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半夏篇
2022-02-16袁红霞
苗 苗,袁红霞
(1.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1617)
《神农本草经》(《本经》)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成书年代与《伤寒杂病论》相近,所以两书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有着相似之处。经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运用中药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古代医家们的大智慧。以《本经》的理论来研究张仲景经方之运用,可大大提高临床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水平,即“以经解经”,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经方配伍规律,从而在临床运用经方时更加得心应手[1]。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使用的许多药物都记载于《本经》,在此基础上,他继承并发展了《本经》中所记载的半夏、甘草、大黄、桂枝、附子、芍药、人参等药物的功效,不仅摒弃了迷信神学的部分,还使其更符合临床实际[2]。
半夏其名源自《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3]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范围甚广,200余首方剂中应用半夏者47首,以半夏命名者17首,共涉及20篇章77条原文,其中《伤寒论》34条,《金匮要略》43条[4]。
因此,本文参考《本经》《伤寒杂病论》,以《本经》中半夏之功效为纲,探索张仲景使用半夏的配伍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1 半夏的功效及配伍
1.1 主伤寒、寒热
1.1.1 方药 常用配伍:柴胡、黄芩等。代表方: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半夏味辛,辛味类药能散能行,即有散结化痰、行气活血的功用,气血得以疏通,因此表里相通,寒热得解,阴阳相和。“伤寒、寒热”,即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之象,说明半夏可用于治疗外感疾病,此时半夏常与柴胡、黄芩相配,如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等。其中小柴胡汤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柴胡桂枝汤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大柴胡汤主“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其病机均以正虚邪侵,少阳枢机不利为关键。正如《伤寒杂病论》所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往来寒热”。少阳如轴,位于阳明与太阳之间,在半表半里之中掌管气机的出入以及阴阳的转换,犹如门轴之开阖,故称为“枢”。邪侵少阳,半表半里开阖失司,正邪交争,正胜邪退则热,邪胜正却则寒,如此交替出现,即为往来寒热。此类方中柴胡透泄半表之热邪,主归肝经,从而疏肝调畅气机;黄芩主入胆经,清泄半里之热邪;两药相合,调达半表半里之枢机;人参、甘草、大枣合用调脾胃,补气血,和阴阳。而半夏在小柴胡汤中能和中焦,降逆气,其生于夏至前后,此时夏将过半,纯阳势衰,阴气始盛,为阴阳氤氲交会之期。张仲景用半夏解寒热,调阴阳,治疗邪入少阳之往来寒热、内伤杂病之寒热等[5]。且半夏主入脾胃经,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属中焦也,中焦气血调畅,则阴阳自和,在经方柴胡类方中与诸药相配,共奏解寒热之功。
1.1.2 医案 女,51岁,2020年3月28日初诊。主诉:低热1月余。患者时时发热,体温不高,于37~38℃波动,寒战与发热交替出现。纳食较少,食欲不佳,时泛恶欲呕。平素易感冒,畏风,自汗出。夜寐欠安,轻浅易醒。二便调。舌红少苔,脉弦细。
处方:小柴胡汤、百合地黄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成为柴胡15 g、清半夏10 g、黄芩10 g、太子参10 g、炙甘草10 g、生牡蛎(先煎)30 g、生龙骨(先煎)30 g、百合20 g、生地黄20 g、桂枝15 g、白芍15 g、生姜4片、大枣5枚,7剂,水煎服。复诊:服药7剂后,往来寒热几无,体温下降,食欲转佳,纳增多,夜寐安。
按语:患者时发低热,鲜有高热,且体温常于37~38℃波动,低热与寒战交替出现,即寒热往来之象。同时兼有泛恶欲吐,纳呆,食欲不佳。即《伤寒论》第378条所言:“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故以小柴胡汤清胆热,利枢机,和少阳。平素表虚不固,常畏风冷,自汗出,易感冒,群方之祖桂枝汤契合此病机,治宜调营卫,和阴阳。生龙骨、生牡蛎为血肉有情之品,可滋阴潜阳,镇静安神。患者夜寐不实,轻浅易醒时应用此二药,敛神养心,对于失眠症收效良好。其舌象见舌红少苔,实属阴虚之证,百合与生地黄相伍,既滋阴清热,又能养血安神。
