甚至更早前就开始准备。
首先是要想吃些什么,去买还是自己做?如果是买,买哪家的,什么时候去买?如果是做,准备哪些原材料,什么时候开始准备?一些菜式是必备的,一些则是各人喜好,还要根据大家的身体状况,确定初步的准备。
然后是备年货。年货是一点点采办的,不同的食材要在不同的市场找到。或许超市里可以一下子买齐,但在过年的时候,要进行比较,务必为家人准备最合适的。基本上在这个时候,苏州城里有名的菜场和超市都会被一网打尽。一些长辈、同学好友还会相互兴奋地互通市场上的价格和质量水平。
当然,买来的食材很多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下锅上桌的,得有提前腌制风干的过程,还有一些则会被陆续制作成成品或半成品。
虽然网络时代,我们早已过了需要囤货过年的时期,但家中还是会习惯储备食材,一般来说存货量在除夕这天达到顶峰。一个品类甚至达到了三四样,不同的厂家、产地,些微不同的成分配料,或者新鲜程度。
记忆中,除夕那天从早上开始,厨房的水池里就堆满了各种蔬菜和解冻食品,连带厕所的浴缸、水池,以及阳台都一并征用了。浴缸里面可能放着即将被宰杀的生鲜活鱼,阳台上会摆放着好几只已经被挤出厨房的大锅,可能是备好的高汤,或者是炖好的草鸡,也可能是做好的熏鱼。还有更多已经准备好的半成品会放在厨房台面上,只剩最后一道工序,等晚饭时随吃随煮。
不要以为不下厨的人,就可以不参与年夜饭的“制作”过程,很多苏州人家的传统是,即便不动手也必须得从精神上配合,比如给点参考意见,提供一些口味,再比如由内而外都荡漾着愉悦、满足,以及对体力劳动者的鼓励与赞赏。
年夜饭的奢华,不单于经济方面,更在精神,倾注了操办人的智慧、心思、时间、精力,尤其情感。这是支持家庭在这一年最奢华的家宴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在关于“年味”的主题中,最值得留恋的。
岁朝清供的故事
以前,最喜欢春节前和父母去逛逛菜场,那个年前最拥挤也最热闹的地方。耳边经常会听到菜摊小贩夸顾客爽气,买菜顾客又夸小贩的货好,大家其乐融融,眉眼间都透露着喜悦。远远望见一个摊位上有“蒜头”,走近了一瞧,哎?水仙?菜场里怎还有花草植物乱入?
事实上,每年冬至过后,水仙悄然上市,不仅出现在花鸟市场上,菜场里也有不少。既是与年货摆在一起,与年俗也是有渊源的——水仙是苏州人岁朝清供的主要材料之一。
所谓“岁朝”,既是农历正月初一,所谓“清供”,是将蔬菜、瓜果等清雅之物摆设赏玩,最早由佛供演变而来。岁朝清供,就是以春节为主题的相关摆设赏玩。汪曾祺曾在《岁朝清供》中写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可见,行此雅事,倒也不难。
清供可以回溯到魏晋时期的兰亭雅集: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风雅集会。树丛中有人煮茶,有人弄酒,石头上放着一瓶花,就成了曲水流觞。这种古老的民俗是为了洗去冬日尘埃,感受春意。而那些花瓶与杯盏也成了清供摆设的雏形。
汉唐以后,清供体系趋于完整,并在唐宋时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唐朝内宫,以鲜花、水果、山水花鸟画、陶瓷、书法、手工艺品等展示于大年初一,供人欣赏。表现出唐宫的文化趣味与精神追求。元明之后,人们又将陶、瓷、铜、玉、石等各种古器物及花卉、果品归为清供点缀,渲染成图,祝福岁朝的到来。
平时,对于文人来说,清供既是一种仪式,又是一种雅好。文人的案头清供可以有金石、书画、古器、盆景等。苏州名士叶放认为,案头清供与岁朝清供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讲究一个寓意。
例如竹子、爆竹、花瓶、案几可以组成“竹报平安”,牡丹、橘子可以组成“富贵大吉”,佛手与元宝是“福在眼前”,秤与如意是“称心如意”。
岁朝清供还是历来书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尤以海派画家为主。画中常见牡丹、梅花、松竹等清逸之物,或是橘子、柿子、佛手等蔬果,有时甚至连蒜头、菖蒲、鞭炮、红包都画进去了。物虽简朴却迎吉纳祥,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普通百姓,可能没那么讲究,大可就地取材。比如,苏州人就喜欢在窗台上摆一盆绿油油的水仙,盆中添置几枚鹅卵石、雨花石。若是觉得色调冷清,还可以放一些明黄色的佛手或柠檬在旁,香气四溢,画面柔和。或是在家中的转角处插两枝银柳,在枝桠上系上几只小小的红灯笼,虽无香气,却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家家户户贴年画
春节前,苏州人习惯在家门口贴“年画”。其实,小时候的我们,并不称之为“年画”,而习惯叫“画张”。
