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近中考,孩子却说“不想上学了”

2022-02-16涂丹

中学生博览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冰山辅导中考

涂丹

即时个案:

及时介入家庭,实现提质增效

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不一样的即时个案,即时个案的发生,有着紧急性,及时介入可能会直接帮助一个孩子;拖沓延缓可能会间接耽误孩子的一生。本案例中,初三临近中考之际,平时品学兼优的学生突然跟家里闹矛盾,家长哭着求助,孩子不愿意上学,作为班主任,你会怎么办呢?

【案例呈现】

天刚亮,睡眼蒙眬的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一个孩子妈妈打电话过来泣不成声,说孩子越临近中考越没有目标,不想上学了。其实这个孩子成绩很好,目标一直定在本市最好的高中,这种情况下,父母没有了方向,再加上此次父母认为孩子考试成绩未达到理想状态,所以着急,找我哭诉。中午,孩子也打电话过来,哭泣的声音刺痛我的心扉,责怪父母给的压力大,因此不想读书。我对其安抚后,她的情绪得到缓和。当天深夜,看到孩子妈妈发过来求助的信息,说孩子不肯返校,跟我请假。接着妈妈把下午家里的情况发了照片、视频过来:一家人打的打,摔的摔,满屋杯盘狼藉,孩子在家拼命撞墙,姐姐吓得要打120,坚强的爸爸也哭得不成样子。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驱车前往40公里外的孩子家进行家访。

【案例分析】

作为班主任,常常需要处理这类亲子关系的冲突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间,如果做法不得当的话,学生内心不会释怀,家长不会有认同,亲子矛盾不但不会解决,反而会激化。也有些敏感的孩子可能会进一步受到心理伤害。因此,我们要秉承以人为本、心理护理的原则,从心出发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看见当事人的内在冰山世界。在整个的辅导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注意沟通的话术,先平复情绪,再进行价值引领,最后解决问题要以学生为中心,给予孩子自身成长的力量,助力学生的自我教育,从而缓解亲子关系。

【辅导策略】

第一步,了解事实,仔细评估。

我通过与家长交流以及对孩子几年的了解,弄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评估孩子性格特征,评估自己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评估家长状态、孩子状态、事情严重程度。

①孩子个性特征:孩子个性突出,比较倔强,自我意识较强。

②自己与孩子、家长的关系:我既是心理老师,也是孩子的班主任,经过将近3年时间的陪伴,本人与孩子和家长建立了比较亲近的关系,家长与孩子对本人信任度高,彼此链接强。

③亲子关系:据了解,孩子一直是父母的骄傲,个性要强,但平时与家长之间关系较好。

④家长、孩子状态:临近中考,孩子家长压力大,在情绪上、状态上都不佳,爸爸和孩子更是接近歇斯底里的地步。

⑤事情严重程度:根据孩子性格各方面的了解,以及孩子与父母关系、期望值的了解,所呈现出来的家庭动态是在她们家从未出现过的,父母着急、无措,孩子崩溃。因此,事情较严重,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事件。

第二步,积极关注,理解认同

我一看到信息后,就做出决定,驱车家访,见到孩子,给予孩子支撑。因为对我和孩子的关系进行过评估,故认为此时我出面抚慰,对孩子有作用。驱车一小时后到了学生家,孩子反锁在房间里,当开门后见面时,整个人的状态看上去“没有生命活力”,一种心如死灰的感觉。

我试着上去抱一抱,孩子没有表情。于是主动将她抱在怀里,不断地、持续地采取“蝴蝶拍”的技术,用轻柔的方式拍着她的双肩,让她感觉到温暖。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流出了眼泪,有了情绪表达,不再是冷冷的面无表情。我轻声地说:“想哭就哭出來吧,哭出来会舒服很多。”这时孩子不断哭泣,并有表达欲。我接着说:“心里有任何想表达的也可以朝我宣泄,我静静听着。”此时孩子开始咆哮式的哭诉,边哭边说:“我就是想考某某中,我一直的梦想就是某某中,为什么我爸爸妈妈总是不相信我可以做到,要去和某某中签合约,就因为3年前的考试失利,然后永远认为我大考时会心态不好,所以不让我选最好的学校吗?”

孩子哭喊一阵后,虽然情绪是崩溃的,但整个状态好了很多。在学生还是满腹情绪的时候,针对事情说教不但苍白无力而且会令人心生抵抗,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做到先关注人。若明显感受到孩子有压抑情绪存在,辅导者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将情绪发泄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认同、被重视、被关爱。

第三步,安抚情绪,引导和解。

情绪得到了一定的宣泄,我给孩子端来了早餐,让孩子吃点儿,看着孩子自己吃了两口,心里放心了些。于是,找父母交流,希望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选择,耐心与孩子沟通。孩子与父母之间本身没有多大的裂痕,要做的是引导父母理解孩子。我告诉父母:中考临近,孩子本身压力大,她需要的是无条件的爱与支撑,而不是跟她唱反调。孩子想争取的,我们要为她垫石,替她鼓劲,不以自己的主观世界去干扰孩子的内心需求。

父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与孩子交流,承认是他们考虑不周。最后在不断交流之下,孩子愿意跟着我返校。返校后我们没有着急回学校,而是带着她在外面放松,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下与其交流,引导其内心坚定与坚强。

【案例反思】

在此案例中,我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先依据“冰山理论”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运用谈话技术展开心理辅导,从关注人到处理事慢慢地层层推进,实现了冲突问题解决的同时,助力了学生的自我教育与成长。这样辅导下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下的冲突问题,还让学生在这样的一次心理探索过程中,丰富觉知,实现与内在的联结。

【拓展资料】

了解冰山理论:萨提亚认为人们在经历事情的时候,在行为、应对、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七个层次上同时有着体验。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漂浮着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下的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被人们压抑并忽略的“内在”。冰山理论可以帮我们:

1.探索过程。当某人有某个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内在心理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理解成为可能。

2.保持觉知。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能让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而不是只关注于现象。

3.放下评判。当理解产生的时候,我们不再拿自己的世界去衡量别人的世界,不再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不再觉得不可理喻或不可思议。

4.联结内在。冰山理论能让两个人仿佛深深联结在了一起,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就能理解与被理解。

5.转化改变。它告诉我们一开始不必执着于行为上的改变,而是要先从内在不同层次上去转化,内在转化了,行为自然就改变了。

6.精心关注。我们可以透过学生的表面行为及他们所描述的问题,去探索他们的内在冰山世界,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如何转变消极的应对姿态,如何将对外在的关注转为对内在的关注。

猜你喜欢

冰山辅导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不可思议!冰山变绿了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崩塌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危险的冰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