1.2 主心下坚、肠鸣
1.2.1 方药 常用配伍:黄连、干姜等。代表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心下坚是指胃脘部胀满不适,亦可牵及胸胁脘腹部,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满、痞、痞塞、痞满等[6]。人体胸部位于上部,属阳位;腹部位于下部,属阴位。心下位于中,为上下贯通、阴阳交互之场所。心下与少阳类似,皆为人体之枢纽。由纵截面来看,少阳为半表半里之枢纽;由横截面而看,心下为半上半下之枢纽。若心下脾胃虚弱,斡旋失司,气机升降紊乱,则实邪乘虚入内,虚实夹杂,寒热错综,故形成痞证。《伤寒杂病论》中主治痞证的三泻心汤方中均含半夏,半夏泻心汤主“呕而肠鸣,心下痞”,生姜泻心汤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甘草泻心汤主“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此类方中主要以半夏辛开之性散其痞结。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扁圆形,质地紧密,恰合痞证气机壅塞,凝结成团之象[7]。且半夏根茎中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螺纹导管,可通达上下,交通内外。因此,半夏外形似痞且内有通道,从中医象思维的角度分析,半夏亦有行气消痞散结的功效。或伍清热之类,或佐辛温之品,可使阴阳调达,气血通畅[8]。
1.2.2 医案 女,57岁。2005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胃脘痞满不舒半年余。患者胃脘痞满不适,甚则胀痛,畏寒,遇冷则重,纳食少,食欲不佳,夜寐欠安,多梦。舌质黯,体胖,边齿痕,苔黄厚,脉滑。处方: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加味。组成为黄芩10 g、黄连3 g、干姜10 g、清半夏10 g、炙甘草10 g、大枣5枚、党参10 g、丹参20 g、檀香(后下)5 g、石菖蒲10 g、制远志10 g,7剂,水煎服。复诊:胃脘痞满大减,纳食增,食欲转佳,夜寐转安。
按语:患者胃脘痞满不适、畏寒、遇冷则重,但兼有舌苔黄厚,实属寒热错杂之象。中焦痰湿内阻,寒热不分,则脾胃失运出现纳差,食欲不佳。故以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和寒热;胃脘胀痛,舌黯,析其病机为气滞血瘀,故合用丹参饮行气活血;因其兼有夜寐欠安,多梦,舌苔厚腻又加石菖蒲、制远志以化痰定志安神。
1.3 主下气
1.3.1 方药 常用配伍:旋覆花、赭石、人参等。代表方:旋覆代赭汤、大半夏汤。半夏主下气即降气,主要为肺气以及胃气的降逆。李可认为,人体最大的降机为阳明之降,即胃气的降机[9]。半夏主归脾、胃经,因此可降胃气,胃气得降,则诸气皆降,一身之气得以周转,阴平阳秘。半夏发散与收敛之性兼顾,随辛味入肺,故肺之宣降失调均可医治。土为金之母,若土气壅滞,必乘金,此为母病及子。相反,金气调顺,亦能遏制土气之上逆,使中焦脾土安和[10]。因此可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气一元论,即世间万物皆由气所生,因此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是气机的升降有序。对于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各种疾病,张仲景常合用升浮和沉降药物,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方中半夏与性质沉降之旋覆花、赭石配伍,共奏降逆下气之功。《金匮要略》曰:“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此方亦以和胃降逆之半夏为方中君药,配伍人参、白蜜以降逆止呕,健运脾胃。两方补泻兼施、升降协调,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胸咽不适、烧心反酸、恶心呕吐,以及由此导致的慢性咳嗽、过敏性哮喘等,属于胃虚气逆者。
1.3.2 医案 女,47岁。2018年10月18日初诊。主诉:烧心反酸5年余。患者近5年来烧心、反酸明显,断断续续服中药、西药治疗,效果不显,纳食馨,食欲佳。口干欲饮水,口苦,烘热汗出。夜寐欠佳,轻浅易醒,多梦纷纭,二便如常,月经已半年未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既往有慢性胃炎15年余。
处方:旋覆代赭汤、乌贝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组成为旋覆花(包煎)15 g、清半夏10 g、生赭石(先煎)5 g、浙贝母10 g、海螵蛸15 g、柴胡15 g、党参10 g、黄芩10 g、酒大黄3 g、茯神15 g、生龙骨(先煎)30 g、生牡蛎(先煎)30 g、桂枝15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生姜4片、大枣5枚,7剂,水煎服。复诊:烧心反酸明显减轻,夜寐转佳,汗出不显。
