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微胶片助力珍稀文献上网
2022-02-17付冰冰
一叶叶典籍被抢救修复、一卷卷胶片获得“开架”新生、一屉屉母片定格数千年华夏文明……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感受中华典籍文化的独特呈现方式。35年来,一代代文献整理与缩微技术工作者寄甘苦在镜头前,注心血于胶片内,以胶片为载体延长典籍生命,有效解决了古籍保护与传承之间的矛盾,使近20万种珍贵文献重见天日、重获新生。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2021年11月,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发布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强调,未来五年将着重“推进珍贵文献缩微工作进程;提高缩微文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缩微文献揭示与服务水平;强化缩微工作全方位保障力度”。
打开缩微摄影机,从计划与协调组接过任务,将四盏可精确调控曝光的灯照向书屉正中心,调整机头拍摄高度、测量稿台照度、给文献找到合适位置…… 2022年第一个工作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摄影师”马红旭熟稔地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从业12年来,在这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拍摄间里,她的拍摄对象既不是人物,也不是风景,而是一叶叶险些失传抑或被“束之高阁”的珍贵典籍。
这是一项“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工作,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机械劳作并没有磨灭马红旭和她的同事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不争第一,抢救唯一,他们深深懂得,这些文献里承载着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一个国家历经几千年仍生生不息的文明火种。
将眼前这本新中国成立后的文献《列宁论国家与法》整理好,根据文献颜色用旋钮调整曝光参数,脚踏板踏下去,“叮咚”声响起,一拍4厘米长的胶片就拍摄出来了。经过冲洗、质检、入库等数道工序,这本北京大学为纪念列宁90诞辰而编、印量仅有2500册的图书便拥有了一代母片。
依据母片拷贝出二代片和三代片后,母片将被封存在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恒温恒湿的国家缩微母片库里作为战略储备封存;二代片则奔赴各地图书馆“化身百千”;三代片则出现在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阅览室,馆内读者可借助大幅面阅读器直接查看。同时,借助“模转数”的技术手段,馆外读者可登录国家图书馆官网中华古籍资源库,在线阅览缩微文献的“数字资源”。
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都是典籍的载体,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经历火、盗、兵、蠹“洗礼”的典籍往往残缺不全,古保工作者们与时间赛跑,通过“甲骨传拓”“纸张脱酸”“古籍修复”等技术对典籍进行原生性抢救与保护。
保护,意味着要把抢救回来的古籍“束之高阁”;传承,则需要对古籍进行第二次“开架”。
40年前,看到山东曲阜孔府档案损毁情况严重,著名学者任继愈上书党中央,拉开了新中国以缩微技术进行再生性文献抢救与保护的序幕。
在原生性文献抢救与保护基础上,进行再生性文献抢救与保护,缩微胶片拍摄工作不仅需要投入持之以恒的人力,而且必须面对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消耗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经费有减无增的考验。
“拨给你们的经费确实没有浪费。”上世纪末,财政部有关部门对文化部古籍保护项目进行清理时,看到母片库现场保存完好的缩微品后,不仅保留了缩微专项,并从2012年起逐年增加经费至800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古保经费得到缓解,为文献抢救事业向纵深发展,为传统缩微技术向数字缩微技术转变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促使古保工作者把加速抢救文献提上日程。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来拨款至中心的经费大幅削减,给缩微抢救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大家文献缩微抢救、传承中华文明的初心始终未变。
来自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23个地方缩微中心成员馆累计抢救约20万种珍贵文献,累计拍摄8100余万拍缩微胶片,浓缩了近1.5亿书页,为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4eKTOE8nyzWZRAr37cWhRQ==微复制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缩微胶片实物。本 刊记者 付冰冰摄
“典籍保护下来但不能使用的话,只能叫保存,不叫传承。把文献变成缩微胶片,或者数字影像,是为了服务我们的读者,帮助读者更便捷地查阅典籍,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缩微中心摄制与技术服务组组长马玉峰告诉本刊記者,与设备更新速度较快的电子存储介质相比,“不可篡改性”“恒温恒湿条件下聚酯材质胶片的寿命可达500年”等优点使缩微胶片在文献保存介质的选择上脱颖而出。在积累了一定规模缩微胶片基础上,“模转数”的技术路线开始发挥传承作用。
为更加方便读者阅览和利用古籍资源,2021年11月26日,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建设成果及相关古籍保护工作新闻媒体通气会上,国家图书馆宣布“中华古籍资源库”10万部珍稀文献实现读者免登录阅览,古籍资源加载和阅览速度明显提升。包括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赵城金藏》,以及《敦煌遗珍》《法藏敦煌》等珍贵文献都实现了“互联网开架”。
新版“资源库”上线后,正在做颜真卿文集版本研究撰写工作的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李轶伦欣喜地发现,收录的文献数量比以往大大增加了,高级检索提供了更多的检索组合方式,阅览界面在浏览器页面中所占比例较老版扩大,图片读取速度也获得了大提升。他告诉记者,“‘资源库’为我日常工作及个人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就拿《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来说,由于定价较高,并非所有图书馆均有能力购买,而‘甲库’收录的善本又均为极其罕见者。‘资源库’上线了这批善本的胶卷后,全国读者都可以轻松获取其全文图像,就我个人而言,也无需在周末去南京图书馆查阅,工作日在办公室内就能随时阅览。此外,‘资源库’还上线了许多非善本的普通古籍,其中不乏常用的基本史料,这也减少了线装古籍的提阅量,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对古籍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书籍是人类的遗产,缩微胶片以“互联网开架”模式为中华典籍再获新生蹚出了创新之路。路的这头,连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之所以始终昂首屹立世界东方的根;路的那头,连着新时代新青年对书写未来的希望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