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冬奥比赛服

2022-02-17何娟

人民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刘莉健儿风洞

何娟

刘莉在工作室(受访者供图)

“竞速类体育赛事中,0.01秒就能决定金牌的归属,这份差距也许就来自服装和装备的不同。为运动健儿披上高科技的比赛‘战袍’,还能增强他们战胜对手的信心和底气。”这段开场白,中国冰雪科学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刘莉已经说过无数次。使命一般的宣言,愈发坚定掷地有声,同样凝练着十足的信心和底气。

记者走进北京服装学院芍药居校区2号教学楼,只见数十位身着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比赛服装的模特赫然在立,花滑女将陈虹伊、速度滑冰世界冠军高亭宇等著名运动员昔日的“战袍”均有陈列。墨染的中国风、纯正的东方红、高贵的华夏黄、圣洁的奥林匹克白,龙标、国旗、五环等元素直击人心,通过传统的纺织、扎染、刺绣工艺彰显文化自信,又不乏国际审美的共性。随着冬日的暖阳透过天井打造一抹华丽的投屏,每一件体育装备都美得像是一尊匠心独运的艺术品。

“看起来都可美了吧!没事儿你尽管拍,摆放在这里的样品你都可以拍摄,不存在泄密。”刘莉架着眼镜闪过一丝精明,看起来优雅又智慧,“这些全是有所保留的,因为最好的肯定全都要给我们运动员!”她画风一转,字里行间泰然自信,“很多重要的关键技术,已经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了,甚至远超国际先进水平”。

刘莉打开手机,划拉着找到她不久前收到的一条视频消息:某训练基地发来喜讯,团队为钢架雪车项目打造的跑步鞋获得了运动健儿的高度好评。“这是我们首次制鞋,目前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过,所以更多的秘密我选择跟你保留,但我相信比赛那天必定成果喜人。”她告诉记者,在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前期助跑的速度直接影响钢架雪车滑行的比赛成绩。如此关键的领域,即便此前一片空白,也阻挡不了中国冰雪科学家们去“开疆拓土”。

零下30摄氏度低温环境中持续8小时以上加热保障、自主研发面料防切割性能提升超20%、阻力系数比国际先进水平降低超10%……2019年,刘莉开始带领科研团队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奧”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从“快、暖、护、美”四个方面深耕钻研,为运动健儿量身打造冬季运动比赛战袍和防护装备,助力中国速度,展现中国风采。短短3年时间,这支冬奥制服团队在多个关键领域反复刷新成绩,在一丝一缕中凝聚“中国智造”。

风洞实验原本主要用于航天、建筑等领域,通过模拟风速,检验房屋、桥梁的安全性。在欧美冰雪运动强国,有关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竞速类运动项目的减阻研究,帮助运动员改善装备、提高成绩。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着力打造两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填补了国内专门用于体育训练测试的大型综合风洞空白。刘莉团队研发的比赛服也在风洞实验中得到检验。

在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刘莉带队连续工作两个多月,对56种比赛服结构、122种减阻面料进行实验,为比赛服的面料选材、造型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智慧大脑”。“我们检测过之前从国外进口的一些装备,最后发现,他们并没有把最好的产品卖给我们。”说到这个小插曲,原本情绪高昂的刘莉变得有些心事沉重。但是,一股自强不息的力量促使她愈发奋进,在低谷中积蓄的能量转化成自主创新的科研热情,最终反超逆袭。

2020年底,风洞传来好消息,由刘莉团队打造的高山滑雪装备阻力下降4%,“比我们之前在国外买的还要好!”截至2021年年底,那些从国产风洞实验室走出的“战衣”先后在国内外多场比赛中为运动健儿保驾护航,协助他们勇攀高峰。2021年9月26日,高亭宇在2021—2022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中以33秒83的成绩刷新全国纪录,他在比赛中穿的就是刘莉科研团队研发的第七版样衣。“服装色彩还没来得及装饰,只有黑白两个色系,虽然只是样衣,单是帽型我们就做了21种。”一次取胜或许只是概率性事件,伴随着多次训练和比赛成绩出炉,刘莉及其团队才敢交出答卷。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1—2022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波兰站男子500米比赛中,高亭宇再创辉煌,以34秒265的成绩为中国队斩获金牌。