按语:患者慢性胃炎15年,烧心反酸5年余,分析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胃虚弱是其本,表现的烧心反酸为其标。选方以旋覆代赭汤、乌贝散为主,旋覆代赭汤补脾胃、降痰逆,袁红霞常用此方治疗气机上逆之消化系统疾病,效如桴鼓。乌贝散由浙贝母、海螵蛸组成,为近现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方,不仅制酸止痛力迅,经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此外患者47岁,月经已半年未潮,处于围绝经期。此期内分泌紊乱,且兼有烘热汗出,夜寐欠安,易醒多梦,为阴阳失调之证,选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桂枝汤以调和阴阳,安神定志。烧心反酸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可选用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进行治疗。然其病机不尽相同,切不可一概而论,当分清虚实,辨证施治。
1.4 主喉咽肿痛
1.4.1 方药 常用配伍:苦酒、麦冬、人参等。代表方:苦酒汤、麦门冬汤。肺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咽喉之部血络丰富,为肺胃之门户,故此处为气血、经脉聚集之处,且肌腠薄弱,因此容易受到邪气侵袭,出现喉咽红肿疼痛的症状。半夏主下气,可止火气之上逆,气降则火不聚,辛开散其气之郁结,故可治疗喉咽肿痛。苦酒汤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之痰郁火结之咽痛证,方中以半夏散痞结,消痰郁;鸡蛋清清热润燥;苦酒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三者合用则痰火得降,咽痛得消。《金匮要略》云:“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方中甘润之麦冬与辛燥之半夏同用,一润一辛,使润而不腻,行而不燥。润可滋补肺中阴液,辛可散其滋腻之性,从而消除敛邪之顾虑[10],配伍粳米、炙甘草、人参以上行滋养肺金,肺主为胃行其津液,肺脏安和,则宣散水谷精微于周身。中焦脾胃痰浊阻滞,母病及子,则肺金通调水道不行,津液无上行滋养之路。故以半夏配伍大枣,涤痰除饮,通行水道。润燥相依、刚柔并济为麦门冬汤之处方配伍特点,且运用苦燥药不可一味地闭门造车,巧妙配伍才能发挥其最大治疗作用。
1.4.2 医案 女,53岁,2001年7月8日就诊。主诉:咽喉干燥不利1月余。患者咽喉干燥不利,口干欲饮水,胃脘隐痛,烧灼感,饥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质干,解之费力。舌质红瘦,苔少小裂纹,脉细数。
处方:麦门冬汤、百合乌药汤、增液汤。组成为麦冬35 g、清半夏5 g、太子参10 g、生甘草10 g、山药10 g、乌药10 g、百合20 g、生地黄15 g、玄参15 g、大枣5枚,7剂,水煎服。复诊:咽喉不利几无,胃脘烧灼感见轻,大便日一行,质不干。
按语:《伤寒发微》所言:“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主皮毛而胃主肌肉……咽喉干燥,则肺胃精液,本自亏损。”患者口干咽燥,咽喉不利见舌红少苔裂纹之象,析其病机为肺胃阴虚,故以麦门冬汤养胃润肺、润燥。其中麦门冬汤原方粳米以山药代替,山药归肺、脾、肾经,为气阴双补之佳品,其功效与粳米类似,可滋阴润肺,养阴益胃。《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一方,张锡纯认为,白虎汤中加人参,又以山药代替粳米,既能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又可于气分中托邪外出,共奏标本兼治之功。胃脘隐痛,灼热感,饥不欲食,结合舌象可判断为胃阴虚之证,故选用百合乌药汤滋阴养胃、行气止痛。方中百合滋肺养胃,乌药行气止痛,两药相伍,胃痛自止。大便2~3日一行,质干,解之费力,为津液缺乏,肠道失濡之证,故选用增液汤以达增水行舟之效。
1.5 主胸张、咳逆
1.5.1 方药 常用配伍:干姜、瓜蒌、黄连等。代表方:小青龙汤、小陷胸汤。痰饮内盛,停于胸胁、胃脘则胀满不舒,甚则疼痛,上逆于肺则咳逆上气。小青龙汤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外寒内饮所致咳喘证,此方主要以半夏与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消痰饮,降咳逆。张锡纯赞誉半夏可降气开痰,其所著之书《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痰涎壅滞胸间,甚不能息;觉胃口仍有痰涎堵塞者,多加清半夏数钱。”[11]因此,凡是胸中水饮以及心下痰饮均可应用半夏,如小陷胸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小结胸病乃由痰浊水气与热邪交阻于心下胃脘处所致。半夏之辛配伍黄连之苦,一者辛可祛痰浊,苦可清热邪;二者痰热阻滞于心下,必用辛味开其滞,苦味降其逆,以复心下气机升降之司。瓜蒌药势驱下,导痰热下行,通过肠腑而逐除。此三药合用,清热涤痰,通达气机。凡以痰热阻滞、气机不畅为主要病机,属中上焦的疾病,如咳嗽、胃痞、吞酸、呕吐等,均可应用此方[12]。
1.5.2 医案 女,37岁,2021年5月13日就诊。主诉:胃脘痛1年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胀痛,按之则痛甚。嗳气频,嗳后舒,纳呆,食欲欠佳。胃脘及食管烧灼感,夜间明显。口干喜饮凉水,夜寐佳。二便调。舌暗,边尖小瘀点,苔中根黄厚腻,脉沉滑。