清晚期李光庭在《鄉言解颐》一书称之为“年画”,这个词才出现。著名的“桃花坞年画”的概念过去也没有,只有“杨柳青年画”。但桃花坞确实出年画,也确实印这玩意,“桃花坞”与“杨柳青”,一红一绿,大家觉得蛮灵的,直到1950年左右,“桃花坞年画”的叫法才被叫开。王稼句先生的那本《桃花坞年画》中提到,“但李光庭将‘年画’与‘画张’‘门神’等分开,认为这些不是一样的东西,将春牛图归于年画。后来,几个概念笼统混在一起了。”
年画里也是有不少规矩的。年画大致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祭祀用品,纸马、门神等。一类是作装饰用的,春牛图、手绘画等。祭祀类的东西要烧掉,比如纸马,比如祭奠财神老爷时要有财神像。进贡时摆上的鲜果、鱼、肉等,怎么才能送到老爷那儿呢?通过纸马、佛马,这两个是一回事。人们相信,只有将纸马焚化,表明东西已经送达。纸马就是一张车票,实现了一种人与神之间的沟通。这里面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
而装饰类的东西兴起得较晚,因为印刷发明得也较晚。即使被发明,最早用于佛经印刷。到装饰类的东西被印刷出来,更晚。南北宋时期的《东京梦华录》里说到药店、饭店、旅馆里都张贴这些画。
我们熟悉的年画以春牛图、门神之类为多,一般都是年上的事,大年夜的最后一件事是贴门神,也要贴春牛图。
张贴里面也有规矩,这是民俗的一部分。比如灶王、财神、门神、各种纸马等,张贴在大门、影壁、房门、仓房、灶围、窗旁、水缸、钱柜、舱门、车箱、马厩、猪圈、牛棚等,具体张贴在哪个部位,有什么样的内容都有严格规定。
腊月三十(除夕)要干好多事儿,易门神、贴春联、贴欢乐图、挂门禄、接灶,为了兴隆还要贴“财神马”。到了正月初一(春节),“岁朝”要贴神像、吉祥类年画;“拜喜神”要贴“三堂”或“五神”;“祭祖”要贴“家堂”;“贴鸡”要贴“鸡王镇宅”等,因为正月一日是“鸡日”;聚博要贴“升官图”。到了立春日,还得“行春”、“拜春”,贴“芒种春牛图”。
不过,虽然叫“年”画,其实不都跟“年”有关系。不属于祭祀品的,没有严格限制。过去,每到过年,大家会打扫收拾一下,将旧画拿下来卷起来,再换一张新画挂上去,这是一种生活习性、社会现象,没有规定必须照办。
没有忘却的传统民俗
消灾,是过年的另一大目的,希望来年或下一个收获季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少自己手里那点庄稼、营生小买卖能够顺顺利利。接下来要祈福,希望家人健康平安,多子多福。
整个过年中充满了祭祀的活动:祭天、祭地、祭祖先、拜各种神祗、拜本行本业的祖师爷等。苏州人过去要烧十庙香。据《清嘉录》记载,苏州原有烧十庙香的风俗。在年初一当天,要马不停蹄的赶到十座特定的庙内烧香,而且不能原路返回,不准进庙不烧香。所以在出发前,往往都要计划好来去路线。回到家里,还要向灶神爷进香,叫“烧回头香”,以示对大小菩萨一视同仁。在苏州,香头旺盛的寺庙以西园寺、寒山寺、重元寺为主。
到了大年初五,就是接财神的日子,把打上来的头一桶井水倒回井里,寓意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然后从东、西、南、北、中,接福、禄、寿、喜、财五路财神。
正月十三是“抬猛将”的日子。过去苏州城内宋仙洲巷有一个猛将堂,到猛将堂去看大蜡烛曾经是苏州过年的特别节目,据说这对大蜡烛有五六十斤重,足足能燃半个月呢。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民间也俗称“小年”。旧时,每逢元宵夜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城中男女老少结伴而行。在当时富甲一方的苏州,“吴中风俗,尤竞上元”的美誉,也足以想象得出元宵灯节时的盛况。
《清嘉录》中记载,当时的苏州城里“元夕前后,各采松枝、竹叶,结棚于通衢,昼则悬彩,杂引流苏,夜则燃灯,辉煌火树。朱门宴赏,衍鱼龙,列膏烛,金鼓达旦......”而苏州城内传统灯会的典型代表“古胥门元宵灯会”,自古以来一脉相承,保留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内容。放爆竹、射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街头巷尾的热闹景象直叫人眼花缭乱。
人们求助于神祗,希望求得整年的平安。很多年节活动,也都带有与宗教有关的动机:放鞭炮是为了吓鬼;贴春联是为了避鬼;占卜是预测明年的祸福吉凶;元宵节也与宗教有关。
事实上,祭祀也好,农忙活动也好,一些到最后演变成为一种游艺,将伟大的娱乐精神包含在内。古人没这么多我们今天所谓的娱乐节目,所以给自己找乐子,有各种民俗活动。过去,苏州的园林里也有很多新年游园活动,意义大体类似。人们通过过年的游玩松弛紧张与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