一件比赛服轻则几百克,却科技含量满满。在国际赛事上,曾多次发生运动员因为比赛装备不符合有关规定而被取消成绩的事故。“我们送审给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服装装备,目前还没有不达标的。”对于这类问题,刘莉十分自信。她坦言,“体育成绩的提升,最根本在于运动员自身的实力,我们只能在游戏规则内让运动员体验更好的装备,即便几年的科研成果仅能助推零点零几秒的成绩,这依旧是值得的。”

功能性比赛服装和装备的升级对于提高竞技比赛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成绩固然重要,但在“科技冬奥”的项目中,保障运动员的安全也是重中之重。疫情之下、赛场之外,运动员的防护工作成为全球聚焦的热点。寒冬不减热情,这届观众看待奥林匹克的眼光也更具温度和感性。

除了比赛“战袍”,刘莉团队还先后研制了防疫服、口罩、智能加热保暖服以及各类护具,全方位为运动健儿提供服务。“一开始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保暖,现在保暖成为我们最后考虑的一项指标,在一切为了成绩的终极目标之下,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又是重中之重。”2021年初,刘莉率队前往各大训练基地,为500多名运动员进行三维测体。“这也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工程!所谓量身定制,很多人以为掌握人体三围等基本信息即可,其实,通过三维测体,我们的数据可以精准到运动员在运动状态中皮肤的拉伸、肌肉的收缩。依托这些指标,我们让服装也能做到‘收放自如’。”

与运动员近距离接触,光环背后的故事让刘莉触目惊心,“几乎每个人都有职业病,带伤训练是家常便饭”。

相比夏季奥运会,冬季运动项目的危险系数高、受伤概率大。以高山滑雪为例,运动员在比赛期间需要穿越十几个障碍过旗门,一天训练结束,至少要被磕碰上百次,但是一些防护装备似乎并不受运动员待见。“很多人为了成绩宁愿放弃防护,冰天雪地里护具变得很硬,而人的肌肉又变得更脆弱,一个赛季下来,胳膊大腿全是淤青。”面对这一难题,刘莉团队通过多次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一款耐低温、材质柔软的护具,成为高山滑雪项目中的训练“神器”。在短道速滑赛事中,锋利的冰刀既是运动员的制胜法宝,也可能是伤害他们的利器。在刘莉科研团队教学楼一楼的实验室,一款防切割面料应运而生。工作人员用力拉伸力证布料弹性好,随后再度用力持刀划拉了几下,看起来破绽毫无。“正常情况下是割不破的,还能做到透气、有弹性,确保穿着体验。”刘莉说,“我们为比赛做‘战袍’,为运动员做‘铠甲’。”

年关将至,在刘莉办公室,随处可见各种运动员的身材模型。墙上一张密密麻麻的工作进度表,刻画着团队在过去一年间的紧张节奏。采访期间,信息提示、语音来电、视频会议邀请接连不断……与刘莉对谈的时间仅有短暂的一个晚上,却让人深刻感受到冬奥筹备工作紧锣密鼓的氛围。深夜10点,整栋教学楼依旧灯火通明,实验室流转着忙碌的身影,一尊尊人体模特身着样衣静候伫立。台前的运动员与幕后的工作者相互成就,这栋教学楼里更多的亮点和惊喜必将呈现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猜你喜欢

刘莉健儿风洞
拼搏吧,运动健儿
谱华美乐章 孕绿苑风采
中国健儿驰骋北京冬奥会
肖金莹 吴村禹 刘莉作品
斑头雁进风洞
黄风洞貂鼠精
基于NI cRIO平台的脉冲燃烧风洞控制系统设计
葆婴为亚运健儿保驾护航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Nonlinear symbolic LFT model for U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