处方:小陷胸汤、外台茯苓饮、丹参饮。组成为黄连6 g、半夏9 g、瓜蒌10 g、茯苓10 g、党参10 g、生白术10 g、陈皮6 g、枳实10 g、檀香(后下)6 g、丹参20 g、砂仁(后下)6 g,14剂,水煎服。复诊:胃痛大减,嗳气渐缓,纳转佳。
按语:疼痛分虚实,一般来说,喜按为虚,拒按为实。此患者胃脘胀痛,不喜揉按,按之痛甚,且并见胃脘及食管烧灼感,舌苔黄腻,舌证相符,为实证胃痛。同时切合《伤寒论》中“正在心下,按之则痛”,故选用小陷胸汤清痰热、化痰结。此患者因病情日久,舌暗边尖小瘀点,为瘀血停于体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液运行缓慢或停滞不前,则进一步影响气机运行。故合用丹参饮行气活血止痛。胃脘胀满,嗳气频,纳差,食欲不佳为外台茯苓饮证,以“消痰气,令能食”。
1.6 主头眩
1.6.1 方药 常用配伍:生姜、茯苓等。代表方: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头眩是指头晕目眩,晕是指头部晕沉甚则自我感觉外界环境和物体旋转不停,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灰黑。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且各医家的观点亦不尽相同,然而一致认同“风、火、痰、瘀、虚”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而痰饮是引起眩晕的最关键因素[13]。仲景方之半夏麻黄丸主治心下悸,尤在泾言此方治疗饮气抑其阳气者,故其病机为水饮内停,阳气被郁。《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云:“盖水气凌心用麻黄者通太阳之气以泄水也,此用半夏是从胃降水以抑其冲气。”[14]因此半夏具有涤痰逐饮的作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水饮停聚于胸膈之内,胸中阳气不振,震慑无力,故水邪乘虚上泛至头目,清阳被遏,则头晕目眩。因此方中应以涤痰除饮为大法,选用半夏与茯苓、生姜配伍,导痰除饮,引水下行,以平眩悸。《脾胃论》言:“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祛,眼黑头眩,非半夏不能除。”由此可以看出,半夏在痰饮上扰清阳等病证方面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1.6.2 医案 女,48岁,2020年12月21日就诊。主诉:头晕2月余。患者头晕,眼花,食后即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水,口苦,纳不多,食欲不佳,夜寐酣,大便2日一行,质干,解之费力,小便调。舌淡胖大,苔水滑,脉弦滑数。
处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小柴胡汤、大黄甘草汤、枳术汤。组成为姜半夏15 g、茯苓15 g、柴胡15 g、党参10 g、黄芩10 g、熟大黄(后下)10 g、炙甘草10 g、枳实10 g、生白术30 g、生姜4片、大枣5枚,7剂,水煎服。复诊:头晕目眩大减,呕吐缓解,大便通畅,口苦几无。
按语:水饮停聚于中焦,上冒清阳,故患者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舌苔水滑;水饮停于内,脾胃升降失司,津液上乘不能,故口干;因体内水液过剩,虽口干而不欲饮。以小半夏加茯苓汤和胃降逆止呕,定眩止悸。该患者呕吐特点为食后则吐,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言:“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切合大黄甘草汤之病机。口苦,纳呆,不欲饮食符合小柴胡汤证。体内津液输布失常,致使水液停聚,水病则气亦病,气机失畅,日久则气机阻滞,故大便欠畅,质干,解之费力,以枳术汤行气导滞。
1.7 止汗
在《伤寒杂病论》中,并没有以半夏为主药的方剂来治疗汗证。但是当少阳有邪,郁热在里为水饮所遏时,水与热互结,热邪欲宣散外出却为水饮所制,头面为诸阳之会,故热邪上蒸于头面而汗出者,可用半夏配伍柴胡。柴胡与半夏相伍,和解少阳,透邪外出,使郁热得以宣散,则头汗止。因半夏独特的生长采摘之时,认为其可交通阴阳,调和营卫,从而起到止汗的作用[14]。
2 结语
《本经》的中药理论阐述为张仲景遣方用药的指导思想,研究张仲景运用半夏的规律,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条文简单且精炼的《本经》,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本经》中半夏的功效,为后世学者的临床实践提供用药方法。清代医家徐大椿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提到:“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及《伤寒论》中诸方,大半皆三代以前遗法,其用药之义,与《本经》吻合无间,审病施方,应验如响。”[15]两者相互对照学习,条文互参,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先贤的处方思路以及用药规律,从而拓展我们的中医思维能力。中医之路漫漫,参透经典、守正创新、知常达变,实为中医发展之根本,吾辈将穷竭一生为之奋斗!